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关电源的高频变压器初次级匝数

最近想做一个锂电池充电器,就接触了下开关电源,从网上看到一个计算公式来看发现高频变压器初次级匝数比和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竟然没有关系,网上这个公式是这样的N1/N2=VIN... 最近想做一个锂电池充电器,就接触了下开关电源,从网上看到一个计算公式来看发现高频变压器初次级匝数比 和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竟然没有关系,网上这个公式是这样的 N1/N2 = VIN(max) / (VRRM * k / 2) ,VIN是输入最高电压,VRRM是次级整流二极管的最大反向耐压,但是这和我对传统变压器的思想有点相违背,输出电压竟然不是由变压器匝数比决定,虽然我也知道开关电源调节开关管占空比可以改变电压,但是这个大方向的调整还是得靠变压器来做吧,如果是那样的话,我现有的5V开关电源,是不是换一下TL431的电阻,就可以改变输出电压为12V甚至24V呢,不明白,恳求高手解决疑惑。 展开
 我来答
Steven_Tianjin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7-10-01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1.7亿
展开全部
开关电源的高频变压器初次级匝数:
1.电源变压器的初级串联。
在变压器计算式中有一个常数N称为匝数比,它是初级匝数与次级匝数之比,初次级电压比关系为N,而初次级电流比关系为1/N。例如:两个初级为220V,次级为18V的变压器,N为13,如果将两个变压器的初级串联,则在单个次级上输出电压将降到9V以下。而这种情况是在单个变压器的次级电压高于成倍用电器电源使用情况下,可以将两个或多个变压器初级串联使用。而如再将两个次级串联就没有多大使用价值了。在此情况下,只要保证单个变压器的功率要求,则次级输出电压不一定相同,它的输出电压计算为:V单=(V1次+V2次+……Vn次)/Vn。
2.电源变压器的次级串联。
电源变压器的次级串联是在单个功率满足情况下,而次级输出电压不满足时将两个或多个变压器的组合。如两个变压器的初级输入为220V,次级输出为18V时,如要给负载供33V电压,则可以将两个变压器的次级串联起来应用。电源变压器的次级串联也是很容易的,不同的次级输出只要保证单个变压器功率的条件下也是可以将其次级串联应用的。在理想状况下多个变压器的初级输入电压相同时,总输出计算式为:V总=V初单/(V1次+V2次+……Vn次)。
3.变压器的初级并联
这种情况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多个不同供电的老式彩电中的遥控变压器和主变压器(电源开关变压器)均属于变压器初级的并联。
4.变压器的次级并联。
电源变压器的次级并联是在单个变压器次级输出电压相同而单个功率不能满足的情况下的应用。其应用是将多个变压器的次级电流叠加,以满足负载的功率需要。电源变压器的次级并联,可使输出功率为多个变压器功率之和。
gongxin1986
2010-08-29 · TA获得超过79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33万
展开全部
初次级匝数也就是影像两个线圈间的耦合系数的,也就是那个K,只要耦合程度够高,次级线圈的电压够达到你所要求的电压值,整流稳压之后就得到你要的电压了啊。

你的想法也是对的,但完全去靠匝数比去设计,实际情况与理想情况的结果差太多。所以,一般直接考虑耦合系数,他的那个公式也是对的。

你做高频的变压器,那你的绝缘线是什么线啊,不会是漆包铜线吧。如果是公司设计的话,要想得到好的产品,最好用高频的耐高压的多层绝缘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naiL918
推荐于2017-09-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4万
展开全部
你的理解有点误区,变压器的匝数比恰恰和占空比相关。
设计匝数比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占空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你把输出电压的取样电阻换了确实可以改变输出电压,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设计角度讲整个系统就需要重新优化。占空比变了,应力变了,还有很多很多都变了。这样简单的调输出电阻,效率和可靠性都无法保证。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原来5V的电源输出滤波电容是10V或16V耐压的,你调成24V输出,电容不就爆了。当然其他要考虑的方面还有很多很多,要说还能说一箩筐,三言两语很难说的清楚
开关电源的玩意其实很博大精深的,很难一蹴而就,推荐你再好好研读一下开关电源的书籍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