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吃降压药后血压多少正常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正常情况下高压控制在140以内,低压控制在90以内即可。
但是不同人群的降压目标不同,一般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对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高危患者,应酌情降至更低。
对所有患者,不管其他时段的血压是否高于正常值,均应注意清晨血压的监测,有研究显示半数以上诊室血压达标的患者,其清晨血压并未达标。
高血压注意事项
(1)血压计要定期检测和校对,以保持准确性。
(2)对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3)测量前30min内无剧烈运动、吸烟、情绪变化等影响血压的因素,情绪稳定,袖口不宜过紧。
(4)按要求选择合适的袖带。
(5)充气不可过快、过猛,防止汞外溢;放气不可过快或过慢,以免导致读值误差。
(6)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应重测。重测时,待水银柱降至“0”点后再测量。
(7)偏瘫患者在健侧手臂测量。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高血压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血压
舒尔佳奥利司他
2018-07-31 广告
2018-07-31 广告
我爸也有高血压,吃降压药一周后可量看,如果没有效果,可以找医生,试其它降压药,每个人的适应能力都不一样. 我咨询过医生,一般来说,不要在剧烈运动后量都可以拉,早上和下午各量一次,如果你用的是电子血压计,建议周期性的去医院量,因为电子血压计有...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舒尔佳奥利司他提供
展开全部
1、开始服药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定期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水平调整用量使血压逐步恢复正常:
高血压病患者到医院看了病以后,首先需要注意的第一条就是在刚开始服药的前一周每日定时测量血压,使血压控制的目标值是正常水平:120—130/70_80mmHg之间。而有的病人只注意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忽略了血压的测量,天天服药不去测量血压。仅凭感觉,片面的认为只要服用降压药后,原来的头晕头痛消失后身体没有不舒服就是血压不高了。等到突然有一天感到头晕头痛不舒服,四肢发软无力也不去量血压,自认为是血压高了,就自己随意增加降压药量,结果头晕越来越重,没办法来找医生。说:大夫我服降压药无效,血压不降又升高了,引起了头痛头晕。而大夫一量血压,是血压降的太低了。
而有的患者由于长期服用降压药而没有定期量血压,等到不舒服量血压时发现血压过低,感到恐惧,赶快减降压药,过一天仍发现血压过低没有恢复,又赶快停药以后怕血压过低就不敢再服降压药。以至于时间长了大概经过两三周血压又升高到原来的水平。这是因为药物在人体内的存在需要大概三周才能完全从体内排出,长期服用降压药过量的时候就是短时间把降压药完全停掉体内也有蓄积不会使血压马上升高。一旦停药到了一定的 时间2——3周以后药物在体内消失,降压效果不存在,血压就又恢复到原来的高水平状态。这样导致血压忽高忽地,不知道该不该服药而无所适从。
那么该如何办呢?刚开始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患者,在服药的前二周至少要每天测量一次血压。,然后根据血压的波动情况调整药量,大致经过三周的时间,就可以基本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然后就基本固定住这个药量不变坚持服用。
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性急,用药三天一看血压没降就以为是药物无效,想换药。这样是不对的,一个药至少要用三周后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说刚开始服用降压药的患者,血压在短时间虽然没有恢复正常,也不要加药或者是换另一种降压药,而是观察三周后,血压不正常偏高,再调整降压药。除非是高血压急症,一般不要在短时间内调换降压药物,坚持用够疗程。
因为心内科大夫,开出的降压药,根据你目前的 血压水平,和以往服降压药后的血压水平开出的降压药,可以使患者的血压降到大致正常的水平。就是这样也需要根据血压水平进一步调整降压药用量而逐步恢复正常,因此开始服用降压药物,到血压恢复正常,有一个调整降压药物的时间过程。而有时候开出的降压药,很可能是因为你的血压过高而降不下来,则你的头晕,头痛症状就得不到改善。或者是降的过低,都会对你的身体不利,也会感到头晕头痛不舒服。
特别是老年人,一般都伴有严重的动脉硬化,脑部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在血压下降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扩张增加脑血流量。如果血压降低过快,或者血压过低,容易发生脑缺血而诱发中风。因此要根据服药后的血压水平,血压到110/70mmHg的时候就该再医生的指导下减少降压药的用量。及时调整降压药量把血压控制在120-130/80-70mmHg的正常或更高的目标水平。
综合现有临床证据,70岁以上者收缩压维持在不超过160mmHg的水平也能获益。如伴有糖尿病或肾衰,则把血压降到150mmHg以下。老年人常有所谓的“假性高血压(Pseudo-hypertension)”,这是指由于老年人血管硬化,肱动脉血管不容易被血压计袖带压缩,导致血压指数被错误地报高。如能意识到这一点,就能避免过度治疗此类病人。假如病人体检发现血压维持在“高水平”,使用多种药物也不能降到正常;仪器检测但是没有器官损坏迹象(包括心脏增厚扩大、肾功能不全、蛋白尿、视网膜出血等);测血压的时候给血压计充气,汞柱达到200/100mmHg左右再桡动脉还能触到脉搏的波动。而甚至因为用药过多而产生副作用。一旦有了这些迹象就得考虑存在“假性高血压”的可能。“白大衣”高血压在老年人身上也常见。基于如此,如果血压水平不完全肯定或病人服食药物后晕厥、低血压,那么就需要用24小时办公室外血压监测来评估病人的真实血压。
65岁以上的 老年人血压可在150/90mmHg左右,能耐受的情况下可以再低,一旦发生头晕头昏,反应迟钝,听力下降,肢体无力等脑缺血症状应立即停止降压而用改善脑供血的药物进行治疗。
这样经过三周左右的几次降压药量的调整血压就基本正常了,以后就基本是固定这个药量不要轻易变动。这时候配合中药汤剂可促使血压下降而且有利于血压的稳定,坚持长期用中药还可以使西药降压药逐渐减量。
正常人体位变化也会有血压波动,一般是卧位、座位、立位相差10mmHg,超过20mmHg才是异常的,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的体位性低血压。
2、按时服每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血压才会稳定:
看完高血压后,应该遵医嘱,按时定量服用降压药物。可是有的人服用降压药物很随意,是想什么时候服就什么时候服,毫无规律,认为只要把降压药按大夫嘱咐的剂量服下去就可以了。这样是不对不的。
人体的血压水平不仅需要降到常,而且还要保持节律正常。正常人的血压都是白天高,夜间降低。大致的节律是这样的:一般早上醒来较高,逐渐升高到上午10点左右达到一天的 最高峰。然后下降,血压在下午4点到6点左右,又会出现一个小幅度的升高,但是一般不会超过早上的血压水平。之后逐渐下降,直到午夜零时血压最低。而后血压逐渐升高到第二天,这样的节律是正常的叫“勺”型节律。
因此服降压药需要在每日的血压高峰值的前面。最好是在早上6点到7点之间,服用每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如果因经济条件用的是每日两次的降压药,第二次用药一般在下午的3点左右服用。如果服降压药不定时,不在较合理的时间内用降压药,就不符合人体的生物节律,会导致人体自身的血压波动节律紊乱,这样不利于人体的血压稳定。
3、血压降的不好不是换药,是加另一种药:
刚开始服降压药的高血压病患者朋友,如果用一种降压药后降低血压的效果的不理想,或者是不降,要着急,有的朋友服用降压药几天,一量血压没有正常就以为降压药无效,频繁的调换药物,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因为降压药物发挥最大效果是需要时间的,一个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50%药效是在第一周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服药后第一周降压效果最快,所以服降压药物后前一周每日需要测量一次血压,降压效果达到最大,一般需要四周。因此服用降压药物应该在用了四周以后血压不正常再考虑加降压药物。这时候如果是这个降压药已经达到了正常剂量,已经用了三周或四周足够的时间,就不要再增加了该药的剂量了。这时侯也不是停用该药而换用另一种降压药来代替原来的降压药,应该是在原来降压药的基础上增加另外第二种降压药物,效果不好再增加第三种药。
因为一种降压药如果降压药已经用足量了,效果仍不好,就不要再增加药物剂量了。因为单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量,降压效果不仅不增大,而且副作用增加很多;这时候换另一种降压药,单独应用一种降压药效果还是和原来开始用的那一种降压药效果相差不大。因此有的病人把所有的降压药一个一个的换着用都换遍了,血压也还是降不下来就是这个原因。现在临床观察表明,降压药,一开始就应该是多种降压药少量联合应用,这样副作用少,效果好。而两类药配合在一起效果比但一种药加倍的效果大的多,而且副作用很小。现在研究发现治疗高血压病是多种降压药物小剂量联合用降压效果好,而副作用小,又不易产生耐药性。因此不要嫌大夫开的药品种多。
需要注意的是,开始服降压药的患者,因为降压药发挥最大效果一般是在三周以后,因此不要刚用降压药没有几天血压不降就换药。二是要等应用降压药三周以后根据血压情况下降的不理想再找大夫加另一种降压药。
而且还需要提醒患者注意的是如果一种降压药物用的很好,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又没有发现有副作用,不要道听途说,别人服什么药好,就换掉原来的降压药物,这样反而会导致血压不稳,有些人原来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很正常,一旦换药,中途换了几种降压药物效果都不好,又重新用原来的降压药物后,血压才能稳定。
4、认真阅读说明书,每年定时体检:
好多降压药都有程度不同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只是在少数比例的病人们身上发生,不一定每个人都有。但是病人用了降压药,要注意这个药都有哪些副作用。留心有没有在自己身上发生。因为有的降压药的副作用不会发生严重的后果。如硝苯地平引起的头张头痛,停药后就消失了。倍他洛克导致的心动过缓,减量后就消失了。而有的降压药的副作用不能及时发现,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卡托普利之类导致白血球减少。但是也不要因此对药物恐惧,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降压药的患者,每年定期体检,复查肝功能、肾功能和血脂、血糖,血、尿常规等看看身体有什么变化,及时调整药物,是不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的。
5,血压偏低可以减少药量,但不能随便停药:
高血压病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后,如果注意配合生活调整,血压会逐渐降低,(因为刚开始服降压药的高血压病患者,当经过两到三周的降压药剂量的调整后,血压基本正常后,剂量一般固定不变了。)因此长期应用降压药,每个月也要至少测量三次血压。一但发现血压异常,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安静状态下血压低到110/70mmHg就应该减量,具体如何办,就要及时到大夫哪里检查由大夫调整药物剂量。自己不要以为血压正常了就停药,高血压病很难治愈,大多数的病人几乎是终身服药。否则血压会反弹到原来的高血压水平,有的病人停用降压药后,甚至会出现比原来的血压更高,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病意外发生。有恢复原来服用的可以控制血压正常的药物剂量血压也不能恢复正常,必须用比以前更大的降压药量才能使血压恢复正常。
6、血压波动大,应该排除生活中的 影响血压稳定的因素,而不要频繁的调整降压药的剂量:
我在临床常常碰到这样的高血压病患者,见不得血压有一点点波动。一见血压升高就恐惧,马上频繁的加降压药,(其实就是血压稍微比平时高一些也不会出什么生命危险。)由于短时间加的降压药量太大,加药后血压又过低不舒服而不敢再按时服药,由于间断服用降压药物,又出现血压过高,这样反复血压高低波动过大,导致血压忽高忽低,无所是从。在不受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例如剧烈运动,过急的情绪反应,饮酒以及高度的精神紧张)正常人一天中血压波动幅度在20—30mmHg,老年人的波动幅度更大一些,只要安静状态下血压正常就不要调整降压药的 药量。
其实正常人的血压都有每天在波动,血压是个动态平衡,象潮水一样每天都有升高降低,不是固定不变的数值,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波动,我们量的血压是心平气和,安静休息半小时后的血压数值。因此生活中的饮酒(饮酒后短时间内脸红扩血管是暂时降低血压的,以后总的长期对人体的影响是升高血压。),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劳累等因素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如果你长期服降压药血压控制的正常,偶然发现有暂时的因素导致的血压升高,如果不是太严重,可以不加药,先观察两三周,如果是持续升高,就要分析血压升高的原因,加以消除就可以使血压恢复正常;如果不能恢复正常,这时候不是先加降压药,而是应该检查身体,看是不是体内有新的病变影响血压不降,如血脂,血糖升高,肾功能不好等。如果是血压过高感到特别的不舒服,最好去医院找大夫调药,配合中药治疗即可改善症状,又不会导致血压过大的波动。
有时候自己量出的血压不是太准确,如果想变化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还是找大夫确定。高血压对人体的损伤是个几十年的慢性过程,除非是血压突然过高,或者是有心脏病或者是体内有血管瘤,血压高会对人体造成意外。一般的血压即使有波动,稍高一点不会导致人体的严重损伤,因此不必过于害怕。
7、注意季节变化:以及生活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一般来说夏天天气炎热,人体血管舒张,血压就降低,加之,夏天出汗多,人体盐分排出较多,水分减少,也会导致血压降低。长期服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都有这样的经验,春天过后,进入夏天就会发现血压逐渐降低,如果低于110/70mHg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而进入冬天后,因天气寒冷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皮肤血管收缩,则会导致血压升高。如果血压在季节出现过大的变化就要找大夫调整降压药量,适时的增减降压药的用量,以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生活中的吸烟,饮酒,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失眠,缺乏锻炼,都是短期导致血压波动的因素,如果长期服降压药,血压一直稳定在正常范围,偶然发现血压有些升高后也不必立即加药。注意分析生活中导致血压高的原因后,加以消除,血压就能恢复正常。但是生活中的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如吸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心情不好难以稳定,失眠,缺乏锻炼,等长期得不到改善和控制,就会影响降压药的效果,从而导致血压难以恢复正常范围。
8、注意配合其他预防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药物的应用:
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就是预防心脑血管病(如偏瘫、心绞痛等)的发生,然而导致心脑血管的原因有多种,高血压病只是其中一个。象吸烟、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糖尿病、血脂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型半胱酸升高等等,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往往和高血压病同时伴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有的患者以为高血压病只要服降压药就可以了,就不会得偏瘫、冠心病了。实际上这样是不行的,血压控制的再好,如果有以上因素而得不到治疗,仍有发生偏瘫,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此要在大夫的指导下配合用药对这些危险因素都全面治疗,进行全面预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例如通过颈动脉的彩超或者是眼底拍片发现有严重动脉硬化要配合降脂药,以及中药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的药物。并且配合扩张血管,改善心脑供血的中、西药物。注意全面用药,才能很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9、正确测量血压,才能保证血压平稳:
好多病人在家里测血压方法不正确,量出的血压值就不准确,以此为依据调整降压药物会导致血压异常。如何正确的测量血压呢? 医院常用水银台式血压计(一般不用电子血压计).患者至少要先安静休息15分钟,充分暴露右臂,血压计放置于与心脏相平.肘上两横指处绑缚袖带,松紧以能放一指为适.手指触摸肘内侧能摸到肱动脉搏动,听诊器放于搏动处(不要塞入袖带中,也不要按压袖带).打开血压计阀门,水银柱处于0.关闭气囊阀门,气囊加压.边加压边听听诊器中有咚咚的声音.声音消失后再加压20mmHg.慢慢的放开气囊的开关,水银柱会下降,以每秒2mmHg的下降速度听咚咚的声音.第一声响处的水银柱数值为收缩压,最后声音消失处的数值为舒张压.应按上述方法再测一遍,两次数值的平均值为这一次的血压值。
医院的血压计一般是每年有技术监督局校对一次,如果你是用电子血压计在家里测量,可以和医生的血压计对比,看有没有误差。
附: 患者在家庭自测血压:要去W$ e* K7 p0 r
1)家庭血压监测需要选择合适的血压测量仪器,并进行血压测量知识与技能培训: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BHS 和AAMI、ESH)。
2) 家庭血压值一般低于诊室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135/85mmHg,与诊室血压- 的140/90mmHg 相对应。 测量方案:目前还没有一致方案。一般情况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 遍,取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1 天测量血压。
3)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连续家庭测量血压7 天(至少3 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测量2-3 遍,取后6 天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 v- {3 U: B5 ?1 f! R6 N 4) 家庭血压适用于: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监测;白大衣高血压识别;难治性高血压的鉴别;评价长时血压变异;辅助降压疗效评价;预测心血管风险及预后等。# g- Q& i" A/
5) 最好能够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应尽可能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血压记录。
6)家庭血压监测是观察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间长期变异情况的可行方法,未来通过无线通讯与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控制系统将可实现血压的实时、数字化监测。
3 O' U F- `2 I6 X, r O6 7) 对于精神高度焦虑患者,表现为对血压过度关注,对血压升高过分恐惧者,不建议自测血压。
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朋友,有这样的情况,平时的血压基本都正常,会因某种偶然情况导致血压暂时升高,如果在家里一感到不舒服,就马上量血压,这时候量出的血压往往偏高,以此血压来调整增加降压药量,就会导致血压过低。高血压病患者在家里量血压一是要注意,在心平气和,安静状态下休息半个小时后量血压,才是正常的血压。情绪激动,大量活动,饮酒等都会导致血压波动,测出的血压不是正常的血压,不能以此作为调整降压药剂量的依据。如果发现自己的血压很多时候都上下波动较大而血压水平不稳,应该尽量换用每日只需服用一次的长效降压药。短时因情绪导致的波动,休息后就会缓解。
8 ) 如果是用水银柱式的血压计应注意(因容易造成汞外泄污染,而且操作复杂不适合家庭用,有些外国已经取缔使用):
第一,将打开水银柱的开关,使血压计的水银柱放气后液平面恢复到0的位置。
第二,测压前病人的准备。应在病人处于安静的状态时给病人 量血压,保持精神放松,心情平静,情绪稳定。如果病人刚骑过自行车或刚上楼梯等等,就立即测血压,则会使血压读数升高。此时应让病人先休息10~15分钟,然 后再量血压,并且需要注意,量血压五分钟前不能变换体位。同时,量血压前半小时不要吸烟、进食,不要憋尿, 还要注意到紧张、焦虑、疼痛、疲劳、过冷、过热等情况都会影 响血压,应尽量避免。
第三,袖带应缠得松紧适当以能放一指为标准,袖带的下缘要在肘弯上两横指,听诊器的听头放置的部位要合适,应该放在上臂的肘弯上的偏内侧袖带的下缘,不要压在袖带内。被测肢体、心脏和血压计应在同一水平。然后充气,在听不到咚咚的心脏跳动的声音后,再充气使血压计的水银液平面上升20mmHg,然后放气,每次下降2mmHg,当气袖内的压力等于或稍低于收缩压时,听到第一个声音所对应的血压计读数值即为收缩压(俗称高压),在气袖内压力低于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的这段时间内,上臂肱动脉被阻断的血流开始恢复,继续放气,在气袖内压力低于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的这段时间内,心脏每收缩一次就可听到一次动脉搏动音。当袖带内压力等于或稍低于舒张压时,血流又复通畅,涡流消失,则声音突然减弱,很快消失,声音消失前最后一声动脉搏动音所对应的血压计读数值即为舒张压。听不到声音的时候,就是舒张压(低压)。
第四,两上臂的血压是不相同的,应以右上壁的血压为准。
如果两边相差二十毫米汞柱以上,是血管有问题,需要找医生检查。
第五,每次量血压应量2~3遍,每遍间隔1~2分钟,每一遍测定后要将水银柱的水银放到刻度零后再重测,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次的血压水平。
高血压病患者到医院看了病以后,首先需要注意的第一条就是在刚开始服药的前一周每日定时测量血压,使血压控制的目标值是正常水平:120—130/70_80mmHg之间。而有的病人只注意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忽略了血压的测量,天天服药不去测量血压。仅凭感觉,片面的认为只要服用降压药后,原来的头晕头痛消失后身体没有不舒服就是血压不高了。等到突然有一天感到头晕头痛不舒服,四肢发软无力也不去量血压,自认为是血压高了,就自己随意增加降压药量,结果头晕越来越重,没办法来找医生。说:大夫我服降压药无效,血压不降又升高了,引起了头痛头晕。而大夫一量血压,是血压降的太低了。
而有的患者由于长期服用降压药而没有定期量血压,等到不舒服量血压时发现血压过低,感到恐惧,赶快减降压药,过一天仍发现血压过低没有恢复,又赶快停药以后怕血压过低就不敢再服降压药。以至于时间长了大概经过两三周血压又升高到原来的水平。这是因为药物在人体内的存在需要大概三周才能完全从体内排出,长期服用降压药过量的时候就是短时间把降压药完全停掉体内也有蓄积不会使血压马上升高。一旦停药到了一定的 时间2——3周以后药物在体内消失,降压效果不存在,血压就又恢复到原来的高水平状态。这样导致血压忽高忽地,不知道该不该服药而无所适从。
那么该如何办呢?刚开始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患者,在服药的前二周至少要每天测量一次血压。,然后根据血压的波动情况调整药量,大致经过三周的时间,就可以基本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然后就基本固定住这个药量不变坚持服用。
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性急,用药三天一看血压没降就以为是药物无效,想换药。这样是不对的,一个药至少要用三周后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说刚开始服用降压药的患者,血压在短时间虽然没有恢复正常,也不要加药或者是换另一种降压药,而是观察三周后,血压不正常偏高,再调整降压药。除非是高血压急症,一般不要在短时间内调换降压药物,坚持用够疗程。
因为心内科大夫,开出的降压药,根据你目前的 血压水平,和以往服降压药后的血压水平开出的降压药,可以使患者的血压降到大致正常的水平。就是这样也需要根据血压水平进一步调整降压药用量而逐步恢复正常,因此开始服用降压药物,到血压恢复正常,有一个调整降压药物的时间过程。而有时候开出的降压药,很可能是因为你的血压过高而降不下来,则你的头晕,头痛症状就得不到改善。或者是降的过低,都会对你的身体不利,也会感到头晕头痛不舒服。
特别是老年人,一般都伴有严重的动脉硬化,脑部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在血压下降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扩张增加脑血流量。如果血压降低过快,或者血压过低,容易发生脑缺血而诱发中风。因此要根据服药后的血压水平,血压到110/70mmHg的时候就该再医生的指导下减少降压药的用量。及时调整降压药量把血压控制在120-130/80-70mmHg的正常或更高的目标水平。
综合现有临床证据,70岁以上者收缩压维持在不超过160mmHg的水平也能获益。如伴有糖尿病或肾衰,则把血压降到150mmHg以下。老年人常有所谓的“假性高血压(Pseudo-hypertension)”,这是指由于老年人血管硬化,肱动脉血管不容易被血压计袖带压缩,导致血压指数被错误地报高。如能意识到这一点,就能避免过度治疗此类病人。假如病人体检发现血压维持在“高水平”,使用多种药物也不能降到正常;仪器检测但是没有器官损坏迹象(包括心脏增厚扩大、肾功能不全、蛋白尿、视网膜出血等);测血压的时候给血压计充气,汞柱达到200/100mmHg左右再桡动脉还能触到脉搏的波动。而甚至因为用药过多而产生副作用。一旦有了这些迹象就得考虑存在“假性高血压”的可能。“白大衣”高血压在老年人身上也常见。基于如此,如果血压水平不完全肯定或病人服食药物后晕厥、低血压,那么就需要用24小时办公室外血压监测来评估病人的真实血压。
65岁以上的 老年人血压可在150/90mmHg左右,能耐受的情况下可以再低,一旦发生头晕头昏,反应迟钝,听力下降,肢体无力等脑缺血症状应立即停止降压而用改善脑供血的药物进行治疗。
这样经过三周左右的几次降压药量的调整血压就基本正常了,以后就基本是固定这个药量不要轻易变动。这时候配合中药汤剂可促使血压下降而且有利于血压的稳定,坚持长期用中药还可以使西药降压药逐渐减量。
正常人体位变化也会有血压波动,一般是卧位、座位、立位相差10mmHg,超过20mmHg才是异常的,这种情况多见于老年人的体位性低血压。
2、按时服每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血压才会稳定:
看完高血压后,应该遵医嘱,按时定量服用降压药物。可是有的人服用降压药物很随意,是想什么时候服就什么时候服,毫无规律,认为只要把降压药按大夫嘱咐的剂量服下去就可以了。这样是不对不的。
人体的血压水平不仅需要降到常,而且还要保持节律正常。正常人的血压都是白天高,夜间降低。大致的节律是这样的:一般早上醒来较高,逐渐升高到上午10点左右达到一天的 最高峰。然后下降,血压在下午4点到6点左右,又会出现一个小幅度的升高,但是一般不会超过早上的血压水平。之后逐渐下降,直到午夜零时血压最低。而后血压逐渐升高到第二天,这样的节律是正常的叫“勺”型节律。
因此服降压药需要在每日的血压高峰值的前面。最好是在早上6点到7点之间,服用每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如果因经济条件用的是每日两次的降压药,第二次用药一般在下午的3点左右服用。如果服降压药不定时,不在较合理的时间内用降压药,就不符合人体的生物节律,会导致人体自身的血压波动节律紊乱,这样不利于人体的血压稳定。
3、血压降的不好不是换药,是加另一种药:
刚开始服降压药的高血压病患者朋友,如果用一种降压药后降低血压的效果的不理想,或者是不降,要着急,有的朋友服用降压药几天,一量血压没有正常就以为降压药无效,频繁的调换药物,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因为降压药物发挥最大效果是需要时间的,一个降压药物的降压效果,50%药效是在第一周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服药后第一周降压效果最快,所以服降压药物后前一周每日需要测量一次血压,降压效果达到最大,一般需要四周。因此服用降压药物应该在用了四周以后血压不正常再考虑加降压药物。这时候如果是这个降压药已经达到了正常剂量,已经用了三周或四周足够的时间,就不要再增加了该药的剂量了。这时侯也不是停用该药而换用另一种降压药来代替原来的降压药,应该是在原来降压药的基础上增加另外第二种降压药物,效果不好再增加第三种药。
因为一种降压药如果降压药已经用足量了,效果仍不好,就不要再增加药物剂量了。因为单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量,降压效果不仅不增大,而且副作用增加很多;这时候换另一种降压药,单独应用一种降压药效果还是和原来开始用的那一种降压药效果相差不大。因此有的病人把所有的降压药一个一个的换着用都换遍了,血压也还是降不下来就是这个原因。现在临床观察表明,降压药,一开始就应该是多种降压药少量联合应用,这样副作用少,效果好。而两类药配合在一起效果比但一种药加倍的效果大的多,而且副作用很小。现在研究发现治疗高血压病是多种降压药物小剂量联合用降压效果好,而副作用小,又不易产生耐药性。因此不要嫌大夫开的药品种多。
需要注意的是,开始服降压药的患者,因为降压药发挥最大效果一般是在三周以后,因此不要刚用降压药没有几天血压不降就换药。二是要等应用降压药三周以后根据血压情况下降的不理想再找大夫加另一种降压药。
而且还需要提醒患者注意的是如果一种降压药物用的很好,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又没有发现有副作用,不要道听途说,别人服什么药好,就换掉原来的降压药物,这样反而会导致血压不稳,有些人原来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很正常,一旦换药,中途换了几种降压药物效果都不好,又重新用原来的降压药物后,血压才能稳定。
4、认真阅读说明书,每年定时体检:
好多降压药都有程度不同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只是在少数比例的病人们身上发生,不一定每个人都有。但是病人用了降压药,要注意这个药都有哪些副作用。留心有没有在自己身上发生。因为有的降压药的副作用不会发生严重的后果。如硝苯地平引起的头张头痛,停药后就消失了。倍他洛克导致的心动过缓,减量后就消失了。而有的降压药的副作用不能及时发现,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卡托普利之类导致白血球减少。但是也不要因此对药物恐惧,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降压药的患者,每年定期体检,复查肝功能、肾功能和血脂、血糖,血、尿常规等看看身体有什么变化,及时调整药物,是不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的。
5,血压偏低可以减少药量,但不能随便停药:
高血压病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后,如果注意配合生活调整,血压会逐渐降低,(因为刚开始服降压药的高血压病患者,当经过两到三周的降压药剂量的调整后,血压基本正常后,剂量一般固定不变了。)因此长期应用降压药,每个月也要至少测量三次血压。一但发现血压异常,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安静状态下血压低到110/70mmHg就应该减量,具体如何办,就要及时到大夫哪里检查由大夫调整药物剂量。自己不要以为血压正常了就停药,高血压病很难治愈,大多数的病人几乎是终身服药。否则血压会反弹到原来的高血压水平,有的病人停用降压药后,甚至会出现比原来的血压更高,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病意外发生。有恢复原来服用的可以控制血压正常的药物剂量血压也不能恢复正常,必须用比以前更大的降压药量才能使血压恢复正常。
6、血压波动大,应该排除生活中的 影响血压稳定的因素,而不要频繁的调整降压药的剂量:
我在临床常常碰到这样的高血压病患者,见不得血压有一点点波动。一见血压升高就恐惧,马上频繁的加降压药,(其实就是血压稍微比平时高一些也不会出什么生命危险。)由于短时间加的降压药量太大,加药后血压又过低不舒服而不敢再按时服药,由于间断服用降压药物,又出现血压过高,这样反复血压高低波动过大,导致血压忽高忽低,无所是从。在不受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例如剧烈运动,过急的情绪反应,饮酒以及高度的精神紧张)正常人一天中血压波动幅度在20—30mmHg,老年人的波动幅度更大一些,只要安静状态下血压正常就不要调整降压药的 药量。
其实正常人的血压都有每天在波动,血压是个动态平衡,象潮水一样每天都有升高降低,不是固定不变的数值,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波动,我们量的血压是心平气和,安静休息半小时后的血压数值。因此生活中的饮酒(饮酒后短时间内脸红扩血管是暂时降低血压的,以后总的长期对人体的影响是升高血压。),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劳累等因素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如果你长期服降压药血压控制的正常,偶然发现有暂时的因素导致的血压升高,如果不是太严重,可以不加药,先观察两三周,如果是持续升高,就要分析血压升高的原因,加以消除就可以使血压恢复正常;如果不能恢复正常,这时候不是先加降压药,而是应该检查身体,看是不是体内有新的病变影响血压不降,如血脂,血糖升高,肾功能不好等。如果是血压过高感到特别的不舒服,最好去医院找大夫调药,配合中药治疗即可改善症状,又不会导致血压过大的波动。
有时候自己量出的血压不是太准确,如果想变化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还是找大夫确定。高血压对人体的损伤是个几十年的慢性过程,除非是血压突然过高,或者是有心脏病或者是体内有血管瘤,血压高会对人体造成意外。一般的血压即使有波动,稍高一点不会导致人体的严重损伤,因此不必过于害怕。
7、注意季节变化:以及生活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一般来说夏天天气炎热,人体血管舒张,血压就降低,加之,夏天出汗多,人体盐分排出较多,水分减少,也会导致血压降低。长期服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都有这样的经验,春天过后,进入夏天就会发现血压逐渐降低,如果低于110/70mHg就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地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而进入冬天后,因天气寒冷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皮肤血管收缩,则会导致血压升高。如果血压在季节出现过大的变化就要找大夫调整降压药量,适时的增减降压药的用量,以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生活中的吸烟,饮酒,劳累,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失眠,缺乏锻炼,都是短期导致血压波动的因素,如果长期服降压药,血压一直稳定在正常范围,偶然发现血压有些升高后也不必立即加药。注意分析生活中导致血压高的原因后,加以消除,血压就能恢复正常。但是生活中的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如吸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心情不好难以稳定,失眠,缺乏锻炼,等长期得不到改善和控制,就会影响降压药的效果,从而导致血压难以恢复正常范围。
8、注意配合其他预防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药物的应用:
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就是预防心脑血管病(如偏瘫、心绞痛等)的发生,然而导致心脑血管的原因有多种,高血压病只是其中一个。象吸烟、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糖尿病、血脂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型半胱酸升高等等,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往往和高血压病同时伴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仍有的患者以为高血压病只要服降压药就可以了,就不会得偏瘫、冠心病了。实际上这样是不行的,血压控制的再好,如果有以上因素而得不到治疗,仍有发生偏瘫,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此要在大夫的指导下配合用药对这些危险因素都全面治疗,进行全面预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例如通过颈动脉的彩超或者是眼底拍片发现有严重动脉硬化要配合降脂药,以及中药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的药物。并且配合扩张血管,改善心脑供血的中、西药物。注意全面用药,才能很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9、正确测量血压,才能保证血压平稳:
好多病人在家里测血压方法不正确,量出的血压值就不准确,以此为依据调整降压药物会导致血压异常。如何正确的测量血压呢? 医院常用水银台式血压计(一般不用电子血压计).患者至少要先安静休息15分钟,充分暴露右臂,血压计放置于与心脏相平.肘上两横指处绑缚袖带,松紧以能放一指为适.手指触摸肘内侧能摸到肱动脉搏动,听诊器放于搏动处(不要塞入袖带中,也不要按压袖带).打开血压计阀门,水银柱处于0.关闭气囊阀门,气囊加压.边加压边听听诊器中有咚咚的声音.声音消失后再加压20mmHg.慢慢的放开气囊的开关,水银柱会下降,以每秒2mmHg的下降速度听咚咚的声音.第一声响处的水银柱数值为收缩压,最后声音消失处的数值为舒张压.应按上述方法再测一遍,两次数值的平均值为这一次的血压值。
医院的血压计一般是每年有技术监督局校对一次,如果你是用电子血压计在家里测量,可以和医生的血压计对比,看有没有误差。
附: 患者在家庭自测血压:要去W$ e* K7 p0 r
1)家庭血压监测需要选择合适的血压测量仪器,并进行血压测量知识与技能培训: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BHS 和AAMI、ESH)。
2) 家庭血压值一般低于诊室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135/85mmHg,与诊室血压- 的140/90mmHg 相对应。 测量方案:目前还没有一致方案。一般情况建议,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血压,每次测2-3 遍,取平均值;血压控制平稳者,可每周1 天测量血压。
3)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连续家庭测量血压7 天(至少3 天),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测量2-3 遍,取后6 天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 v- {3 U: B5 ?1 f! R6 N 4) 家庭血压适用于:一般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监测;白大衣高血压识别;难治性高血压的鉴别;评价长时血压变异;辅助降压疗效评价;预测心血管风险及预后等。# g- Q& i" A/
5) 最好能够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读数,而不是只记录平均值。应尽可能向医生提供完整的血压记录。
6)家庭血压监测是观察数日、数周甚至数月、数年间长期变异情况的可行方法,未来通过无线通讯与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控制系统将可实现血压的实时、数字化监测。
3 O' U F- `2 I6 X, r O6 7) 对于精神高度焦虑患者,表现为对血压过度关注,对血压升高过分恐惧者,不建议自测血压。
有些高血压病患者朋友,有这样的情况,平时的血压基本都正常,会因某种偶然情况导致血压暂时升高,如果在家里一感到不舒服,就马上量血压,这时候量出的血压往往偏高,以此血压来调整增加降压药量,就会导致血压过低。高血压病患者在家里量血压一是要注意,在心平气和,安静状态下休息半个小时后量血压,才是正常的血压。情绪激动,大量活动,饮酒等都会导致血压波动,测出的血压不是正常的血压,不能以此作为调整降压药剂量的依据。如果发现自己的血压很多时候都上下波动较大而血压水平不稳,应该尽量换用每日只需服用一次的长效降压药。短时因情绪导致的波动,休息后就会缓解。
8 ) 如果是用水银柱式的血压计应注意(因容易造成汞外泄污染,而且操作复杂不适合家庭用,有些外国已经取缔使用):
第一,将打开水银柱的开关,使血压计的水银柱放气后液平面恢复到0的位置。
第二,测压前病人的准备。应在病人处于安静的状态时给病人 量血压,保持精神放松,心情平静,情绪稳定。如果病人刚骑过自行车或刚上楼梯等等,就立即测血压,则会使血压读数升高。此时应让病人先休息10~15分钟,然 后再量血压,并且需要注意,量血压五分钟前不能变换体位。同时,量血压前半小时不要吸烟、进食,不要憋尿, 还要注意到紧张、焦虑、疼痛、疲劳、过冷、过热等情况都会影 响血压,应尽量避免。
第三,袖带应缠得松紧适当以能放一指为标准,袖带的下缘要在肘弯上两横指,听诊器的听头放置的部位要合适,应该放在上臂的肘弯上的偏内侧袖带的下缘,不要压在袖带内。被测肢体、心脏和血压计应在同一水平。然后充气,在听不到咚咚的心脏跳动的声音后,再充气使血压计的水银液平面上升20mmHg,然后放气,每次下降2mmHg,当气袖内的压力等于或稍低于收缩压时,听到第一个声音所对应的血压计读数值即为收缩压(俗称高压),在气袖内压力低于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的这段时间内,上臂肱动脉被阻断的血流开始恢复,继续放气,在气袖内压力低于收缩压而高于舒张压的这段时间内,心脏每收缩一次就可听到一次动脉搏动音。当袖带内压力等于或稍低于舒张压时,血流又复通畅,涡流消失,则声音突然减弱,很快消失,声音消失前最后一声动脉搏动音所对应的血压计读数值即为舒张压。听不到声音的时候,就是舒张压(低压)。
第四,两上臂的血压是不相同的,应以右上壁的血压为准。
如果两边相差二十毫米汞柱以上,是血管有问题,需要找医生检查。
第五,每次量血压应量2~3遍,每遍间隔1~2分钟,每一遍测定后要将水银柱的水银放到刻度零后再重测,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次的血压水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高血压的病人吃了降压药血压药以后,血压保持在80到120属于正常。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为90-130,舒张压为60-90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