阐述各家对于诸子起源的说法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老子》一书,自古及今注疏无虑数百家,而人言言殊,并无主流正统,而复缺乏讨论。其中《道经》之第一章,于全书有开宗明义之重要意义,近年虽有两三名家专文研究,亦未有定诂。因不揣冒昧,撰成此文,借助孔子2000网站作为首发,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虽然有关《老子》的大部分今译并非学术性的,但其所关联的问题却不容忽视。故文末偶搜集今人所作白文译文,以出版年月顺序编排,得四十余家,而犹未能完备。如有博学君子以举手之便,陆续补充,曷胜感激。
张京华新千年元春正月谨识。
【提 要】
“玄”字的本义是精微,“玄之又玄”之“玄”并无玄妙、玄虚之意。老子以“玄”作为抽象名词概念,与“道”、“无”、“有”等概念具有同样的意义。“同谓之玄”之“同”也是一个抽象概念。“同谓之玄”就是“同”叫做“玄”,“玄之又玄”就是同之又同。《老子·道经·一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有”和“无”)这两者同出于“道”而名称各异;同出之“同”就叫做“玄”;同而又同,是理解“道”的关键。
文章试从八个方面做了论证:
(一)从古汉语语法上说,“谓之”是表判断的动宾词组,是叫它做、称它为的意思。
(二)从字义上说,“玄”字与“妙”、“徼”(曒)同义,是极其微小的意思。
(三)“同谓之玄”的“同”是名词,意为会同;“同”是先秦诸子普遍使用的抽象概念。
(四)“玄同”二字连用,仍为“同”的意思,在《老》《庄》中均有例证。
(五)“玄之又玄”即“同之又同”,与“损之又损”具有同样的句式结构和逻辑特点。
(六)由老子思想一元体系而论,《老子·道经·一章》中的“道”、“有”、“无”诸概念也是同一的,“玄之又玄”正是对“道”的绝对同一性质的明确阐述。
(七)“道”、“无”、“有”、“玄”、“同”作为道家学说最主要的概念,在《老子·道经·一章》中同时揭出,具有开宗明义的寓意。
(八)由老子作为大思想家而言,如果将“玄之又玄”解释为“深奥而又深奥”,是令人难以相信的。
十九世纪上半叶黑格尔论中国学术时,贬低孔子,而将老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家的代表人物,《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又说:道家“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道就是道路、方向、事物的进程、一切事物存在的理性与基础。”[1]对于黑格尔的观点学术界早有批评,如1957年出版的侯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辟有专节评黑格尔论老子[2]。言及西方古典哲学,我们并不同意将中国古代学术概念与西方“二分法”的知识系统简单对应,但是我们认为黑格尔此处所说也是大致不错的。黑格尔此处体现出的自然是西方的学术立场,但是其观察问题的方法也是值得注意的。
或者我们还可以引用梁启超先生的观点:“道家哲学,有与儒家根本不同之处。儒家以人为中心,道家以自然界为中心。儒家道家皆言‘道’,然儒家以人类心力为万能,以道为人类不断努力所创造,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家以自然界理法为万能,以道为先天的存在且一成不变,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中最大的一对范畴就是“天人”了。天人就是自然与人文。中国古代讲人文是从“天人”关系上讲的,人文是针对天道讲的,不是针对社会各阶层讲的,也不是针对宗教信仰讲的。人文以儒家学说最具代表,而与儒家不同的自然的天道则是以道家学说为代表的。
现代学术界所使用的“哲学”一语也来自西方知识系统,在此是应该有一些反思的。但是,即使不是从“哲学”、“本体”的方面来说,道家之“道”,似亦应该体现出一“主以太一”、“天地之纯”的层面[4],有一抽象思辨的高度。关于“太一”一类的抽象思辨,原于人类普遍的天性,在此我们仅举朱熹的经验为例。朱熹曾经追述说:“某自五六岁,便烦恼道: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见人说四方天边,某思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许有什么物事。某时思量得几乎成病,到而今也未知那壁后是何物。”[5]
冯友兰先生在其名著《中国哲学简史》中讲到道家的庄子时,曾用“有限的观点”、“更高的观点”、“更高层次的知识”为题,并且说:“这真正是用哲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哲学不报告任何事实,所以不能用具体的、物理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例如,它既不能使人长生不死,也不能使人致富不穷。可是它能够给人一种观点,从这种观点可以看出生死相同,得失相等。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哲学能够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用《庄子》的话说,这是‘无用之用’。(《人间世》)”[6]冯友兰先生所说“更高的观点”具体所指,是可以讨论的,但无论如何,所谓“更高的观点”与明人事的儒家学说是不一样的。《荀子·解蔽》中批评道家庄子是“蔽于天而不知人”,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儒家是“蔽于人而不知天”的,儒道二家在此意义上形成互补。那么,道家所明的“天道”或者说中国古代学术的“理性”究竟是怎么样的?在此方面,《老子·道经·一章》[7]的阐述应该算是最具代表性的。
《老子·道经·一章》在道家经典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8],但是诸家理解多有分歧。其中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学者或作一句,或作二句;在文字上,传世本与出土帛书本也略有不同。仅略举四种主要者如下:
王卡先生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9]作:“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楼宇烈先生《王弼集校释·老子道德经注》[10]作:“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朱谦之先生《老子校释》[11]作:“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高明先生《帛书老子校注》[12]甲本作:“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玄之有(又)玄,众眇(妙)之〔门〕。”乙本作:“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玄之又玄,众眇(妙)之门。”
我们认为两种帛书本缺“之玄”二字,甲本在“异名同胃”下还标有句号,与传世的河上公、王弼两种版本均不同,是由于漏抄或原本质量所致。至于是否作四字读或三、五字读,都无不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玄”字的理解。
《老子·道经·一章》中的“玄”字,自王弼以下,诸家多作“幽暗”、“深远”、“无形”、“不测”解。略举数例如下:
王弼:“玄者,冥默无有也。”[13]
扬雄:“玄者,幽攡万类而不见形者也。”[14]
张衡:“玄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构掩乾坤;橐龠元气,禀受无形。”[15]
葛洪:“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眇昧乎其深也,故称微焉。绵邈乎其远也,故称妙焉。”[16]
唐玄宗:“玄,深妙也。”[17]
成玄英:“玄者,深远之义,亦是不滞之名。”[18]
陈景元:“玄者,深妙也,冥也,天也。”[19]
刘泾:“玄者,晦冥深渺,道之色也。”[20]
苏辙:“凡远而无所至极者,其色必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极也。”[21]
刘骥:“玄者,天之色,所谓远而无所至极者也。”[22]
陈孟常:“玄者,不可见闻,不容思议之谓。”[23]
朱熹:“玄,只是深远而至于黑窣窣地处,那便是众妙所在。”[24]
范应元:“玄者,深远而不可分别之义。”[25]
吴澄:“玄者,幽昧不可测知之意。”[26]
沈一贯:“凡物远不可见者,其色黝然,玄也。大道之妙,非意象形称之可指,深矣,远矣,不可极矣,故名之曰玄。”[27]
奚侗先生:“玄,《说文》:‘幽远也。’有无相生,其理幽远,予以玄名,与佛书‘不可思议’同意。”[28]
高亨先生:“玄者,微妙难识也。”[29]
蒋锡昌先生:“《老子》一书,凡言‘玄’者,皆幽明恍惚,难于形容之意。”[30]
任继愈先生:“‘玄’,深黑色,是《老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有深远、看不透的神秘意思。”[31]
朱谦之先生:“盖华夏先哲之论宇宙,一气而已,言其变化不测,则谓之
玄。” [32]
高明先生:“所谓‘玄’,是一非常抽象的描述,形容其深远黝然而不可
知。”[33]
惟牟宗三先生以“同”、“一”解“玄”,以“玄”为名词,以“同,谓之玄”断句。这就是说,“玄”与“同”都是名词,二个概念是互训的关系,“同”叫做“玄”,反过来也一样,“玄”也叫做“同”。我们认为,牟宗三先生的解释是正确的[34]。
牟宗三先生说:“首章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者指道之双重性无与有,无与有同属一个根源,发出来以后才有不同的名字,一个是无,一个是有。同出之同就是玄”。又说:“道有两相,一曰无,二曰有。浑圆为一,即谓之玄”。[35]
牟宗三先生于“同”字后断句,当由其师熊十力先生而来,熊十力先生则由严复先生而来。严复先生(字又陵)说:“同字逗,一切皆从同字得。”[36]熊十力先生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者,有与无也。同字逗(从严又陵点本)。形神毕竟不异,即有无毕竟不异,以同体故,故说为同。”[37]严复、熊十力二先生既于“同”字后断句,自然是以“同”字为名词,但都尚未明言“玄”亦即同出之“同”。
“同谓之玄”一句,南宋初邵若愚解作:“有无混同,谓之玄。”[38]南宋赵实庵解作:“有也,无也,同也,裂于三而会一。”又说:“同谓之玄,是大同
也。”[39]金李霖解作:“玄者,阴与阳同乎一也。”[40]元杜道坚解作:“同,同此道也。玄,一而二、二而一也。”[41]元末吴澄标点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作四字读,并说:“此两者,谓道与德。同者,道即德,德即道也。”[42]明初何心山解作:“有无一也。无固玄也,有亦玄也,固曰同
玄。”[43]明初危大有解作:“同出,体也;异名,用也。”[44]都是将“同”、“玄”二字联系作解,认为二字含义相近,均是指“二而一”的“道”,而没有将“同”理解为副词“都”,将“玄”理解为玄妙、深奥等义。日本学者小柳司气太据吴澄《道德经注》和陈景元《道德真经纂微篇》,将《老子》原文断句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不从三字、五字读法:“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理由是:一,原文是严整的四字一句句式,三字五字句法不整;二,“同谓之玄”的“同”不是“谓”的副词,而是名词;三,《老子·五十六章》有“是谓玄同”句[45]。都可谓独具慧眼。则知牟宗三先生以“同”、“一”解“玄”,也是有所本的。
《易传·系辞上》:“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简明是古代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老子·道经·一章》在句法和字义上都十分简明。“同谓之玄”就是:“同”叫做“玄”。“同”和“玄”都作名词。既然“同”叫做“玄”,“玄”字的含义就是“同”,“同”字的含义也就是“玄”,二字是互训的关系。“同”字的字义很常见,因此“玄”字的字义就易于明白,本不需再求证于别处。由于“同”叫做“玄”以及二字互训,所以“玄”、“同”二字可以连用,构成“玄同”这样一个同义复合词。
《老子·道经·一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有”和“无”)这两者同出于“道”而名称各异;同出之“同”就叫做“玄”;玄而又玄亦即同而又同,是认识天地万物的关键。
这样,在《老子·道经》的第一章中,寥寥数语,把老子思想也是先秦道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五个概念“道”、“无”、“有”、“同”、“玄”都提了出来。冯友兰先生说:“《老子》的宇宙观当中,有三个主要的范畴:道,有,无。”[46]任继愈先生说:“老子的哲学在先秦哲学中的巨大贡献之一就是‘无’与‘有’一对范畴的初次被认识。”[47]张岱年先生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第一个本体概念。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创始人。”[48]实际上除了“道”、“无”、“有”以外,应该说还有“玄”和“同”二个概念。
以下试从八个方面做一论证。
一、从古汉语语法上说,“谓之”是表判断的动宾词组,是叫它做、称它为的意思
在古汉语语法上,“谓之”是固定而常用的表判断的动宾搭配。谓是动词,是叫做、称为的意思。之是代词。“谓之”连写组成一个常用词组,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叫它做、称它为。“谓之”二字在古汉语中可以倒置,写做“之谓”,含义与“谓之”相同,在现代汉语中就是这叫做、这称为。
“谓之”与“之谓”例证极多,较为习知的,如《易传·系辞上》“谓之”有“一阖一辟谓之变”、“形而是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谓”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中庸》“谓之”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之谓”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老子》中的例证,有《五十五章》的“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五十九章》有“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从古汉语语法上说,将“谓之”解释为现代汉语叫它做、称它为,是没有疑问的。
“谓之”是一表判断的动宾词组,前后都应该是名词,“同谓之玄”恰是这样一个结构。
《老子》中“玄”在“谓”后的句式,除《一章》外还有4例,即《六章》的“是谓玄牝”,《五十一章》、《六十五章》的“是谓玄德”,《五十六章》的“是谓玄同”。《庄子》中有1例,即《天地》的“是谓玄德”。“玄”字均作复合名词。
“同谓之玄”的“同”,学者多解为副词,即现代汉语中的“都”。但副词的“都”字在古汉语中一般是用“皆”字来表示。《老子》中凡须使用现代汉语副词“都”之处,都是使用“皆”字,共有8例,即《二章》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皆知善之为善”,《十三章》的“百姓皆谓我自然”,《二十章》的“众人皆有余”、“众人皆有以”,《四十五章》的“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六十七章》的“天下皆谓我道大”。
而使用“同”字作副词是不常见的。《老子》中使用“同”字共有10例,《论语》中共有9例,《礼记·大学》中共有4例,《孙子》中共有5例,《鬼谷子》中共有14例,无一处作副词“都”。《庄子》中使用“同”字共103例,仅一例作副词“都”,即《庄子·骈拇》的“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亦不作同谓,而作同为。
《老子》此处何以使用“谓之”,还有与《易传》等书不同的特殊含义,即《老子·二十五章》的“强为之名”和《庄子·齐物论》的“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具有勉强为之命名的含义。韩非说:“而常者无攸易,无定理。无定理,非在于常所,是以不可道也。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然而可论。故曰:道之可道,非常道也。”[49]王弼说:“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是以篇云‘字之曰道’、‘谓之曰玄’,而不名也。”[50]陶鸿庆说:王弼“注意谓经文不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若不可得而谓之者然,犹言无以称之,强以此称之而已。”[51]对于“道”而言,“道”本无名,只能强为之命名,强为之命名就用“谓之”来表示。这一点也可以印证“同谓之玄”句中“玄”“同”二字都是指称“道”。
虽然有关《老子》的大部分今译并非学术性的,但其所关联的问题却不容忽视。故文末偶搜集今人所作白文译文,以出版年月顺序编排,得四十余家,而犹未能完备。如有博学君子以举手之便,陆续补充,曷胜感激。
张京华新千年元春正月谨识。
【提 要】
“玄”字的本义是精微,“玄之又玄”之“玄”并无玄妙、玄虚之意。老子以“玄”作为抽象名词概念,与“道”、“无”、“有”等概念具有同样的意义。“同谓之玄”之“同”也是一个抽象概念。“同谓之玄”就是“同”叫做“玄”,“玄之又玄”就是同之又同。《老子·道经·一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有”和“无”)这两者同出于“道”而名称各异;同出之“同”就叫做“玄”;同而又同,是理解“道”的关键。
文章试从八个方面做了论证:
(一)从古汉语语法上说,“谓之”是表判断的动宾词组,是叫它做、称它为的意思。
(二)从字义上说,“玄”字与“妙”、“徼”(曒)同义,是极其微小的意思。
(三)“同谓之玄”的“同”是名词,意为会同;“同”是先秦诸子普遍使用的抽象概念。
(四)“玄同”二字连用,仍为“同”的意思,在《老》《庄》中均有例证。
(五)“玄之又玄”即“同之又同”,与“损之又损”具有同样的句式结构和逻辑特点。
(六)由老子思想一元体系而论,《老子·道经·一章》中的“道”、“有”、“无”诸概念也是同一的,“玄之又玄”正是对“道”的绝对同一性质的明确阐述。
(七)“道”、“无”、“有”、“玄”、“同”作为道家学说最主要的概念,在《老子·道经·一章》中同时揭出,具有开宗明义的寓意。
(八)由老子作为大思想家而言,如果将“玄之又玄”解释为“深奥而又深奥”,是令人难以相信的。
十九世纪上半叶黑格尔论中国学术时,贬低孔子,而将老子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家的代表人物,《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又说:道家“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道就是道路、方向、事物的进程、一切事物存在的理性与基础。”[1]对于黑格尔的观点学术界早有批评,如1957年出版的侯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辟有专节评黑格尔论老子[2]。言及西方古典哲学,我们并不同意将中国古代学术概念与西方“二分法”的知识系统简单对应,但是我们认为黑格尔此处所说也是大致不错的。黑格尔此处体现出的自然是西方的学术立场,但是其观察问题的方法也是值得注意的。
或者我们还可以引用梁启超先生的观点:“道家哲学,有与儒家根本不同之处。儒家以人为中心,道家以自然界为中心。儒家道家皆言‘道’,然儒家以人类心力为万能,以道为人类不断努力所创造,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家以自然界理法为万能,以道为先天的存在且一成不变,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中最大的一对范畴就是“天人”了。天人就是自然与人文。中国古代讲人文是从“天人”关系上讲的,人文是针对天道讲的,不是针对社会各阶层讲的,也不是针对宗教信仰讲的。人文以儒家学说最具代表,而与儒家不同的自然的天道则是以道家学说为代表的。
现代学术界所使用的“哲学”一语也来自西方知识系统,在此是应该有一些反思的。但是,即使不是从“哲学”、“本体”的方面来说,道家之“道”,似亦应该体现出一“主以太一”、“天地之纯”的层面[4],有一抽象思辨的高度。关于“太一”一类的抽象思辨,原于人类普遍的天性,在此我们仅举朱熹的经验为例。朱熹曾经追述说:“某自五六岁,便烦恼道:天地四边之外是什么物事?见人说四方天边,某思量也须有个尽处。如这壁相似,壁后也许有什么物事。某时思量得几乎成病,到而今也未知那壁后是何物。”[5]
冯友兰先生在其名著《中国哲学简史》中讲到道家的庄子时,曾用“有限的观点”、“更高的观点”、“更高层次的知识”为题,并且说:“这真正是用哲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哲学不报告任何事实,所以不能用具体的、物理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例如,它既不能使人长生不死,也不能使人致富不穷。可是它能够给人一种观点,从这种观点可以看出生死相同,得失相等。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哲学能够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用《庄子》的话说,这是‘无用之用’。(《人间世》)”[6]冯友兰先生所说“更高的观点”具体所指,是可以讨论的,但无论如何,所谓“更高的观点”与明人事的儒家学说是不一样的。《荀子·解蔽》中批评道家庄子是“蔽于天而不知人”,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儒家是“蔽于人而不知天”的,儒道二家在此意义上形成互补。那么,道家所明的“天道”或者说中国古代学术的“理性”究竟是怎么样的?在此方面,《老子·道经·一章》[7]的阐述应该算是最具代表性的。
《老子·道经·一章》在道家经典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8],但是诸家理解多有分歧。其中的“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学者或作一句,或作二句;在文字上,传世本与出土帛书本也略有不同。仅略举四种主要者如下:
王卡先生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9]作:“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楼宇烈先生《王弼集校释·老子道德经注》[10]作:“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朱谦之先生《老子校释》[11]作:“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高明先生《帛书老子校注》[12]甲本作:“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玄之有(又)玄,众眇(妙)之〔门〕。”乙本作:“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玄之又玄,众眇(妙)之门。”
我们认为两种帛书本缺“之玄”二字,甲本在“异名同胃”下还标有句号,与传世的河上公、王弼两种版本均不同,是由于漏抄或原本质量所致。至于是否作四字读或三、五字读,都无不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玄”字的理解。
《老子·道经·一章》中的“玄”字,自王弼以下,诸家多作“幽暗”、“深远”、“无形”、“不测”解。略举数例如下:
王弼:“玄者,冥默无有也。”[13]
扬雄:“玄者,幽攡万类而不见形者也。”[14]
张衡:“玄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能先;包含道德,构掩乾坤;橐龠元气,禀受无形。”[15]
葛洪:“玄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眇昧乎其深也,故称微焉。绵邈乎其远也,故称妙焉。”[16]
唐玄宗:“玄,深妙也。”[17]
成玄英:“玄者,深远之义,亦是不滞之名。”[18]
陈景元:“玄者,深妙也,冥也,天也。”[19]
刘泾:“玄者,晦冥深渺,道之色也。”[20]
苏辙:“凡远而无所至极者,其色必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极也。”[21]
刘骥:“玄者,天之色,所谓远而无所至极者也。”[22]
陈孟常:“玄者,不可见闻,不容思议之谓。”[23]
朱熹:“玄,只是深远而至于黑窣窣地处,那便是众妙所在。”[24]
范应元:“玄者,深远而不可分别之义。”[25]
吴澄:“玄者,幽昧不可测知之意。”[26]
沈一贯:“凡物远不可见者,其色黝然,玄也。大道之妙,非意象形称之可指,深矣,远矣,不可极矣,故名之曰玄。”[27]
奚侗先生:“玄,《说文》:‘幽远也。’有无相生,其理幽远,予以玄名,与佛书‘不可思议’同意。”[28]
高亨先生:“玄者,微妙难识也。”[29]
蒋锡昌先生:“《老子》一书,凡言‘玄’者,皆幽明恍惚,难于形容之意。”[30]
任继愈先生:“‘玄’,深黑色,是《老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有深远、看不透的神秘意思。”[31]
朱谦之先生:“盖华夏先哲之论宇宙,一气而已,言其变化不测,则谓之
玄。” [32]
高明先生:“所谓‘玄’,是一非常抽象的描述,形容其深远黝然而不可
知。”[33]
惟牟宗三先生以“同”、“一”解“玄”,以“玄”为名词,以“同,谓之玄”断句。这就是说,“玄”与“同”都是名词,二个概念是互训的关系,“同”叫做“玄”,反过来也一样,“玄”也叫做“同”。我们认为,牟宗三先生的解释是正确的[34]。
牟宗三先生说:“首章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者指道之双重性无与有,无与有同属一个根源,发出来以后才有不同的名字,一个是无,一个是有。同出之同就是玄”。又说:“道有两相,一曰无,二曰有。浑圆为一,即谓之玄”。[35]
牟宗三先生于“同”字后断句,当由其师熊十力先生而来,熊十力先生则由严复先生而来。严复先生(字又陵)说:“同字逗,一切皆从同字得。”[36]熊十力先生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者,有与无也。同字逗(从严又陵点本)。形神毕竟不异,即有无毕竟不异,以同体故,故说为同。”[37]严复、熊十力二先生既于“同”字后断句,自然是以“同”字为名词,但都尚未明言“玄”亦即同出之“同”。
“同谓之玄”一句,南宋初邵若愚解作:“有无混同,谓之玄。”[38]南宋赵实庵解作:“有也,无也,同也,裂于三而会一。”又说:“同谓之玄,是大同
也。”[39]金李霖解作:“玄者,阴与阳同乎一也。”[40]元杜道坚解作:“同,同此道也。玄,一而二、二而一也。”[41]元末吴澄标点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作四字读,并说:“此两者,谓道与德。同者,道即德,德即道也。”[42]明初何心山解作:“有无一也。无固玄也,有亦玄也,固曰同
玄。”[43]明初危大有解作:“同出,体也;异名,用也。”[44]都是将“同”、“玄”二字联系作解,认为二字含义相近,均是指“二而一”的“道”,而没有将“同”理解为副词“都”,将“玄”理解为玄妙、深奥等义。日本学者小柳司气太据吴澄《道德经注》和陈景元《道德真经纂微篇》,将《老子》原文断句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不从三字、五字读法:“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理由是:一,原文是严整的四字一句句式,三字五字句法不整;二,“同谓之玄”的“同”不是“谓”的副词,而是名词;三,《老子·五十六章》有“是谓玄同”句[45]。都可谓独具慧眼。则知牟宗三先生以“同”、“一”解“玄”,也是有所本的。
《易传·系辞上》:“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简明是古代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老子·道经·一章》在句法和字义上都十分简明。“同谓之玄”就是:“同”叫做“玄”。“同”和“玄”都作名词。既然“同”叫做“玄”,“玄”字的含义就是“同”,“同”字的含义也就是“玄”,二字是互训的关系。“同”字的字义很常见,因此“玄”字的字义就易于明白,本不需再求证于别处。由于“同”叫做“玄”以及二字互训,所以“玄”、“同”二字可以连用,构成“玄同”这样一个同义复合词。
《老子·道经·一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有”和“无”)这两者同出于“道”而名称各异;同出之“同”就叫做“玄”;玄而又玄亦即同而又同,是认识天地万物的关键。
这样,在《老子·道经》的第一章中,寥寥数语,把老子思想也是先秦道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五个概念“道”、“无”、“有”、“同”、“玄”都提了出来。冯友兰先生说:“《老子》的宇宙观当中,有三个主要的范畴:道,有,无。”[46]任继愈先生说:“老子的哲学在先秦哲学中的巨大贡献之一就是‘无’与‘有’一对范畴的初次被认识。”[47]张岱年先生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第一个本体概念。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创始人。”[48]实际上除了“道”、“无”、“有”以外,应该说还有“玄”和“同”二个概念。
以下试从八个方面做一论证。
一、从古汉语语法上说,“谓之”是表判断的动宾词组,是叫它做、称它为的意思
在古汉语语法上,“谓之”是固定而常用的表判断的动宾搭配。谓是动词,是叫做、称为的意思。之是代词。“谓之”连写组成一个常用词组,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叫它做、称它为。“谓之”二字在古汉语中可以倒置,写做“之谓”,含义与“谓之”相同,在现代汉语中就是这叫做、这称为。
“谓之”与“之谓”例证极多,较为习知的,如《易传·系辞上》“谓之”有“一阖一辟谓之变”、“形而是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谓”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中庸》“谓之”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之谓”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老子》中的例证,有《五十五章》的“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五十九章》有“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从古汉语语法上说,将“谓之”解释为现代汉语叫它做、称它为,是没有疑问的。
“谓之”是一表判断的动宾词组,前后都应该是名词,“同谓之玄”恰是这样一个结构。
《老子》中“玄”在“谓”后的句式,除《一章》外还有4例,即《六章》的“是谓玄牝”,《五十一章》、《六十五章》的“是谓玄德”,《五十六章》的“是谓玄同”。《庄子》中有1例,即《天地》的“是谓玄德”。“玄”字均作复合名词。
“同谓之玄”的“同”,学者多解为副词,即现代汉语中的“都”。但副词的“都”字在古汉语中一般是用“皆”字来表示。《老子》中凡须使用现代汉语副词“都”之处,都是使用“皆”字,共有8例,即《二章》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皆知善之为善”,《十三章》的“百姓皆谓我自然”,《二十章》的“众人皆有余”、“众人皆有以”,《四十五章》的“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六十七章》的“天下皆谓我道大”。
而使用“同”字作副词是不常见的。《老子》中使用“同”字共有10例,《论语》中共有9例,《礼记·大学》中共有4例,《孙子》中共有5例,《鬼谷子》中共有14例,无一处作副词“都”。《庄子》中使用“同”字共103例,仅一例作副词“都”,即《庄子·骈拇》的“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亦不作同谓,而作同为。
《老子》此处何以使用“谓之”,还有与《易传》等书不同的特殊含义,即《老子·二十五章》的“强为之名”和《庄子·齐物论》的“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具有勉强为之命名的含义。韩非说:“而常者无攸易,无定理。无定理,非在于常所,是以不可道也。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然而可论。故曰:道之可道,非常道也。”[49]王弼说:“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是以篇云‘字之曰道’、‘谓之曰玄’,而不名也。”[50]陶鸿庆说:王弼“注意谓经文不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若不可得而谓之者然,犹言无以称之,强以此称之而已。”[51]对于“道”而言,“道”本无名,只能强为之命名,强为之命名就用“谓之”来表示。这一点也可以印证“同谓之玄”句中“玄”“同”二字都是指称“道”。
参考资料: http://www.confucius2000.com/taoist/xuanjie.htm
展开全部
人们若要实行兼爱,除了宗教的制裁,还需要政治的制裁。《墨子》有《尚同
》三篇,其中阐述了墨子的国家起源学说。照这个学说所说,国君的权威有两个来
源:人民的意志和天帝的意志。它更进一步说,国君的主要任务是监察人民的行动
,奖赏那些实行兼爱的人、惩罚那些不实行兼爱的人。为了有效地做到这一点,他
的权威必须是绝对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可能要问:为什么人们竟然自愿选择,要
有这样的绝对极威来统治他们呢?
墨子的回答是,人们接受这样的权威,并不是由于他们选中了它,而是由于他
们无可选择。照他所说,在建立有组织的国家之前,人们生活在如汤玛斯·霍布士
所说的“自然状态”之中。在这个时候“盖其语曰天下之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
,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
人之义,故交相非也。”“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
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墨子·尚同上》)如此说来,国君
最初是由人民意志设立的,是为了把他们从无政府状态中拯救出来。
在另一篇中墨子又说:“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设国都、立正长也,非高其爵、厚
其禄、富贵佚而错之也,将以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贫、众寡、安危、治乱也。”
(《墨子·尚同中》)照这个说法,国家和国君又都是通过天帝的意志设立的了。
不论国君是怎样获得权力的,只要他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照墨子所说,
天子就要“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
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墨子·尚同上》)这就引导出墨子的名言:“上
同而不下比”(同上),就是说,永远同意上边的,切莫依照下边的。。
如是墨子论证出,国家必须是极权主义的,国君的权威必须是绝对的。这是他
的国家起源学说的必然结论。因为国家的设立,有其明确的目的,就是结束混乱,
混乱的存在则是由于“天下之人异义”。因此国家的根本职能是“一同国之义”(
均见《墨子·尚同上》)。一国之内,只能有一义存在,这一义必须是国家自身确
定的一义。别的义都是不能容忍的,因为如果存在别的义,人们很快就会返回到“
自然状态”,除了天下大乱,一无所有。在这种政治学说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墨
子发展了侠的职业道德,那是非常强调团体内的服从和纪律的。它无疑也反映了墨
子时代的混乱政治局面,使得许多人向往一个中央集极的政权,哪怕是一个专制独
裁的也好。
这样,就只能够存在一义。义,墨子认为就是“交相兼”,不义就是“交相别
”。这也就是唯一的是非标准。通过诉诸这种政治制裁,结合他的宗教制裁,墨子
希望,能够使天下一切人都实行他的兼爱之道。
墨子的学说就是如此。与墨子同时的一切文献,一致告诉我们,墨子本人的言
行,就是他自己学说的真正范例。
》三篇,其中阐述了墨子的国家起源学说。照这个学说所说,国君的权威有两个来
源:人民的意志和天帝的意志。它更进一步说,国君的主要任务是监察人民的行动
,奖赏那些实行兼爱的人、惩罚那些不实行兼爱的人。为了有效地做到这一点,他
的权威必须是绝对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可能要问:为什么人们竟然自愿选择,要
有这样的绝对极威来统治他们呢?
墨子的回答是,人们接受这样的权威,并不是由于他们选中了它,而是由于他
们无可选择。照他所说,在建立有组织的国家之前,人们生活在如汤玛斯·霍布士
所说的“自然状态”之中。在这个时候“盖其语曰天下之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
,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
人之义,故交相非也。”“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
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墨子·尚同上》)如此说来,国君
最初是由人民意志设立的,是为了把他们从无政府状态中拯救出来。
在另一篇中墨子又说:“古者上帝鬼神之建设国都、立正长也,非高其爵、厚
其禄、富贵佚而错之也,将以为万民兴利、除害、富贫、众寡、安危、治乱也。”
(《墨子·尚同中》)照这个说法,国家和国君又都是通过天帝的意志设立的了。
不论国君是怎样获得权力的,只要他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照墨子所说,
天子就要“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
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墨子·尚同上》)这就引导出墨子的名言:“上
同而不下比”(同上),就是说,永远同意上边的,切莫依照下边的。。
如是墨子论证出,国家必须是极权主义的,国君的权威必须是绝对的。这是他
的国家起源学说的必然结论。因为国家的设立,有其明确的目的,就是结束混乱,
混乱的存在则是由于“天下之人异义”。因此国家的根本职能是“一同国之义”(
均见《墨子·尚同上》)。一国之内,只能有一义存在,这一义必须是国家自身确
定的一义。别的义都是不能容忍的,因为如果存在别的义,人们很快就会返回到“
自然状态”,除了天下大乱,一无所有。在这种政治学说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墨
子发展了侠的职业道德,那是非常强调团体内的服从和纪律的。它无疑也反映了墨
子时代的混乱政治局面,使得许多人向往一个中央集极的政权,哪怕是一个专制独
裁的也好。
这样,就只能够存在一义。义,墨子认为就是“交相兼”,不义就是“交相别
”。这也就是唯一的是非标准。通过诉诸这种政治制裁,结合他的宗教制裁,墨子
希望,能够使天下一切人都实行他的兼爱之道。
墨子的学说就是如此。与墨子同时的一切文献,一致告诉我们,墨子本人的言
行,就是他自己学说的真正范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ym高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