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问题
成佛后感觉是怎么样的?由于我们是人的身体,而且生在娑婆世界,所以我们会产生欲望和烦恼,这些导致我们无法解脱轮回。是不是人成佛后身体会发生某种变化,时时都感到安定,不会自生...
成佛后感觉是怎么样的?
由于我们是人的身体,而且生在娑婆世界,所以我们会产生欲望和烦恼,这些导致我们无法解脱轮回。
是不是人成佛后身体会发生某种变化,时时都感到安定,不会自生烦恼,不会有欲望,这种感觉是不会变的吗?成佛后就不会再起凡心吗?
娑婆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由于质的不同,极乐世界的人不会有欲望,烦恼,恐怖。总是感到欢喜,感到安定。
而娑婆世界因为质比极乐世界重无数倍,所以这里的人们都会有七情六欲,烦恼等等。
释迦牟尼佛是在娑婆世界成佛的,但他的生理构造也和人一样,为什么他就不会产生欲望,烦恼,难道他不会起凡心吗?
成佛后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展开
由于我们是人的身体,而且生在娑婆世界,所以我们会产生欲望和烦恼,这些导致我们无法解脱轮回。
是不是人成佛后身体会发生某种变化,时时都感到安定,不会自生烦恼,不会有欲望,这种感觉是不会变的吗?成佛后就不会再起凡心吗?
娑婆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由于质的不同,极乐世界的人不会有欲望,烦恼,恐怖。总是感到欢喜,感到安定。
而娑婆世界因为质比极乐世界重无数倍,所以这里的人们都会有七情六欲,烦恼等等。
释迦牟尼佛是在娑婆世界成佛的,但他的生理构造也和人一样,为什么他就不会产生欲望,烦恼,难道他不会起凡心吗?
成佛后是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展开
1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成佛后的感觉是证悟了真理:四圣谛。因而没有了任何烦恼,但是身体并没有质的变化,佛陀一样会生病(见大般涅盘经),只是心中已经没有了烦恼,心中不会被欲望所左右。
佛陀的心是已经解脱的心,欲望还是存在的,不过全部是善的欲望,全部与众生的解脱相关。比如佛陀每天会观察世间谁具备了解脱的条件,就会主动前去给他讲法帮助他解脱-----观察谁解脱条件成熟、主动去讲法等这些都是善的欲望。
另外,并不会因为“质”重就会导致更多烦恼,烦恼是来自于贪嗔痴,贪嗔痴没有减少,烦恼是不会少的。
想知道佛的境界,要成佛后才能知道,但是佛陀成道后宣说的就是四圣谛法,这是整个佛道修行的真实次第,而至于其他之所谓宗派教法,是佛陀为解决个别人的问题而对个人所说,然此类行人不知此理认为此法是最境界解脱之法,遂而立宗别传,佛教因此出现各立山头的现象。
佛陀教法整个的框架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依四圣谛知苦,修道、断集、证灭!知苦:知人生八苦,与我们自身,自心,身心作用处真实存在,不是幻想,不是听闻,不是揣度,是我们自心,自身,身心作用处,真实存在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五蕴炽盛。与八苦中在我们身处有病苦,老苦,死苦,与我们心处有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五蕴炽盛之苦,又因身之不适引发内心烦躁,又因心之不适引发身之疾病,疾病加剧衰老,衰老加剧死亡的到来,因心之贪爱,对生而追求不舍,对死亡恐惧,这种种之由来都是因为有生而有我们来此世界感受种种,所以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五蕴炽盛。真实不虚,而此苦不仅是一个感受觉知的一个程度形容词,不是愁苦,痛苦之浅意,苦之意又表达了不圆满,生命存在的缺陷之一,我们每一个众生都受这八苦的逼迫,所以佛道行人,知此苦,为解脱此苦,知道佛陀所说的解脱道真实不虚,可解决这些问题,而发心修行,学习佛法,信受奉行!
而这一切烦恼痛苦,因我们一念无明所起,无明所起而产生我们的贪嗔痴,因此三毒我们迷惑颠倒,才对痛苦有痛苦相,所以起种种分别执着,受种种报,所以佛道修行人,贪嗔痴处就是修行处,离开贪嗔痴没有修行处,贪嗔痴与佛性是一非而,贪嗔痴不可少,不可灭,佛陀证道见贪嗔痴无有贪嗔痴相,无无贪嗔痴相,与贪嗔痴中真实觉照,如是安住,所以佛陀与众生无有区别,一念觉,一念迷,觉时醒来是佛陀,迷失颠倒是众生!
而身体的觉受和变化你要自己去修行才能知道!问来问去,告诉你 ,你也不明白!所以佛道是实修之道,要行动,要行持!
佛陀的心是已经解脱的心,欲望还是存在的,不过全部是善的欲望,全部与众生的解脱相关。比如佛陀每天会观察世间谁具备了解脱的条件,就会主动前去给他讲法帮助他解脱-----观察谁解脱条件成熟、主动去讲法等这些都是善的欲望。
另外,并不会因为“质”重就会导致更多烦恼,烦恼是来自于贪嗔痴,贪嗔痴没有减少,烦恼是不会少的。
想知道佛的境界,要成佛后才能知道,但是佛陀成道后宣说的就是四圣谛法,这是整个佛道修行的真实次第,而至于其他之所谓宗派教法,是佛陀为解决个别人的问题而对个人所说,然此类行人不知此理认为此法是最境界解脱之法,遂而立宗别传,佛教因此出现各立山头的现象。
佛陀教法整个的框架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依四圣谛知苦,修道、断集、证灭!知苦:知人生八苦,与我们自身,自心,身心作用处真实存在,不是幻想,不是听闻,不是揣度,是我们自心,自身,身心作用处,真实存在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五蕴炽盛。与八苦中在我们身处有病苦,老苦,死苦,与我们心处有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五蕴炽盛之苦,又因身之不适引发内心烦躁,又因心之不适引发身之疾病,疾病加剧衰老,衰老加剧死亡的到来,因心之贪爱,对生而追求不舍,对死亡恐惧,这种种之由来都是因为有生而有我们来此世界感受种种,所以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五蕴炽盛。真实不虚,而此苦不仅是一个感受觉知的一个程度形容词,不是愁苦,痛苦之浅意,苦之意又表达了不圆满,生命存在的缺陷之一,我们每一个众生都受这八苦的逼迫,所以佛道行人,知此苦,为解脱此苦,知道佛陀所说的解脱道真实不虚,可解决这些问题,而发心修行,学习佛法,信受奉行!
而这一切烦恼痛苦,因我们一念无明所起,无明所起而产生我们的贪嗔痴,因此三毒我们迷惑颠倒,才对痛苦有痛苦相,所以起种种分别执着,受种种报,所以佛道修行人,贪嗔痴处就是修行处,离开贪嗔痴没有修行处,贪嗔痴与佛性是一非而,贪嗔痴不可少,不可灭,佛陀证道见贪嗔痴无有贪嗔痴相,无无贪嗔痴相,与贪嗔痴中真实觉照,如是安住,所以佛陀与众生无有区别,一念觉,一念迷,觉时醒来是佛陀,迷失颠倒是众生!
而身体的觉受和变化你要自己去修行才能知道!问来问去,告诉你 ,你也不明白!所以佛道是实修之道,要行动,要行持!
展开全部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成佛后的感觉是证悟了真理:四圣谛。因而没有了任何烦恼,但是身体并没有质的变化,佛陀一样会生病(见大般涅盘经),只是心中已经没有了烦恼,心中不会被欲望所左右。
佛陀的心是已经解脱的心,欲望还是存在的,不过全部是善的欲望,全部与众生的解脱相关。比如佛陀每天会观察世间谁具备了解脱的条件,就会主动前去给他讲法帮助他解脱-----观察谁解脱条件成熟、主动去讲法等这些都是善的欲望。
另外,并不会因为“质”重就会导致更多烦恼,烦恼是来自于贪嗔痴,贪嗔痴没有减少,烦恼是不会少的。
佛陀的心是已经解脱的心,欲望还是存在的,不过全部是善的欲望,全部与众生的解脱相关。比如佛陀每天会观察世间谁具备了解脱的条件,就会主动前去给他讲法帮助他解脱-----观察谁解脱条件成熟、主动去讲法等这些都是善的欲望。
另外,并不会因为“质”重就会导致更多烦恼,烦恼是来自于贪嗔痴,贪嗔痴没有减少,烦恼是不会少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这种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述的。正如文字无法描述某种菜肴的味道一般。
所以,建议楼主选一个法门自己去修,去体验,就可以感受到这条成佛路径上的某一些感觉成分。
成佛,即两足尊,觉行圆满。彻底觉悟,修行彻底,习气都得到净化,在这个阶段,身体已经完全不会束缚到他。欲望,烦恼都转为菩提,其心灵清净。这种境界中,身体肯定也发生了变化,不过这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心灵得到了彻底觉悟,也可称为神识,阿赖耶识的彻底觉醒,不再被习气尘埃所污染蒙蔽。佛是不会倒退的,菩萨,阿罗汉等修到一定阶位也不会倒退。其关键主要在于对蒙蔽神识的习尘的净化。
一切唯心造,心的觉悟,习气的计划,即意味着身体,以及身处的世界也发生了变化。
各修各的。楼主不妨读一读元音老人关于明心见性的开示。
最近翻了一下蔡志忠的漫画哲学思想,也有这方面的图文并茂的描述。都可去读一读。
希望能帮到楼主。阿弥陀佛。
所以,建议楼主选一个法门自己去修,去体验,就可以感受到这条成佛路径上的某一些感觉成分。
成佛,即两足尊,觉行圆满。彻底觉悟,修行彻底,习气都得到净化,在这个阶段,身体已经完全不会束缚到他。欲望,烦恼都转为菩提,其心灵清净。这种境界中,身体肯定也发生了变化,不过这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心灵得到了彻底觉悟,也可称为神识,阿赖耶识的彻底觉醒,不再被习气尘埃所污染蒙蔽。佛是不会倒退的,菩萨,阿罗汉等修到一定阶位也不会倒退。其关键主要在于对蒙蔽神识的习尘的净化。
一切唯心造,心的觉悟,习气的计划,即意味着身体,以及身处的世界也发生了变化。
各修各的。楼主不妨读一读元音老人关于明心见性的开示。
最近翻了一下蔡志忠的漫画哲学思想,也有这方面的图文并茂的描述。都可去读一读。
希望能帮到楼主。阿弥陀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成佛就是你的觉悟,你悟到佛性你就成佛了。你想成佛你首先要信佛,不可以半信半凝,相信自己也可以成佛的,六根清净不是你想清就清的,是要你悟到了才会让你清的,因为我们凡人,在世间有太多苦,太多烦,世间的尘缘未了,只要你有一丝的牵挂你就不能成佛。而且我们定力还不够,心会随境转,太多的欲望,无法解脱。佛心只有一颗善心,别无他心,对世间万物别无他求,只要众生过的快乐,能以让众生远离痛苦而行之。所以你想成佛,你就要把你的俗心去掉,把你现在的这颗心在理清楚,你现在的心是什么心,要怎么理呢?要打坐,要诵经念佛,打坐时让你静思,把你以前的经历全部翻出来再理一遍,从新琢磨,把心中的是是非非全部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别人为什么 要这么做,别人这么做要是我不这么做了会是怎样,让你所有的幻想全部在打坐的时候想清楚,等到你坐下来没有事可想,脑子里空空如也的时候,你的烦恼就没有了,你的定力就有了,你的目标就有了,到时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是有因、缘、果的,你的烦恼也不是什么烦恼,你的快乐其实也不是什么快乐,你就不会去追求那些了。你明白了佛所的佛理,你就会发现佛说的一切你也是可以做到的,佛做的一切你也是可以做到的,你的心中已经没有你的存在了,那你就离佛近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先去见性吧!
金刚经、楞严经等都是以不同的角度叫你开悟见性的。
金刚经说离一切相则名诸佛。
楞严经里阿难尊者找自己的心找了七个地方都不对,而十番显见其实就是给你十次见性的机会。
你说的没错,烦恼和欲望是多生历劫的累积,是轮回的根本,我们太苦了,只有体会到轮回这种大苦,才能知道没有烦恼、没有欲望、大慈大悲的菩提之道。
我们就是苦的不够,不知苦,怎么能生出离心呢?既然是凡夫怎么能去体会佛的境界呢?
在理论上讲,凡夫与佛只是一念之间。就像一个醉汉和醒酒以后完全两个人。如果把我们自身的妄想、分别、执着去掉,我们就是佛!方法是有的,一定要看佛经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阿弥陀佛!
金刚经、楞严经等都是以不同的角度叫你开悟见性的。
金刚经说离一切相则名诸佛。
楞严经里阿难尊者找自己的心找了七个地方都不对,而十番显见其实就是给你十次见性的机会。
你说的没错,烦恼和欲望是多生历劫的累积,是轮回的根本,我们太苦了,只有体会到轮回这种大苦,才能知道没有烦恼、没有欲望、大慈大悲的菩提之道。
我们就是苦的不够,不知苦,怎么能生出离心呢?既然是凡夫怎么能去体会佛的境界呢?
在理论上讲,凡夫与佛只是一念之间。就像一个醉汉和醒酒以后完全两个人。如果把我们自身的妄想、分别、执着去掉,我们就是佛!方法是有的,一定要看佛经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阿弥陀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