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习俗:食粽、赛龙舟、悬艾、点雄黄酒、佩香囊、栓五色丝线、端午喝茶。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但是如今传承最广的是几年屈原的说法。
端午节习俗:
1、食粽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从春秋时期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2、赛龙舟
赛龙舟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3、悬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吃粽子、喝雄黄酒、吃咸鸭蛋、赛龙舟、佩挂香囊、悬挂菖蒲、探采百草、悬钟馗像、除五毒。
扩展资料:
端午的其他名称:
别称1:端午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别称2: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别称3:重午节“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别称4:天中节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
别称5: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