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话前要三思?
俗话说: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说多话,说错话,就会令事情陷入糟糕的状态,损害个人的形象。真正有智慧、有人格魅力的人,懂得说话不在多少,而在于在合适的时机,说出恰如其分的话。那些富有智慧的人,向来都是“讷言”的。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a18972bd40735fa7215387095510fb30e240815?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孔夫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老子则曰:“大辩若讷。”
讷言,即忍而少言,谨慎慢言,说话前要三思,切勿口无遮拦,信口开河。
孔子心目中的“讷言”,凝聚了他对社会人生百态的深入思考,而对于常人而言,这能够为我们塑造一个内敛的心性,塑造一个实在、敦厚、智慧的自我。
讷言以寡失
讷言之人,必定有极强的自我约束力,从而不至于莽撞冒失。《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的司马耕是孔子的学生,他是个“多言而躁”(饶舌话多,个性急躁)之人,他曾问孔子怎样才为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其意为说话须慎重,做事须认真,这是成为“仁人”的要求。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e51f3deb48f8c54d0c8b4e631292df5e1fe7fd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毕竟,“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靠伶牙俐齿和人辩论,只会招致别人的讨厌,一味逞口舌之利,最终难逃言多必失。
讷言以诚信
讷言其实是道德的考量,“讷言”者,往往能成就信用。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一个人言语过多,就会有不能兑现之言,反而丧失了信用,是“巧言乱德”或自取耻辱;要想成就做人的诚信,还是少说话、不空言为好。
老子也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辩,辩言不善。”他认为巧辩和饰美伤害言语的真实和诚信。这就好比上天一样,它什么话都不说,但春夏秋冬依次更替,没有紊乱和差失,这才是一种高度的诚信品格,这才是德性的正道。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1cf3bc79f3df8dca211fe58c611728b461028ce?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讷言以求中
此外,孔子的“讷言”并非要求人不说话,而是不能够随便地说出来。(“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而要做到“讷言”必须讲求“时”和“中”。
“时”指的是看准时机,在该说的时候才说。“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在该说的时候不说,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在不该说的时候却说,就是失言,因此看准说话的时机与对象才是关键。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c54564e9258d109e5f8d87bda58ccbf6d814dd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讷言而敏行
孔子曾提出“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思想,他认为人的许多思想和理念应当用行动来表达,行动可以是最好的语言,也是获取智慧的最佳方式。
今人也常说实干胜于雄辩,任何真理都不是由论辩和互相诘难而生的,欲要达到目标和求知,就要做到实干,就如词人陆游所说“绝知此事要躬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志之人更是要谨记于心。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3ac79f3df8dcd100ce8789e8798b4710b8122fdb?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无论是儒家之言,还是道家之思,“讷言”的理念经过千年的试炼仍不失其妙。这对于现世后代来说,无疑是一种值得被肯定的真理和处世智慧,入世之人应该谨记而用之。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f3d3572c11dfa9ec51cb20de69d0f703908fc116?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内容来自| 国馆文化
人民文化| rmrbwhcm
总策划| 李杉
责编| 姚琪钰
校审| 严晓慧
媒体转载、投稿、合作
请直接回复微信消息
2020-06-09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