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workbench 网格划分与接触的一些疑问,请指教下
我现在做风机基础灌浆节点的分析,Z是桩,钢材,固定约束;GJ是灌浆材料,混凝土;T是套筒,钢材,荷载水平力和弯矩加在套筒T上面。Z与GJ是摩擦接触,GJ与T也是摩擦接触。...
我现在做风机基础灌浆节点的分析,Z是桩,钢材,固定约束;GJ是灌浆材料,混凝土;T是套筒,钢材,荷载水平力和弯矩加在套筒T上面。 Z与GJ是摩擦接触,GJ与T也是摩擦接触。
问题1:请问在选择接触面和目标面的时候哪个是接触面哪个是目标面呢?选择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问题2:请问这三个body要放在一个part里面分析,还是分成三个body三个part来分析。两种我都试过,各有问题。
三个body放在一个part里面的时候,是不是系统内部默认设定了绑定接触? 此时在contacts里添加摩擦接触 ,Z与GJ相交的外表面和GJ的内表面无法被选定,T与GJ相交的内表面与GJ的外表面也无法被选定。选择体的话可以被选定。此时的网格划分三个body网格是共节点的。三body一个part的时候Z外表面是两个面,T内表面也是两个面,Z(T)和GJ相交的面,不相交那部分的面。三个body三个part就都是一个面,为什么会这样呢?
分成三个body三个part来分析时,系统自动生成bond接触,我改成摩擦接触选择面的时候Z的外表面和GJ内表面可以被选定。但是网格划分的时候三个body不共节点,各自划分各自的。workbench里网格不共节点计算的结果是不是错误的呢? 展开
问题1:请问在选择接触面和目标面的时候哪个是接触面哪个是目标面呢?选择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问题2:请问这三个body要放在一个part里面分析,还是分成三个body三个part来分析。两种我都试过,各有问题。
三个body放在一个part里面的时候,是不是系统内部默认设定了绑定接触? 此时在contacts里添加摩擦接触 ,Z与GJ相交的外表面和GJ的内表面无法被选定,T与GJ相交的内表面与GJ的外表面也无法被选定。选择体的话可以被选定。此时的网格划分三个body网格是共节点的。三body一个part的时候Z外表面是两个面,T内表面也是两个面,Z(T)和GJ相交的面,不相交那部分的面。三个body三个part就都是一个面,为什么会这样呢?
分成三个body三个part来分析时,系统自动生成bond接触,我改成摩擦接触选择面的时候Z的外表面和GJ内表面可以被选定。但是网格划分的时候三个body不共节点,各自划分各自的。workbench里网格不共节点计算的结果是不是错误的呢? 展开
1个回答
2015-11-24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1, contact source & target surface在接触算法里一个被定义为逼近面而另一个是被动面,在两个面的面网格密度和高斯积分点选择密度大体一致时,这两个面的反转基本不会影响你的求解结果。但当面网格密度差异较大或者是高斯积分点选择的穿透准则改变了高斯积分点的相对密度的时候,contact source & target surface的反转将会极大影响你的求解结果甚至导致结果不收敛。一般的建议是:曲率半径较大且网格密度(或高斯积分点较密)的面作为source对target进行穿透时,接触刚度设定的较大而穿透量设定的较小。反之就要设定较小的接触刚度和较大的穿透量。实际使用中建议你多次尝试。
2,当然是三个parts,不然怎么可能定义接触面。接触算法当然不要求共节点了,不然要高斯积分点做穿透量的插值指标干嘛?在这里指出一个误区,不共节点并不意味着错误,很多接触,冲击的仿真,模型的parts之间不公节点的现象很普遍。
2,当然是三个parts,不然怎么可能定义接触面。接触算法当然不要求共节点了,不然要高斯积分点做穿透量的插值指标干嘛?在这里指出一个误区,不共节点并不意味着错误,很多接触,冲击的仿真,模型的parts之间不公节点的现象很普遍。
追问
非常感谢,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有些难懂,目前还不明白背后的计算原理,现在还是照猫画虎,请问有没有好的学习workbench的书籍资料推荐下?现在找不到一本好的学习workbench的书。
追答
你就直接看ansys 的user manual就可以,再好的中文教材都翻译的一塌糊涂。我就是直接看user manual的。
还有user manual是给有一定有限元算法基础的用户准备的,如果对有限元基本算法,接触算法,塑形流动本构方程算法,模态分析算法等等等等不是很了解的话,随便找一本研究生级别的有限元教材即可。我当时学的貌似是WILEY出版的一本教材,名字就叫Finite Element Method。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