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展开全部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缺乏空间想象能力是学习地理的最大障碍,学生往往不能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缺乏必要的认识,甚至感到地理难学,从而丧失学习地理的信心,这对我们地理教学工作十分不利。
巧用教室创设地理空间意境,师生互动,将学生置于空间之中,使他们有切身的体验,因陋就简,形象直观,不失为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有效办法之一。
一、 创设经纬网空间意境
对于初学地理的学生来说,经纬网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直接把教室按座位划分经纬度,如面向讲台为北方,纵列为经线,横排为纬线,横排的中间一排为赤道,向前为北纬,向后为南纬,纵列正中间一列为本初子午线,向左为西经,向右为东经,很符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再据此划分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以及高、中、低纬,而且要求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所座的位置判断出所处的经纬度。这种师生互动,方法简单易懂,对初中学生较为适宜。
构建经纬网要找准切入点,可把教室天花板的中心定为北极,教室的中心轴为地轴,学生座位所在平面为赤道面,最外边的一周为赤道,规定一个学生的座位(如正对讲台中央的学生座位)为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然后向东为东经度,向西为西经度,再讲解经度实际上是一个二面角,即某地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再把教室水平面相平行的圆圈划为纬线,向上为北纬 。教师用一个圆规在教室里演示,再讲纬度实际是一个线面角,即某地的铅垂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再划分高、中、低纬度,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等。这种方法对高中学生较为适宜。
二、创设世界政区和中国政区空间意境
按纵经横纬的方式对座位进行编排,纵列为经线,中间一列为本初子午线,横排为纬线,中间一排为赤道,这样教室便成了一幅世界地图,每个学生按所对应的经纬度入位,去收集自已位置所对应的地理事物,如所在国家的地形、气候、河湖、城市、交通、矿产、工农业生产和风景名胜等地理事物的基本概况,然后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发言交流,让大家看他们是怎样去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这样既突破了空间难点,也改变了学习方法,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同样道理,可把教室按座位从左到右定为70°E—140°E,从后排往前排定为赤道至60°N,这样教室便成了一幅中国政区图。再让学生对座入位,去收集有关省区的地理事物,如所在省区名称、简称、省会、面积、气候、河湖、矿产、交通线和风景名胜等地理事物,并推荐典型代表在班上作交流发言。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的区域地理知识丰富了,读图识图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 创设天球空间意境
把教室假想为天球,天花板就是星空,学生座位的中心位置为北极,对应的天花板中心为天极,由于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从而导致地球上的人感觉到天球在自东向西旋转。从北极往上看,天球上的星是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运动的,可用来讲解天球旋转的知识,如为什么不同纬度看到的星体运动路线不同等。
同样可以演示月相成因。用一张白纸蒙住半个球面,以示意月球的发光面即月球迎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托着“月球”在教室里自西向东绕一圈,边走边讲,分别说明朔、上弦月、
望、下弦月的情形,即各种月相的名称雄、同太阳出没比较、月出时间、月落时间和夜晚见月情形等,并与课外实际观察相结合。这样学生有了切身体会,对月相的空间认识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四、创设大气环流空间意境
大气环流讲解起来比较抽象。为了突破空间难点,可将教室按纵经横纬进行编排,把教室最中间的一排看作赤道,因终年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赤道低气压带;把教室最前排定为北极和最后排定为南极,因其终年寒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同时分别讲解其它的气压带和风带。可叫高气压位置上的同学站起来用手示意风向,风总是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北半球沿前进方向往右偏,南半球往左偏。这样既能寓教于乐,又对知识印象深刻。
五、 创设世界气候、自然带空间意境
把教室按纵经横纬进行划分,结合所代表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和下堑面状况等,对各纬度的气温和降水进行分析,从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特征和形成原因,运用比较法,由学生分析、教师补充并板书在黑板上,再结合地图册进行讲解。如最中间一排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南北纬十度之间,全年高温多雨,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
自然带的内容可同理而推。
六、 创设气旋、反气旋空间意境
在讲解气旋、反气旋内容时,在教室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及中心位置各找一名同学站立示意,四周代表一条闭合等压线。
讲解气旋时,四周的同学面向中心,双手平直向前,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四周指向中心,然后都把双手往自己的左边摆,中心的同学双手合十并向上举,表示南半球的气旋呈顺时针辐合并由中心上升;讲北半球气旋时,四周的同学则双手往右摆,表示呈逆时针辐合并由中心上升。
讲解反气旋时,四周的同学背对中心,双手平直向前,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中心指向四周,然后都把双手往自己的左边摆,中心的同学双手合十并向下压,表示南半球的反气旋由中心下沉并呈逆时针辐散;讲北半球反气旋时,四周的同学则双手往右摆,表示气流由中心下沉并呈顺时针辐散。
再叫每个同学都用左手表示南半球、右手表示北半球,都呈半握拳状,大拇指表示中心气流,四指表示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气旋转拇朝上,反气旋拇指朝下。经过这样的动手实做,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必然深刻!
总之,要想尽办法让学生共同参与,要置身于形象的空间之中,教室就是一个很好的空间,只要我们不断思索,教室便是突破地理空间难点的理想场所!
缺乏空间想象能力是学习地理的最大障碍,学生往往不能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缺乏必要的认识,甚至感到地理难学,从而丧失学习地理的信心,这对我们地理教学工作十分不利。
巧用教室创设地理空间意境,师生互动,将学生置于空间之中,使他们有切身的体验,因陋就简,形象直观,不失为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有效办法之一。
一、 创设经纬网空间意境
对于初学地理的学生来说,经纬网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直接把教室按座位划分经纬度,如面向讲台为北方,纵列为经线,横排为纬线,横排的中间一排为赤道,向前为北纬,向后为南纬,纵列正中间一列为本初子午线,向左为西经,向右为东经,很符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再据此划分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以及高、中、低纬,而且要求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所座的位置判断出所处的经纬度。这种师生互动,方法简单易懂,对初中学生较为适宜。
构建经纬网要找准切入点,可把教室天花板的中心定为北极,教室的中心轴为地轴,学生座位所在平面为赤道面,最外边的一周为赤道,规定一个学生的座位(如正对讲台中央的学生座位)为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然后向东为东经度,向西为西经度,再讲解经度实际上是一个二面角,即某地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再把教室水平面相平行的圆圈划为纬线,向上为北纬 。教师用一个圆规在教室里演示,再讲纬度实际是一个线面角,即某地的铅垂线与赤道面的夹角,再划分高、中、低纬度,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等。这种方法对高中学生较为适宜。
二、创设世界政区和中国政区空间意境
按纵经横纬的方式对座位进行编排,纵列为经线,中间一列为本初子午线,横排为纬线,中间一排为赤道,这样教室便成了一幅世界地图,每个学生按所对应的经纬度入位,去收集自已位置所对应的地理事物,如所在国家的地形、气候、河湖、城市、交通、矿产、工农业生产和风景名胜等地理事物的基本概况,然后在研究性学习课上发言交流,让大家看他们是怎样去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这样既突破了空间难点,也改变了学习方法,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同样道理,可把教室按座位从左到右定为70°E—140°E,从后排往前排定为赤道至60°N,这样教室便成了一幅中国政区图。再让学生对座入位,去收集有关省区的地理事物,如所在省区名称、简称、省会、面积、气候、河湖、矿产、交通线和风景名胜等地理事物,并推荐典型代表在班上作交流发言。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的区域地理知识丰富了,读图识图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三、 创设天球空间意境
把教室假想为天球,天花板就是星空,学生座位的中心位置为北极,对应的天花板中心为天极,由于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从而导致地球上的人感觉到天球在自东向西旋转。从北极往上看,天球上的星是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运动的,可用来讲解天球旋转的知识,如为什么不同纬度看到的星体运动路线不同等。
同样可以演示月相成因。用一张白纸蒙住半个球面,以示意月球的发光面即月球迎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托着“月球”在教室里自西向东绕一圈,边走边讲,分别说明朔、上弦月、
望、下弦月的情形,即各种月相的名称雄、同太阳出没比较、月出时间、月落时间和夜晚见月情形等,并与课外实际观察相结合。这样学生有了切身体会,对月相的空间认识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四、创设大气环流空间意境
大气环流讲解起来比较抽象。为了突破空间难点,可将教室按纵经横纬进行编排,把教室最中间的一排看作赤道,因终年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赤道低气压带;把教室最前排定为北极和最后排定为南极,因其终年寒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同时分别讲解其它的气压带和风带。可叫高气压位置上的同学站起来用手示意风向,风总是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北半球沿前进方向往右偏,南半球往左偏。这样既能寓教于乐,又对知识印象深刻。
五、 创设世界气候、自然带空间意境
把教室按纵经横纬进行划分,结合所代表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和下堑面状况等,对各纬度的气温和降水进行分析,从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气候特征和形成原因,运用比较法,由学生分析、教师补充并板书在黑板上,再结合地图册进行讲解。如最中间一排为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南北纬十度之间,全年高温多雨,成因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
自然带的内容可同理而推。
六、 创设气旋、反气旋空间意境
在讲解气旋、反气旋内容时,在教室的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及中心位置各找一名同学站立示意,四周代表一条闭合等压线。
讲解气旋时,四周的同学面向中心,双手平直向前,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四周指向中心,然后都把双手往自己的左边摆,中心的同学双手合十并向上举,表示南半球的气旋呈顺时针辐合并由中心上升;讲北半球气旋时,四周的同学则双手往右摆,表示呈逆时针辐合并由中心上升。
讲解反气旋时,四周的同学背对中心,双手平直向前,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中心指向四周,然后都把双手往自己的左边摆,中心的同学双手合十并向下压,表示南半球的反气旋由中心下沉并呈逆时针辐散;讲北半球反气旋时,四周的同学则双手往右摆,表示气流由中心下沉并呈顺时针辐散。
再叫每个同学都用左手表示南半球、右手表示北半球,都呈半握拳状,大拇指表示中心气流,四指表示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气旋转拇朝上,反气旋拇指朝下。经过这样的动手实做,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必然深刻!
总之,要想尽办法让学生共同参与,要置身于形象的空间之中,教室就是一个很好的空间,只要我们不断思索,教室便是突破地理空间难点的理想场所!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