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秦始皇的功与过?谁能说说???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11-11
展开全部
秦始皇之功

一、厉行中央集权:
秦始皇在中央政府内设丞相、太尉与御史大夫,分管全国之政务、军事及监察,谓之『三公』。另有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等『九卿』,负责政府各部门工作。丞相等各自向皇帝负责,一切听命於皇帝。另又废除世卿世禄制,自中央至地方之官员均由皇帝任免,无权世袭。

二、废封建置郡县:
秦自商鞅变法后,即逐渐推行由国君直接控制之郡县制。消灭六国后,始皇又采取廷尉李斯之见,不再重行封建诸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每郡下辖若干县,县下尚有其他基层组织,郡县长官亦由皇帝任免。

三、加强基层统制:
秦统一全国后,继续推行商鞅变法以来之户籍与连坐法,以五家为『伍』(设伍长),十家为『什』(设什长),其上又有里、亭、乡等。通过郡、县、乡、亭、里、什、伍的层层控制,皇帝可将其统治真插至乡间里闾。

四、实施严刑峻法:
秦朝在秦国原有的法律基础上,修订了一套严密之法律,颁行於全国。

五、销毁兵器:
为防止六国遗民之叛乱,始皇下令将天下兵器聚之於咸阳销毁。

六、夷平险阻:
始皇下令,将原来六国於险要地带修筑之城郭、关塞及堡垒,一律加以拆除,以防止封建割据之再现。

七、移民戍边:
把民众数十万迁徙至北部河套及南方五岭一带,以加强边防、开发边疆。

八、普遍徵兵:
规定凡十七至六十岁男子均须服兵役。

九、修筑长城:
秦始皇把战国时北方燕、赵、秦三国旧修之长城连接起来。

十、统一货币:
禁止使用六国各自的龟、贝、玉等币。规定全国统一使用金、铜两种圆形货币,其中金为上币,单位曰镒(二十两);铜为下币,以半两钱为单位。

十一、统一度量衡:
以商鞅时的秦国度、量、衡器具,作为全国斗算长短、大小、轻重之标准,并於其上刻写统一度量衡之诏书。度的单位是分、寸、尺、丈、引等,量的单位为合、升、斗、斛,衡的单位有铢、两、斤、石等。

十二、统一车轨:
秦时统一规定车宽六尺,实现了『车同轨』,改变了战国时各地车轨宽窄不同之状况,一车可通行全国。

十三、修建驰道:
秦在原来六国车马道路之基础上,修筑宽阔一律之驰道,道宽五十步(六尺一步)。驰道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秦始皇曾沿著新修之驰道,多次亲巡全国各地、四处勒石纪功。

十四、沟通水路:

秦疏浚鸿沟(河南汴河)作为水路枢纽,通济、汝、淮、泗诸水。又於公元前二一四年,令史绿监修长达六十多里之灵渠,沟通了湘、漓二水。

十五、统一文字:
战国时期,始皇令李斯把原来秦国之大篆整理简化而成小篆,在全国通行。后程藐又简化小篆成隶书,亦在秦代流行於全国。

十六、北伐匈奴:
匈奴系中国北方边境上之古老民族,分布於今蒙古大草原上,它一向从事游牧,以强悍和骑射著称。战国末年以来,匈奴时常南侵,威胁到燕、赵、秦等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安全,故北方边境诸国均各自修建长城以御防之。秦统一中国后,公元前二一五年,『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西北斥逐匈奴』。接著乃在燕、赵、秦旧长城之基础上,加以增筑,连结成一条长达五千余里的所谓『万里长城』。是为古代中国及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秦始皇之过

始皇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大大加强了全国统一,对后世亦产生颇大的影响,不过其事业是在残酷压榨民众的条件下,於短短的十来年内集中完成的,故秦朝之统治不免带有苛急、暴虐之特点。在始皇当政的十二年间,其为政之苛暴业已显露无遗。

一、徵歛无度,赋税奇重:
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与工程建设,满足穷奢极欲之生活,始皇不惜对民众课以重税,以致民不聊生,百姓痛苦不堪。

二、好大喜功,滥用民力:
秦始皇急功近利、不恤民情,连年大兴土木、四处征战,内则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外则伐匈奴、征百越,每项工程或每次征战,均须役使浩大之民力。特别是始皇为了自己之奢欲,在首都附近造阿房宫、修骊山墓,所耗民夫竟七十万人以上。据估计,当时服兵役之人数远超二百万,占壮年男子的三份之一以上。如此重税苦役,实非百姓所能忍受。

三、严刑峻法,民怨鼎沸:
秦自商鞅变法以来,法令即十分严苛,一人死罪诛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百姓动辄被罚充苦役或惨遭酷刑。到秦始皇时,更一味『专任狱吏』,把严刑峻法推至颠峰。

四、箝制思想,焚书阬儒:
秦始皇还把严刑峻法施之於思想领域,大肆统制思想,禁锢思想自由。只要藏有《诗》、《书》、百家语者,都予以烧毁,此即著名之『焚书令』。此外,因一些代秦始皇求长生不死仙药的方士口出谤言、非议朝政,又相邀逃亡,始皇乃令御史侦查首都之儒生方士,逮捕其中之四百六十余人,皆阬於咸阳,此所谓『阬儒』。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1-11
展开全部
秦始皇的功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了文字扫除了南北各民族的交流障碍,统一了度量衡,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过就是统一思想的手段过于残酷,尤其焚书坑儒不得人心,而且不惜民力,滥用民力,加速了秦国的灭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1-11
展开全部
对秦始皇的评价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究竟如何评价?自秦亡后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盛赞他为“千古一帝”(李贽《藏书·卷二目录》);有的人说秦始皇“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章太炎《秦政记》);有人歌颂秦始皇的统一事业:“秦主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自《秦王扫六合》)他们都高度评价秦始皇的功绩,肯定其对历史的作用,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另一些人则咒骂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 “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新书·过秦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贞观政要》卷八);“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引自陈登原《国史旧闻》)。他们都指斥秦始皇统治的残酷,是暴君。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由于评论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同,也都有其片面性。

应当历史地看问题,即把秦始皇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他的功过是非,去研究他的贡献和罪恶。而在研究秦始皇所处的历史环境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战国末期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尤其要注意秦国自建国以来所形成的历史特点,以及它们对秦始皇的影响。这后一点是迄今以来,对秦始皇评价中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问题。当我们系统地研究过秦史以后,再评价秦始皇,则可望避免以往的片面性,得出较为合乎历史实际的结论。

根据这样的观察,应当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当然,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形势已经为统一造成条件,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非意味个人的作用无足轻重。为什么统一由秦国来实现?完成统一的时间为何在公元前二二一年?在这些方面显示了秦始皇的个人作用。

除了作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以外,秦始皇对统一的贡献,在于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有些评论家盛赞秦始皇的“军事指挥才能”,这种评价是没有多少根据的。比起他的先辈,如秦穆公、秦武公等曾多次亲率军队作战的君主,秦始皇几乎可以说没有直接指挥过打仗;但是,秦始皇却取得了比他前辈更辉煌的成就,这除了历史给他造成的机运以外,主要在于他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在统一中国前夕,秦国聚集了几乎是全中国所有的第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这里有王翦、王贲、尉缭、李斯、姚贾、顿弱等等,他们大都并非秦国人,却在尽心地为秦效力。一切克敌制胜的军事进攻和政治策略计划,都是由他们制定和实现的。秦始皇的作用在于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 听从他们的劝谏和有错勇于改。如灭楚时,他开始误用李信遭到失败后,马上改过,亲请王翦出征,并倾全国之兵交付与王翦,结果取得胜利。这种情况,若与赵国国君不信李牧,齐国国君轻信谗言,致使国亡的情况相对照,更可看出秦始皇作为一个君主,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秦始皇的贡献还在于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及于现在,如文字的统一就是一例。秦始皇采取的各种统一措施和制度,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种大胆的革新,他不仅改变割据状态的政治和文化,从而使封建的社会经济顺利地向前发展 。而且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秦国固有的历史传统,如秦国以前一直被中原诸国视为西方落后地区,秦孝公也曾为此面苦恼,昭王以后虽然秦国势力进入中原,但主要统治地 区、根据地仍不出关中。到秦始皇时期,其国土竟达到空前广大的程度,而临这种局面,秦始皇以秦国制度为基础,创建各种制度,他并未囿于秦国固有的制度和传统,表现其政治眼光较为远大。从秦代制定的一些制度大部分为后来所继承,可以证明:这些制度和措施是适应当时历史形势的。而创建这些制度的秦始皇,其政治视野若不超出地处西陲的秦国的局限,则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在秦国的历史上,继秦穆公、商鞅以后,秦始皇是对秦国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也是开创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但秦始皇还是一个稀世的暴君。秦始皇的残暴不能仅仅用“地主阶级本性”这种一般性的原因去解释。唐甄曾说过:“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潜书·室语》),这种看法是对的。但秦始皇这个“贼”似乎比其他帝王更暴虐,其罪过更大。他不仅穷侈极欲,造成了广大人民的苦难;就是施行的一些有利于统一的措施,虽然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发展,而在当时则成了一场浩劫,如修长城,经年累月征发数十万人进行着极为沉重劳动。这种摇役负担给人民造成的痛苦,从下述记载就可看出达到多么可怕的程度。清人杨廷烈著《房县志》记载:有人发现一种全身长毛的“毛人”,据说他们的祖先乃是逃避秦始皇筑长城劳役的民夫,由于躲入深山老林,年长日久,全身长出毛,传说当碰到毛人时,他先问你:“长城筑完乎?秦皇还在么?”只要回答:“长城未筑完,秦始皇还在!”“毛人”就会吓跑。这个记载当然只能视为人民群众的一种传说,然而如果历史上根本没有那样残酷的现实,绝不会出现这种可怕的传说。它反映了秦始皇的作为都是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和压榨之上的,而这种剥削和压榨远远超过社会所能承担的程度,致使社会简单的再生产都难以维持下去,所以就连对历史发展有利的一些措施,也给当时的人民造成灾难。

秦始皇统治的残酷,与秦国历史传统有密切关系。秦是以一游牧民族立国。从立国之日起,秦就处于同敌人战斗的环境中。“秦人耐苦战”是历史造成的,统治者的“酷烈”也是同这种战争的残酷现实相一致的。从秦襄公到商鞅、到秦始皇,其统治手段始终是极为残酷的:“夷三族”、“夷九族”,这在其它诸侯国是极为罕见的,殉人多至上百也仅见于对秦的记载。秦始皇完成了先代国君统一中国的计划,同时也把秦国残酷统治的手段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强调秦国的传统,决不意味着开脱秦始皇个人的罪责,他个人性格残忍,好大喜功,尤其是统一以后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以及恣意享乐,乃是加重人民灾难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如此,也是由于他把当时的社会经济推到崩溃的地步,使秦王朝又成为历史上一个极其黑暗的朝代。

秦始皇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他既是一个有巨大贡献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暴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1-11
展开全部
他因完成统一大业而名垂千古;他因施行暴政而遭千古骂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