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站的历史沿革
历史上的广州南站原名黄沙站,1901年,广州南站始建,当时站名为黄沙站,1946年12月18日,黄沙站客运业务移到大沙头站后改名广州南站,2005年7月关闭。现所指广州南站是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的新广州南),旧广州南站位于广州荔湾区黄沙大道南,西濒珠江东接市区,靠近新风港码头。系京广线最南端。邮政编码510145。建于1901年,隶属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为特等站。不办理客运业务。货运:办理整车、零担、集装箱货物发到。 曾是华南地区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铁路货运站。
广州南站现隶属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是京广线最南端的一个特等货运站。广州南站地处广州市区西南部荔湾区黄沙隧道口,西濒珠江东接市区,是一个特大的水陆联运综 合性货运站,占有珠江近900米河岸线。,系粤汉(广州到武汉)铁路起点的客货综合站,也是粤汉铁路公司的所在地,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曾以粤汉铁路公司总经理的身份在该站的大楼里办公。该地还建有一尊詹天佑塑像。 据介绍,南站建在黄沙附近,与这里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黄沙靠近珠江水域,当时附近有码头商行,修建黄沙站后,很多外国进口货物就是通过水路运到黄沙站,然后再由黄沙站运往全国各地。
据广铁集团介绍,关闭广州南站主要原因是为了配合广州市城区规划改造。广州南站原位于广州城郊结合部,滨临珠江。随着广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广州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过去的城郊结合部变成了市区中心的繁华地带,由于交通、安全、环保、市容等多方面的原因,搬迁或关闭广州南站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广州南站关闭后,尽管广州地区减少货运能力400万吨/年,但广州地区现有广州东站、大朗、棠溪、三眼桥、石围塘、佛山东站等14个铁路货运站场,货场总能力为2260万吨/年,有专用线66条,专用线总能力为4100万吨/年。广铁集团在广州市周边货场采取了扩能措施,广州地区现有货运能力基本可以满足货运量的增长需要。广州南站关闭后,原在广州南站发送的货物将分流到广州周边的其他货运车站。
据了解,为了确保正在途中的货物安全到卸,广铁集团决定:广州南站关闭后1个月为过渡期(即2005年6月10日~7月9日),在过渡期间,广州南站对到达的货物保持正常到卸业务。
1946年12月18日,黄沙站客运业务移到大沙头站后,改名广州南站。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南站办理货运及水陆的同时负责粤汉铁路列车编组1970年,编组任务移到广州北站,该站成为了一个纯货运站。为了提高装卸能力,1971年开始对广州南站进行扩建改造,1978年后重点提高仓储及装卸机械化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南站得到了更快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该站一度成长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水陆兼备、站港合一的特等大型货运站。对繁荣广州经济,促进广州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901年,广州南站始建,当时站名为黄沙站。 1946年12月18日,黄沙站客运业务移到大沙头站后改名广州南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南站除了办理货运及水陆联运外,还兼办粤汉铁路的列车编组兼办。 1970年,南站的编组任务移到广州北站,该站成为了一个纯货运站。 1971年,为了提高装卸能力,市政府开始对广州南站进行扩建改造, 1978年,南站将工作重点转移,着力提高仓储及装卸机械化能力。 2005年,旧站7月关闭,新站动工建设。 2010年,新站选址番禺,2010年1月30日正式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