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漫衍生品的现状与前景
除了一些大的动漫企业已经形成了以动漫作品为龙头的产业链外,不少动漫企业,还处在就靠电视台播出或出售动画片挣钱,艰难度日。但对于动漫衍生品市场的开发还不成熟的状态。因此,一系列的产业链的建立对于满足国内动漫市场需求非常的重要。像美国迪斯尼,依靠产业链。年销售额可以达到220亿美元。但是国内动漫企业在这些方面差距依然很大。我们在衍生产品的开发上,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更好地为消费者所喜爱,还有我们产业链的盈利模式,如何进一步打造我们产业链的盈利模式,这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国内动漫企业在今后的实践中来加以逐步地解决。
以动漫衍生品作为动漫经济发展的动力,带动了动漫的发展,可以使我们看多更多的动漫新作品,另外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动漫玩具出现,丰富我们的生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0几个省市将动漫作为新兴产业大力扶持,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深圳、大连等地相继出台优惠政策,建立了动漫产业基地;200多所大专院校开办了动画专业;动画节、动漫展、动漫论坛、动漫培训班也层出不穷。目前我国有大约30个动漫产业基地,大多数正在搭建框架。在美国、日本等动画制作强国,漫画、动画、电影、图书、音像制品和特许经营产品等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但我国动漫产业的投资成本大,市场风险高。
动漫产业没有完整的反馈机制,无可抵押的实体和投资收益的不可预测,使得市场盈利模式不清晰,令投资者望而却步。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动漫这个产业在中国所蕴涵的巨大商机。但面对我国动漫产业缺乏完整产业链、原创形象开发缺失以及后期衍生产品的制作销售难以形成完整链条的现状,让拥有深刻历史积淀的齐天大圣、哪吒等国产动漫形象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其实动漫新技术的运用在我国已经不再是障碍,《火影忍者》等国外动漫选择在我国加工本身已经展示了国人在动漫制作方面的实力。 进入“十二五”的第一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此外,《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动漫产业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出台,使得缓慢前行的动漫产业见到了新曙光。2010年,动漫产业总产值达到470.84亿元,相比2009年增长27.8%,其中广东省以168.67亿元排名第一,上海、湖南分别以50.90亿元、46.55亿元名列二、三位。从细分市场来看:2010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385部220530分钟,同比增长19.57%和28.35%。2010年,网络动漫市场规模已从2005年的1000万元增长到7900万元,增长率由25%攀升至93%。
认为税收减免政策的出台,可以给企业减轻负担,增加企业的利润点。动漫企业3%的营业税即征即退的优惠政策虽然受到动漫企业的高度赞誉,但是我国在动漫产业方面的税收减征方面还有进一步减免的空间。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中国动漫其实也正在寻找着一条如米老鼠迅猛风靡市场的前进之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动漫产品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动漫产业的外延在不断扩展,从动漫产品本身的图书、音像、影视剧、网络动画、手机动画、动画游戏到延伸到多个产业的衍生产品,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按照韩日、欧美动漫产业发展历程来看,动漫产业链流程有以下两种:一是“漫图的创作——图书出版发行——影视动画片的生产——电视台和电影院的播出和放映——音像制品的发行——衍生产品开发和营销”;二是“影视动画片的创作生产——电视台和电影院的播出和放映——动漫图书出版发行——音像制品的发行——衍生产品开发和营销”。从日韩、欧美国家的动漫衍生品产业发展来看,动漫产业链中最为重要和主要盈利的一环正是动漫衍生品市场。中国的动漫衍生品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虽然中国动漫衍生产品产值占比30%,与动漫发达国家的70%-80%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但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以每年至少20%的速度增长着。不过,中国的动漫衍生品依然对国外的动漫产业较为依赖,国内成熟的动漫形象仅是喜羊羊与灰太狼、蓝猫两大阵营,因此,加强对动漫产业链以及盈利模式的重视,加强衍生品市场的授权与开发是国内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