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有人说现实是残酷的,所以应当为自己留一点想象的空间。这句话也许对一般的人来说是不错的,因为人的心灵需要慰藉。但是,勇于正视历史的人,却必须用心灵去面对历史留给我们的真实的人与事。而这种真实,是不存在想象空间的,因此这些真实也往往就是残酷的。
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而这“二十四史”无疑是正史的代表之一。<<史记>>位于“二十四史”之首,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它的作者司马迁更是用一介文人的耿介良心撰写出一部真实但却残酷的历史。翻开史记,鲜活生动的各色人物或是成为残酷历史现实的牺牲品,或是残酷历史现实的制造者。他们个性迥异,正邪不同,但他们面对的却是同一个残酷的历史时期。
司马迁所处的武帝时期,就是<<史记>>众多历史时期中的一个。而这个时期与之前的各个历史时期一样,都是残酷的。这种残酷,不仅表现在汉匈长达四十余年的战争中,也表现在朝臣间的各种算计与权术中。作为一位个性张扬的帝王,作为形形色色为帝王服务的臣子,权术与设计是他们每个人的必修课,否则就无法立足于庙堂之上。因此,帝王将相之间的权术与设计无可厚非.然而,帝王与他的后宫嫔妃之间,在常人看来是本不该再有什么算计与手段的。但现实却恰恰相反.有时宫廷中帝王对各嫔妃所使用的手腕与心计比之沙场征战更为残酷。因为在后宫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里,婚姻已经无所谓多情或痴情.翻看武帝对他的嫔妃们的态度,无一不是宠爱有加,疼爱非常.可是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以汉武帝这等视江山设计如同生命的帝王,他在面对美人与江山的抉择时,他只会选择江山!因为江山是千秋万代的基业,而美人与美人的情感是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武帝的第二位皇后卫子夫,本是一个清纯娇美的歌女。她的歌声与一头秀发令正当少年的武帝格外动心。武帝感动于卫子夫的那份小儿女的情感,对她宠幸,后来又封卫子夫为皇后,废去了陈阿娇,并立卫子夫的长子刘据为太子.从这些方面,都足以看出武帝对卫子夫是何等的宠爱与疼惜.每次武帝出巡,后宫中的大小事件武帝均交由卫子夫来处理,从而反映出武帝对她又是十分的信任。一个女子,因为偶然触动了少年武帝的天子之心,便使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执掌六宫,母仪天下。这是足以让所有女子都艳羡的事。可是当我们透过历史的记载来反思时,武帝对卫子夫的宠爱与信任,都是建立在不影响他自己切身利益的前提下。汉武帝并不是一个情痴,当他晚年身体每况愈下,宠信江充,制造巫蛊之祸时,美人卫子夫便被他抛诸脑后,他想到的是只有除去巫蛊,自己才能求得健康与长生。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加上其他因素,才导致了卫子夫最终被迫自缢。
武帝六十一岁时,出巡河间,偶遇钩弋夫人,武帝被这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所吸引,将其纳入后宫。钩弋夫人的身份也与原来有了天壤之别。虽然武帝不曾封钩弋夫人为皇后,但尧母门事件也足以看出武帝心中对钩弋夫人及钩弋子的疼爱.然而就在武帝临终之前,他却又亲自下令处死了这个曾经受他无限爱怜的钩弋夫人。因为武帝的心中眼里,江山社稷永远稳居首位,而美人只好屈居其次。
也许有人会说,武帝这样做是对的,一个帝王就应该以江山为首。诚然如此!可是巫蛊之祸中那些无辜枉死的人与杀母留子制度下所流露出来的残忍,却正反映出:一些美丽的让人艳羡的人或事的背后,必然有着一种旁人无法体察到的痛苦的现实生活。而这种不为外人所知的现实,是残酷的,也是悲哀的,但这却是历史的真实,谁都不愿面对,却谁也无法逃避!
夫妻之间尚且这般残酷,更何况君臣之间?敌国之间?所以,残酷是历史真相中必然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残酷也是每个人必须直面面对的事实。历史的残酷为我们留下了血的教训,和一声声的警世之音。对于当今的我们来说,接受这种残酷的教训并且反思其中的因由,才能创造出更为圆满,阳光,安详,和谐的社会!
观《百家讲坛》有感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长期受到妈妈的熏陶,我也渐渐地喜欢上了《百家讲坛》这个节目。它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启发了我们的心灵,架起了通向百姓的桥梁…… 它带领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让我们了解了我国5千年的历史,了解了古代伟大人物的故事,了解了我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了解了我们的为人之道、心灵之道、养身之道…… 《百家讲坛》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给我们讲解的《论语》、《庄子》心得了。她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论语》、《庄子》,也让我们从中有所反思、有所收获,更好地吸收知识,并将知识转变为我们自己的能力。 于丹教授通过《庄子》的现代解读,以中国经典文化的精髓提醒观众,怎样以平和的心态和得当的处世态度追求我们的梦想;在追求的过程中遭遇挫折时,怎样坦然面对;在竭力追求的过程中,怎样协调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怎样处理家庭和事业的关系,让人们明白奋力拼搏为了什么。 现代社会的竞争空前激烈,人们的神经高度紧张,各行各业的“白骨精”们以及正在修炼的准“白骨精”们在义无返顾的追求途中,往往遭到诸如工作升迁、爱情、亲情等方方面面的打击,由此,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成为社会隐患。于丹教授提醒我们:在沉醉于工作时,不要错过与父母、爱人、孩子共享天伦的机会;在遭遇打击时,要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在确定奋斗目标之前,要正确看待自己;在平凡的工作中,怎样感悟与超越…… 在《庄子》心得中,一个牧羊人的比喻让我感触很大。她说,我们做事就要像牧羊人一样,只要看好最后一只羊就好了。最后一只羊赶上了,其他的羊就会跑得快了。而现实中,有很多人只看着自己的头羊沾沾自喜,却不曾想他的羊已经落下了很多。和这个故事相似的是木桶的故事,一个木桶是由许多片木板组成了的,要看这一个木桶的盛水多少,要看最低的一块木板而不是最高的一块木板。 我现在是个学生,因此我想到了我们的班级,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是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同学。我们只有抓好了学习落后的学生的成绩,才能让我们的班级进步。如果只是在学习好的同学身上下工夫,就算他们成绩再好,我们的班级也不能进步。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让我们在《百家讲坛》中尽情地畅游,细细地品味吧! 观《百家讲坛》有感 我这个人酷爱历史,一有历史节目就“爱不释手”,有一个节目就是让我更深一层了解历史的,这个节目就是《百家讲坛》。我酷爱历史是因为一本书,那就是《三国演义》,我本以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是真正的三国,因为《三国演义》把东汉末年的战事夸张的淋漓尽致,自从看了《易中天品三国》才知道真正的三国并不是那么惊心动魄,只是少了几分精彩,多了几分阴险。 《三国演义》里把诸葛亮说成了一个神机妙算的智多星,关羽、马超等一帮文武双全的武武将成了诸葛亮手中的一线木偶,只需在危急时刻打开诸葛亮预先准备好的锦囊,依计行事,就可以安然退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把那些文武双全的文臣武将贬得是一文不值。在《易中天品三国》中,易中天把三国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展现在我们眼前,其实与其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不如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政治家。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这些精彩的故事都是罗贯中为了使《三国演义》更加的好看,而胡编乱造的。 我觉得《百家讲坛》除了《易中天品三国》,还有更加精彩的评述,比如说阎崇年的《正说明亡清兴六十年》、《正说清朝十二帝》;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王立群的《品汉代风云人物》、《读史记》……这些都是大师级人物在百家讲坛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有自己的观点来证实真正的历史。我觉得,如果是仅仅喜欢历史,而没有打算钻研历史的人,那么《百家讲坛》对他就没有多大的作用,而我不同,我想当一个名噪一时的历史学泰斗,并且登上百家讲坛这个舞台,所以我就要尽量的多读历史书、多看历史节目,来丰富我的历史知识,我现在的历史知识好比是深不可测的海洋里的一滴微不足道的水珠,渺无人烟的沙漠里的一粒微不足道的沙粒,海阔天空的世界里的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无比浩瀚的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一次我还需要不断的努力看书来增长知识,当然,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十分局限,那也不行,因为那样就成了一个井底之蛙。 《百家讲坛》这个节目除了让我了解更多的历史,还让我明白了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学无止境! 观《百家讲坛》有感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这个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将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生活中的缺憾,也许我们无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难。《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的确告诉了我们很多,那我们何不照着论语上说的那样呢?
观后感
袁腾飞还是给暑期档的《百家讲坛》激起了不小的浪花,让这个老牌的国学节目展现出了那么一点儿青春的风采哦!袁腾飞被网友称为“袁历史”,还有个“史上最牛历史老师”的称号,其讲课视频便迅速走红网络,经常引来网友们的哄堂大笑,一个月内点击量就突破了100万次!
非常难能可贵的是《百家讲坛》这节目中许多老师都能将自己读史的心得和体会--通过自己所讲的主题内容向观众传播。
我觉得普通大众如果不是透过兴趣和爱好去读史的话,相信80%的人都愿意去看言情小说或漫画或网络游戏。
因为如果没有人指导的话,能透过古文中的艰涩难懂的文字去品味史学家笔下的人物真是很难很难的事情啊!
许多人说袁腾飞京腔滑调,评书味浓厚,我也只能说他还是比较年轻,和一些研读历史多年的专家暂时无法相比,甚至缺少了一种史学家身上特有的凝重和沧桑,但我看了“两宋风云”后觉得:无论是他的历史功底,还是幽默感绝对不是一般的历史老师所具备的(我碰见的历史老师大都是照本宣科的),如果假以时日,定能成为史学大家。至少比那些自以为是的所谓史学专家强之百倍吧。
历史上的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公元1127年,中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国,一举占领了宋朝东京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
靖康二年,赵构登基为宋高宗,建立了南宋政权。金军再次出兵灭宋,于是宋金两国硝烟四起。
那么在两宋期间,中华大地都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事件?亡国之君宋徽宗,开国皇帝宋高宗,南宋中兴四将中的岳飞、韩世忠;金国百战名将完颜兀术(金兀术),完颜亮等等,都是些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他们和民间传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百家讲坛》的袁腾飞从北宋灭亡,到南宋与金国多年交战,最终达成和议的这段历史。其中包括两宋期间,著名的历史事件,并分析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对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同时讲了许多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揭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命运和性格特点。
袁腾飞讲述的《两宋风云》可谓讲解颇细、建树颇丰。
但是,人们在听取那些“忠臣”、“奸臣”、“昏君”“明君”的过程中,在扼腕叹息那些“令人遗憾”“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是是非非的斗争中,常常莫名惊诧于宋朝人怎么没有一个说“民为贵、君为轻”的人?!
宗泽起兵、岳飞起兵为什么都要高扬“迎回徽钦二帝”的大旗?!为什么那么多的英雄、那么强大的国力竟然这么窝囊?!
按说,本来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一位“明君”,他重视民生,休养生息,截止杀戮,颇有当代“为老百姓坐天下,为国家安定执政”的风范,甚至可以认定,他以文官统兵、“杯酒释兵权”等等措施,也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定和社会发展,然而,他的这种“民本思想”为什么得不到后来宋皇们继承和发扬呢?!
《两宋凤云》里面有一特牛逼的抗金英雄叫宗泽。名头虽不如岳飞,但他是岳飞的上司,是岳飞的伯乐,一手把岳飞提拔起来的。在靖康之变后,面对满目疮痍的中原大陆,宗泽横下报国决心,招募土匪为义勇军,与官兵联合抵御再次南下的金军。宗泽的个人领导能力在这次抵御金军外侵的战斗中起了决定作用。所有的官兵以及义勇都完全听命于他。其中,当时一只义勇军,为了显示自己坚决的抗金报国决心以及不辱宗泽提携的历史使命,每名士兵在自己的脸上刺下“赤字报国,誓杀金贼”的字样,这就是当时有名的“八字军”。这从侧面也能体现出宗泽的领导能力。官兵与义勇,大家齐心协力,共讨外贼。在中原一系列保卫战当中,作战英勇,视死如归,一次次打退外贼的侵扰。但就当形式好转之时,当时南宋皇帝宋高宗,由于惧怕“你把徽钦二帝迎回来,我还做皇帝吗?”的思想,拒绝接受宗泽的军事意见,宗泽好多爱国主张也被奸佞阻碍。后宗泽病倒,只能以泪洗面的吟诵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绝句,最后在临终之时大吼三声“过河,过河,过河”含恨而终。此情此景,无不令人哀叹愤慨!
宗泽致死都不明白:宋高宗赵构在少年时候在宋宫里受欺负时一心励志,在北国做牛马时候一心打算复仇,但是做了几天锦衣玉食的皇帝以后,就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了,以一个人为中心了,哪里还管得了“雪靖康耻,保社稷和谐”?!哪还管得了你是忠臣还是良将?!
再说说最令人裂肠的、千古奇冤的、让正常人痛惜的、让善良人心碎的大英雄岳飞--
他的死还是和宗泽一样,也是因为不懂得揣摩赵构的心思啊!
因为“政治思想太幼稚”!!
赵构不能生育,你一个武将非要在朝堂上劝他立太子;赵构内心怕徽钦二帝又回来和他争权,你却要“直捣黄龙府”;赵构在杭州耍的得劲,你岳飞却进言让他回开封统帅军队;
一次一次傻乎乎的劝谏,一步一步把自己逼上了死路。
岳飞啊岳飞,英雄啊英雄,但是他始终没有摆脱皇权至高无上的思想桎梏,虽然他爱民抚民。
为什么从小说《岳飞传》到《两宋风云》,宋朝的话题总是让国人反复咀嚼、扼腕叹息的根本原因,就是“民本”和“君本”思想,让人们不断地深刻反省。
百家讲坛》读后感
拨开历史千层迷雾,解读古今智慧人生,《百家讲坛》解读文化中国,是一道充满智慧的文化大餐。当我第一次品读它时,我的目光就被深深吸引了……
本次讲的是清十二帝之道光,道光 ——嘉庆的嫡子 ,一生 勤俭执政。是清第8 位皇帝, 39岁即位 ,执政了 30 年,于 69岁逝世。
他在做皇子到皇帝期间与清朝其他十一位皇帝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他是清朝唯一一个嫡子即位的皇帝,其实他还有一个哥哥,只不过从小就死了。从雍正帝开始,就立下规矩——秘密立储,将写好的诏书放于“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这样,即避免了皇子之间的斗争,也避免了皇帝驾崩的事出突然。正当嘉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行围而猝死,又为未发现匾额后的诏书时,朝野上下,顿时一片混乱。而此时,喜恩站出来说按长幼让晏宁(道光)即位 ,而孝和睿皇太后虽不是晏宁亲生母亲,且自己也有二个儿子,但还是下了懿旨让晏宁即位。按道理说,有了宗室与太后的支持,即位也是理所当然,但毕竟有违祖宗家法,正当无奈之计,在承德避暑山庄发现了嘉庆的诏书,上面记载了嘉庆皇帝让晏宁即位,道光就这样被历史推上了皇帝的位子……
也许道光在即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哀。他即非明君,亦非暴君。这样一个君王,他的功过得失很容易让人遗忘在记忆的长河里。在他三十年间的执政期间,他抓住了张格尔,巩固了国家的统治。但作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角,作为签下丧国辱权的《南京条约》的罪人,作为这个悲哀的君王,他——又在背后默默地承受了多少?
其实,我们不能只单纯地站在史书的角度评断一个皇帝的“好”与“坏”。因为,每一个君王都有自己的悲哀,他们也不愿做千古罪人,只是,他们有着更多旁人所不得而知的无奈。君王,是世上的至尊,同时也是世上最孤独的人,他们是上帝的牺牲品,上帝在为他们打开一扇窗的同时,也为他们关上了一扇门……
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而这“二十四史”无疑是正史的代表之一。<<史记>>位于“二十四史”之首,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它的作者司马迁更是用一介文人的耿介良心撰写出一部真实但却残酷的历史。翻开史记,鲜活生动的各色人物或是成为残酷历史现实的牺牲品,或是残酷历史现实的制造者。他们个性迥异,正邪不同,但他们面对的却是同一个残酷的历史时期。
司马迁所处的武帝时期,就是<<史记>>众多历史时期中的一个。而这个时期与之前的各个历史时期一样,都是残酷的。这种残酷,不仅表现在汉匈长达四十余年的战争中,也表现在朝臣间的各种算计与权术中。作为一位个性张扬的帝王,作为形形色色为帝王服务的臣子,权术与设计是他们每个人的必修课,否则就无法立足于庙堂之上。因此,帝王将相之间的权术与设计无可厚非.然而,帝王与他的后宫嫔妃之间,在常人看来是本不该再有什么算计与手段的。但现实却恰恰相反.有时宫廷中帝王对各嫔妃所使用的手腕与心计比之沙场征战更为残酷。因为在后宫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里,婚姻已经无所谓多情或痴情.翻看武帝对他的嫔妃们的态度,无一不是宠爱有加,疼爱非常.可是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以汉武帝这等视江山设计如同生命的帝王,他在面对美人与江山的抉择时,他只会选择江山!因为江山是千秋万代的基业,而美人与美人的情感是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武帝的第二位皇后卫子夫,本是一个清纯娇美的歌女。她的歌声与一头秀发令正当少年的武帝格外动心。武帝感动于卫子夫的那份小儿女的情感,对她宠幸,后来又封卫子夫为皇后,废去了陈阿娇,并立卫子夫的长子刘据为太子.从这些方面,都足以看出武帝对卫子夫是何等的宠爱与疼惜.每次武帝出巡,后宫中的大小事件武帝均交由卫子夫来处理,从而反映出武帝对她又是十分的信任。一个女子,因为偶然触动了少年武帝的天子之心,便使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执掌六宫,母仪天下。这是足以让所有女子都艳羡的事。可是当我们透过历史的记载来反思时,武帝对卫子夫的宠爱与信任,都是建立在不影响他自己切身利益的前提下。汉武帝并不是一个情痴,当他晚年身体每况愈下,宠信江充,制造巫蛊之祸时,美人卫子夫便被他抛诸脑后,他想到的是只有除去巫蛊,自己才能求得健康与长生。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加上其他因素,才导致了卫子夫最终被迫自缢。
武帝六十一岁时,出巡河间,偶遇钩弋夫人,武帝被这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所吸引,将其纳入后宫。钩弋夫人的身份也与原来有了天壤之别。虽然武帝不曾封钩弋夫人为皇后,但尧母门事件也足以看出武帝心中对钩弋夫人及钩弋子的疼爱.然而就在武帝临终之前,他却又亲自下令处死了这个曾经受他无限爱怜的钩弋夫人。因为武帝的心中眼里,江山社稷永远稳居首位,而美人只好屈居其次。
也许有人会说,武帝这样做是对的,一个帝王就应该以江山为首。诚然如此!可是巫蛊之祸中那些无辜枉死的人与杀母留子制度下所流露出来的残忍,却正反映出:一些美丽的让人艳羡的人或事的背后,必然有着一种旁人无法体察到的痛苦的现实生活。而这种不为外人所知的现实,是残酷的,也是悲哀的,但这却是历史的真实,谁都不愿面对,却谁也无法逃避!
夫妻之间尚且这般残酷,更何况君臣之间?敌国之间?所以,残酷是历史真相中必然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残酷也是每个人必须直面面对的事实。历史的残酷为我们留下了血的教训,和一声声的警世之音。对于当今的我们来说,接受这种残酷的教训并且反思其中的因由,才能创造出更为圆满,阳光,安详,和谐的社会!
观《百家讲坛》有感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长期受到妈妈的熏陶,我也渐渐地喜欢上了《百家讲坛》这个节目。它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启发了我们的心灵,架起了通向百姓的桥梁…… 它带领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让我们了解了我国5千年的历史,了解了古代伟大人物的故事,了解了我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了解了我们的为人之道、心灵之道、养身之道…… 《百家讲坛》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给我们讲解的《论语》、《庄子》心得了。她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论语》、《庄子》,也让我们从中有所反思、有所收获,更好地吸收知识,并将知识转变为我们自己的能力。 于丹教授通过《庄子》的现代解读,以中国经典文化的精髓提醒观众,怎样以平和的心态和得当的处世态度追求我们的梦想;在追求的过程中遭遇挫折时,怎样坦然面对;在竭力追求的过程中,怎样协调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怎样处理家庭和事业的关系,让人们明白奋力拼搏为了什么。 现代社会的竞争空前激烈,人们的神经高度紧张,各行各业的“白骨精”们以及正在修炼的准“白骨精”们在义无返顾的追求途中,往往遭到诸如工作升迁、爱情、亲情等方方面面的打击,由此,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成为社会隐患。于丹教授提醒我们:在沉醉于工作时,不要错过与父母、爱人、孩子共享天伦的机会;在遭遇打击时,要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在确定奋斗目标之前,要正确看待自己;在平凡的工作中,怎样感悟与超越…… 在《庄子》心得中,一个牧羊人的比喻让我感触很大。她说,我们做事就要像牧羊人一样,只要看好最后一只羊就好了。最后一只羊赶上了,其他的羊就会跑得快了。而现实中,有很多人只看着自己的头羊沾沾自喜,却不曾想他的羊已经落下了很多。和这个故事相似的是木桶的故事,一个木桶是由许多片木板组成了的,要看这一个木桶的盛水多少,要看最低的一块木板而不是最高的一块木板。 我现在是个学生,因此我想到了我们的班级,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是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同学。我们只有抓好了学习落后的学生的成绩,才能让我们的班级进步。如果只是在学习好的同学身上下工夫,就算他们成绩再好,我们的班级也不能进步。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让我们在《百家讲坛》中尽情地畅游,细细地品味吧! 观《百家讲坛》有感 我这个人酷爱历史,一有历史节目就“爱不释手”,有一个节目就是让我更深一层了解历史的,这个节目就是《百家讲坛》。我酷爱历史是因为一本书,那就是《三国演义》,我本以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是真正的三国,因为《三国演义》把东汉末年的战事夸张的淋漓尽致,自从看了《易中天品三国》才知道真正的三国并不是那么惊心动魄,只是少了几分精彩,多了几分阴险。 《三国演义》里把诸葛亮说成了一个神机妙算的智多星,关羽、马超等一帮文武双全的武武将成了诸葛亮手中的一线木偶,只需在危急时刻打开诸葛亮预先准备好的锦囊,依计行事,就可以安然退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把那些文武双全的文臣武将贬得是一文不值。在《易中天品三国》中,易中天把三国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展现在我们眼前,其实与其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不如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政治家。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这些精彩的故事都是罗贯中为了使《三国演义》更加的好看,而胡编乱造的。 我觉得《百家讲坛》除了《易中天品三国》,还有更加精彩的评述,比如说阎崇年的《正说明亡清兴六十年》、《正说清朝十二帝》;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王立群的《品汉代风云人物》、《读史记》……这些都是大师级人物在百家讲坛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有自己的观点来证实真正的历史。我觉得,如果是仅仅喜欢历史,而没有打算钻研历史的人,那么《百家讲坛》对他就没有多大的作用,而我不同,我想当一个名噪一时的历史学泰斗,并且登上百家讲坛这个舞台,所以我就要尽量的多读历史书、多看历史节目,来丰富我的历史知识,我现在的历史知识好比是深不可测的海洋里的一滴微不足道的水珠,渺无人烟的沙漠里的一粒微不足道的沙粒,海阔天空的世界里的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无比浩瀚的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一次我还需要不断的努力看书来增长知识,当然,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十分局限,那也不行,因为那样就成了一个井底之蛙。 《百家讲坛》这个节目除了让我了解更多的历史,还让我明白了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学无止境! 观《百家讲坛》有感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这个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将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生活中的缺憾,也许我们无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难。《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的确告诉了我们很多,那我们何不照着论语上说的那样呢?
观后感
袁腾飞还是给暑期档的《百家讲坛》激起了不小的浪花,让这个老牌的国学节目展现出了那么一点儿青春的风采哦!袁腾飞被网友称为“袁历史”,还有个“史上最牛历史老师”的称号,其讲课视频便迅速走红网络,经常引来网友们的哄堂大笑,一个月内点击量就突破了100万次!
非常难能可贵的是《百家讲坛》这节目中许多老师都能将自己读史的心得和体会--通过自己所讲的主题内容向观众传播。
我觉得普通大众如果不是透过兴趣和爱好去读史的话,相信80%的人都愿意去看言情小说或漫画或网络游戏。
因为如果没有人指导的话,能透过古文中的艰涩难懂的文字去品味史学家笔下的人物真是很难很难的事情啊!
许多人说袁腾飞京腔滑调,评书味浓厚,我也只能说他还是比较年轻,和一些研读历史多年的专家暂时无法相比,甚至缺少了一种史学家身上特有的凝重和沧桑,但我看了“两宋风云”后觉得:无论是他的历史功底,还是幽默感绝对不是一般的历史老师所具备的(我碰见的历史老师大都是照本宣科的),如果假以时日,定能成为史学大家。至少比那些自以为是的所谓史学专家强之百倍吧。
历史上的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公元1127年,中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国,一举占领了宋朝东京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
靖康二年,赵构登基为宋高宗,建立了南宋政权。金军再次出兵灭宋,于是宋金两国硝烟四起。
那么在两宋期间,中华大地都发生了哪些惊心动魄的事件?亡国之君宋徽宗,开国皇帝宋高宗,南宋中兴四将中的岳飞、韩世忠;金国百战名将完颜兀术(金兀术),完颜亮等等,都是些什么样的历史人物,他们和民间传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百家讲坛》的袁腾飞从北宋灭亡,到南宋与金国多年交战,最终达成和议的这段历史。其中包括两宋期间,著名的历史事件,并分析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对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同时讲了许多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揭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命运和性格特点。
袁腾飞讲述的《两宋风云》可谓讲解颇细、建树颇丰。
但是,人们在听取那些“忠臣”、“奸臣”、“昏君”“明君”的过程中,在扼腕叹息那些“令人遗憾”“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是是非非的斗争中,常常莫名惊诧于宋朝人怎么没有一个说“民为贵、君为轻”的人?!
宗泽起兵、岳飞起兵为什么都要高扬“迎回徽钦二帝”的大旗?!为什么那么多的英雄、那么强大的国力竟然这么窝囊?!
按说,本来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一位“明君”,他重视民生,休养生息,截止杀戮,颇有当代“为老百姓坐天下,为国家安定执政”的风范,甚至可以认定,他以文官统兵、“杯酒释兵权”等等措施,也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定和社会发展,然而,他的这种“民本思想”为什么得不到后来宋皇们继承和发扬呢?!
《两宋凤云》里面有一特牛逼的抗金英雄叫宗泽。名头虽不如岳飞,但他是岳飞的上司,是岳飞的伯乐,一手把岳飞提拔起来的。在靖康之变后,面对满目疮痍的中原大陆,宗泽横下报国决心,招募土匪为义勇军,与官兵联合抵御再次南下的金军。宗泽的个人领导能力在这次抵御金军外侵的战斗中起了决定作用。所有的官兵以及义勇都完全听命于他。其中,当时一只义勇军,为了显示自己坚决的抗金报国决心以及不辱宗泽提携的历史使命,每名士兵在自己的脸上刺下“赤字报国,誓杀金贼”的字样,这就是当时有名的“八字军”。这从侧面也能体现出宗泽的领导能力。官兵与义勇,大家齐心协力,共讨外贼。在中原一系列保卫战当中,作战英勇,视死如归,一次次打退外贼的侵扰。但就当形式好转之时,当时南宋皇帝宋高宗,由于惧怕“你把徽钦二帝迎回来,我还做皇帝吗?”的思想,拒绝接受宗泽的军事意见,宗泽好多爱国主张也被奸佞阻碍。后宗泽病倒,只能以泪洗面的吟诵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绝句,最后在临终之时大吼三声“过河,过河,过河”含恨而终。此情此景,无不令人哀叹愤慨!
宗泽致死都不明白:宋高宗赵构在少年时候在宋宫里受欺负时一心励志,在北国做牛马时候一心打算复仇,但是做了几天锦衣玉食的皇帝以后,就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了,以一个人为中心了,哪里还管得了“雪靖康耻,保社稷和谐”?!哪还管得了你是忠臣还是良将?!
再说说最令人裂肠的、千古奇冤的、让正常人痛惜的、让善良人心碎的大英雄岳飞--
他的死还是和宗泽一样,也是因为不懂得揣摩赵构的心思啊!
因为“政治思想太幼稚”!!
赵构不能生育,你一个武将非要在朝堂上劝他立太子;赵构内心怕徽钦二帝又回来和他争权,你却要“直捣黄龙府”;赵构在杭州耍的得劲,你岳飞却进言让他回开封统帅军队;
一次一次傻乎乎的劝谏,一步一步把自己逼上了死路。
岳飞啊岳飞,英雄啊英雄,但是他始终没有摆脱皇权至高无上的思想桎梏,虽然他爱民抚民。
为什么从小说《岳飞传》到《两宋风云》,宋朝的话题总是让国人反复咀嚼、扼腕叹息的根本原因,就是“民本”和“君本”思想,让人们不断地深刻反省。
百家讲坛》读后感
拨开历史千层迷雾,解读古今智慧人生,《百家讲坛》解读文化中国,是一道充满智慧的文化大餐。当我第一次品读它时,我的目光就被深深吸引了……
本次讲的是清十二帝之道光,道光 ——嘉庆的嫡子 ,一生 勤俭执政。是清第8 位皇帝, 39岁即位 ,执政了 30 年,于 69岁逝世。
他在做皇子到皇帝期间与清朝其他十一位皇帝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他是清朝唯一一个嫡子即位的皇帝,其实他还有一个哥哥,只不过从小就死了。从雍正帝开始,就立下规矩——秘密立储,将写好的诏书放于“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这样,即避免了皇子之间的斗争,也避免了皇帝驾崩的事出突然。正当嘉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行围而猝死,又为未发现匾额后的诏书时,朝野上下,顿时一片混乱。而此时,喜恩站出来说按长幼让晏宁(道光)即位 ,而孝和睿皇太后虽不是晏宁亲生母亲,且自己也有二个儿子,但还是下了懿旨让晏宁即位。按道理说,有了宗室与太后的支持,即位也是理所当然,但毕竟有违祖宗家法,正当无奈之计,在承德避暑山庄发现了嘉庆的诏书,上面记载了嘉庆皇帝让晏宁即位,道光就这样被历史推上了皇帝的位子……
也许道光在即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一生的悲哀。他即非明君,亦非暴君。这样一个君王,他的功过得失很容易让人遗忘在记忆的长河里。在他三十年间的执政期间,他抓住了张格尔,巩固了国家的统治。但作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角,作为签下丧国辱权的《南京条约》的罪人,作为这个悲哀的君王,他——又在背后默默地承受了多少?
其实,我们不能只单纯地站在史书的角度评断一个皇帝的“好”与“坏”。因为,每一个君王都有自己的悲哀,他们也不愿做千古罪人,只是,他们有着更多旁人所不得而知的无奈。君王,是世上的至尊,同时也是世上最孤独的人,他们是上帝的牺牲品,上帝在为他们打开一扇窗的同时,也为他们关上了一扇门……
2010-08-31
展开全部
现在中央10套《百家讲坛》节目,每天正在热播袁腾飞的《两宋风云》系列。六月份的时候,中央10套的广告说:袁腾飞是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天啊,这一句话,吊起了我的胃口,看看到底是如何牛的,是真牛还是假牛。虽然现在才播到十几集,还没有播完,我就写了观后感,如下:
一、小伙子年青,帅气,感觉不到三十岁,应该比我小。刚才查了一下资料,天啊,比我大三岁。1972年人,37岁了,人家如何保养的啊!
二、刚开始,感觉挺好,故事多,特别细,有内容,知识很丰富,佩服。
三、讲述的语流并不太好,说话时,语句不太顺。
四、两宋王朝,固名题意应讲两宋的风云,但故事却从北宋亡国皇帝宋徽宗开始讲起,宋朝开国的事,并没有提及。现在天天讲南宋开国之战事,一件小事竟然讲一集,有点像讲评书一样,没完没了,已经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说明课题布局极不合理。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袁腾飞知识丰富,但课题布局极不合理,并没有广告上说的那么牛,有些失望。
观后感3
《百家讲坛》,顾名思义就是讲历史上发生的种种事情。在这几年来,受到了很多听众的赞扬,这几天,由袁腾飞教授讲的《两宋风云》便拉开了序幕,这一个节目主要讲了:
宋徽宗刚即位时,也曾雄心壮志想要当个好皇帝。但是宋徽宗只是一个艺术家,他既没有政治家的雄才大略,也不懂得如何识人辨才,更不知道应该如何治理国家,于是宋徽宗在位的二十多年,奸相辅政,宦官掌兵,这些贪官佞臣们千方百计地讨好他,并利用宋徽宗的各种爱好,乘机勒索百姓。宋徽宗爱好奇石异木,于是全国上下大兴花石纲;宋徽宗崇信道教,于是满朝文武皆穿道袍;宋徽宗贪好女色,宰相王黼竟然领着皇帝去逛妓院。这样的皇帝,最终便导致了北宋时代的灭亡。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不管做某一件事情都要认真仔细,不能一知半解,导致事情以失败而告终。
以后,我还要继续关注《百家讲坛》,它,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是永远也翻不尽的。古往今来,谈古论今,还有多少人和事需要我们来探讨,我期待着更多人来讲解更多历史上的故事。《百家讲坛》虽然是在中午十二点四十五分以后播出的,十分疲倦,但对于这时的我来说,能够看到这样好的老师来为我们讲解古代的事即使不睡觉也很值得。在这里,我建议大家也及时收看一下《百家讲坛》,它对大家对历史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一、小伙子年青,帅气,感觉不到三十岁,应该比我小。刚才查了一下资料,天啊,比我大三岁。1972年人,37岁了,人家如何保养的啊!
二、刚开始,感觉挺好,故事多,特别细,有内容,知识很丰富,佩服。
三、讲述的语流并不太好,说话时,语句不太顺。
四、两宋王朝,固名题意应讲两宋的风云,但故事却从北宋亡国皇帝宋徽宗开始讲起,宋朝开国的事,并没有提及。现在天天讲南宋开国之战事,一件小事竟然讲一集,有点像讲评书一样,没完没了,已经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说明课题布局极不合理。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袁腾飞知识丰富,但课题布局极不合理,并没有广告上说的那么牛,有些失望。
观后感3
《百家讲坛》,顾名思义就是讲历史上发生的种种事情。在这几年来,受到了很多听众的赞扬,这几天,由袁腾飞教授讲的《两宋风云》便拉开了序幕,这一个节目主要讲了:
宋徽宗刚即位时,也曾雄心壮志想要当个好皇帝。但是宋徽宗只是一个艺术家,他既没有政治家的雄才大略,也不懂得如何识人辨才,更不知道应该如何治理国家,于是宋徽宗在位的二十多年,奸相辅政,宦官掌兵,这些贪官佞臣们千方百计地讨好他,并利用宋徽宗的各种爱好,乘机勒索百姓。宋徽宗爱好奇石异木,于是全国上下大兴花石纲;宋徽宗崇信道教,于是满朝文武皆穿道袍;宋徽宗贪好女色,宰相王黼竟然领着皇帝去逛妓院。这样的皇帝,最终便导致了北宋时代的灭亡。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不管做某一件事情都要认真仔细,不能一知半解,导致事情以失败而告终。
以后,我还要继续关注《百家讲坛》,它,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是永远也翻不尽的。古往今来,谈古论今,还有多少人和事需要我们来探讨,我期待着更多人来讲解更多历史上的故事。《百家讲坛》虽然是在中午十二点四十五分以后播出的,十分疲倦,但对于这时的我来说,能够看到这样好的老师来为我们讲解古代的事即使不睡觉也很值得。在这里,我建议大家也及时收看一下《百家讲坛》,它对大家对历史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2-18
展开全部
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长期受到妈妈的熏陶,我也渐渐地喜欢上了《百家讲坛》这个节目。它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启发了我们的心灵,架起了通向百姓的桥梁…… 它带领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过去,让我们了解了我国5千年的历史,了解了古代伟大人物的故事,了解了我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了解了我们的为人之道、心灵之道、养身之道…… 《百家讲坛》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给我们讲解的《论语》、《庄子》心得了。她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论语》、《庄子》,也让我们从中有所反思、有所收获,更好地吸收知识,并将知识转变为我们自己的能力。 于丹教授通过《庄子》的现代解读,以中国经典文化的精髓提醒观众,怎样以平和的心态和得当的处世态度追求我们的梦想;在追求的过程中遭遇挫折时,怎样坦然面对;在竭力追求的过程中,怎样协调好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怎样处理家庭和事业的关系,让人们明白奋力拼搏为了什么。 现代社会的竞争空前激烈,人们的神经高度紧张,各行各业的“白骨精”们以及正在修炼的准“白骨精”们在义无返顾的追求途中,往往遭到诸如工作升迁、爱情、亲情等方方面面的打击,由此,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成为社会隐患。于丹教授提醒我们:在沉醉于工作时,不要错过与父母、爱人、孩子共享天伦的机会;在遭遇打击时,要以坦然的心态面对;在确定奋斗目标之前,要正确看待自己;在平凡的工作中,怎样感悟与超越…… 在《庄子》心得中,一个牧羊人的比喻让我感触很大。她说,我们做事就要像牧羊人一样,只要看好最后一只羊就好了。最后一只羊赶上了,其他的羊就会跑得快了。而现实中,有很多人只看着自己的头羊沾沾自喜,却不曾想他的羊已经落下了很多。和这个故事相似的是木桶的故事,一个木桶是由许多片木板组成了的,要看这一个木桶的盛水多少,要看最低的一块木板而不是最高的一块木板。 我现在是个学生,因此我想到了我们的班级,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是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同学。我们只有抓好了学习落后的学生的成绩,才能让我们的班级进步。如果只是在学习好的同学身上下工夫,就算他们成绩再好,我们的班级也不能进步。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让我们在《百家讲坛》中尽情地畅游,细细地品味吧! 观《百家讲坛》有感 我这个人酷爱历史,一有历史节目就“爱不释手”,有一个节目就是让我更深一层了解历史的,这个节目就是《百家讲坛》。我酷爱历史是因为一本书,那就是《三国演义》,我本以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是真正的三国,因为《三国演义》把东汉末年的战事夸张的淋漓尽致,自从看了《易中天品三国》才知道真正的三国并不是那么惊心动魄,只是少了几分精彩,多了几分阴险。 《三国演义》里把诸葛亮说成了一个神机妙算的智多星,关羽、马超等一帮文武双全的武武将成了诸葛亮手中的一线木偶,只需在危急时刻打开诸葛亮预先准备好的锦囊,依计行事,就可以安然退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把那些文武双全的文臣武将贬得是一文不值。在《易中天品三国》中,易中天把三国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展现在我们眼前,其实与其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不如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政治家。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这些精彩的故事都是罗贯中为了使《三国演义》更加的好看,而胡编乱造的。 我觉得《百家讲坛》除了《易中天品三国》,还有更加精彩的评述,比如说阎崇年的《正说明亡清兴六十年》、《正说清朝十二帝》;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王立群的《品汉代风云人物》、《读史记》……这些都是大师级人物在百家讲坛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有自己的观点来证实真正的历史。我觉得,如果是仅仅喜欢历史,而没有打算钻研历史的人,那么《百家讲坛》对他就没有多大的作用,而我不同,我想当一个名噪一时的历史学泰斗,并且登上百家讲坛这个舞台,所以我就要尽量的多读历史书、多看历史节目,来丰富我的历史知识,我现在的历史知识好比是深不可测的海洋里的一滴微不足道的水珠,渺无人烟的沙漠里的一粒微不足道的沙粒,海阔天空的世界里的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无比浩瀚的宇宙中的一颗行星,一次我还需要不断的努力看书来增长知识,当然,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十分局限,那也不行,因为那样就成了一个井底之蛙。 《百家讲坛》这个节目除了让我了解更多的历史,还让我明白了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学无止境! 观《百家讲坛》有感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这个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将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生活中的缺憾,也许我们无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难。《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的确告诉了我们很多,那我们何不照着论语上说的那样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