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还健在,当初说匡扶汉室的刘备,为何却自己称帝?
公元221年,继曹丕称帝之后,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这位颠沛流离大半辈子的创业者,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加冕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汉朝的国祚由他继承。
此时的汉献帝,尚在人间,刘备散步假消息,说天子遇害。可怜汉献帝,不知作何感想?其实刘备这个举动也容易理解,自己拿着皇家的招牌,拼搏努力为了什么?还不为了自己能够功成名就。创业初期说为了汉献帝,为了匡扶汉室,那是为了笼络人心。现在汉献帝退位了,口号还是要喊的,旗帜还是要举的,不过皇帝就得刘备自己做。
刘备能够顺利地登上帝王宝座,与几个因素是分不开的:
第一,个人因素,刘备从小就有帝王之志,这次抓住机会,肯定好好把握。
《三国志》上记载: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意思就是刘备从小就想乘坐天子规格的座驾。刘备出生在动荡的年代,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一个叫“封”,一个叫“禅”,称帝的意图昭然若揭,完全可以与“司马昭之心”相媲美。
第二,延续自己法理上的合法性。
汉献帝“合法”地禅让给曹丕以后,刘备“复兴汉室”的口号逐渐失去生命力与合法性,不再向以前那么有号召力。现在汉室已经不存在了,曹魏继承了,再打这张复兴汉室的牌就是师出无名。
为了在政治上取得合法性,必须另起炉灶,延续汉朝的国祚。长久以来,刘备就鼓吹自己是汉室宗亲,并且相信他的人还不少,现在又有自己的地盘,具备了称帝的条件与实力。
第三,刘备的追随者推波助澜。
刘备集团的员工跟着他打天下,为的是什么?兴复汉朝?剿灭曹贼?这些都是自欺欺人的台面理由,刘老板真的长时间不给员工发福利,整天给员工画饼充饥,谁还帮他打天下?台下才是真实原因,为的无非就是加官进爵,图的无非就是功名利禄。
树欲静而风不止,坐轿子的人想停,抬轿子的人不一定会停。汉献帝退位的消息传到蜀国,最高兴的应该是刘备,但为了做给别人看,自己也要假惺惺地“悲痛”一下。刘备手下的人也会为君分忧,没过多久就收到各地“天降祥瑞”,“劝进表”之类的奏折如雪片般地涌入朝堂。在百官的拥戴下,在万民的支持下,刘备“迫于无奈”地当上皇帝。
乱世中,时势造英雄,英雄也能造就时势。刘备打天下绝不是为了汉献帝,而是为了自己能够上市。称帝,实力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