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课堂效率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也到处有数学。 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实际生活分不开。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中也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要注意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加强实践活动,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然而, 在具体教学中, 往往会忽视这一点, 学与用分离。 把数学学习与生活需要隔离开来,使人对数学产生一种恐惧感。 曾有人在成人中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数学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结果相当一部分人认为: 数学是最枯燥的学科; 数学是最令我头疼的学科; 数学是最难学的学科……为什么在人们眼里, 数学总是这样板着面孔、 高深莫测呢?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一针见血地分析道: “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 神秘难懂的印象, 原因之一是数学教学脱离实际。 ”要改变这一状态, 我认为数学教学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 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 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因此, 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创造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 把抽象的数学问题逐步具体化、 生活化。
1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 在以前的数学课堂中, 我们的数学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 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 系, 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 这就造成了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的脱节, 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 例如, “时、 分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 如果我们的教师还是把学生当成一杯白开水, 一切从零开始: 出示一个模型钟面, 告诉学生它有 12 大格, 每大格表示 1 小时, 每大格中有 5 小格, 每小格表示 1分钟等等。 这样的教学老师讲得很吃力, 学生听起来更乏味。 其实,对于钟面, 绝大多数学生已有了感性的认识, 这种认识, 有些是家长教给的, 而更多的是学生在生活中有意无意的积累起来的。 如, 学生会为了等一个精彩的动画片而不停地去看钟表。 这样, 学生对钟表的理解就有了感性的基础。 因此, 这课时内容的教学, 我是这样设计: (一) 创设情境——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时刻; (二) 动手操作——(每个学生自带一个小闹钟) 让学生在小闹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刻; (三) 引导探究——通过不同时刻呈现出指针位置不同的钟面,让学生解释拨出不同时刻的理由。 这一环节的设计, 就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 根据自己对钟面的理解来解释拨出不同时刻的理由。 (四) 反馈整理——揭示出各个时刻的读法的共性, 以及组成钟面更为重要的知识, 即 12 大格, 60 小格, 1 大格等于 5 小格。 这些知识都是由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自己概括出来。 再如: 在教学“亿以内的读法”时, 我提前布置: “明天将认识我们可爱的祖国, 请同学们上网查查与我们祖国有关的情况。 ”第二天同 学们带来了各种数据: 我们国家人口是 1295330000, 面积是 9600000平方千米, 一年的棉花产量是 76540000 担, 钢铁产量是 126280000吨……一串串活生生的数据呈现在眼前, 这时, 我因势利导: “这些数据你们都会读吗? 你是怎样读的? ”在学生已有的读数方法和认数经验的基础上, 学生的求知欲很快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使以下的分组讨论、 数据归类、 各组汇报, 归纳总结与各教学环节得以利地实施。 这样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开放、 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易于学生掌握数学与客观事物的联系。 法国学者卢梭认为: “儿童时期是理解性睡眠时期, 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 应该让他们接受大自然的教育, 接受感觉经验的教育。 ”因此,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教师要有意识的将教材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 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充满数学, 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2、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 “数学来源于现实, 也必须植根于现实。 ”而教材中的例题由于受本身的局限性, 往往删除生活中的一些复杂的环节, 只保留解题的充要条件, 或者数据过时老化, 于是许多学生在这样的数学面前感到无能为力, 从而产生恐惧感,有的甚至放弃学习数学。 这样我们在教学时应根据数学的这一特点,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 从平时看得见、 摸得着的具体事物 出发, 来学习和掌握数学,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中处处要用数学。 例如: “加减法的
1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 在以前的数学课堂中, 我们的数学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 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 系, 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 这就造成了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的脱节, 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 例如, “时、 分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 如果我们的教师还是把学生当成一杯白开水, 一切从零开始: 出示一个模型钟面, 告诉学生它有 12 大格, 每大格表示 1 小时, 每大格中有 5 小格, 每小格表示 1分钟等等。 这样的教学老师讲得很吃力, 学生听起来更乏味。 其实,对于钟面, 绝大多数学生已有了感性的认识, 这种认识, 有些是家长教给的, 而更多的是学生在生活中有意无意的积累起来的。 如, 学生会为了等一个精彩的动画片而不停地去看钟表。 这样, 学生对钟表的理解就有了感性的基础。 因此, 这课时内容的教学, 我是这样设计: (一) 创设情境——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时刻; (二) 动手操作——(每个学生自带一个小闹钟) 让学生在小闹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刻; (三) 引导探究——通过不同时刻呈现出指针位置不同的钟面,让学生解释拨出不同时刻的理由。 这一环节的设计, 就是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 根据自己对钟面的理解来解释拨出不同时刻的理由。 (四) 反馈整理——揭示出各个时刻的读法的共性, 以及组成钟面更为重要的知识, 即 12 大格, 60 小格, 1 大格等于 5 小格。 这些知识都是由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自己概括出来。 再如: 在教学“亿以内的读法”时, 我提前布置: “明天将认识我们可爱的祖国, 请同学们上网查查与我们祖国有关的情况。 ”第二天同 学们带来了各种数据: 我们国家人口是 1295330000, 面积是 9600000平方千米, 一年的棉花产量是 76540000 担, 钢铁产量是 126280000吨……一串串活生生的数据呈现在眼前, 这时, 我因势利导: “这些数据你们都会读吗? 你是怎样读的? ”在学生已有的读数方法和认数经验的基础上, 学生的求知欲很快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使以下的分组讨论、 数据归类、 各组汇报, 归纳总结与各教学环节得以利地实施。 这样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开放、 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易于学生掌握数学与客观事物的联系。 法国学者卢梭认为: “儿童时期是理解性睡眠时期, 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 应该让他们接受大自然的教育, 接受感觉经验的教育。 ”因此,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教师要有意识的将教材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 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生活中充满数学, 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2、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 “数学来源于现实, 也必须植根于现实。 ”而教材中的例题由于受本身的局限性, 往往删除生活中的一些复杂的环节, 只保留解题的充要条件, 或者数据过时老化, 于是许多学生在这样的数学面前感到无能为力, 从而产生恐惧感,有的甚至放弃学习数学。 这样我们在教学时应根据数学的这一特点,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 从平时看得见、 摸得着的具体事物 出发, 来学习和掌握数学,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中处处要用数学。 例如: “加减法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