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睡觉前玩手机会影响睡眠
会的。研究证明,电脑、手机和平板屏幕所放射出来的短波蓝光会刺激视神经,导致褪黑激素分泌被抑制,让人变得非常难以入睡。
褪黑素(Melatonin)是一种主要由松果体腺夜间分泌的吲哚类神经激素,对维持正常睡眠觉醒周期起到主要作用。
由于光照信息可以通过视网膜、视神经传递至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而后经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颈上神经节(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传递到松果体,以控制褪黑素分泌。因此手机屏幕以及房间内产生的光线会造成褪黑素分泌减少、规律紊乱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一句话图解: 光线射进你的眼睛,经过一系列运输,抵达松果体,影响它分泌褪黑激素。于是,你又战到1点。第二天进入后悔模式。
马上放下手机召唤褪黑素吧!
原来睡前玩手机竟然会越玩越精神,意识到这个问题建议大家一起放下手机,召唤褪黑素!
强烈建议各位小伙伴们睡前两小时就不要再盯着任何电子设备看了,卧室的照明也最好使用暖色系的光源,例如比较温和的黄光灯或小夜灯。这些做法都可以给到松果体传递一个信号:要睡觉了,该干活了,赶紧激发出一些褪黑素出来。
如果真的是睡前不玩会手机看点东西就睡不着。那就做些预防措施:比如给设备贴上防蓝光贴膜、降低屏幕亮度、打开手机夜间模式。也选择听一会儿轻音乐或阅读纸质书。
现在没有手机都不知道怎么过了。
《健康报》指出,当我们的身体处于自然光或黑暗环境中时,下丘脑就开始控制我们的生物钟,它会根据周围的环境,调节我们的睡眠周期和睡眠模式,而我们的体内也会出现日夜不同的激素。
研究已证明,电脑、手机和平板屏幕所放射出来的短波蓝光对人体视网膜刺激最强烈。因此,如果睡前长时间暴露在这种光线下,将导致褪黑激素分泌被抑制,身体的生物钟就会被混淆,自然睡眠模式被破坏,让人变得非常难以入睡。
睡眠长期被影响对人体损害非常大。华龙网刊文称,睡眠障碍问题会增加人们患这些疾病的风险:心脏疾病、心脏衰竭、心律不齐、高血压、中风、糖尿病。
睡觉前可以用听舒缓的音乐代替玩手机:
睡前玩手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睡眠质量,长期来看,还会破坏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睡前应该做到关闭手机,放松身心。
中青在线建议,睡前10到30分钟内,人们应该强制关闭所有的电子设备,营造出一个尽量黑暗的环境。《山西晚报》也提醒,睡前可适当静坐、散步、听一些低缓的音乐等,使身体逐渐由动入静,因为静则生阴、阴盛则寐,适当安静能够帮助人们入睡。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睡前沉溺手机难以入眠?长期睡不好可致抑郁症
推荐于2017-12-16
原因是:1,生长期的人要晚9点睡觉,晚上11点前进入深度睡眠就好。
2,晚上11点分泌生长素,过了0点就不长个了。
3,晚9到凌晨3点是人深度睡眠时间,过了睡多少都没用。
4,手机有蓝光,会影响视力。
5,手机光线能造成退黑色素分泌不足,影响睡眠质量和新陈代谢。
6,手机的电磁波会影响内分泌,造成身体内分泌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