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反复怎么回事吃了退烧药过四五个小时就烧起来
4个回答
2017-03-09
展开全部
小孩子一到天热和换季的时候就经常这样,高烧了,给小宝打针和吃药都只是暂时降温,等药效一过孩子的体温又要长上去,往往高烧会持续两到三天,在这一段时间里,你给孩子按时吃药,最好不要打针,因为孩子太小,然后给他用酒精棉擦全身,再在腋下夹上,再少吃上点消炎药,应该过一两天就没事了,因为炎症的消失得有一段时间。
人体的下视丘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作用就像冷气机的温度设定,正常的时候,婴幼儿设定的温度比成人稍高,婴幼儿肛温大约在摄氏三十七点五度,上下变动一度左右。成人和较大儿童口温大约摄氏三十六点八度,上下变动零点五度。
如果设定温度提高,例如人体感染病原,引起白血球反应,产生“热素”,就会刺激下视丘的体温调节中枢,当设定温度被调到39℃时,身体藉着肌肉打颤收缩产热,或者减少出汗散热,将体温提升到39℃为止。所以发烧前,可能会发冷发抖,再突然高烧,产生某些细菌毒素,这种现象特别明显。
许多父母也观察到,孩子容易在夜间发高烧。这是因为婴幼儿身体含水比例较成人高,只要轻度缺水就影响散热,容易发烧。孩子生病的时候,体力变差,睡得久。夜间长时间不进食喝水,当然体温升高。
第1,造成发烧的因素
非疾病因素
婴儿体温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温度过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摄取不够、水份流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某些特殊药物作用,其它如预防注射也可能引起发烧。若体温呈现不稳定状态,则应考虑疾病的可能性。
疾病因素
·小于3个月的婴儿发烧
以细菌感染最常见(如B型链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肠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会引起发烧。最严重的感染疾病是败血症。所以新生儿发烧时,一定要带给医生检查,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大于3个月的婴幼儿发烧
最常见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细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严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脓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无法从外表看到异常现象。
此外,当小朋友有原因不明显的发烧时,验尿检查也是很重要的。大小孩在泌尿道感染时可能出现频尿、小便痛,甚至于有小便失禁、腰痛的现象。小婴儿则可能只有厌食、吐奶、腹泻、黄疸等现象,看不出泌尿道方面的症状,所以非常容易误诊。少部份的泌尿道感染是因为泌尿器官先天发育畸型,例如肾脏的形状不对、输尿管进入膀胱的角度不对等等,需要以手术治疗。
第2,几度算发烧?
儿童的体温在36.2℃~38℃为正常。一般定义:肛温高于37.8℃,口温高于37.3℃,腋温高于36.8℃为发烧。现在用耳温枪的机会较多,耳温枪所量的温度与肛温相近,均称为“核心温度”(core temperature)。
第3,如何正确量体温?
1.测量腋温比肛温好:因肛温必须插入肛门内,对宝宝较具刺激性,腋温则较温和。
2.三岁以下宝宝适用水银温度计或耳温枪:耳温枪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已被医界肯定;水银温度计则较电子温度计准确。
3.使用前将水银柱甩至36℃以下:如此测量到的体温才准确。
4.需测量足够时间:若测量腋温需夹5分钟以上,肛温则仅需1分钟即可。
5.肛表要先润滑:测量肛温前,需先在肛表上涂上润滑膏,然后插入肛门内2公分即可。
6.洗澡、饮食、运动后不可立即量体温:洗澡后要半个小时才能测量体温;吃热的食物、大热天刚从外面进来或运动后,其体温在38~38.5℃之间,应先休息半小时后再量,不宜遽然诊断为发烧。
第4,一发烧就要马上退烧吗?
发烧是一个警讯,它在通知你身体有某部位生病了;然而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长久以来一直有争议。主张不必退烧的学者诊断,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分析发烧的形态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此外,发烧本身还有帮助杀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所以不太高的发烧是不必急着退烧的。
不过,多数医生赞成适度的退烧。因为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内在的消耗,病人头痛、倦怠、心跳加速。婴幼儿容易脱水,发烧造成水分蒸发,更是恶性循环,婴幼儿热性痉挛的比例较高,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第5,如何自行帮宝宝退烧?
当宝宝体温达上述的发烧温度时,使用以下温和(物理性)的退烧方法可让宝宝舒服一些:
1.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
2.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
3.温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或75%酒精兑水1/2,亦可用二锅头酒兑水1/4,放在一个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会让小朋友觉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擦拭后可用浴巾盖一下身体,等5~10分钟,酒精蒸发得差不多的时候,体内的血液循环到了身体表面,又使皮肤变热时,就可以再重复第二次,如此重复三次左右,体内外的温度可迅速下降。由于退烧速度较快,此方法适合1岁以上之幼童,且超过40℃以上不易退之高烧使用。
4.以凉毛巾擦拭:用稍凉的毛巾(约25度)在额头、脸上擦拭。
5.多喝水:有助发汗,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流失的水份。
6.使用冷水枕:肛温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局部散热。现在市面上的软冷水枕甚为方便,冷度也不会太冷,较大幼儿及儿童可用。
但是不建议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为婴儿不易转动身体,会造成局部过冷而冻伤或导致体温过低。
7.适当增减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畏寒),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如果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则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第6,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
退烧药的种类很多,一般都在体温达摄氏38.5℃以上时才开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药中间一定要间隔4~6小时。退烧药包含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
1.水剂:较温和而安全,最普遍使用的是普拿疼糖浆(acetaminophen)及Ibuprofen糖浆。
2.锭剂:阿司匹林锭剂退烧效果也很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发“雷氏症候群”,因此目前几乎不再使用。普拿疼这类退烧药锭剂,多吃也可能引起肝功能问题,一般安全剂量是每公斤体重每日不可超过150毫克。
3.栓剂:用来塞肛门,由直肠吸收,效果快速,当小孩拒绝吃药时也能退烧,非常方便,但使用次数要少,因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使体温降太快,或是反复刺激肛门,造成腹泻,过度使用栓剂也有引发胃溃疡的案例。
4.针剂:打退烧针是最不安全的方法,有的孩子甚至会过敏休克。然而目前并没有针对退烧针所作的过敏试验,因此除非无法使用口服退烧药(如严重呕吐或禁食中)且无法使用肛门塞剂(如严重腹泻),用尽方法仍无法退烧,最后一步才会考虑打退烧针。
第7,发烧会烧坏脑袋吗?
宝宝一发烧,父母之所以急,不外乎是存在一个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其实,发高烧本身是不会使“脑筋变坏,智能变差”的,以往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人们对发高烧背后的原因没有区分清楚。
其实,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婴幼儿体温控制中枢稳定性不如成人,轻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烧40℃,父母不必过于惊慌。
根据统计,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很少超过4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罹患细菌性脑膜炎或败血症的可能比较高,应特别警惕。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是41.6℃,超过这一极限,脑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回复的损伤,但这种极端的高温很少伴随疾病发生。
发烧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去寻找病因,对症治疗。一般感冒常会发烧2~4天,如果活动力佳、进食正常则不必太担心。但需注意感染有无恶化或发生并发症的情形,如婴幼儿出现哭闹不停、活动力差、高烧不退、不肯进食、抽搐等,应尽速就诊。
通常一般滤过性病毒感染不需使用抗生素就会痊愈,不应主动要求医师开立抗生素,因为反而易造成抗药菌种之衍生。一旦医师建议使用,应仔细讨论使用适应症及使用时间。
人体的下视丘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作用就像冷气机的温度设定,正常的时候,婴幼儿设定的温度比成人稍高,婴幼儿肛温大约在摄氏三十七点五度,上下变动一度左右。成人和较大儿童口温大约摄氏三十六点八度,上下变动零点五度。
如果设定温度提高,例如人体感染病原,引起白血球反应,产生“热素”,就会刺激下视丘的体温调节中枢,当设定温度被调到39℃时,身体藉着肌肉打颤收缩产热,或者减少出汗散热,将体温提升到39℃为止。所以发烧前,可能会发冷发抖,再突然高烧,产生某些细菌毒素,这种现象特别明显。
许多父母也观察到,孩子容易在夜间发高烧。这是因为婴幼儿身体含水比例较成人高,只要轻度缺水就影响散热,容易发烧。孩子生病的时候,体力变差,睡得久。夜间长时间不进食喝水,当然体温升高。
第1,造成发烧的因素
非疾病因素
婴儿体温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温度过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摄取不够、水份流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某些特殊药物作用,其它如预防注射也可能引起发烧。若体温呈现不稳定状态,则应考虑疾病的可能性。
疾病因素
·小于3个月的婴儿发烧
以细菌感染最常见(如B型链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肠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会引起发烧。最严重的感染疾病是败血症。所以新生儿发烧时,一定要带给医生检查,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大于3个月的婴幼儿发烧
最常见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细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严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脓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无法从外表看到异常现象。
此外,当小朋友有原因不明显的发烧时,验尿检查也是很重要的。大小孩在泌尿道感染时可能出现频尿、小便痛,甚至于有小便失禁、腰痛的现象。小婴儿则可能只有厌食、吐奶、腹泻、黄疸等现象,看不出泌尿道方面的症状,所以非常容易误诊。少部份的泌尿道感染是因为泌尿器官先天发育畸型,例如肾脏的形状不对、输尿管进入膀胱的角度不对等等,需要以手术治疗。
第2,几度算发烧?
儿童的体温在36.2℃~38℃为正常。一般定义:肛温高于37.8℃,口温高于37.3℃,腋温高于36.8℃为发烧。现在用耳温枪的机会较多,耳温枪所量的温度与肛温相近,均称为“核心温度”(core temperature)。
第3,如何正确量体温?
1.测量腋温比肛温好:因肛温必须插入肛门内,对宝宝较具刺激性,腋温则较温和。
2.三岁以下宝宝适用水银温度计或耳温枪:耳温枪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已被医界肯定;水银温度计则较电子温度计准确。
3.使用前将水银柱甩至36℃以下:如此测量到的体温才准确。
4.需测量足够时间:若测量腋温需夹5分钟以上,肛温则仅需1分钟即可。
5.肛表要先润滑:测量肛温前,需先在肛表上涂上润滑膏,然后插入肛门内2公分即可。
6.洗澡、饮食、运动后不可立即量体温:洗澡后要半个小时才能测量体温;吃热的食物、大热天刚从外面进来或运动后,其体温在38~38.5℃之间,应先休息半小时后再量,不宜遽然诊断为发烧。
第4,一发烧就要马上退烧吗?
发烧是一个警讯,它在通知你身体有某部位生病了;然而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长久以来一直有争议。主张不必退烧的学者诊断,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可以帮助白血球抵抗细菌。分析发烧的形态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此外,发烧本身还有帮助杀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所以不太高的发烧是不必急着退烧的。
不过,多数医生赞成适度的退烧。因为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内在的消耗,病人头痛、倦怠、心跳加速。婴幼儿容易脱水,发烧造成水分蒸发,更是恶性循环,婴幼儿热性痉挛的比例较高,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第5,如何自行帮宝宝退烧?
当宝宝体温达上述的发烧温度时,使用以下温和(物理性)的退烧方法可让宝宝舒服一些:
1.冷敷法: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
2.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
3.温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或75%酒精兑水1/2,亦可用二锅头酒兑水1/4,放在一个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会让小朋友觉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擦拭后可用浴巾盖一下身体,等5~10分钟,酒精蒸发得差不多的时候,体内的血液循环到了身体表面,又使皮肤变热时,就可以再重复第二次,如此重复三次左右,体内外的温度可迅速下降。由于退烧速度较快,此方法适合1岁以上之幼童,且超过40℃以上不易退之高烧使用。
4.以凉毛巾擦拭:用稍凉的毛巾(约25度)在额头、脸上擦拭。
5.多喝水:有助发汗,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流失的水份。
6.使用冷水枕:肛温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局部散热。现在市面上的软冷水枕甚为方便,冷度也不会太冷,较大幼儿及儿童可用。
但是不建议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为婴儿不易转动身体,会造成局部过冷而冻伤或导致体温过低。
7.适当增减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畏寒),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如果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则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第6,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
退烧药的种类很多,一般都在体温达摄氏38.5℃以上时才开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药中间一定要间隔4~6小时。退烧药包含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
1.水剂:较温和而安全,最普遍使用的是普拿疼糖浆(acetaminophen)及Ibuprofen糖浆。
2.锭剂:阿司匹林锭剂退烧效果也很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发“雷氏症候群”,因此目前几乎不再使用。普拿疼这类退烧药锭剂,多吃也可能引起肝功能问题,一般安全剂量是每公斤体重每日不可超过150毫克。
3.栓剂:用来塞肛门,由直肠吸收,效果快速,当小孩拒绝吃药时也能退烧,非常方便,但使用次数要少,因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使体温降太快,或是反复刺激肛门,造成腹泻,过度使用栓剂也有引发胃溃疡的案例。
4.针剂:打退烧针是最不安全的方法,有的孩子甚至会过敏休克。然而目前并没有针对退烧针所作的过敏试验,因此除非无法使用口服退烧药(如严重呕吐或禁食中)且无法使用肛门塞剂(如严重腹泻),用尽方法仍无法退烧,最后一步才会考虑打退烧针。
第7,发烧会烧坏脑袋吗?
宝宝一发烧,父母之所以急,不外乎是存在一个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其实,发高烧本身是不会使“脑筋变坏,智能变差”的,以往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人们对发高烧背后的原因没有区分清楚。
其实,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婴幼儿体温控制中枢稳定性不如成人,轻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烧40℃,父母不必过于惊慌。
根据统计,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很少超过4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罹患细菌性脑膜炎或败血症的可能比较高,应特别警惕。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是41.6℃,超过这一极限,脑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回复的损伤,但这种极端的高温很少伴随疾病发生。
发烧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去寻找病因,对症治疗。一般感冒常会发烧2~4天,如果活动力佳、进食正常则不必太担心。但需注意感染有无恶化或发生并发症的情形,如婴幼儿出现哭闹不停、活动力差、高烧不退、不肯进食、抽搐等,应尽速就诊。
通常一般滤过性病毒感染不需使用抗生素就会痊愈,不应主动要求医师开立抗生素,因为反而易造成抗药菌种之衍生。一旦医师建议使用,应仔细讨论使用适应症及使用时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孩子发烧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一旦发烧的话,如果在半夜大人们常常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孩子发烧反复到底怎么办,小儿发烧的治疗
正常人腋窝温度为36—37.4℃,宝宝体温易波动,感染以及运动等多方面因素都可使宝宝体温发生变化。如果宝宝发烧在38.5℃以下,建议只使用物理降温方法,若是在38.5℃以上,爸妈最好及时给宝宝服用退烧药。若宝宝此时在3个月以内,应将宝宝送院检查治疗。腋温就是我们平常提及的体温,大于37.5度属发热;大于38.5度应服退热药。
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婴儿发烧新生儿体温稍高于成人,尤其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系统还未发育完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所以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发生变化。
例如在傍晚时,宝宝的体温往往比清晨时要高一些;宝宝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如果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宝宝的体温也会升高一些。如果宝宝有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他的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症状和体征,通常也不应该考虑是病态。
婴儿正常体温范围
口腔体温范围36.7℃—37.7℃之间;
腋窝温度范围36.0℃—37.4℃之间;
直肠温度范围36.9℃—37.9℃之间。
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婴儿发烧的病因
发烧不是病,它只是身体的一项示警征兆,告诉我们身体内恐怕有问题,可能是疾病因素,也可能不是。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实,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发烧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这些能力应可以抵消发发烧时所经历的不舒服。
以下列举些能引起发烧的疾病。
1、感冒:不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感冒的症状不一,发烧、食欲下降、肠胃不适、拉肚子、耳鼻喉等问题都有。
2、耳鼻喉发炎:耳鼻喉的问题通常会有发炎现象,所以会有红肿的产生,是一种病毒感染,常见有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红肿(宝宝通常不愿意进食)等症状。
3、幼儿急疹(玫瑰疹):典型的症状就是会莫名高烧(39℃以上),大约持续3—4天,然后起红疹(此时烧会退去),红疹通常会慢慢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也没有其他并发症,爸妈不用担心。
正常人腋窝温度为36—37.4℃,宝宝体温易波动,感染以及运动等多方面因素都可使宝宝体温发生变化。如果宝宝发烧在38.5℃以下,建议只使用物理降温方法,若是在38.5℃以上,爸妈最好及时给宝宝服用退烧药。若宝宝此时在3个月以内,应将宝宝送院检查治疗。腋温就是我们平常提及的体温,大于37.5度属发热;大于38.5度应服退热药。
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婴儿发烧新生儿体温稍高于成人,尤其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系统还未发育完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所以体温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而发生变化。
例如在傍晚时,宝宝的体温往往比清晨时要高一些;宝宝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如果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宝宝的体温也会升高一些。如果宝宝有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他的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症状和体征,通常也不应该考虑是病态。
婴儿正常体温范围
口腔体温范围36.7℃—37.7℃之间;
腋窝温度范围36.0℃—37.4℃之间;
直肠温度范围36.9℃—37.9℃之间。
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婴儿发烧的病因
发烧不是病,它只是身体的一项示警征兆,告诉我们身体内恐怕有问题,可能是疾病因素,也可能不是。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实,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发烧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这些能力应可以抵消发发烧时所经历的不舒服。
以下列举些能引起发烧的疾病。
1、感冒:不论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感冒的症状不一,发烧、食欲下降、肠胃不适、拉肚子、耳鼻喉等问题都有。
2、耳鼻喉发炎:耳鼻喉的问题通常会有发炎现象,所以会有红肿的产生,是一种病毒感染,常见有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红肿(宝宝通常不愿意进食)等症状。
3、幼儿急疹(玫瑰疹):典型的症状就是会莫名高烧(39℃以上),大约持续3—4天,然后起红疹(此时烧会退去),红疹通常会慢慢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也没有其他并发症,爸妈不用担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般来说,孩子发烧以后服用退热药出汗可以维持4-6个小时,但也有一些孩子在高热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他可能会迅速的出现第二次发热的情况,那这个时候药效还不能完全达到排泄的状态,所以这个时候可以进行物理降温,可以给孩子多用温水擦拭一下身体,或者洗个温水澡,都可以适当的帮孩子的体温有所下降。
另外,可以让孩子多喝热水,让他多喝水之后可以多出汗、多排尿,也可以把一部分的热量带出体外,同时也帮助退热药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还可以适当的用物理的冰贴或者退热贴,也会有降温的作用,这些办法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到4-6小时以上可以给孩子再一次喂药,那么在吃药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除了退烧以后,也要注意原发病是什么。如果反复的发热控制的不理想,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原发的疾病,治疗了原发病之后,孩子的体温才能得到比较好的控制
另外,可以让孩子多喝热水,让他多喝水之后可以多出汗、多排尿,也可以把一部分的热量带出体外,同时也帮助退热药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还可以适当的用物理的冰贴或者退热贴,也会有降温的作用,这些办法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到4-6小时以上可以给孩子再一次喂药,那么在吃药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除了退烧以后,也要注意原发病是什么。如果反复的发热控制的不理想,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原发的疾病,治疗了原发病之后,孩子的体温才能得到比较好的控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