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棱两可’这个成语出自谁的典故

 我来答
剑王牙
高粉答主

2017-07-04 · 关注我不会让你失望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11.8万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1.3亿
展开全部
模棱两可
mó léng liǎng kě
[释义] 模棱:说话处事含混;两可: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形容对事情的两面没有明确的态度或主张。
[语出]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正音] 棱;不能读作“línɡ”。
[近义] 不置可否
[反义] 旗帜鲜明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偏正式。
[辨析] ~与“不置可否”有别:~指表态不明确;可作“言辞”的定语;可作补语;“不置可否”多指“避而不谈”;不表示态度;不能作“言辞”的定语。
[例句] 在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态度鲜明;决不能~。
[英译] betwixt and between
木痘j闯乒
2017-07-04 · TA获得超过155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4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6万
展开全部
模棱两可 ( mó léng liǎng kě ) 模棱: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形容对事情双方不置可否,是非不分.出处《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不敢坚持一个一定的主张,就不得不采取~、含混的语句了,” 近义词 不置可否、模棱两端 反义词 旗帜鲜明 典故 唐朝前期著名诗人苏味道,仕途顺利,官运亨通,仅做宰相前后长达数年之久.但他在位并没做出什么突出成绩来.他老于世故,处事圆滑,他常对人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稜(léng)(同棱)以持两端可矣.”意思是:处理事情,不要决断得太清楚,太明白,要是这样处理错了,必会遭到追究和指责.只要模棱两可,哪边都抓不着(小辫子)就行了.当时,人们根据他这种为人处世的特点,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苏摸稜”.“模棱两可”说明人在处理问题时,含糊其辞,不明确表态,不置可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7-07-04
展开全部
【出处】: 《旧唐书·苏味道传》:“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信者v无疆
2021-08-17 · TA获得超过10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9万
展开全部
典故是讲故事,不是回答释义。可以查搜“苏味道”“苏模棱”,因敢于说出意见直言不讳而入狱的人,出狱后,每经说自己想法时,都要抚摸桌子椅子的边棱,并且给出两可的意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9-04-17
展开全部
成语故事
苏味道是唐初人,文章写得好,在当时有些名气,和当时另一个文士李峤齐名,人称“苏李”。
苏味道据说从小很聪明,20岁就考上进士,做官做到吏部侍郎,武则天执政时,还担任过宰相。但此人办事缺乏决断,往往这样也好、那样也行,从不表示明确的态度。他以为这样方可不得罪人、不出错,即使错了,也可以不负责任,以便永远保住名誉地位。他曾说过一句话,典型地道出了苏味道圆滑的处世哲学:“决事不欲明白,误则有悔,摸棱持两端可也。”意思是,处理事情不要明白说出自己的意见,否则出了错就要后悔不及,能够摸棱持两端为最好。
棱,棱角,也写作“棱”。例如一根方柱,有四条棱。用手抚摸任何一条棱,可以同时摸到两个面,而并不肯定摸哪一面,所以叫作“持两端”。
苏味道这一套“摸棱持两端”的态度,自以为很聪明。人们叫他“苏摸棱”,也叫摸棱手”或“摸棱子”。后来,人们逐渐将“摸棱”演化为“模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