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贡的交通
内宜高速公路、乐自高速公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自隆高速公路均可直达自贡主城区。
自贡交通以公路交通为主,路网较为完善。高速公路以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内宜高速公路、乐自高速公路为骨架,自隆高速公路、内威荣高速公路为补充,自贡的高速路网已实现“区县通”和“抵达临近城市及区县高速全覆盖“。自贡乘高速客车可直达成都、重庆、宜宾、内江、泸州、乐山、雅安、绵阳、南充、遂宁、资阳、广元、达州、广安、西昌、攀枝花等省外内城市,到省外许多城市也有高速直达客车。截止2013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636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84公里,一级公路102公里,二级公路189公里,三级公路311公里, 四级公路4191公里,等外级公路1383公里。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0381万人,客运周转量262156万人公里;完成公路货运量5075万吨,货物周转量566292万吨公里;水路客运量82万人、客运周转量665万人公里,水路货运量242万吨、货物周转量4213万吨公里。全市共有汽车119260辆,增长16.7%。其中,营运车辆18547辆,下降6.6%;非营运车辆100673辆,增长22.3%;非营运小型车辆85688辆,增长27.2%。 内昆铁路自北向南横贯全境,在自贡境内设大山铺站、自贡站、自贡南站(货运站)、俞冲站。在自贡站乘坐火车可直达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广州、杭州、西安、呼和浩特等国内重要城市。
规划中的内自宜城际铁路在自贡设有自贡东站,远期成自宜城际铁路也将接入自贡东站。 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01.6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9.4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98.62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283.57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68.0%和28.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6746元,按照可比价计算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4:59.8:27.8调整为11.9:59.8:28.3。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61.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5%,占GDP的比重为56.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27.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5%,占GDP的比重为52.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1%。 2013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0.6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9.19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64万公顷,增加0.09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39万公顷,增加0.23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27.46万吨,增长4.4 %;油料产量5.39万吨,增长2.9%;蔬菜产量182.04万吨、增长7.5%。
畜牧业。全年肉类总产量26.85万吨,比上年增长6.0%。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7.55万吨,增长4.3%;生猪出栏228.02万头,增长2.0%;肉牛出栏3.68万头,增长2.6 %,肉羊出栏102.97万只,下降0.1%,家禽出栏2530.89万只,增长3.0%。
渔业。全年水产养殖面积0.78万公顷,比2012年增加0.02万公顷,水产品产量5.89万吨,增长7.2%。
林业。全年完成林业产业总产值31.3亿元,增长15.5 %。完成人工造林面积7.9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配套荒山造林0.6万亩,造林补贴项目1.5万亩。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5万亩;森林抚育总面积1.55万亩;“四旁植树”1109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1.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3.87万千瓦,增长6.2%。 2013年,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46.17亿元,增长11.3%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6%。其中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76.50亿元,增长11.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为540户,实现出口交货值44.75亿元,下降2.4%。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47.51亿元,增长16.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69.45亿元,下降7.6%,实现利税141.22亿元,下降0.2%。
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10.1%,采盐业增长8.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6.9%,食品制造业增长15.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1%,医药制造业增长9.9%,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12.3%,塑料制品业增长1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6%,黑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工业增长8.0%,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工业增长15.4%,金属制品业增长11.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3.5%,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7.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9%。主要产品产量。在纳入统计的规模工业产品中,原盐166.6万吨,下降11.3%;饲料57.7万吨,增长12.9%;纱3.39万吨,下降5.4%;化学纤维2.56万吨,增长8.2%;氢氧化钠(烧碱)5.40万吨,下降58.2%;碳酸钠(纯碱)51.9万吨,增长10.3%;合成氨18.50万吨,增长19.7%;平板玻璃517.6万重量箱,增长96.1%;电站锅炉10.6蒸发量万吨,增长2.7%;金属切削机床0.3万台,下降16.7%
建筑业。全市具有三级资质及其以上建筑业企业有211 户,其中纳入“四上”统计的建筑业企业133户,完成总产值156.28亿元,增长28.3%;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2.45亿元,增长28.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42.35万平方米,增长25.9%。房屋竣工面积215.56万平方米,下降7.3%。 2013年,全市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1.61亿元,增长22.2%, 其中,纳入统计的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524.81亿元,增长26.5%。项目投资中,一产业完成投资31.84亿元,同比增长4.2%;二产业完成投资148.83亿元,增长22.2%;三产业完成投资350.94亿元,增长24.1%。从投资渠道看,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93.16亿元,增长31.3%,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30.44亿元,增长16.1%,房地产开发完成77.78亿元,增长23.9%。
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749.27万平方米,下降3.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73.00万平方米,下降10.2%。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63.64万平方米,增长145.9%,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74.61万平方米,增长89.7%。商品房竣工面积215.56万平方米,下降7.3%,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93.93万平方米,增长0.8%。商品房销售面积238.87万平方米,增长26.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26.55万平方米,增长25.3%。商品房待售面积50.8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其中住宅待售34.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8%。
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24亿元、增长14.2%。分地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99.29亿元,增长14.7%;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0.95亿元,增长12.4%。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9.33亿元,增长15.8%;零售业零售额289.57亿元,增长14.6%;住宿业零售额1.91亿元,增长10.6%;餐饮业零售额49.44亿元,增长10.9%。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4.3%,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5.0%,化妆品类增长10.7%,金银珠宝类增长47.5%,日用品类增长20.4%,书报杂志类增长57.1%,汽车类增长29.3%,中西药类增长18.9%,石油及石油制品增长13.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2.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1.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0.3%,通讯器材类增长16.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0.9%。
对外贸易。全市全年进出口总额101359万美元,增长16.0%。其中,出口额61555万美元,增长19.0%,进口额39804万美元,增长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