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咬文嚼字》有感

 我来答
中职语文教学教研分享
2018-10-05 ·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中职语文教学教研分享
采纳数:39752 获赞数:119962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过犹不及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泰山北斗式的人物。美学的领城是非常广阔的,形象之美、音韵之美、气质之美……时时有美,处处有美。语言艺术中的美,美学大师自然不会错过。作家在字句的锤炼中奉献出一篇篇佳作,而美学家则在这其间探寻到美的内筑,于是也有了这篇凸现朱先生深厚“内力”的《咬文嚼字》。
许多文学家和美学家都把遣词造句作为行文极为重要甚至是第一个要注意的问题。这涉及到许多文学创作最根本的问题。文学不是外交辞令,并不是要求每个字都经得起推敲。每个字都精雕细刻过的文章,往往失去了文学在总体上的许多美妙的、感性的东西。
很多东西都讲究一个“度”。这是非常具有辨证色彩的,这个“度”掌握得好不好关系到整个事情的成败。武则天曾设立类似现代的举报箱的东西,收集下面的举报。她的本意是好的,望以此让那些贪官污吏被揭发出来。确实,这个“直通上天”的举报箱让不少鱼肉自姓的家伙人头落地,但武则天没有把握好 “度”,使得不少卑鄙醒凝的小人利用它大搞打击报复,弄得人人自危,朝野震动。“过犹不及”的古训,在这个故事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回到《咬文嚼字》,我们可以发现朱先生对“度”的把握是很有水平的。他所举的例子,都浅显易懂,用词好与坏在具体例子中有天壤之别。这样的“炼字”,才能真正激起读者的共鸣。
怎样把握“度”?这不是光有理论书籍就能解决的何题。一个有心在文字运用上提高水平的读者,应该阅读一些文笔精炼的作品,同时联系自己的创作,在对比中领悟“度”。而作为一个仅仅想从书中获取科学知识、把握文章精神的读者,他所要做的仅仅是“观其大略”,而不是“细察入微”,对“炼字”的要求就大大地降低了。“过犹不及”的原则,在文字的运用和思考中是长久适用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