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日记是指用来记录内容的载体,日记也指每天记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
日记作为一种文体,属于记叙文性质的应用文。
日记的内容,源自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因此,可以叙事,可以写人,可以状物,可以写景,亦可以记述活动,其种类之多样,凡是自己在一天中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都可以是日记的内容。
从字面理解的话,大概就是记下每天发生的事情。日记即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有的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每天或经常把发生的事、处理的事务或观察的东西写下来的记录,尤指个人活动、思考或感觉的每日记录。
日记作为一种文体,属于记叙文性质的应用文。
日记的内容,源自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因此,可以叙事,可以写人,可以状物,可以写景,亦可以记述活动,其种类之多样,凡是自己在一天中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都可以是日记的内容。
从字面理解的话,大概就是记下每天发生的事情。日记即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有的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每天或经常把发生的事、处理的事务或观察的东西写下来的记录,尤指个人活动、思考或感觉的每日记录。
展开全部
今天是星期六,我一个人在家,睡醒觉来已经8:30了,我立刻跳下床,这时妈妈打来了一个电话,嘱咐了我一番,接这个电话我花了五分钟,我迅速换衣服,刷牙洗脸。然后直奔餐桌吃早饭,我又花了十五分钟,15+5=20(分钟),8:30+20=8:50(分钟)12:00—8:50=3:50(分),还有三小时五十分钟就到中午了,我走回小房时正好9:00整,我忙拿出作业本开始写作业,我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写作业,9:00+1:00=10:00,12:00—10:00=2(小时),还有两小时!这时我发现没面条了,于是带了30元去新生力商场买面条。
到了商场,我看见有两种面条供我选择,一种是450克,4.5元,一种是400克,是第一种面条的价钱的3分之2,4.5÷3=1.5(元),1.5×2=3(元),我一个人在家吃饭,一点点就够了,于是我选择了第2种面条,还节省了父母的血汗钱,一举两得,我突然又想起来妈妈让我买五个羽毛球,羽毛球两元一个,5×2=10(元),10+3=13(元),30—13=17(元),唉,没办法,本来想剩多点的,现在只能剩这么多了。
回到家里,10;20分,我先准备好了两个鸡蛋,然后看电视去了。
时间一晃到了12:00,我连忙下面条,打鸡蛋,过了20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煮好了,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面条,疲倦的上床睡午觉了。
睡完午觉醒来4:00了,还差两个小时爸爸妈妈就要回来了,我无事可干,突然看见一堆没洗的衣服,我立刻冲过去开始洗衣服。
我每洗一件衣服要五分钟,一共有八件衣服,我把八件衣服平均分成两堆,8÷2=4(件),每堆四件衣服,我一共要8×5=40(分钟)才能洗完衣服,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下洗了。
洗完衣服已是5:00钟了,洗衣服40分钟,再加上醒来活动了十分钟,爸妈提早回来了,看见了我所做的一切,都直夸我能干呢!
这次“小鬼当家”的经历太有趣了,我增强了自己的自立性,虽然是一些简单数学题,但还使我懂得了怎样用数学知识更好地为父母理财了。
这够自创吧!!呵呵。选我最佳哦~~~五年级这个行不?说实话我以初中了,编这还真费劲儿,嘻嘻!在强调一边,选我最佳哦~~~
到了商场,我看见有两种面条供我选择,一种是450克,4.5元,一种是400克,是第一种面条的价钱的3分之2,4.5÷3=1.5(元),1.5×2=3(元),我一个人在家吃饭,一点点就够了,于是我选择了第2种面条,还节省了父母的血汗钱,一举两得,我突然又想起来妈妈让我买五个羽毛球,羽毛球两元一个,5×2=10(元),10+3=13(元),30—13=17(元),唉,没办法,本来想剩多点的,现在只能剩这么多了。
回到家里,10;20分,我先准备好了两个鸡蛋,然后看电视去了。
时间一晃到了12:00,我连忙下面条,打鸡蛋,过了20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煮好了,我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面条,疲倦的上床睡午觉了。
睡完午觉醒来4:00了,还差两个小时爸爸妈妈就要回来了,我无事可干,突然看见一堆没洗的衣服,我立刻冲过去开始洗衣服。
我每洗一件衣服要五分钟,一共有八件衣服,我把八件衣服平均分成两堆,8÷2=4(件),每堆四件衣服,我一共要8×5=40(分钟)才能洗完衣服,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下洗了。
洗完衣服已是5:00钟了,洗衣服40分钟,再加上醒来活动了十分钟,爸妈提早回来了,看见了我所做的一切,都直夸我能干呢!
这次“小鬼当家”的经历太有趣了,我增强了自己的自立性,虽然是一些简单数学题,但还使我懂得了怎样用数学知识更好地为父母理财了。
这够自创吧!!呵呵。选我最佳哦~~~五年级这个行不?说实话我以初中了,编这还真费劲儿,嘻嘻!在强调一边,选我最佳哦~~~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第一篇:生活离不开数学
以前,我一直认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车去青少年宫。就在车子快要出发时,1路汽车正好与我们同时出发,此时爷爷看前面的这两辆车,突然笑着对我说:“泽群,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2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辆车至少要经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2路车的起点是在同一个地方。”爷爷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个聪明秃顶的脑袋,笑着说:“我这个‘数学博士也有糊涂的时候,出的题不够严密,还是泽群想得周全。”我和爷爷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此时爷爷说:“那好,现在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要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爷爷听了,夸我:“答案正确!100分。”耶!听了爷爷的话。我高兴地举起双手。
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第二篇:密度
爸爸问了我一道题一千克绵花与一千克铁,哪个重?我说:“铁重。”“为什么?”爸爸说。我说:“不对,应该是一样重的。”“错了,在正常情况下,铁重,因为铁的密度大体积小,浮力小,所以铁重。在真空环境下,一样重的。”爸爸说。
第三篇:数学充满了奥秘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第四篇:称鞋子
今天,数学作业有一道题是要称一双鞋子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妈妈要“秤”。妈妈说她没有“秤”。怎么办呢?不过,俗语说:“世上无难事”。我想,一定有办法的。
于是,我开动了自己聪明的脑袋,想出了:自制天平。
我把空月饼盒的纸皮一块块相应地剪下来,拿来透明胶纸,把其中一块纸皮折成一个正的三角体,贴好放在台面上。另一块纸皮做天平的左右盘,平衡地放在三角体的顶上。然后在家里找来一些已标有重量的东西作砝码。如:妈妈新买回来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 克的都有。
激动人心的称鞋子活动开始了。我将鞋子放在自制天平的左边,“物品砝码”便放在右边,重量放至两边平衡为好。然后把砝码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刚好86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完成数学作业了。妈妈知道后对我赞不绝口。还开玩笑地对我说:“古代有聪明的曹冲称象,现代就有聪明的晗晗称鞋呢!”说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来了。
原来,生活上处处都有“秤”呢!
第五篇:立体图形面积
今天,我在数学1+2训练上看到这么一题,在一底面积为648平方厘米的立方体铸体中,以相对的两面为底去掉最大的一个圆柱体,求剩下的立体图形面积是多少?
看到这个题目,我犯糊涂了,想:只告诉一个底面积,这怎么求啊?坐在椅子上的妈妈看了,嘲笑我说:“哼,还说高水平哩,连这道题都不会做。”
我知道妈妈用的是激将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胜心,让我把这题做完。为了让妈妈认为她的激将法成功了,我就硬着头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头绪来。但是我并没灰心,继续做了下去,我做了出来。
根据图(要画图)可以发现,切掉一个圆柱,又出来一个同原来圆柱同样大的洞,虽然这洞与圆柱体体积相同,但是它们的表面积并不相同,而是比原来圆柱少了两个底面的面积。
所以剩下的图形面积应该等于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减去圆柱的两个底面+圆柱的侧面。
列算式是628×6-628×3.14÷4×2+628×3.14
第六篇:方程问题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方程,我知道了方程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在解方程时,我学会了两种方法,一种是运用等式的性质,例如:10+ⅹ=15,可以把它想成是:10+ⅹ-10=15-10;一种是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思考,例如:10+ⅹ=15写成ⅹ=15-10,计算结果为ⅹ=5。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有一次,我姑姑家在装修新房子,他们要购买一些灯泡,不同的房间购买的灯泡也不相同。姑父列了一张清单,40W的普通灯泡要16个,50W的冷反射定向照明卤钨灯泡要4个(装在客厅里),25W的普通灯泡要30个,节能11W的灯泡要6个(装在厨房间、卫生间),这些灯泡的功能不同,价格也相差很多。姑父让我和爷爷去买,给了爷爷400元钱。我们到了灯具市场,那里的灯泡品种繁多,各种品牌的价格也相差很多,真不知该买怎样的。爷爷对我说:“你来帮我出主意,怎么买?”我对爷爷说:“那必须合理分配。”我们先买普通灯泡,看中40W的普通灯泡和25W的普通灯泡价格相同,每个4元,这样就花去了46×4=184(元),节能11W的灯泡价格在12元一个,这样又化了12×6=72(元),这样,我们已经用去了184+72=256(元),剩下的就可以用在买最贵的冷反射定向照明卤钨灯了。这样计算,4X+256=400,那么4X=144,X=36。根据这样的推算,我们有了目标,找差不多价格的卤钨灯买,所带的钱就够了。
所学的数学知识用在实际生活中,还真管用。
第七篇:买书
今天,我带了10元钱到好又多超市的3层楼去买书。
我找来找去找到了一本《神话传说》,一看封面就知道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我决定买下它,可一看定价,我又愣住了,原来这本书是11元。我一边看着这本书,一边摸着口袋里的钱,可真叫我为难呀!
售货员阿姨看到我为难的样子,亲切地问:“怎么了,小朋友?”我腼腆地说:“我想买这本书,可是钱不够。”她又问:“你带了多少钱?”“只有10元。”我说。阿姨笑了笑说:“小朋友,你看定价牌上还写着‘优惠售书,一律九折’。”我问:“什么叫‘一律九折’呀?”阿姨说:“就是按定价的十分之九收款,比如10元的书,只收9元。”
我算了算,这本书只要9元9角。“对呀!”我连声向阿姨道谢。
今天,我既买到了满意的书,又学了知识,心里真高兴!
第八篇:肯德基套餐
今天,我们一家去龙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儿,人一直挤着,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来了,是一桶大套餐。里面有12个鸡腿,我想:怎么平均分呢?这时,我想起除法12÷3=4。我们每人四个鸡腿,我后来又吃了老妈的1个鸡腿,阿姨的2个鸡腿,阿姨说:“这总不能白吃,我问你,你吃了几分之几?你再吃几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学了分数的知识,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了.
以前,我一直认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车去青少年宫。就在车子快要出发时,1路汽车正好与我们同时出发,此时爷爷看前面的这两辆车,突然笑着对我说:“泽群,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2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辆车至少要经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2路车的起点是在同一个地方。”爷爷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个聪明秃顶的脑袋,笑着说:“我这个‘数学博士也有糊涂的时候,出的题不够严密,还是泽群想得周全。”我和爷爷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此时爷爷说:“那好,现在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要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爷爷听了,夸我:“答案正确!100分。”耶!听了爷爷的话。我高兴地举起双手。
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第二篇:密度
爸爸问了我一道题一千克绵花与一千克铁,哪个重?我说:“铁重。”“为什么?”爸爸说。我说:“不对,应该是一样重的。”“错了,在正常情况下,铁重,因为铁的密度大体积小,浮力小,所以铁重。在真空环境下,一样重的。”爸爸说。
第三篇:数学充满了奥秘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第四篇:称鞋子
今天,数学作业有一道题是要称一双鞋子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妈妈要“秤”。妈妈说她没有“秤”。怎么办呢?不过,俗语说:“世上无难事”。我想,一定有办法的。
于是,我开动了自己聪明的脑袋,想出了:自制天平。
我把空月饼盒的纸皮一块块相应地剪下来,拿来透明胶纸,把其中一块纸皮折成一个正的三角体,贴好放在台面上。另一块纸皮做天平的左右盘,平衡地放在三角体的顶上。然后在家里找来一些已标有重量的东西作砝码。如:妈妈新买回来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 克的都有。
激动人心的称鞋子活动开始了。我将鞋子放在自制天平的左边,“物品砝码”便放在右边,重量放至两边平衡为好。然后把砝码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刚好86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完成数学作业了。妈妈知道后对我赞不绝口。还开玩笑地对我说:“古代有聪明的曹冲称象,现代就有聪明的晗晗称鞋呢!”说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来了。
原来,生活上处处都有“秤”呢!
第五篇:立体图形面积
今天,我在数学1+2训练上看到这么一题,在一底面积为648平方厘米的立方体铸体中,以相对的两面为底去掉最大的一个圆柱体,求剩下的立体图形面积是多少?
看到这个题目,我犯糊涂了,想:只告诉一个底面积,这怎么求啊?坐在椅子上的妈妈看了,嘲笑我说:“哼,还说高水平哩,连这道题都不会做。”
我知道妈妈用的是激将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胜心,让我把这题做完。为了让妈妈认为她的激将法成功了,我就硬着头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头绪来。但是我并没灰心,继续做了下去,我做了出来。
根据图(要画图)可以发现,切掉一个圆柱,又出来一个同原来圆柱同样大的洞,虽然这洞与圆柱体体积相同,但是它们的表面积并不相同,而是比原来圆柱少了两个底面的面积。
所以剩下的图形面积应该等于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减去圆柱的两个底面+圆柱的侧面。
列算式是628×6-628×3.14÷4×2+628×3.14
第六篇:方程问题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方程,我知道了方程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在解方程时,我学会了两种方法,一种是运用等式的性质,例如:10+ⅹ=15,可以把它想成是:10+ⅹ-10=15-10;一种是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思考,例如:10+ⅹ=15写成ⅹ=15-10,计算结果为ⅹ=5。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有一次,我姑姑家在装修新房子,他们要购买一些灯泡,不同的房间购买的灯泡也不相同。姑父列了一张清单,40W的普通灯泡要16个,50W的冷反射定向照明卤钨灯泡要4个(装在客厅里),25W的普通灯泡要30个,节能11W的灯泡要6个(装在厨房间、卫生间),这些灯泡的功能不同,价格也相差很多。姑父让我和爷爷去买,给了爷爷400元钱。我们到了灯具市场,那里的灯泡品种繁多,各种品牌的价格也相差很多,真不知该买怎样的。爷爷对我说:“你来帮我出主意,怎么买?”我对爷爷说:“那必须合理分配。”我们先买普通灯泡,看中40W的普通灯泡和25W的普通灯泡价格相同,每个4元,这样就花去了46×4=184(元),节能11W的灯泡价格在12元一个,这样又化了12×6=72(元),这样,我们已经用去了184+72=256(元),剩下的就可以用在买最贵的冷反射定向照明卤钨灯了。这样计算,4X+256=400,那么4X=144,X=36。根据这样的推算,我们有了目标,找差不多价格的卤钨灯买,所带的钱就够了。
所学的数学知识用在实际生活中,还真管用。
第七篇:买书
今天,我带了10元钱到好又多超市的3层楼去买书。
我找来找去找到了一本《神话传说》,一看封面就知道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我决定买下它,可一看定价,我又愣住了,原来这本书是11元。我一边看着这本书,一边摸着口袋里的钱,可真叫我为难呀!
售货员阿姨看到我为难的样子,亲切地问:“怎么了,小朋友?”我腼腆地说:“我想买这本书,可是钱不够。”她又问:“你带了多少钱?”“只有10元。”我说。阿姨笑了笑说:“小朋友,你看定价牌上还写着‘优惠售书,一律九折’。”我问:“什么叫‘一律九折’呀?”阿姨说:“就是按定价的十分之九收款,比如10元的书,只收9元。”
我算了算,这本书只要9元9角。“对呀!”我连声向阿姨道谢。
今天,我既买到了满意的书,又学了知识,心里真高兴!
第八篇:肯德基套餐
今天,我们一家去龙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儿,人一直挤着,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来了,是一桶大套餐。里面有12个鸡腿,我想:怎么平均分呢?这时,我想起除法12÷3=4。我们每人四个鸡腿,我后来又吃了老妈的1个鸡腿,阿姨的2个鸡腿,阿姨说:“这总不能白吃,我问你,你吃了几分之几?你再吃几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学了分数的知识,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6月28日 周二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数学日记二
8月6日 周六
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数学日记三
8月9日 周二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数学日记四
8月11日 周四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希望对你有用。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数学日记二
8月6日 周六
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数学日记三
8月9日 周二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数学日记四
8月11日 周四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希望对你有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6月28日 周二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数学日记二
8月6日 周六
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数学日记三
8月9日 周二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数学日记四
8月11日 周四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数学日记二
8月6日 周六
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数学日记三
8月9日 周二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数学日记四
8月11日 周四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