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字看的时间长了就感觉不认识了一样 ,上学的时候听写错别字就要被罚抄几十遍 然后写
语义饱和现象:大脑的一次短暂罢工
对一个字看久了感觉很陌生?
你在日记本里抄写暗恋对象的名字,抄到最后竟然不认识了?
这些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学者开展过相关研究。这在心理学上可以用"语义饱和"来解释,即大脑在接受持续的相同刺激之后就会产生神经疲倦。简单来说,就是大脑的同一个地方一直卖命地工作,在高强度的运转之后,它发出了怒吼,进行了一次为时短暂的"罢工"。
当人的眼睛持续接受到一个字的刺激,该刺激会连续地传送到大脑相对固定的位置,那里的大脑神经活动就会由于疲惫而受到抑制,形成联想阻断。因为神经活动降低,大脑仅能注意字的某个部分,而无法从整体上得到对这个字的意识。于是,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我们会先对字的读音感到困惑,继而失去对字义的联想能力,最后甚至"不认识"这个字了。
如何破解?
想象一头苦逼兮兮的小毛驴一直围着同一块磨石拉磨,日也拉夜也拉,转来转去就是小小的一方天。这时候任是小毛驴再怎样年轻力壮、英俊潇洒也挡不住疲惫来袭啊!
——单调,实在是疲惫的最佳损友。
这时候,如果你是主人,你会怎样做呢?
是的,摸摸小毛驴,给它以安抚,让它暂时地休息一下;或者,拿几块胡萝卜,在它的眼前晃来晃去,转移它的注意力。
疲惫的大脑其实也就是那头拉磨的小毛驴。作为主人的你,现在知道如何应付它的小情绪了吧?——让眼睛休息一下,或者给它看点新鲜的东西,转移一下注意力。
只在看汉字时才会这样?
其实这个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而且不仅仅是汉字,英语等其他文字符号也会出现这种现象,甚至我们面对一个熟人或者本来已经熟悉的地点,看久了也会觉得陌生。
百害而无一利?
当然不是,持续刺激会减弱大脑的神经活动,但对于那些本不该过分活跃的活动,就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得到抑制。
例如,已经有学者发现,语义饱和在演讲焦虑上具有抑制作用。对于饱受口吃折磨的人来说,不断地重复一些单词,使大脑神经疲倦,也可以弱化由此而产生的焦虑状态。
2016-04-21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我们的大脑对涵义和图形的理解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域。当我们第一眼看见的时候,我们用的一般是涵义区域。如果看时间长了,涵义区域就开始疲劳了,这个时候就是图形区域起作用了,因为平时都是用涵义区域识别文字,很少用到图形区域,所以就会觉得陌生。
受教了
什么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