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鸿门宴之后为什么还是不杀刘邦
展开全部
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摘要]项羽只知道杀人容易。他一生征战,无数英雄丧命于他的楚戟下。鸿门宴上,他只正确地选择了忍住不杀,却还被后人讥笑为“妇人之仁”。人做到这种份儿上,足以证明其在政治上的幼稚。
本文摘自《老梁数英雄》,梁宏达 著,重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月。
项梁、项羽叔侄起兵后,推楚王孙熊心为怀王。恢复楚地后,沛公刘邦率众来投。秦少府章邯奉命平乱,大军先破陈胜、吴广、项梁,又邀击诸侯于赵国,战局迅速变得对秦有利。
此时,怀王召集宋义、项羽、刘邦等人开会,议定兵分两路:一路北上,以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副将,范增为军师,消灭秦军主力,同时慑服各路诸侯,再一同取道函谷关入关中;一路西进,由刘邦带领,经武关进入关中,取咸阳灭秦。此时,怀王熊心与宋义、刘邦等约定:谁先入关中,谁便可于关中称王。
两路大军,刘先入关
先说宋义率领的北路军。走到半路时,宋义突然下令军队不许进发,虽然其未明说,但已显坐观天下、拥兵自立之意。于是,项羽与范增合谋,杀掉了宋义,抢占了军权,然后破釜沉舟,渡河与秦军在巨鹿大战,解救了赵王。秦军败降,各路诸侯也对项羽皆服。
此次战胜章邯后,项羽收服了秦降卒20万,但率众进军关中的途中,他害怕降卒生二心,于是便将秦军将士悉数坑杀,仅留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将,以备日后用。
但项羽兵临函谷关时,却意外地发现刘邦已先入关中,并派重兵把守了函谷关。项羽大怒之下破关而入。当时,项羽率部40万,驻扎于鸿门处。其中,项氏大军十几万,剩余的皆为随项羽一同入关的诸侯部队。这些军队有些存心观望,并无真正归服之意,有些甚至已处于解除武装状态。
再看刘邦。当时他率手下军队10万驻扎于霸上。为何刘邦会先进咸阳?不得不说,上天就是在眷顾他——他的部队并非楚军主力,秦军当时被牵制在巨鹿,因此,刘邦得以抄敌后路;而且他边打边走,聚集了陈胜、项梁被灭以后的散兵游勇,一路上又有几个大城的守军投降被他收编。奉怀王之命出发以后,刘邦与自己的沛县小集团一路智取力夺,再加上兴仁者之兵、行诡谋之用,最终打入关中。在入关以后,又采纳了张良的建议,与咸阳父老约法三章——不杀降顺将士,不抢秦宫女人,不贪府库财宝,对故吏安置妥当。
一切安排妥当以后,刘邦才退军霸上,等待大部队的到来。但他手下有一名为曹无伤的愚蠢小人。当时,曹无伤为刘邦手下的左司马,他以为挑动项刘争战,自己便可获得项羽的赏赐与信任,于是便去项羽那里告密,说刘邦有“称王关中”之心。
项羽听说刘邦准备称王关中自然盛怒,便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众志成城,击败刘邦之军队。一场恶战在即。
项伯:无意间断送了项家江山
刘邦之所以能够逃过鸿门宴一劫,最终要谢的人还是张良。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当他得知项羽准备与刘邦开战以后,料定刘邦必败。此时,他最担心的人是自己的老朋友张良。
早在秦始皇时期,项伯杀了人,曾经逃至下邳张良那里,张良待他极佳,再加上二人皆有反秦之心,自然成了难中好友。项伯知道张良如今是沛公的军师,唯恐玉石俱焚,于是他快马加鞭连夜赶至霸上军营,密会张良。
项伯的本意是让张良与自己一起离开,先逃离险境再说。但张良深深铭记着刘邦的知遇之恩,自然不愿弃刘邦而去,便将此事告诉了刘邦。这是项伯未能预料到的,但他又不能弃好友而去,无奈之中,只得默许。
按理来说,项伯在险难之中不忘张良,本是高尚的报恩表现,但他却忽略了两个问题——秦灭以后,刘邦与项羽各自的势力不断发展,此时,刘邦先入关中,已与项羽形成对立之势。自己是楚军高级将领,且是项羽之叔父,当朋友之谊、政治利害、亲情利害相冲突时,他选择朋友之谊未必妥当;二来,他可以找出多个借口让张良离开霸上,未必非要将军机泄露给对方。从这一角度来看,项伯其实就是断送了项家江山的那个人。
刘邦得知此事后,自知力量不敌,于是便决定从项伯处下手,将其选定为行事突破口。他以三寸不烂之舌,巧妙地解释了产生误会的事情,而且明确地表示,自己根本没有称王之心,驻军于霸上,只是在等待项羽大军到来。接下来,他对项伯许下约定,决定与其结为儿女亲家。此时的项伯被对方的甜言蜜语所惑,完全相信了刘邦的忠诚,甘愿充当起双方和解的中介人,并提出让刘邦亲自到鸿门向项羽道歉的建议。
于是,便有了次日鸿门宴上的表现。范增不断暗示项羽,让其乘机杀掉刘邦,而项羽此前已被项伯说服,认定刘邦对自己忠诚,因而根本不顾范增的暗示。当范增召来项庄即席舞剑时,项伯早已看出了范增要杀刘邦之真意,立即拔剑对舞,保护刘邦——在他看来,保护自己请来的客人,是仁义的表现,更何况自己与刘邦已结为亲家,自然更不能杀。
随后,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宴会。趁樊哙与项羽对话之时,刘邦尿遁。范增随后大怒:“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一席鸿门宴,引发后人最多感叹的,是项羽放走刘邦——到底是妇识短见还是丈夫义举?在现代楚汉研究中,主流看法多认为,项羽的确有妇人之仁,且不听臣言,狂妄无礼,刚愎自用,最终输给了刘邦,落得惨死乌江畔的结局。
但事实上,在鸿门宴上,项羽还真是不能杀刘邦。
项羽此前对宋义痛下杀手,是因为有范增与全军将士的支持;坑秦降卒能成功,也是因有多路诸侯军襄助。如今,若他要杀刘邦,各路诸侯未必会帮他。当时,项羽与刘邦都是怀王手下的将军,换句话来说,他们的矛盾只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且两者的矛盾并没有公开化。更重要的是,项羽当时年龄尚小,只有二十几岁,他虽然在战场上骁勇善战,但在政治上却非常稚嫩。
当刘邦亲自带珍宝至鸿门谢罪,并同时将功劳与称王的资格拱手相让时,刘邦早已占据了道德优势——怀王有约在先,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根本不需要这样做。刘邦此时将自己包装成了道德完人,并声称自己是在为项羽打前阵。更重要的是,他当时入关中以后,并没有据守咸阳。这就直接证明了他并无称王关中之欲望。
刘邦的包装显得滴水不漏。若此时项羽贸然杀掉刘邦,那么势必失去诸侯们的信任,威望受损是必然。而且倘若杀刘邦以后,刘军全力反抗,而众诸侯又继续作壁上观的话,项刘大军火并窝中斗,纵使项羽可获胜,也将导致自己元气大伤。更重要的是,即使自己杀掉了刘邦,其军队也不可能轻易被自己兼并,因为刘邦军中有不少秦人,而项羽自己刚刚因为怀疑降卒有二心而坑杀了20万秦人。
因此,当时对项羽来说,最重要的并非杀掉刘邦,而是赶紧利用自己在巨鹿之战中建立起来的威势,抓紧时机获取人心,建立霸业。
所以,项羽并未有心杀刘邦。而不杀刘邦,也是项羽在入关以后所做的唯一正确选择。也恰恰是因为这次项、刘言和,才奠定了项羽随后分封诸侯的基础。而这也是他得以称“西楚霸王”的前提。
读楚汉历史,品风流人物
从楚汉开始,后人开始将鸿门宴比喻成暗藏杀机的宴会或者不怀好意之事,而范增的预言在几年后实现。
其实,项羽枉称“西楚霸王”——他在杀人一项上,比刘邦差远了。群雄逐鹿中原时,刘邦杀的英雄远比项羽多,但他不仅获得了天下,而且天下人并不认为他是暴君。项羽与刘邦相比,最不足的地方在于,他不懂得什么时候该杀,什么时候不该杀;在哪里杀,让谁去杀,如何杀,杀完以后,如何向大家解释“他必须要杀”……历史上,那些最终成为“一代明君”的强人,都是擅于掌握生杀火候的大师。
但项羽只知道杀人容易。他一生征战,无数英雄丧命于他的楚戟下。鸿门宴上,他只正确地选择了忍住不杀,却还被后人讥笑为“妇人之仁”。人做到这种份儿上,足以证明其在政治上的幼稚。
[摘要]项羽只知道杀人容易。他一生征战,无数英雄丧命于他的楚戟下。鸿门宴上,他只正确地选择了忍住不杀,却还被后人讥笑为“妇人之仁”。人做到这种份儿上,足以证明其在政治上的幼稚。
本文摘自《老梁数英雄》,梁宏达 著,重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月。
项梁、项羽叔侄起兵后,推楚王孙熊心为怀王。恢复楚地后,沛公刘邦率众来投。秦少府章邯奉命平乱,大军先破陈胜、吴广、项梁,又邀击诸侯于赵国,战局迅速变得对秦有利。
此时,怀王召集宋义、项羽、刘邦等人开会,议定兵分两路:一路北上,以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副将,范增为军师,消灭秦军主力,同时慑服各路诸侯,再一同取道函谷关入关中;一路西进,由刘邦带领,经武关进入关中,取咸阳灭秦。此时,怀王熊心与宋义、刘邦等约定:谁先入关中,谁便可于关中称王。
两路大军,刘先入关
先说宋义率领的北路军。走到半路时,宋义突然下令军队不许进发,虽然其未明说,但已显坐观天下、拥兵自立之意。于是,项羽与范增合谋,杀掉了宋义,抢占了军权,然后破釜沉舟,渡河与秦军在巨鹿大战,解救了赵王。秦军败降,各路诸侯也对项羽皆服。
此次战胜章邯后,项羽收服了秦降卒20万,但率众进军关中的途中,他害怕降卒生二心,于是便将秦军将士悉数坑杀,仅留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将,以备日后用。
但项羽兵临函谷关时,却意外地发现刘邦已先入关中,并派重兵把守了函谷关。项羽大怒之下破关而入。当时,项羽率部40万,驻扎于鸿门处。其中,项氏大军十几万,剩余的皆为随项羽一同入关的诸侯部队。这些军队有些存心观望,并无真正归服之意,有些甚至已处于解除武装状态。
再看刘邦。当时他率手下军队10万驻扎于霸上。为何刘邦会先进咸阳?不得不说,上天就是在眷顾他——他的部队并非楚军主力,秦军当时被牵制在巨鹿,因此,刘邦得以抄敌后路;而且他边打边走,聚集了陈胜、项梁被灭以后的散兵游勇,一路上又有几个大城的守军投降被他收编。奉怀王之命出发以后,刘邦与自己的沛县小集团一路智取力夺,再加上兴仁者之兵、行诡谋之用,最终打入关中。在入关以后,又采纳了张良的建议,与咸阳父老约法三章——不杀降顺将士,不抢秦宫女人,不贪府库财宝,对故吏安置妥当。
一切安排妥当以后,刘邦才退军霸上,等待大部队的到来。但他手下有一名为曹无伤的愚蠢小人。当时,曹无伤为刘邦手下的左司马,他以为挑动项刘争战,自己便可获得项羽的赏赐与信任,于是便去项羽那里告密,说刘邦有“称王关中”之心。
项羽听说刘邦准备称王关中自然盛怒,便下令次日一早让兵士饱餐一顿,众志成城,击败刘邦之军队。一场恶战在即。
项伯:无意间断送了项家江山
刘邦之所以能够逃过鸿门宴一劫,最终要谢的人还是张良。
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当他得知项羽准备与刘邦开战以后,料定刘邦必败。此时,他最担心的人是自己的老朋友张良。
早在秦始皇时期,项伯杀了人,曾经逃至下邳张良那里,张良待他极佳,再加上二人皆有反秦之心,自然成了难中好友。项伯知道张良如今是沛公的军师,唯恐玉石俱焚,于是他快马加鞭连夜赶至霸上军营,密会张良。
项伯的本意是让张良与自己一起离开,先逃离险境再说。但张良深深铭记着刘邦的知遇之恩,自然不愿弃刘邦而去,便将此事告诉了刘邦。这是项伯未能预料到的,但他又不能弃好友而去,无奈之中,只得默许。
按理来说,项伯在险难之中不忘张良,本是高尚的报恩表现,但他却忽略了两个问题——秦灭以后,刘邦与项羽各自的势力不断发展,此时,刘邦先入关中,已与项羽形成对立之势。自己是楚军高级将领,且是项羽之叔父,当朋友之谊、政治利害、亲情利害相冲突时,他选择朋友之谊未必妥当;二来,他可以找出多个借口让张良离开霸上,未必非要将军机泄露给对方。从这一角度来看,项伯其实就是断送了项家江山的那个人。
刘邦得知此事后,自知力量不敌,于是便决定从项伯处下手,将其选定为行事突破口。他以三寸不烂之舌,巧妙地解释了产生误会的事情,而且明确地表示,自己根本没有称王之心,驻军于霸上,只是在等待项羽大军到来。接下来,他对项伯许下约定,决定与其结为儿女亲家。此时的项伯被对方的甜言蜜语所惑,完全相信了刘邦的忠诚,甘愿充当起双方和解的中介人,并提出让刘邦亲自到鸿门向项羽道歉的建议。
于是,便有了次日鸿门宴上的表现。范增不断暗示项羽,让其乘机杀掉刘邦,而项羽此前已被项伯说服,认定刘邦对自己忠诚,因而根本不顾范增的暗示。当范增召来项庄即席舞剑时,项伯早已看出了范增要杀刘邦之真意,立即拔剑对舞,保护刘邦——在他看来,保护自己请来的客人,是仁义的表现,更何况自己与刘邦已结为亲家,自然更不能杀。
随后,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宴会。趁樊哙与项羽对话之时,刘邦尿遁。范增随后大怒:“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一席鸿门宴,引发后人最多感叹的,是项羽放走刘邦——到底是妇识短见还是丈夫义举?在现代楚汉研究中,主流看法多认为,项羽的确有妇人之仁,且不听臣言,狂妄无礼,刚愎自用,最终输给了刘邦,落得惨死乌江畔的结局。
但事实上,在鸿门宴上,项羽还真是不能杀刘邦。
项羽此前对宋义痛下杀手,是因为有范增与全军将士的支持;坑秦降卒能成功,也是因有多路诸侯军襄助。如今,若他要杀刘邦,各路诸侯未必会帮他。当时,项羽与刘邦都是怀王手下的将军,换句话来说,他们的矛盾只是人民内部矛盾,而且两者的矛盾并没有公开化。更重要的是,项羽当时年龄尚小,只有二十几岁,他虽然在战场上骁勇善战,但在政治上却非常稚嫩。
当刘邦亲自带珍宝至鸿门谢罪,并同时将功劳与称王的资格拱手相让时,刘邦早已占据了道德优势——怀王有约在先,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根本不需要这样做。刘邦此时将自己包装成了道德完人,并声称自己是在为项羽打前阵。更重要的是,他当时入关中以后,并没有据守咸阳。这就直接证明了他并无称王关中之欲望。
刘邦的包装显得滴水不漏。若此时项羽贸然杀掉刘邦,那么势必失去诸侯们的信任,威望受损是必然。而且倘若杀刘邦以后,刘军全力反抗,而众诸侯又继续作壁上观的话,项刘大军火并窝中斗,纵使项羽可获胜,也将导致自己元气大伤。更重要的是,即使自己杀掉了刘邦,其军队也不可能轻易被自己兼并,因为刘邦军中有不少秦人,而项羽自己刚刚因为怀疑降卒有二心而坑杀了20万秦人。
因此,当时对项羽来说,最重要的并非杀掉刘邦,而是赶紧利用自己在巨鹿之战中建立起来的威势,抓紧时机获取人心,建立霸业。
所以,项羽并未有心杀刘邦。而不杀刘邦,也是项羽在入关以后所做的唯一正确选择。也恰恰是因为这次项、刘言和,才奠定了项羽随后分封诸侯的基础。而这也是他得以称“西楚霸王”的前提。
读楚汉历史,品风流人物
从楚汉开始,后人开始将鸿门宴比喻成暗藏杀机的宴会或者不怀好意之事,而范增的预言在几年后实现。
其实,项羽枉称“西楚霸王”——他在杀人一项上,比刘邦差远了。群雄逐鹿中原时,刘邦杀的英雄远比项羽多,但他不仅获得了天下,而且天下人并不认为他是暴君。项羽与刘邦相比,最不足的地方在于,他不懂得什么时候该杀,什么时候不该杀;在哪里杀,让谁去杀,如何杀,杀完以后,如何向大家解释“他必须要杀”……历史上,那些最终成为“一代明君”的强人,都是擅于掌握生杀火候的大师。
但项羽只知道杀人容易。他一生征战,无数英雄丧命于他的楚戟下。鸿门宴上,他只正确地选择了忍住不杀,却还被后人讥笑为“妇人之仁”。人做到这种份儿上,足以证明其在政治上的幼稚。
展开全部
从《鸿门宴》项羽心理谈起 何伟 鸿门宴上,项羽居于绝对的强势地位,但他并未杀了弱势的刘邦。因此,千百年来,项羽几乎不约而同地被贴上了“刚愎自用”、“妇人之仁”、“优柔寡断”、“目光短浅”、“有勇无谋”、“沽名钓誉”等等标签,不一而足。 “鸿门释刘”,如果单从结果上看,似乎确为项羽失策,但世事哪能一概以最终的成败论英雄,鸿门宴上,项羽究竟是由于什么原因放掉了刘邦呢?本文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对《鸿门宴》上的项羽心理作一番探析。一,守义的谦谦君子 中国人讲究一“义”字,古语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项羽,出身于楚国项氏望族,他秉承了上层贵族文化的诚信守义、知恩图报、光明磊落等品质。鸿门宴中,项伯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诺之。项伯一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说得项羽一时没了底气,缺少了攻打刘邦的把柄。所谓杀之无名,因此,既然项羽已同意了项伯的意见,就不能名正言顺,大张旗鼓的讨伐刘邦,那么,他更不会以小人行径,在宴会之上,置刘邦于死地了。因为对一个已经来谢罪的人还要杀害,更是杀之不武,胜之不武。在当时,项羽的这种信义之举可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直到今天,坚信守义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刘邦自项梁起事,便紧随项氏集团南征北战,抗击秦军,虽然没打过几次胜仗。但刘邦曾和项羽联手攻打城阳、定陶、雍丘、外黄……他们可谓是经过血与火考验的“战友”。刘邦在灭秦战争中是有功劳的;况且,怀王曾与诸侯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尽管灭秦的真正功臣是项羽,但毕竟刘邦先入了咸阳。如今鸿门宴,刘邦前来谢罪,俯首称臣,若再杀之有违良心,这是诚信守义的项羽心理上所不能承受的。 再者,此前项羽曾答应季父项伯,君子一言九鼎,再杀刘邦则失信于叔父。鸿门宴上樊哙以“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为由责备项羽时,为何出现“项王未有以应”的尴尬局面,原因即是“义”在起作用。 因此,项羽宁可在战场上与刘邦真刀真枪地拼命,也不愿玩弄这种不仁不义的阴谋。因此,他对范增的多次暗示才“默然不应”,故作不闻不知,并宽容了樊哙的不敬,甚至产生了英雄相惜的情感。这些问题的关键,都是“义”字在起作用。二,高度自信的心理刘邦进入咸阳时,他的下一步是如何打算的呢?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因此,“沛公欲王关中”,此事应属实,从沛公的言行中,我们也可窥得一二,“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而范增据当时情势,因势利导激励项羽,并得到一个假想的结论:“此其志不在小”、“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这是范增的审时度势,也是他高常人一等之处。 刚刚破釜沉舟,打败秦军主力,取得辉煌战果的项羽,怎能会忍受刘邦的如此气焰嚣张,因此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至少秦汉时期的古人一天只吃两餐(食时、晡时),项羽准备一大清早要将士吃饭,是要快速解决问题。旦日,太阳刚露出地平线,此时本不该吃饭。因此项羽命令、举动反常。但若仔细分析又合情合理,项羽犒劳将士的目的是早点攻破刘邦的军队,把刘邦消灭。因为刘邦“军灞上,拒关,勿纳诸侯”。“旦日飨士卒”,集中表现了项羽他不可一世、叱咤风云,急不可耐消灭要敢于抵抗自己的神态。 但是,项羽不杀刘邦也是建立在他对自身勇气和实力充分自信的基础上的。“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史记·项羽本纪》)钜鹿之战,“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史记·项羽本纪》)。这种惟我独尊、谁与争锋的气势,撼三军,动天地。虎狼之秦尚不在他眼里,区区刘邦又岂在话下。鸿门宴发生时,项羽不仅携巨鹿之战胜利之威势,而且与刘邦实力悬殊(“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由此看来,鸿门宴上项羽的确没有必要采用暗杀的手段来消灭刘邦。即使后来,如果他在其他方面得策,他完全有能力控制全局,清除刘邦。他的自信心理是有雄厚实力做基础的,并非妄自尊大。即使项羽死前还三番五次地叹息:“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至死,项羽还觉得他有实力,失败是上天的意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上项伯的撮合和刘邦登门谢罪,项羽终于放弃剿灭刘邦的打算。应当说,这不是项羽的妄自尊大,而是他深思熟虑的明智选择。三,仁而爱人的君子心理 一般人认为,项羽个性格残暴、动辄杀人。但项羽杀人也有他的原则:他杀的都是阻挡他灭秦兴楚的复仇大业和冒犯他尊严的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秦世仇,尤其项羽家族,祖父项燕即为秦所杀。号称卿子冠军的宋义奉命救赵,却徘徊观望四十余日,使抗秦事业岌岌可危,项羽果断杀宋义,排除进军障碍;当他发现秦国降卒“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史记·项羽本纪》),毫不犹豫地下令“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史记·项羽本纪》)。但是,项羽还有至情至性的另一面。范增对项庄所言“项王为人不忍”(《鸿门宴》),即使韩信也曾对刘邦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史记·淮阴侯列传》)作为一名横刀立马、驰骋疆场的武将,项羽本是性情中人,他不是政客,不像刘邦那样惺惺作态,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高祖本纪》)项羽仁而爱人,敢爱敢恨,因此才会有分食推饮的举动,才会见伤病者而落泪,才会流传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楚汉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史记·项羽本纪》)虽这想法幼稚,但爱民之心天地可鉴。 也许,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还有政治上的考虑。在项羽看来,至少在当时刘邦还算不上是他的对手,如果随意杀了有功的刘邦,会引起诸侯的不满和恐慌,造成抗秦联盟的瓦解。四,“勇武”的角度 “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王,至鸿门。”对于刘邦的到来,项羽定然高兴。最重要的是,刘邦没有让项羽在将士面前食言。项羽也是懂得兵法的,而且不少。不然,也不会“破釜沉舟”,《史记》也载“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本纪》) 古人所谓“武者,止戈为武。”(《说文解字》)《孙子兵法·谋攻篇》也云:“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是我项羽不想打刘邦啊,而是因为刘邦他已经认罪,亲自上门向我项羽请罪来了?我怎能再打,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啊,我何乐而不受?这可是战争的最高艺术啊!因此,对刘邦的请罪,他得意忘形,一不小心脱口而出,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其次,鸿门宴上,刘邦主动臣服:乖乖让出关中之地、秦国所有财宝,使得项羽及其他诸侯实现了分封胜利果实的愿望。刘邦已经负荆请罪,使项羽兵不血刃地得到了所有,如继续动武,毫无必要,且不得人心。鸿门宴的结局以及以后分封都按项羽意志进行,一切完全掌控在项羽手中。鸿门宴上刘邦一无破坏他的大计之行,二无忤逆他的意志之言,刘邦是那么样“诚惶诚恐”地谢罪,那么样“诚心诚意”地解释,项羽有什么理由置他于死地?又怎能下得了手呢?再说刘邦已经把自己包装成道德的完人,亲切的战友,一切滴水不漏,若此时项羽再杀掉刘邦,势必失去众多诸侯的信任,势必影响自己的威望,暂时也没法向怀王交代。 因此,鸿门宴上项羽为何不杀刘邦,若我们站在常人的立场上去读解项羽鸿门宴上的所作所为,就会误读;若站在名利场上看,更会出错。唯有站在精神贵族的心理层面上来看,我们才能真正读懂项羽。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项羽这类人有一个特点,龙只留给最爱的女人,刀剑只杀值得杀的人,盔甲只为荣誉而穿。这是项羽一路常胜的特质所在,但也是致命弱点。若生于盛世,同族同类人多且都处于社会上层架构(典型政生家庭),他发力还是比较容易的。可惜他当时处于乱世,明显刘邦的同类人更多,为名誉和荣誉而战的只是极少数,所以当他被刘邦逼到乌江时,还是没有采用刘邦对他使用过的一系列暗渡陈仓和鞠躬屈膝的偷生计谋,去获得如刘邦无数次在他面前的偷生机会。天下英雄都会敬项羽三分,但天下谋士都会赞叹刘邦七分,觉得项羽适合打仗,而刘邦适合做一把手。可惜他们的出身刚好相反,导致了楚汉之战被传颂了几个世纪,历史上最滑稽也最突显人性立体度的争权灭族战。但最后补充一点的是,项羽不杀刘邦是因为项羽从没想过杀和不杀刘邦会对自己及朝政有多巨大影响,给他100次重选机会,估计他还是不会杀。但相反的是,只要给刘邦一次选择机会,他必杀项羽,最具象的比喻就是现今的军队总司令不杀黑社会头目可能是觉得未到那价值,而黑社会老大杀军队总司令可以扬名立万以及改写人生,道理很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那时刘邦的野心还没有露出来,再加上那时项羽有点自傲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知是不是做习题,个人认为项羽不是不杀而是杀不了,刘邦破关中灭秦有功,而且和项羽谈判时姿态放的很低,没借口杀,项羽刚刚经历巨鹿一战消耗太大,虽说40万,但其中肯定也有不少旧六国贵族的军队,此时项羽名义上是义帝手下,历史上记载这义帝也不安分,此时杀了刘邦,人心不稳,途生祸患,很容易给他人留下口实,有人分析鸿门宴更多的是项羽对刘邦的政治讹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