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明知道马谡不行,为什么却还让他去守街亭?
是马谡自己苦苦哀求去守街亭的。诸葛亮架才答应了他,让他去守街亭。马谡才识过人,所以诸葛亮向来对他倍加器重。
此次失守街亭,失败的原因就是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 才导致了街亭的失守,诸葛亮为了安抚朝野上下, 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马谡被斩,是必然的。如果不斩马谡,诸葛亮在军中的地位,会不及从前,会被指责庇护亲近之人。也有说诸葛亮斩马谡这一历史情节,只是《三国演义》中虚构的,真真假假不得而知。
纵观马谡的一生,可谓是深得诸葛亮的器重,诸葛亮以马谡为心腹。 马谡喜好议论军事谋略,文学造诣也异常突出。
刘备临终之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要对他多加考察。”意思就是马谡此人喜欢说大话,说大话超过他的实际才能,不可以交给他大事去办,你要对他多加考查。
但是刘备低估了诸葛亮对马谡的信任,诸葛亮不但没有对马谡考查,甚至还让马谡担任参军,他们时常一起谈论军事谋略。
马谡在历史上是一个好的参谋,为诸葛亮讨伐孟获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却因为其骄傲自负的性格,断绝他的一生。
从马谡失守街亭可以看出马谡是那种只有理论知识,但不注重实践的人。
马谡失守街亭是必然的,他就像古代赵括一样,只会纸上谈兵,并且还不听诸葛亮的告诫。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告诫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点原因是因为马谡此人很骄傲,另一点原因也是马谡很想证明自己。
因为这两点原因,注定了马谡悲惨的结局。马谡死后,诸葛亮痛哭,安抚了他的亲人,亲自吊丧。
马谡驻守街亭的时候,为什么不愿按照诸葛亮的命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