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各国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经过了三次高潮:五六十年代日本崛起,七十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80年代以来

亚洲各国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经过了三次高潮:五六十年代日本崛起,七十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80年代以来,中国、东盟掀起经济发展巨浪。但后来,部分国家又遇到一些问题。阅读材料... 亚洲各国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经过了三次高潮:五六十年代日本崛起,七十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80年代以来,中国、东盟掀起经济发展巨浪。但后来,部分国家又遇到一些问题。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 日本银行的《经济统计月报》显示,在1984年到1989年间,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年平均增长率为19.9,远远超出了同一时期贷款年平均增长率的9.2%;同时对房地产融资余额也从1984年的17万亿日元增加到1989年的43万亿日元。在1985年到1989年间,日本企业的资金需求为61.7万亿日元,而同期却筹措了233.1万亿日元,其中有171.4万亿日元用于非生产性支出。也就是说日本企业筹措到了实际生产需求的近4倍资金,其中有近75%被用于股票或土地投资等。随着日本出口迅猛增长,日美经济摩擦加剧,1985年9月共同签署了“广场协议”,日本承诺日元升值和改变经济结构。由于日元持续升值,成本增加,出口锐减,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1)依据材料,概括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的原因。材料二 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二战结束后,亚洲经济发展面临着什么机遇?(3)上述三国的经济发展各自呈现出什么样的特色?(4)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三国又面临着什么问题? 展开
 我来答
桔子压拓10
2015-01-28 · 超过7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1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66.1万
展开全部

(1)机遇:世界局势相对安定;亚洲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走上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
(2)韩国:实行“不均衡发展战略”,发展外向型经济。印度: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沙特阿拉伯:利用本国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3)韩国: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本,易造成经济动荡。印度: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沙特阿拉伯:经济较为单一,农业相对薄弱;与邻国的矛盾逐渐突出,同时面临外部势力的压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