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长的很高

 我来答
mf8118
2017-02-02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52%
帮助的人:848万
展开全部
人是否长高,要看他长骨及脊椎骨的生长板是否尚未关闭。某些情况下,比如生长激素,甲状腺素,性腺激素分泌不足而致的生长迟滞,给予适当的补充后会有一段生长赶上的现象,那也是因为生长板还没有闭合,软骨细胞仍可以接受刺激,分裂、骨化。
那么如何刺激机体继续生长呢?
1.影响长高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后天影响最大的是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身体造成的推拉力量,能刺激机体内的代谢过程,从而导致骨组织的加速生长,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动力性练习,如纵跳、悬垂、跳远、跳高、游泳等运动是刺激长高的最有效方法。不想运动、也应该把握机会走楼梯、踏青、郊游、帮父母作家事等,只有让身体活动,身高才会有机会向上发展。
2.精神因素对长高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心理的激奋状态能通过内分泌系统对身高发生积极影响。自信自己的个子一定能长得高高的,想象自己在不断长高,对机体生长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保持乐观的情绪也是机体生长的有利条件。
3.体育锻炼后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对青少年来说,只有每天睡觉在8小时以上,身体发育有关的荷尔蒙才能够正常分泌。
4.饮食多样化,根据美国药物食品管理局FDA的建议,长高最需要的营养素是钙质、维他命D、维他命A、维他命C、矿物质镁、矿物质锌、蛋白质。
高卢雄鸡和大巴黎
2018-04-16 · TA获得超过47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5万
展开全部
人的身高物质基础是骨骼。与身高相关的主要是头颅、脊柱和下肢长骨 3 部分。
专家提醒:人的身体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按照自上而下、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的。 头部发育最早,出生时,新生儿头长就为成人头长的 1/2,而新生儿的头颅长度是其自 身身长的 1/4。相形之下,下肢发育较迟,新生儿出生时仅为成人的 1/4。因此,人出生以后下肢长骨 的发育对身高影响最大。
由胎儿发育到成人身体各部分发育比例的变化 。一般来说,在正常的情况下,人出生时身长为 50厘米左右;1 周岁内是身高增长的第 1 次飞跃,能长到 75 厘米左右;2 周岁时长到85 厘米左右;3~7 周岁每年增高6~15 厘米。大多数人到 11~12周岁时,会长到 155~160 厘米。这一时期,大多数人个头高矮差别不 是很大。然而,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身高和全身器官一样,又经历一次飞跃。遗传因 素、 营养状况和体育锻炼等各种条件使得人和人之间身体的高矮有了明显的差异。 这一时期, 有人每年可增高 6~7 厘米,甚至增高 10~13 厘米。上初中时,身高增长是非常明显的,往往一两年内, 一个天真烂漫、充满稚气的儿童就发育成一个壮实的小伙子或亭亭玉立的美少女了。17~18周岁以后,身高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一直到性成熟时,即女孩18~23周岁,男孩 22~25 周岁时才基本停止,这时人的身高就基本定型了。
测量身高
好处
人们普遍认为体重变化快,因而常用体重的增减作为评定健康的客观标准。其实,用身高增长来评定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和疲劳程度其准确性也不亚于体重。
儿童青少年时期,每年测量1~2次(最好每季度测量一次)身高是及时掌握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身高增长正常,说明生长发育良好;身高增长缓慢、基本不长、甚至停止增长就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针对性补救。
中老年人经常测量身高,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评定衰老程度。身高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正常人以20~30岁为最高峰,从40岁开始,年龄每增加10岁,身高就降低1~2厘米。男性老年人的身高平均要降低2.25%,女性平均要降低2.5%。国外有人报告说,从40岁到90岁,人体身高可下降7~9厘米,甚至出现明显的驼背。人体这一生理变化,俗称“老缩”。
一日之内的身高变化还是评定生理负荷大小和疲劳程度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某一个体而言,早晨起床时最高,晚上睡觉前最矮。身高的这种变化与职业特征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些肩担、背扛的重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尤其是举重运动员,一日之内的身高变化更为明显,早晨起床时要比晚上睡觉前高出2~5厘米。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脊柱椎间盘被压缩。二是维持人体脊柱正常生理弯曲的颈、背、胸部的肌肉一天承受负荷而逐渐疲劳,脊柱的支撑力减小,弯曲度增大,随之身高亦相应降低。
测量身高的方法和要求
1)测量方法:被测量者赤脚,“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紧靠身高计的立柱上。测量者站在被测量人的左右均可,将其头部调整到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的最低点齐平,再移动身高计的水平板至被测量人的头顶,使其松紧度适当,即可测量出身高。
2)测量要求:每次测量身高均应赤脚,并在同一时间(早晨更准确),用同一身高计,身体姿势前后应一致,身高计应放在地面平坦并靠墙根处。每次测量身高最好连续测两次,间隔30秒。两次测量的结果应大致相同。身高计的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测量上身长度的方法和要求
1)测量方法:被测量者坐在身高坐高计的坐板上,头的枕部、两肩胛间的脊部和骶部三点应贴在身高计的立柱上。坐时头正直,眼平视,躯干挺直,两腿并拢,大小腿间保持90度的夹角,两脚踏在地面或身高计的垫板上,两臂自然垂于体侧。测量者的站位与操作同测身高。
2)测量要求:被测量人头的枕部、两肩胛间的脊部和骶部三点应贴在身高计的立柱上。其余与测身高相同。
测量下肢长度的方法和要求
1)测量方法:被测量者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站在平坦的地面上。测量左下肢股骨大转子上缘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即是下肢的长度。
2)测量要求:测量人一定要摸准被测量者大转子骨上缘的部位。触摸时,先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贴在被测量人大转子骨的部位,让被测量者屈膝抬起大腿,再直腿前后摆动几次,测量人就能准确地判断大转子骨(股骨上端随动作转动处)的上缘位置。测量的钢卷尺误差不得超过0.2厘米。
普通家庭没有身高计可用小卷尺拉直固定在门上,用书代替身高计的水平板,按操作方法测量,同样可以准确地测出身高。
前面已经讲到,身高取决于遗传和后天环境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中,遗传虽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后天环境因素,特别是长高的两个关键时期内,保证充足而又平衡的营养和经常性的体育运动的积极作用也不可低估。
许多人都希望自己身材高大些,某些女青年找对象也特别注重男子的身高。曾几何时,社会上就流传着把中等身材的男青年比喻成几等“残废”的笑话。择偶片面强调身高实属欠妥。人高有优越性,矮个也有其优势。将高与矮这两个群体相比,矮个儿比高个儿更聪明、伶俐,更健康长寿。我国医学专家对湖南、湖北、广西、贵州等省区调查发现,90岁以上老人的身高多在140~160厘米之间,体重40千克左右。美国学者马劳斯以身高173厘米为界,调查了美国各界名人和运动员,结果有11%的矮个儿比高个儿多活9岁。750名男性中,活过90岁的15人里矮个儿有13人。活过90岁且有成就的9位名人中矮个儿占8人。230 厘米以上的巨人平均只活了39.8岁。美国历届总统矮个子平均活80.2岁,高个子平均只活了66.6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平均身高已取得显著成效。以我国为例,据卫生部资料显示,我国2006年,16岁中学生男性身高平均为172厘米,女性162厘米;比起2000年统计的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69.7厘米、女性158.6厘米有明显增加。
那么理想的身高究竟多少最佳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期待长高和控制长高将变成现实。果真如此,人类更加幸福。
2015年6月30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介绍《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有关情况。
近十年来,我国居民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据2015年7月卫生厅公布的全国18岁及以上(包括老年人)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著。[2]
影响因素
身高、体重指标,不但反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而且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相吻合。身高是对人体纵向各部分的长度与比例而言,原于人体的纵向生长,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男性在20~24岁、女性在19~23岁,四肢长骨和脊椎骨均已完成骨化,身高就停止增长了。
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如遗传、营养、体育运动、环境、生活习惯、种族、内分泌、性成熟早晚(初潮年龄18岁比11岁者平均高出5厘米)、远近亲婚配、医学进步等等。
遗传
生长发育受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营养、体育锻炼及各种生活条件因素共同影响。但在诸多影响身高的因素中,遗传是比较重要的。人体从一个单细胞的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复杂的多细胞个体,从一个幼小的胎儿发育成一个体格健壮的个体,均受遗传基因的控制。体长的遗传力高达0.75~0.92,尤其对女儿的影响更大,遗传力高达0.85~0.92。即是说,男身高有75%~92\\%、女有85\\%~92%,受到遗传变异的影响。男最高只有25%、女最高仅有15%取决于后天其它因素。证明遗传对子女身高起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对而言,体重受遗传基因的影响较小,男63%、女42%受遗传影响。男有37%、女有58%取决于后天环境因素。可见后天环境对体重的影响较大。
营养
营养是人类赖以生存,即维持正常生命、发展身体、从事活动等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特别是人体两次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内,保证供给质优量足的营养,并使维生素和矿物质(钙、磷、锌等)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比农村同龄人平均高出2~4厘米,原因之一是城市营养好于农村。仅以蛋白质为例,身高的营养特别是由蛋白质“堆起来的”。已知在人体或自然界的氨基酸约有20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要靠营养来提供。食物能提供足够的8种必要的氨基酸,这就有利于加速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促使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骺软骨的生长发育。以赖氨酸为例,日本将六对孪生婴儿分成两组实验,第一组供给正常营养,第二组在正常营养中再加赖氨酸,实验13200小时后检查发现,第二组婴儿比第一组高1.7厘米,体重多1千克。对学龄儿童实验证明,每餐面包中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和体重均显著超过其他学龄儿童。有的国家还在儿童青少年午餐面包中加25克黄豆粉和适量的钙、铁、维生素,半年后这些儿童青少年比吃普通饮食的儿童青少年重2.62千克,高0.9厘米,血色素高3.4克。原因是蛋白质不仅是人体的“建筑材料”,而且是参与人体重要生理活动的酶、激素、血红蛋白、肌纤凝蛋白以及构成人体支架的胶原蛋白的重要物质。同样,母体的营养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胎儿的正常发育,如果饮食中缺乏某种营养素,将会引起胎儿的畸形。
点击加载更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