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朱自清):1.作者一路上看到了哪些景色,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
2.作者除了写景之外,还引用了什么内容?试简要概括3.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4.以四、五自然段为例,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如何体现细致生动这一特点的?5.文中的情与景是怎样结...
2.作者除了写景之外,还引用了什么内容?试简要概括
3.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4.以四、五自然段为例,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如何体现细致生动这一特点的?
5.文中的情与景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 展开
3.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4.以四、五自然段为例,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是如何体现细致生动这一特点的?
5.文中的情与景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 展开
展开全部
朱自清是继冰心等人之后又一位突出的散文家,他对白话文的发展有很大贡献,在新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首先,他彻底打破了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其次,他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白话文的典范,为后来的散文创作抢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传世之作,曾入选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历来为广大师生所喜爱,也是大多数中国人喜爱的美文佳作。在这篇文章里我尝试着对这篇经典散文进行赏析,权作抛砖引玉。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荷塘月色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原载1927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7期。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三天之间,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3000多人失踪。一夜之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一连几天心绪不宁,充满苦涩、悲愤和彷徨。
朱自清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那天参加了请愿游行)。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
但是 无可讳言,朱自清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早年他是相信国民党的。他曾经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陈君来访,谈及国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场与政府相同。”日记中的政府就是国民党政府。朱自清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走过了一段坎坷不平的道路。
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节选自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 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朱自清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他“躲到学术研究中”,躲到大自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
《荷塘月色》就是在这种心情下诞生的。
三、结构框架
《荷塘月色》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一条是作者的行踪。全文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独立性。各段内容如下: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荷塘美景。
第5段塘中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7段联想采莲旧俗。
第8段回家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应独立。第7~8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应划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
全文首尾呼应。文章的首尾有三处相互照应。一是开头的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全文的文眼,其实也是一个悬念。文章的结尾照应的句子回答这个悬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二是开头的“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眠歌”,与结尾的“妻已睡熟好久了”一句相呼应。三是开头的“我悄悄地披了衣衫,带上门出去”与结尾处的“轻轻地推门进去”,这两处的呼应极为紧密,“悄悄”与“轻轻”说明了我的心情并没有多大改变。首尾的三处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有机统一。
四、荷香月色,诗情画意
全文就像是一幅工笔画,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荷塘月色图。我第4、5、6三段为例,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设色着墨、行文布局的。
作者首先着力写荷塘,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是静的画面。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的画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被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
接下去着力写月色,先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则又是虚拟,但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虚实为用,写出一种勾人心魄的意境。单写月光比较单调,因此又着力摹写月的投影,有“参差”“斑驳”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这些“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结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案,由是荷塘在其衬映下更显得风情绰约了。这里着意写月色,但处处又不忘荷塘,那月光如流水般静静泻在花叶上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雾”,就是月色和荷塘里的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最后写荷塘四面,凝聚点在柳树。写月下的树景,因为远近高低尽是柳树,把一片荷塘围住了,只有几段空隙,漏进了月光,所以“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而杨柳的“丰姿”就在这一团迷蒙雾气中显露出来。这里着墨较浓。继之,则写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声,树下水里的蛙鼓。这只是随意点染。浓淡相间地勾勒了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
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就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悦目,而且透出一股神韵,氤氲着一种浓郁的诗意。
五、艺术手法
《荷塘月色》成功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有鲜明的比喻,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花苞,像“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不仅贴切,而且生动;有鲜明的对比,弯弯杨柳的稀疏“倩影”,在“峭楞楞如鬼一般”的灌木“黑影”的比衬下,越发显得轻俏;有强烈的衬托,以“没精打采”的灯光来映衬月色的明亮,以蝉声和蛙鼓来烘托四周的寂静;有生动的拟人,那袅娜地开着的荷花,像“刚出浴的美人”,把水面的白荷写得极为标致。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本来诉诸嗅觉,但作者把它写成有旋律的歌声,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感受。又如“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流动的光波,本是无声的,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照理说,香味、光影和歌声、琴声没有什么相通之处,但作者却运用了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艺术手法,把嗅觉和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摹拟了香和光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形态,使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种可感形象而具体化了。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荷塘月色》描写得很细,这来自于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为这个问题朱自清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 (《关于“月下蝉声”》)。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美。
《荷塘月色》的艺术成就,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你我〉序》)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例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等,均平白如话,自然流畅,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读着令人感到分外亲切。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朱自清十分注意遣词用字的准确和贴切,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泻”字和“浮”字,把月光和雾气点活了。又如写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一丝”“一道”“一带”“一两点”,都是量词当形容词用,起到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以及渲染和加强诗情画意的作用。
在《荷塘月色》里,作者还运用了许多叠字叠词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如用“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来表明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来表示荷塘的广度。又如“蓊蓊郁郁”是“蓊郁”这一双音节词的重叠,不但说明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浓重的气氛;“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是远近高低的连用,极写了荷塘四面树丛之茂密。这种例子很多,简直俯拾即是,这些多样形态的叠字叠词不仅富有艺术表现力,而且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总之,《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
文中的开头并没有直接描写荷塘的月色,而是说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虽然当时语文老师也曾跟我们分析了作者当时写下这篇文章的文化背景,多多少少也让我们了解到了作者的处境。可能就是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这个原因吧,所以才自然而然的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于是就有了去看那“另有一番样子”的荷塘的渴望了。
作者在此时仍然没有着笔写他的荷塘月色,而是在去荷塘的路上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感触。“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人。”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作者才是真实的原本的他。没有任何修饰,也没有任何虚伪,只“觉得是个自由的人”。在当是的情形下想做回真实的自己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因为有些事往往是身不由己、也有些是逼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趁着“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这个时候,“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唯一要做的就是“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
作者由此笔锋一转,很自然的把读者引到了古画一般的荷塘月色上来。
“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的白花”,“袅娜的”或“羞涩的”,“如明珠”,“如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一开始便用了丰富的比喻的手法和拟人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荷叶、荷花进行了形象地描绘。总体上给人一种清新高贵的感觉。
“微风过处”,“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非常形象地从嗅觉引起听觉的、联想。当描写叶与花的颤动时,“像闪电”,像“一道道凝碧的波痕”。此时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遮住了,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荷塘描写后,接下来的就是月光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大本来静止的月光写出了动感来了,给人一种想“月光浴”的浪漫情调。“薄薄的青雾”,“牛乳”、“轻纱的梦”,似真似幻,亦真亦幻,巧妙地给荷塘月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接下来描写灌木落下的“班驳的黑影”如“鬼一般”,杨柳“稀疏的倩影像画在荷叶上”。“光与影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虽然寥寥几笔,却能从不同方位、不同程度给读者带来了不同的感官冲动与享受。
从荷塘写到月光,再从月光写到荷塘的四面,层层开展层层推进。虽然作者对荷塘四周的杨柳、远山、还有灯光,甚至蝉声蛙声都没有详细的描写,可能是心情因素吧。因为从作者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当中看出有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
文章的结尾作者用了“采莲”的事来结束。从荷塘想起采莲,再而想起《采莲赋》和《西洲曲》来: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就这样,整篇文章在如诗如歌如画般的音调中落下了帷幕。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传世之作,曾入选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历来为广大师生所喜爱,也是大多数中国人喜爱的美文佳作。在这篇文章里我尝试着对这篇经典散文进行赏析,权作抛砖引玉。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二、荷塘月色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原载1927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7期。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三天之间,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3000多人失踪。一夜之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一连几天心绪不宁,充满苦涩、悲愤和彷徨。
朱自清曾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的全过程(他那天参加了请愿游行)。他虽然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但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在大革命高潮时,他很兴奋,时时关注着南方的革命,渴望中国的统一和民主的实现。
但是 无可讳言,朱自清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早年他是相信国民党的。他曾经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陈君来访,谈及国事,彼思想甚左,余坦白告余之立场与政府相同。”日记中的政府就是国民党政府。朱自清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走过了一段坎坷不平的道路。
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节选自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 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
朱自清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他“躲到学术研究中”,躲到大自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
《荷塘月色》就是在这种心情下诞生的。
三、结构框架
《荷塘月色》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一条是作者的行踪。全文共8个自然段,每段自有其独立性。各段内容如下:
第1段 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第2段 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第4段荷塘美景。
第5段塘中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7段联想采莲旧俗。
第8段回家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上看,第2~6段显然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应归为一部分。第1段是“引子”也应独立。第7~8段由现实写及想象中古时候的旧俗,突转一笔(回到家门)收束全篇。
这样分析,全文应划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
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
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荷塘月色》的结构,是圆形的,外结构、内结构均如此。从外结构看,这篇作品从作者出门经小径到荷塘复又归来,依空间顺序描绘了一次夏夜游。从内结构看,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地适应了作者展现一段心理历程的需要。
全文首尾呼应。文章的首尾有三处相互照应。一是开头的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全文的文眼,其实也是一个悬念。文章的结尾照应的句子回答这个悬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二是开头的“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眠歌”,与结尾的“妻已睡熟好久了”一句相呼应。三是开头的“我悄悄地披了衣衫,带上门出去”与结尾处的“轻轻地推门进去”,这两处的呼应极为紧密,“悄悄”与“轻轻”说明了我的心情并没有多大改变。首尾的三处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有机统一。
四、荷香月色,诗情画意
全文就像是一幅工笔画,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荷塘月色图。我第4、5、6三段为例,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设色着墨、行文布局的。
作者首先着力写荷塘,先写田田的荷叶,后写绿叶中缀开着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风吹来的花香。这是静的画面。紧接着他就捕捉那微风过处叶动花颤的情状,“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这是动的画面。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了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在这一段里,作者没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静止画面还是动态景象,处处都存在着淡淡的月光,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过观察之后的具体描写之中。那叶子、花朵的情态,以及被微风带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轻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
接下去着力写月色,先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是实写;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则又是虚拟,但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虚实为用,写出一种勾人心魄的意境。单写月光比较单调,因此又着力摹写月的投影,有“参差”“斑驳”灌木的“黑影”,也有“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而这些“影”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结在一起,构成了美丽而繁杂的图案,由是荷塘在其衬映下更显得风情绰约了。这里着意写月色,但处处又不忘荷塘,那月光如流水般静静泻在花叶上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雾”,就是月色和荷塘里的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形成的朦胧景象。最后写荷塘四面,凝聚点在柳树。写月下的树景,因为远近高低尽是柳树,把一片荷塘围住了,只有几段空隙,漏进了月光,所以“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而杨柳的“丰姿”就在这一团迷蒙雾气中显露出来。这里着墨较浓。继之,则写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声,树下水里的蛙鼓。这只是随意点染。浓淡相间地勾勒了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
作者写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写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就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悦目,而且透出一股神韵,氤氲着一种浓郁的诗意。
五、艺术手法
《荷塘月色》成功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有鲜明的比喻,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花苞,像“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不仅贴切,而且生动;有鲜明的对比,弯弯杨柳的稀疏“倩影”,在“峭楞楞如鬼一般”的灌木“黑影”的比衬下,越发显得轻俏;有强烈的衬托,以“没精打采”的灯光来映衬月色的明亮,以蝉声和蛙鼓来烘托四周的寂静;有生动的拟人,那袅娜地开着的荷花,像“刚出浴的美人”,把水面的白荷写得极为标致。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本来诉诸嗅觉,但作者把它写成有旋律的歌声,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感受。又如“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流动的光波,本是无声的,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照理说,香味、光影和歌声、琴声没有什么相通之处,但作者却运用了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的艺术手法,把嗅觉和视觉的形象,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摹拟了香和光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形态,使难以描摹的感觉,通过另一种可感形象而具体化了。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荷塘月色》描写得很细,这来自于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为这个问题朱自清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 (《关于“月下蝉声”》)。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之令人“惊异”之美。
《荷塘月色》的艺术成就,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你我〉序》)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例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等,均平白如话,自然流畅,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读着令人感到分外亲切。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朱自清十分注意遣词用字的准确和贴切,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泻”字和“浮”字,把月光和雾气点活了。又如写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一丝”“一道”“一带”“一两点”,都是量词当形容词用,起到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以及渲染和加强诗情画意的作用。
在《荷塘月色》里,作者还运用了许多叠字叠词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如用“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来表明它的深度,用“曲曲折折”来表示荷塘的广度。又如“蓊蓊郁郁”是“蓊郁”这一双音节词的重叠,不但说明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浓重的气氛;“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是远近高低的连用,极写了荷塘四面树丛之茂密。这种例子很多,简直俯拾即是,这些多样形态的叠字叠词不仅富有艺术表现力,而且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总之,《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
文中的开头并没有直接描写荷塘的月色,而是说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虽然当时语文老师也曾跟我们分析了作者当时写下这篇文章的文化背景,多多少少也让我们了解到了作者的处境。可能就是因为“心里颇不宁静”这个原因吧,所以才自然而然的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于是就有了去看那“另有一番样子”的荷塘的渴望了。
作者在此时仍然没有着笔写他的荷塘月色,而是在去荷塘的路上抒发了自己的内心感触。“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人。”从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作者才是真实的原本的他。没有任何修饰,也没有任何虚伪,只“觉得是个自由的人”。在当是的情形下想做回真实的自己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的事,因为有些事往往是身不由己、也有些是逼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趁着“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这个时候,“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唯一要做的就是“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
作者由此笔锋一转,很自然的把读者引到了古画一般的荷塘月色上来。
“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的白花”,“袅娜的”或“羞涩的”,“如明珠”,“如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一开始便用了丰富的比喻的手法和拟人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对荷叶、荷花进行了形象地描绘。总体上给人一种清新高贵的感觉。
“微风过处”,“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非常形象地从嗅觉引起听觉的、联想。当描写叶与花的颤动时,“像闪电”,像“一道道凝碧的波痕”。此时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遮住了,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荷塘描写后,接下来的就是月光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大本来静止的月光写出了动感来了,给人一种想“月光浴”的浪漫情调。“薄薄的青雾”,“牛乳”、“轻纱的梦”,似真似幻,亦真亦幻,巧妙地给荷塘月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接下来描写灌木落下的“班驳的黑影”如“鬼一般”,杨柳“稀疏的倩影像画在荷叶上”。“光与影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虽然寥寥几笔,却能从不同方位、不同程度给读者带来了不同的感官冲动与享受。
从荷塘写到月光,再从月光写到荷塘的四面,层层开展层层推进。虽然作者对荷塘四周的杨柳、远山、还有灯光,甚至蝉声蛙声都没有详细的描写,可能是心情因素吧。因为从作者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当中看出有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
文章的结尾作者用了“采莲”的事来结束。从荷塘想起采莲,再而想起《采莲赋》和《西洲曲》来: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就这样,整篇文章在如诗如歌如画般的音调中落下了帷幕。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