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短的高考作文素材(用于排比) 10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总是用华丽的词藻和浅薄的思想堆积考试作文,时间久了大脑中沉淀一层铅笔屑似的废渣,需要清新空气。
好久没骑车了。小时候喜欢坐在爸爸车座上,在回老家的路上听爸爸讲故事,看到路边的蒲棒亭亭玉立,立即停下车摘几根拿着走,满心胜利的感觉。
今天考完试忽然放松了,和爸爸骑车从单位回来,中午没睡觉,有些困,两眼涩涩的。
穿越在村子中,看周围蜷缩着的小猫小狗和喂狗的小孩,忽然有种陌生感,有多少日没见到这景象了?以前爸爸总说“长时间见不到土地就觉得缺点什么。”所以他买的房子总是挨着荒郊野岭,从窗户望去是无垠的麦田。可没想到去年窗外的麦田,今年就成了刺啦刺啦叫的工地,我又有什么办法?
走着走着,爸爸告诉我:“这村子里有一段古城墙,挺好玩的。”
我说:“咱们去看看。” 来了精神,对“旧垣坍圮”充满向往。
路很崎岖,很窄,迷宫一样,两旁都是人家的围墙,院子里的树还不失野性,从墙上探出头来。两家的树交在一起,像大伞,形成舒服的绿荫。墙上的砖很有意思,横着竖着,要倒了一样。我记得爸爸给我讲过他小时候总下大雨,夜里雷电交加,就听见旁边的院子里“库喳——”一声,墙倒了。我觉得听这声音该是很好玩的一件事。脑子里有幅场景——雨夜的窗下无数小孩脑袋,淘气地等待,专门听邻居土墙倒塌的声音。
我喜欢这种小路,这种树荫,走上去有一种在童话中的感觉——不知为什么,我心中的童话一直不是一般人喜欢的那种粉色的、充满泡泡的、朦胧的世界,而是充满野趣、有灵性、有诗意的地方,甚至盼望走着走着能撞见奇异的小精灵。像这种地方就最适合了,也许有个野猫蹲在墙头的破瓦堆上,也许有精灵突然出现在树梢的缝隙中,也许墙皮掉下来露出一双可爱的眼睛。
路越来越窄,越来越曲折,城墙就在前面。
巨大的城墙砖磊成的墙,至少有六米高,好似被黄土包裹了一番,砖的缝隙渐渐模糊了,大概是雨水冲刷的结果,那么坚实,朴素!以前文章中写的“它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终于真实地摆在眼前!我激动极了,连忙拿出手机选角度拍摄,可相片这种平面图像怎嫩呈现一个敦实的老城墙?它不但有高度、厚度,还有时间——城墙能见证历史呢!
城墙坐落在小路尽头,中间被人凿出一个一米宽、一人多高的洞,从远处看,“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感觉,洞那头的光线很强烈,白擦擦地射过来。我惊叹:这哪里是城墙?分明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我顿时想起了宫崎骏的电影,先是他笔下的森林,《龙猫》《幽灵公主》中都有的森林,茂密的树叶,粗壮的枝干,好像每个树洞里都能钻出个什么动物来,宫崎骏的森林总是灵异的。看到这城墙和大洞,我又想起《千与千寻》中告别神仙世界的隧道,穿过去,就再也见不到汤婆婆、钱婆婆、妖怪无脸男和神仙们洗澡的小镇了,那场梦一样的经历就被深埋在里面了——对,这次寻访古城墙,不也是寻访一场旧梦么?
摸摸墙壁,哗啦啦掉下来一层土,爸爸说这是由石灰石、黄土和米汤堆成的,用米汤和土石能坚固墙体,才使得这堵墙在风雨中凛冽了几百年。可城墙只有很短的、六七米米左右的一截儿,两端参差在树丛里的砖好像开线的伤口。
穿过城墙,恢复到原来的农村景象,这感觉真像走了一遭神仙窟。问路边作着的奶奶——她满脸皱纹,看上去和城墙一样历经沧桑——“这城墙朝东西还是南北延伸啊?”老奶奶说:“朝这边儿,东西的。”指了指这城墙,“这不是一墙垛么?咱么站的这儿是护城河……原来城墙有一圈儿呢,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都给拆啦,现在就留这么一块儿……”老人给我们比划着,我顺夕阳的方向望过去,很难想象原来有一圈儿又高又大的城墙是何等的景象。
旧时有城墙的日子是一场梦,野蛮人拆城墙的日子又是一场梦,现在没了城墙,又做起怀古的梦来,才知道先前哪个是喜梦,哪个是噩梦。可有什么用?
我画过一组漫画:人们得到一件洁白无比的大衬衣,商量这在上面画点儿什么,这时一个人声音很大:“我会画!”拿着刷子哗哗哗就给画上了几笔;人们不懂,只是愣愣地看,没想到这个人竟然画得很花,衣服毁了;这时人们开始后悔,那人也低下头,开始保护那剩下的几块仅有的洁白——可这有什么用呢?和垃圾混在一起的无暇算是好看么?
这一小垛城墙不就是那仅有的洁白么?只是它没有耸立在玻璃大楼中的故宫、圆明园的地位高,还没被保护起来。所以问起村里的小孩:“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他们都自信满满地说:“大洞!”
回家坐在北窗下写这篇日志,听到起重机烦人的嗡嗡声音。
好久没骑车了。小时候喜欢坐在爸爸车座上,在回老家的路上听爸爸讲故事,看到路边的蒲棒亭亭玉立,立即停下车摘几根拿着走,满心胜利的感觉。
今天考完试忽然放松了,和爸爸骑车从单位回来,中午没睡觉,有些困,两眼涩涩的。
穿越在村子中,看周围蜷缩着的小猫小狗和喂狗的小孩,忽然有种陌生感,有多少日没见到这景象了?以前爸爸总说“长时间见不到土地就觉得缺点什么。”所以他买的房子总是挨着荒郊野岭,从窗户望去是无垠的麦田。可没想到去年窗外的麦田,今年就成了刺啦刺啦叫的工地,我又有什么办法?
走着走着,爸爸告诉我:“这村子里有一段古城墙,挺好玩的。”
我说:“咱们去看看。” 来了精神,对“旧垣坍圮”充满向往。
路很崎岖,很窄,迷宫一样,两旁都是人家的围墙,院子里的树还不失野性,从墙上探出头来。两家的树交在一起,像大伞,形成舒服的绿荫。墙上的砖很有意思,横着竖着,要倒了一样。我记得爸爸给我讲过他小时候总下大雨,夜里雷电交加,就听见旁边的院子里“库喳——”一声,墙倒了。我觉得听这声音该是很好玩的一件事。脑子里有幅场景——雨夜的窗下无数小孩脑袋,淘气地等待,专门听邻居土墙倒塌的声音。
我喜欢这种小路,这种树荫,走上去有一种在童话中的感觉——不知为什么,我心中的童话一直不是一般人喜欢的那种粉色的、充满泡泡的、朦胧的世界,而是充满野趣、有灵性、有诗意的地方,甚至盼望走着走着能撞见奇异的小精灵。像这种地方就最适合了,也许有个野猫蹲在墙头的破瓦堆上,也许有精灵突然出现在树梢的缝隙中,也许墙皮掉下来露出一双可爱的眼睛。
路越来越窄,越来越曲折,城墙就在前面。
巨大的城墙砖磊成的墙,至少有六米高,好似被黄土包裹了一番,砖的缝隙渐渐模糊了,大概是雨水冲刷的结果,那么坚实,朴素!以前文章中写的“它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终于真实地摆在眼前!我激动极了,连忙拿出手机选角度拍摄,可相片这种平面图像怎嫩呈现一个敦实的老城墙?它不但有高度、厚度,还有时间——城墙能见证历史呢!
城墙坐落在小路尽头,中间被人凿出一个一米宽、一人多高的洞,从远处看,“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感觉,洞那头的光线很强烈,白擦擦地射过来。我惊叹:这哪里是城墙?分明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
我顿时想起了宫崎骏的电影,先是他笔下的森林,《龙猫》《幽灵公主》中都有的森林,茂密的树叶,粗壮的枝干,好像每个树洞里都能钻出个什么动物来,宫崎骏的森林总是灵异的。看到这城墙和大洞,我又想起《千与千寻》中告别神仙世界的隧道,穿过去,就再也见不到汤婆婆、钱婆婆、妖怪无脸男和神仙们洗澡的小镇了,那场梦一样的经历就被深埋在里面了——对,这次寻访古城墙,不也是寻访一场旧梦么?
摸摸墙壁,哗啦啦掉下来一层土,爸爸说这是由石灰石、黄土和米汤堆成的,用米汤和土石能坚固墙体,才使得这堵墙在风雨中凛冽了几百年。可城墙只有很短的、六七米米左右的一截儿,两端参差在树丛里的砖好像开线的伤口。
穿过城墙,恢复到原来的农村景象,这感觉真像走了一遭神仙窟。问路边作着的奶奶——她满脸皱纹,看上去和城墙一样历经沧桑——“这城墙朝东西还是南北延伸啊?”老奶奶说:“朝这边儿,东西的。”指了指这城墙,“这不是一墙垛么?咱么站的这儿是护城河……原来城墙有一圈儿呢,文化大革命的时候都给拆啦,现在就留这么一块儿……”老人给我们比划着,我顺夕阳的方向望过去,很难想象原来有一圈儿又高又大的城墙是何等的景象。
旧时有城墙的日子是一场梦,野蛮人拆城墙的日子又是一场梦,现在没了城墙,又做起怀古的梦来,才知道先前哪个是喜梦,哪个是噩梦。可有什么用?
我画过一组漫画:人们得到一件洁白无比的大衬衣,商量这在上面画点儿什么,这时一个人声音很大:“我会画!”拿着刷子哗哗哗就给画上了几笔;人们不懂,只是愣愣地看,没想到这个人竟然画得很花,衣服毁了;这时人们开始后悔,那人也低下头,开始保护那剩下的几块仅有的洁白——可这有什么用呢?和垃圾混在一起的无暇算是好看么?
这一小垛城墙不就是那仅有的洁白么?只是它没有耸立在玻璃大楼中的故宫、圆明园的地位高,还没被保护起来。所以问起村里的小孩:“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他们都自信满满地说:“大洞!”
回家坐在北窗下写这篇日志,听到起重机烦人的嗡嗡声音。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