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教孩子识字?

 我来答
有谱爸妈
2019-08-28 · 提供儿童成长发育领域最专业的知识
有谱爸妈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教宝宝识字,如果不注意宝宝的年龄特征,会挫伤宝宝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宝宝不再愿意学习。如果我们采取科学的方法,培养宝宝识字的兴趣,就能够使他们很快学会许多汉字。

窍门1 展现实物学汉字

在教宝宝识字时,同时展示实物,这样字和实物之间就发生了联系。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宝宝很快识汉字,而不会感到识字是一件痛苦的事。你也可以在教给宝宝辨认物品的同时,向他们展示汉字可以加快识字的过程。

例如,指着门,对宝宝说:“门,这是门。”同时向他们出示“门”字,让他们辨认。这样就在宝宝的大脑中产生了两个表象,实物“门”和汉字“门”。每当我们发出“门”这个音时,宝宝对实物和汉字都会产生反应,反之亦然。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当宝宝还在襁褓时,我们就可以一边教他们辨认实物,如灯、墙、桌、椅、床、窗等等,一边教他们辨认这些汉字。实践证明,当宝宝会说话时,他们已能够认识这些汉字。

窍门2 随时随地学汉字

父母带宝宝来到一座大山前,首先让宝宝观察一下大山的巍峨和壮丽,起伏蜿蜒的大山像一条长龙展现在宝宝的面前。当他们爬上山坡,仔细地观察着郁郁葱葱的树林、飞流直下的瀑布,听一听山间的各种声响。

这时,父母可把“山”字写在地上,对宝宝说:“瞧,这个字读什么?”宝宝一定会脱口读出这个字的音。“山”字的美和大山的美在宝宝的心中引起了共鸣。用这种方法,可以轻而易举地教给宝宝认识很多汉字,如:田、鸟、林、树、村、路等等。

图片来源网络

当宝宝接近了事物本源的时候,汉字对于他不单是事物的标记,而且也是花朵的馨香、泥土的气息、故乡的田野、森林发出的乐声,他的思想就会因为受到语言。魅力的感染而变得像小鸟在天空中翱翔一般活跃。

窍门3 举一反三学汉字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利用这个特点,可以举一反三的学习。例如教宝宝认识“休”这个字。

首先在一张纸上画一棵树,树下一个人在睡觉。然后指着图画问:“瞧,图画上有什么?”“图画上有一个人和一棵树。”“对 ,‘人’字怎么写?”“一撇,一捺。”“对,再看这棵树,树也叫做‘木’,你会写‘木’字吗?”“不会。”“让我来教给你。”

教完“木”字的写法后,再问:“这个人在树下干什么啊?”“他在睡觉。”“对,睡觉又叫做‘休息’。你瞧,人在木旁就是休。”然后把“休”写出来。

图片来源网络

这样,宝宝就能够牢牢地把这个字记住了。你要牢牢记住的是,无论教哪一个字,一定要让宝宝看实物或图画,依靠形象思维来理解汉字。

窍门4 开心阅读学汉字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阅读。马上用自己学到的字阅读诗歌、童话故事和有关儿童的书籍,宝宝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就会促进宝宝识字。

图片来源网络

爸妈们常苦恼教给宝宝许多生字,但他们发现,很多字被宝宝遗忘了。其原因是他们没有注意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章”这个道理。当一个孤立的汉字不和其他汉字相联系时,很容易被遗忘掉。

专属nnn丶384
2018-01-28 · TA获得超过14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0万
展开全部

文/菲爷

有没有觉得,自从养了娃,几乎你成长历程中的许多常识,时不时就要被颠覆一遍?

例如:

米汤很有营养——误区!米汤的成分只有淀粉,足够的奶量才能保持孩子的营养;

寒从脚下起,孩子的脚一定要保暖——误区!孩子经常光脚才能增强抵抗力;

不识字的小孩哪看得懂书——误区!宝宝阅读从零岁就可以开始了;

孩子三四岁就要开始认字了——误区!识字专家称千万不要让孩子早识字:

??

真是时不时就要提防自己颇为自信的“路径依赖”莫名其妙踩个坑啊!

想想我们小时候是怎么认字的?好像是先学汉语拼音,然而每天被老师要求抄写生字生词10遍,到了节假日放大假,直接被要求把整个语文课本从头到尾抄一遍??

所以现在教孩子认字是个什么情况?娃三四岁了还不能识字么?那什么时候认?五花八门的认字方法,哪个才是科学的?

我曾经在一个育儿群里向过来人请教这个问题,结果大家贡献了各种各样的认字方法,有的说自家娃很有成效,有的说自家有个识字渣没办法,我归纳整理了一下,大约有以下几类:

1从拼音开始学认字

我们小时候的这种学习方法是个误区,在当今其实已经是很多家长的共识了。中国汉字几千年,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而汉语拼音是建国后才开始出现的用于学拼读的工具。

很显然,用这种方式学认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完全没法表达出汉字本来的含义。所以现在很多专家建议,先有一定认字基础后,再学拼音扩大认字量。

2通过图文字卡学认字

很多人家里都贴满了这种图文挂图了吧,也有很多父母从小就开始给孩子看这种图卡,例如“大象”,正面是中文的“大象”或英文的“elephant”,反面就是一只大象的图案。

对于这种图卡,有人认为五颜六色图片更形象,更能吸引小孩的注意力,产生联想;

但也有人认为有图的卡会让孩子把注意力都留在图片上,而没有对汉字本身产生真正的关注。

3甲骨文象形识字卡

最近这两年开始时兴这种甲骨文的”汉字的美丽启蒙“。

中国的先人在造字的时候,就是把他们看到的世界画下来,化成这种象形文字,然后这种甲骨文字卡,就是利用汉字为象形字的特点,将字形特点与图形结合起来。

对于甲骨文象形识字卡,有人认为让孩子”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既认识汉字的图形,也能了解它的起源,这种学习方法很好;

也有人很困惑,娃看图识字,等于认识了两套体系,一套是图,一套是字,把图和字联系起来,这样再来个象形文在中间座位媒介,究竟是省事了,还是费事了?

4识字APP

很多幼教机构都有开发这样的app,例如悟空识字、洪恩识字、直映识字等,可以把汉字的演变从图案到文字的整个动态过程都演示出来,再配上多媒体的读音、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在玩耍中学识字。

有的妈妈评论说这些识字APP不错,孩子很感兴趣,半年之后就认识了300多个字;

但也有的妈妈担忧,大量的汉字学习都要通过APP终端的话,那孩子每天得有多少时间对着电子设备,“字学没学会不好说,眼睛肯定是废了”。

5点读笔识字

不得不说点读笔是个我天朝的伟大发明,据说很多歪果仁都专门来中国代购。点读笔实际上是书本上都印上了比较隐形的识别码,然后在点读笔里面提前存好了相关音频文件,当点读笔识别到的时候,就可以发出对应的发音、同时,还有益智游戏、MP3音乐能娱乐功能。

这个工具的确很能帮助孩子“在娱乐中学习”,另外“语音与文字”的关联也是个很有效的系统,一定程度上还能减轻了父母的口干舌燥,也不用担心伤眼睛。

不过通常一个品牌的点读笔,对应的只有一定数量的点读资源教材,初学期可能还好,但是无法满足今后”大量阅读“的需求;

另外父母们需要找到真正高质量、能让孩子有趣味一直玩耍的点读资源教材。

并且,点读笔也不意味着孩子就完全自学了,父母的参与仍然非常重要。

6大道无形,无需识字,大量阅读

这个估计也是最震撼眼球的观念之一了。

据说,有一位国家顶级识字研究的专家说,他的孩子一直到6岁上小学之前都不学识字。

他说:“小孩上学以后,由于阅读基础好,跟着学校学,很快就认识了。现在学,在学校还得再学一遍,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在识字的问题上,当孩子问到时就告诉他一下,只要孩子不问,一律不教。

有一位支持这种“大道无形识字法”的妈妈表示,根本不用急着刻意教孩子识字,而是从小就大量给孩子阅读绘本,只要有时间,每天都读上个十来本,差不多到了4岁多,孩子就能自主阅读了,再大一点,自然而然很多字都认识了。

但是仍有的妈妈对这种“大道无形”法深表疑虑:“我家的真是是个识字渣啊,绘本也读了不少,但是通过绘本认得的字,至今寥寥无几??”

还有一种更为现实的担忧:“娃一上小学就要阅读很多题目的吗?不教认字,孩子连题目都看不懂的,这不是坑娃嘛?”

以上罗列了这么多识字方法,也分析了每一种识字方法的原理、优点和疑虑,心急的妈妈可能要问了,那么究竟哪种才是科学的呢?有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呢?

关于识字,我说不出确切的答案,但能提供的是这两点原则:

1.大量的阅读一定是根基,它既是识字的起点,也是终点。

本来,识字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够大量阅读,而如果孩子从小已经培养出了阅读的兴趣,并且借助绘本中图画的信息,已经能够很有兴趣地自主阅读的话,那又何必非要强硬地非要孩子先识字呢?

反而,有的孩子先学识字,后学阅读的话,很可能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干脆停止了阅读;而以阅读开始的孩子,即使遇到不认识的字,也能根据上下文情节或者图片等综合信息,继续阅读下去。

所以,有人把”先识字后阅读“的方法比作马车,而把”在阅读中识字”比作高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通过绘本阅读真的能识字吗?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例如,我从未教过我家娃认字,但是有一本她很喜欢的书,叫做《奇妙的地下》,后来又新买了一本书叫《奇妙的植物》的时候,她立刻指着书上的标题念出来说”奇妙的&?”(后面两个字的发音是她编的),说明在阅读的潜移默化之中,是有认字的作用的。

其实我们大人学英文的经历,也有这个体验吧,例如在工作中,背一堆所谓上商务英语的单词,记住了很快又忘了,既无聊又无用;

菲爷当年在香港工作考了个PMP,本来教材就是国外出的,中文很拗口,干脆就全部看英文教材、做英文习题,一轮虐下来,惊喜地发现,商务上的大量词汇自然就掌握了。

所以说,只有在大量听说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出来的单词,才真正永不相忘,并能为你所用。

孩子识字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单个汉子的识记,只有在语言大量整体的输入和输出之后,才能有效识读。

2.孩子的学习是一种”权变“,没有绝对确切的答案;

因为每个孩子的发育阶段、性格偏好都不同。

例如有的孩子总喜欢看新书、看过的就不想看了,而有的孩子就喜欢一本书反反复复地看,在自己熟悉的知识领域寻找安全感。

有的孩子就喜欢看图画听故事,不喜欢大人指着字来读;有的孩子就喜欢指着文字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有的喜欢大人指着读,自己接受牵引;有的喜欢自己的手指着读,自己控制节奏,不一而足。

甚至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呈现不同的偏好特征。

例如我家娃小时候就是只听新绘本,讲过的一律不听的那种;然而到了3岁多,突然对《冰雪奇缘》情有独钟,每天晚上都要讲这本,我已经中文、粤语、英文各种版本前前后后也就讲了个100来遍吧??

以及到了3岁多的时候,突然开始对文字敏感,在任何地方只要看见有大字,例如书的封面、路上看见的广告牌等,都会一个个字指着让我读给她听。

但是如果专门拿字卡给她看,又并没有兴趣。

简而言之,任何方法的识字,只要娃喜欢、娃乐意、娃有兴趣,都是可以的,没毛病!

该反对的,是那些机械的、违背孩子意愿、提前超越孩子认知阶段的识字!

引申到所有的启蒙学习,都是同样的道理,家长不要急于看到成效,尤其不要看量化的指标,什么”到了几岁能认多少字、数多少字、背多少首唐诗“这种的,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回头看看,真的是很微不足道的。

最重要的,是让学习成为孩子生命中for fun的一件事情,并让这种 fun伴随Ta的一生。

The end

作者简介:辣妈菲也(spicymom2014),从神经大条、没心没肺的文艺青年,变身三头六臂、金光闪闪的妈妈;从通信业世界500强海外骨干,变身回国女性创业者;从科学育儿、正面管教到麻辣毒舌的管窥婚姻、女性觉醒;愿我像一个人格鲜明的闺蜜,一路陪伴你左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yp60911
2020-09-19 · TA获得超过10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2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8万
展开全部

【1】把识字融入到生活中

爸妈们可以把识字融入到与宝宝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在生活中看到某物就可以跟宝宝说这是什么字啊等,把生活融入了,让宝宝感觉不到教才是好的哦!比如我带着虫虫出去的时候,在路边会看到路牌啊,我们就可以跟小孩子说路牌上的是什么字呢,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念,孩子肯定会好奇吧,会一直盯着你的,还会跟着你鸟念,以后看到他还会问你那上面写着什么呢,这会引起宝宝的好奇心呢。【2】巧用便签

也可以在家里使用便签,把每样物品都写上是什么什么,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亲子阅读不能少呢,要不断的重复给宝宝听,久而久之宝宝就认得了呢。【3】阅读的好处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总是认为看书就是让孩子早些认认识,早点学拼音,我个人认为这种观点不太对呢,阅读有很大好处呢,阅读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会认字,认字只是交给你一件工具,而要去探索阅读其中的奥妙,需要的就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认识字了。

阅读可以让人去发挥想象力,而不是像看动画片看的那么片面,就会变得很被动接受它要传达给你的东西。让孩子早早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可以伴随孩子的一生。增进孩子的见识,所以父母们要重视哦。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儿科医生雨滴,ID:dryudi。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issy育儿思考
2020-09-19 · 超过1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5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4万
展开全部

研究表明:高教育背景高收入家长,给孩子更多表扬、更少斥责、和孩子说话表达的意思更复杂、更倾向于和孩子深入讨论某个话题。换句话说,高教育背景高收入家长更重视词汇背后的情感、语法和语境。

哈佛学者陈思博士在《“三千万词汇鸿沟”:词汇,互动,和真实世界的知识》谈到两种重要的互动模式:“和孩子共同讨论某项共同注意的事物,或者沟通某项正在进行的活动。“比如说在亲子阅读中,讨论图画的内容;或者在刷牙的时候介绍牙刷、牙膏和牙齿等等,在这两种互动模式中,家长其实在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看的见摸得着也容易理解的场景,孩子在这种场景中更容易习得词汇。

英国BBC有个很好的学习语言的节目《天线宝宝》,家长大人看的时候可能感觉只有四个字:百无聊赖!原因是里面的天线宝宝语速太慢了。有一幕说”再见“是这样演的:4个天线宝宝跟太阳公公说再见。丁丁说:“太阳公公,再-----------见-----------!”太阳公公说“再------------见-----------,丁丁”,以此类推,剩下3个宝宝也用同样方式和太阳公公说再见,太阳公公也以极其慢的速度一一回馈再见。这个”再见“的词汇重复了8遍后,4个宝宝又跳出来,又每一个跟太阳公公说再见,先是丁丁又说“太阳公公,再-----------见-----------!”太阳公公说“再------------见-----------,丁丁”,接着剩下3个宝宝再次跟太阳公公再见。

家长看这样的片子觉得很熬人,但是孩子看的开心,一方面孩子喜欢重复,另一放慢天线宝宝说的又慢,还留出时间等电视机前的孩子反馈说“再见”,其实是轮流交谈的方式,给孩子充分的留白时间等待孩子的重复。

词汇是需要不断重复的。有个原则叫16遍原则,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需要重复的次数是不一样的, 年龄越小的宝宝需要越多的重复, 16遍是平均值。《天线宝宝》再见的次数也是16遍,所以重复的次数是很有讲究的。家长有时抱怨孩子记不住,很可能是家长在孩子面前使用的次数太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温文尔雅又靓丽的爱侣I
2020-11-02 · TA获得超过1.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9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12万
展开全部

去买一些幼儿识字图片,耐心的教。我不主张对幼儿强行的所谓快速的识字,教育是一个注重过程的活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