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前膜的病因
黄斑前膜发病原因不详。
膜的本质是由来自于视网膜的细胞及其各种衍生物或代谢产物所构成。根据临床和细胞学研究,原发性黄斑前膜的形成主要与玻璃体后脱离和来自视网膜的细胞向黄斑区迁移积聚有关,这些细胞能形成具有收缩能力的纤维膜。
(1)玻璃体后脱离:临床所见原发性黄斑前膜绝大多数(80%~95%)发生于玻璃体后脱离之后,此符合老年性玻璃体变化的规律,故多见于老年人。在玻璃体后脱离的过程中,由于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引作用,拉松了视网膜内界膜,刺激了视网膜表面的星状细胞,使之能透过 受损的内界膜向视网膜内表面迁移;另一方面,视网膜表面由于失去玻璃体附着后,有利于视网膜表面细胞增殖并向黄斑区迁移。再者玻璃体后脱离后,残留于黄斑部表面的薄层玻璃体后皮质及其中的玻璃体细胞,促使视网膜表面细胞向黄斑部迁移和滞留。
(2)细胞迁移:用免疫组化及电子显微镜的检查方法,对黄斑前膜的细胞及细胞外成分作了分析研究。在原发性黄斑前膜中的主要细胞成分是Müller细胞,它们可穿越完整的内界膜。其次是色素上皮细胞,可能具有穿越无孔视网膜的能力,或通过周边部细微裂孔向视网膜内表面迁移。另一些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肌原纤维母细胞、神经胶质细胞、透明细胞、周细胞和巨噬细胞,这些细胞可能来自视网膜血循环,有的属于玻璃体内自身的细胞成分。细胞外基质(如fibronectine、vitronectine和thrombospondine等)来自血-视网膜屏障破损处的血浆,或由迁移至视网膜表面的色素上皮合成。视网膜前细胞通过这些物质相互连接并形成纤维性膜组织,其中的肌原纤维母细胞的收缩可引起膜的收缩,从而牵引视网膜,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黄斑前膜治不好有致盲危险 。
2020-08-24 · 百度认证:重庆爱尔眼科医院官方账号
继发性病因一般为眼内炎症或其它血管性疾病所致,如高度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曾出现视网膜撕裂或视网膜脱离和累及眼球后部的炎症反应等。有些则是手术创伤反应的结果,也有些是由视网膜冷冻或激光治疗的热效应引起。此外,眼球外伤也是其中一个病因。
早期的黄斑前膜虽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黄斑前膜患者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症,包括视力下降,影像出现变形、缩小或放大,看一物体时感觉为两个物像,出现暗点,严重者还会出现黄斑水肿。黄斑前膜会影响眼底功能,如果任由其发展,还可能会导致视网膜脱落。目前并没有任何有效治疗黄斑前膜的药物,手术是唯一出路。
特发性的,一般是因为玻璃体老化后,黄斑区玻璃体的后界膜与视网膜之间脱离,造成内界膜裂口导致的。继发性的,往往是发生于继发于视网膜的病变,以及葡萄膜的炎症、外伤、内眼术后等等。
眼睛出现黄斑前膜,典型的表现为看事物变形且视物模糊。如果视力下降明显,是建议手术治疗的。药物、针灸等等保守的治疗方法对黄斑前膜是没有任何治疗效果的,目前手术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