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创立共产主义的学说,提出共产主义的理想以及必定实现的理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并且揭示了人类社会达到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意识条件下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是:“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平等自由,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任何伟大理论的创立,都不是偶然的,都有着理论的和历史的渊源,时代的需要和深刻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上,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进行严谨、科学的逻辑性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对象和使命等方面所进行的变革,在人类哲学史上、认识史上是极其深刻的,显示出了它的一些基本特征,标志着同以往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1、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又称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准确地表达了它的内容、它的基本主张,显示了内容的科学性和理论结构的严整性。就是说,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以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科学统一,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科学统一,代替了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在思想内容、理论体系上实现了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根本特征之一。
2、从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结束了那种企图包括一切具体科学并凌驾于其它的“科学之科学”的统治,正确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又是关于哲学对象的一个深刻变革。哲学和其它具体科学一样,作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是在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相互作用中,以及它们的辨证统一中前进的。
3、从作用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实践性以及由此而来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灵魂。
科学的实践必然具有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了,只有通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才能摧毁资本主义的旧世界,建立起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世界。
故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声明自已的阶级性,这是一切剥削阶级办不到的。它的任务是为以全人类解放为目的的共产主义事业作论证,同社会的发展规律相一致。
二、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物质条件
人类社会是特殊性的物质体系,同自然界有着质的区别;但是,它又是统一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其发展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物质世界发展中一次巨大飞跃,而劳动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关系到人类切身利益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社会物质生活的最重要的条件,又是社会物质生活本身的具体样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而要进行物质生产,一方面,人们就要以一定生产力作用于自然界,从事有目的、有意识的生产劳动,以获取社会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另一方面,人们在这种生产活动中又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只有在这种社会结合中,物质生产才得以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这种社会形式,就构成了生产方式。任何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都是指一定生产方式的活动,离开了一定的生产方式,就不会有物质生产。
马克思说的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最根本的就是生产方式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这就可以说,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2、既然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那么,就须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方面以及辨证运动的矛盾规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况,并同生产力发生尖锐矛盾,成为它发展的阻碍时,生产力就要冲破旧的生产关系,而建立起与之相互适合的新的生产关系,即发生了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有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反作用;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
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要素的总和,主要是由劳动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要素构成。而在生产力中,主导要素是劳动者。因为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利用者,劳动对象则要由人去驾驭,离开了劳动和劳动者,再先进的生产工具以及再好的劳动对象都不能发挥作用。
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结构,其构成可概括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这个复杂的生产关系的体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因为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在生产中居于统治和支配的地位,就决定产品的分配形式,并且以所有者的身份剥削和占有劳动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相互关系,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保证,如果这种关系和地位了生了变化,就会影响所有制的巩固;而分配关系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分配领域中的具体化,它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并影响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
在决定社会发展的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就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3、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除了懂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之外,还必须进一步懂得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因为,社会并非是一个单纯的生产组织,而是十分复杂的矛盾统一体;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必须通过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对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来起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反映社会结构的两个相对应的基本范畴。
1)所谓经济基础,就是指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一般指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这有两层意思:
首先,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应于生产力来说,它是生产关系;而对应于社会上层建筑来说,它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生活中比生产关系更深一个层次,它决定生产关系即决定经济基础,而不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由于生产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故此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与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来发展着的。
其次,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并不是指一个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混合,而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的总和。所有这些方面就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看成是经济基础,才能确定该社会的性质,也才能把一个社会形态与另一个社会形态区别开来。人类社会所经历过的多种社会形态,其性质所以根本不同,根本的原因就是每种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不同的。从历史所呈现出的现实情况来区分,可以认为人类社会已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形态、奴隶制社会形态、封建制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2)所谓社会的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上层建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另一部分是政治、法律、宗教、道德、文化、教育、艺术、哲学等等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简称政治上层建筑。政治制度属于国体,它规定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相互关系。与政治制度相联系的还有政体,即国家政治组成形式。设施即国家机构,包括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构等。
政治上层建筑基本上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因为它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当然,这种思想关系与属于这种关系的意识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它不是纯意识的东西,可以把它看作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相对应的范畴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重大的反作用,但归根到底,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变化,当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革的时候,上层建筑就会或迟或早地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4、人类社会是一个由许多矛盾所构成的复杂的矛盾体系,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
第一,这两个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它们各自的运动及其交互作用,推动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故此,把握了这两对矛盾,也就把握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了整个社会的性质。这两个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故此,抓住了这两个矛盾,也就全面地把握了社会的本质特征。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所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是辨证运动着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两个矛盾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又有所不同。
1)两个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平列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必然产生社会结构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比较起来,更为根本,前一个矛盾不仅对后一个矛盾起主导作用,而且后一个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其根源又来自于前一个矛盾。
2)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总是有赖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即解决后一个矛盾对于解决前一个矛盾有着巨大的作用。历史告诉我们,在一个社会形态中,如果生产力得不到发展,究其原因总是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着它。要解放生产力就力不从心,就必须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但是为了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又必须先要变革仍在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
3)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既然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就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就会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和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当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它就要求建立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以便保证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这时,社会就处于相对稳定的量变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再进一步发展,先前变革了生产关系又会不适应再次发展的生产力的性质和要求,又会成为生产力继续发展前进的阻碍,而曾变革了的上层建筑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仍然在维护已经又陈旧了的经济基础,从而阻碍着又成为旧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要继续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再一次的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和以及维护它的又旧了的上层建筑。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三、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正是通过阐明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通过阐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也就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包括三点主要思想:
第一,人类社会并非神秘观念或上帝的创造,它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二,人类社会虽然是不同于自然界的复杂特殊的运动形式,但它同自然界一样,也是统一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社会的物质或物质关系,它们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支架、框柱,而其他一切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也都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
第三,社会生活及其发展并不象旧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所描述的那样,是一幅杂乱无章、由偶然事件堆积起来的画面,或者是由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天才人物随意支配的玩物。而是同自然界一样,在它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推动下,存在着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而呈现出客观的、辨证的发展过程。
四、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
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它又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体现出来的,二者是辨证的统一.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认识了必然规律并在实践中驾驭它,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我们应该看到,和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不同,在社会历史领域里进行活动的,都是有自觉意识、追求一定目标的进行活动的人。每一次历史活动无不打上人和人的自觉意图的印迹。同时,支配人们行动的动机、意图又是各式各样的。
但是,人的自觉活动的存在并不能抹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也不能否定或改变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具体的讲,这主要是因为:
1、人的思想动机、意志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物质生活之外,而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任何人的自觉意图、动机和愿望,并非是纯粹主观自生的,它们总是有着社会的物质动因、经济根源。
2、人的思想、动机、意志等实现的程度,人的自觉活动的成就,也不是由他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他的思想及其所支配下的活动是否体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客观要求,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符合的程度。
3、人的自觉活动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给社会历史的发展点以特点,但任何人、任何集团、任何阶级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总进程,这是由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了的。
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贬低人和人的自觉意识的作用,而正是为了把人的自觉活动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以便充分发挥人的自觉的能动性。须知,人的自觉活动、自觉的能动性,不能改变社会的发展规律,而应该是自觉地去认识和利用社会的发展规律。
五,共产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了深刻的揭示,以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对象,是唯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所实现的变革,最根本的就在于它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指出,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正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一起,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富于革命实践意义的伟大贡献。在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与社会矛盾的基础上,指明了资本主义灭亡的不可避免性,以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它使人们再不象空想社会主义那样,把社会主义只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剥削的道德愤慨上,而是建立在以科学的历史观对资本主义的客观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并从资本主义的经济状态中找出解决社会矛盾的手段与战略。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必然会在全世界普遍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后,就能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马克思主义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虽然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阻碍和困难,但是不愿被剥削、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了平等自由的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一定会努力奋斗。
坚信共产主义社会一定会实现,这是历史的必然。
任何伟大理论的创立,都不是偶然的,都有着理论的和历史的渊源,时代的需要和深刻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建立在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上,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观点进行严谨、科学的逻辑性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对象和使命等方面所进行的变革,在人类哲学史上、认识史上是极其深刻的,显示出了它的一些基本特征,标志着同以往旧哲学的根本区别。
1、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又称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准确地表达了它的内容、它的基本主张,显示了内容的科学性和理论结构的严整性。就是说,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以唯物主义和辨证法的科学统一,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科学统一,代替了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在思想内容、理论体系上实现了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根本特征之一。
2、从对象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结束了那种企图包括一切具体科学并凌驾于其它的“科学之科学”的统治,正确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又是关于哲学对象的一个深刻变革。哲学和其它具体科学一样,作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是在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相互作用中,以及它们的辨证统一中前进的。
3、从作用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实践性以及由此而来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灵魂。
科学的实践必然具有革命性,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了,只有通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才能摧毁资本主义的旧世界,建立起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世界。
故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表现,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声明自已的阶级性,这是一切剥削阶级办不到的。它的任务是为以全人类解放为目的的共产主义事业作论证,同社会的发展规律相一致。
二、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物质条件
人类社会是特殊性的物质体系,同自然界有着质的区别;但是,它又是统一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其发展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是物质世界发展中一次巨大飞跃,而劳动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关系到人类切身利益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社会物质生活的最重要的条件,又是社会物质生活本身的具体样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而要进行物质生产,一方面,人们就要以一定生产力作用于自然界,从事有目的、有意识的生产劳动,以获取社会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另一方面,人们在这种生产活动中又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只有在这种社会结合中,物质生产才得以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这种社会形式,就构成了生产方式。任何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都是指一定生产方式的活动,离开了一定的生产方式,就不会有物质生产。
马克思说的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最根本的就是生产方式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这就可以说,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2、既然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那么,就须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方面以及辨证运动的矛盾规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况,并同生产力发生尖锐矛盾,成为它发展的阻碍时,生产力就要冲破旧的生产关系,而建立起与之相互适合的新的生产关系,即发生了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有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反作用;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要求而产生的,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
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要素的总和,主要是由劳动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要素构成。而在生产力中,主导要素是劳动者。因为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利用者,劳动对象则要由人去驾驭,离开了劳动和劳动者,再先进的生产工具以及再好的劳动对象都不能发挥作用。
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结构,其构成可概括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这个复杂的生产关系的体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因为谁占有生产资料,谁就在生产中居于统治和支配的地位,就决定产品的分配形式,并且以所有者的身份剥削和占有劳动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相互关系,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保证,如果这种关系和地位了生了变化,就会影响所有制的巩固;而分配关系又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分配领域中的具体化,它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并影响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
在决定社会发展的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就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3、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除了懂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之外,还必须进一步懂得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因为,社会并非是一个单纯的生产组织,而是十分复杂的矛盾统一体;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必须通过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对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来起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反映社会结构的两个相对应的基本范畴。
1)所谓经济基础,就是指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一般指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这有两层意思:
首先,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应于生产力来说,它是生产关系;而对应于社会上层建筑来说,它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生活中比生产关系更深一个层次,它决定生产关系即决定经济基础,而不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由于生产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故此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与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来发展着的。
其次,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并不是指一个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混合,而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的总和。所有这些方面就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看成是经济基础,才能确定该社会的性质,也才能把一个社会形态与另一个社会形态区别开来。人类社会所经历过的多种社会形态,其性质所以根本不同,根本的原因就是每种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不同的。从历史所呈现出的现实情况来区分,可以认为人类社会已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形态、奴隶制社会形态、封建制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
2)所谓社会的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上层建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另一部分是政治、法律、宗教、道德、文化、教育、艺术、哲学等等观点。
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简称政治上层建筑。政治制度属于国体,它规定各个阶级在国家中的相互关系。与政治制度相联系的还有政体,即国家政治组成形式。设施即国家机构,包括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构等。
政治上层建筑基本上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因为它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当然,这种思想关系与属于这种关系的意识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它不是纯意识的东西,可以把它看作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相对应的范畴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重大的反作用,但归根到底,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变化,当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革的时候,上层建筑就会或迟或早地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4、人类社会是一个由许多矛盾所构成的复杂的矛盾体系,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
第一,这两个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它们各自的运动及其交互作用,推动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故此,把握了这两对矛盾,也就把握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了整个社会的性质。这两个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故此,抓住了这两个矛盾,也就全面地把握了社会的本质特征。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所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是辨证运动着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两个矛盾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但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又有所不同。
1)两个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平列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这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必然产生社会结构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比较起来,更为根本,前一个矛盾不仅对后一个矛盾起主导作用,而且后一个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其根源又来自于前一个矛盾。
2)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总是有赖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即解决后一个矛盾对于解决前一个矛盾有着巨大的作用。历史告诉我们,在一个社会形态中,如果生产力得不到发展,究其原因总是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着它。要解放生产力就力不从心,就必须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但是为了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又必须先要变革仍在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
3)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既然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就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时,就会要求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和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当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它就要求建立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以便保证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这时,社会就处于相对稳定的量变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再进一步发展,先前变革了生产关系又会不适应再次发展的生产力的性质和要求,又会成为生产力继续发展前进的阻碍,而曾变革了的上层建筑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仍然在维护已经又陈旧了的经济基础,从而阻碍着又成为旧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要继续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再一次的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和以及维护它的又旧了的上层建筑。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三、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正是通过阐明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通过阐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也就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包括三点主要思想:
第一,人类社会并非神秘观念或上帝的创造,它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二,人类社会虽然是不同于自然界的复杂特殊的运动形式,但它同自然界一样,也是统一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社会的物质或物质关系,它们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支架、框柱,而其他一切社会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也都是在它们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
第三,社会生活及其发展并不象旧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所描述的那样,是一幅杂乱无章、由偶然事件堆积起来的画面,或者是由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天才人物随意支配的玩物。而是同自然界一样,在它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推动下,存在着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而呈现出客观的、辨证的发展过程。
四、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
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它又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体现出来的,二者是辨证的统一.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认识了必然规律并在实践中驾驭它,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我们应该看到,和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不同,在社会历史领域里进行活动的,都是有自觉意识、追求一定目标的进行活动的人。每一次历史活动无不打上人和人的自觉意图的印迹。同时,支配人们行动的动机、意图又是各式各样的。
但是,人的自觉活动的存在并不能抹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也不能否定或改变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具体的讲,这主要是因为:
1、人的思想动机、意志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物质生活之外,而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任何人的自觉意图、动机和愿望,并非是纯粹主观自生的,它们总是有着社会的物质动因、经济根源。
2、人的思想、动机、意志等实现的程度,人的自觉活动的成就,也不是由他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他的思想及其所支配下的活动是否体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客观要求,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符合的程度。
3、人的自觉活动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给社会历史的发展点以特点,但任何人、任何集团、任何阶级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总进程,这是由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了的。
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贬低人和人的自觉意识的作用,而正是为了把人的自觉活动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上,以便充分发挥人的自觉的能动性。须知,人的自觉活动、自觉的能动性,不能改变社会的发展规律,而应该是自觉地去认识和利用社会的发展规律。
五,共产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了深刻的揭示,以研究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对象,是唯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所实现的变革,最根本的就在于它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指出,不是人们的社会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相反,正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一起,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富于革命实践意义的伟大贡献。在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与社会矛盾的基础上,指明了资本主义灭亡的不可避免性,以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它使人们再不象空想社会主义那样,把社会主义只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剥削的道德愤慨上,而是建立在以科学的历史观对资本主义的客观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并从资本主义的经济状态中找出解决社会矛盾的手段与战略。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就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必然会在全世界普遍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后,就能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马克思主义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社会主义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虽然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阻碍和困难,但是不愿被剥削、被压迫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了平等自由的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一定会努力奋斗。
坚信共产主义社会一定会实现,这是历史的必然。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