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脱壳周期:
脱壳次数与所需时间没有一定的确实数字,所需时间因不同独立个体而异,一般来说小个体约1年脱壳约2~3次,大的个体则1年脱壳约1~2次,以下数据只供参考:
个体大小
(相约大小) 超小型
(波子大小/以下) 小型
(胶水樽盖大小) 中型
(乒乓球大小) 大型
(网球大小)
每年脱壳次数 2-3次 2-3次 1-2次 0-1次
脱壳需时(躲藏) 2星期 1个月 个半月-2个月 2-3个月
细小个体在脱壳后成长幅度会较大,随着身体越来越大,成长的幅度便会越小,不过总括来说,陆寄居蟹整体的成长速度是很慢的。营养不良或脱壳前有断脚要再生,成长幅度也会很小。
脱壳的次数与幅度最终还是要依据环境、温度、食物和年龄等等而定。刚刚饲养的个体,可能会受突然的环境影响,而在短时间首先脱一次壳。当习惯了新的环境后,它们的脱壳时间会变得相隔较长。
脱壳季节:
以下是家中的个体,在2007年的脱壳时间分布(脱壳完成的月份),和躲藏的日子数目。
有很多蟹友也说秋季是脱壳的旺季,但跟据在2007年的纪绿,似乎春节才是旺季。不过我想要有更详细和较准确的资枓,要参考更多的个体脱壳个案,单单5只个体并不能代表陆寄居蟹脱壳的旺季。
※在此下载脱壳记录表为自己的个体作记录
脱壳周期缩短:
陆寄居蟹的脱壳周期也会受突发原因影响而缩短,例如为了使断脚再生而脱壳,螯脚等较大部分在一次脱壳后还未能完全再生时,会在短时间内再重新脱壳。
还有一个情况可能的是当它们搬进较大的螺壳时,为了使身体适合其螺壳大小而在短时间内翻覆进行脱壳,使其身体急剧成长。
以上这样的情况,陆寄居蟹的身体会比平常的脱壳承受更大的负担和压力,发生意外的机会会更高。所以,遇到断脚或搬进大螺壳的个体时,可以多给钙质和蛋白质(肉类、鱼类等等)的食物,为它们可能会紧急脱壳作好准备。
以下是一位台湾蟹友所遇到断脚的陆寄居蟹脱壳周期变快的例子,七个奇怪脱皮间隔期的案例总结
例子1&2: 中小型紫陆一与紫陆二:
1.加速脱皮的可能原因:被打断一只脚与一只螯。
2.脱皮间隔期:7个月→3个月→3个月
例子3: 中型灰白:
1.加速脱皮的可能原因:有三只脚的最末一节被打断。
2.脱皮间隔期:10个月→1个月
例子4: 小型灰白:
1.加速脱皮的可能原因:换较大的壳。
2.脱皮间隔期:.3个月→3个月→1个月
例子5: 小型灰白:
1.加速脱皮的可能原因:重伤,断三只脚与一个大螯。
2.脱皮间隔期:3个月→15天→1个月
例子6: 中型西伯利斯:
1.加速脱皮的可能原因:重伤,四只脚全断。
2.脱皮间隔期:6个月→2个月
例子7: 中型紫陆:
1.加速脱皮的可能原因:前次脱皮不甚成功,被攻击,导致断脚与甲壳严重扭曲。
2.脱皮间隔期:6个月→35天
脱壳前征兆
陆寄居蟹在脱壳前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征兆和动作,有些动作往往会维持多个星期(维持约3-4星期或以上),所以大家要小心观察,每天也要观察着它们的举动。当发现陆寄居蟹有以下征兆时,最好暂时不要拿它们上手 爬行或观察,以免干扰了它们寻找适当的位置预备脱壳。
较明显的征兆:
・不断地重复挖掘底沙(最后藏在沙里不出来) ---- 它们为了找寻一个适当安全的位置,会经常挖掘底沙,躲在沙里三两天或一星期后又会再从沙里钻出来,之后又再重复挖掘底沙和藏起来这个动作(可以重复好几次),最后会躲藏在沙里3-4星期也不出来(出现躲藏在沙里超过一星期不出来这个现象的几可肯定说是将脱壳)。
※躲藏在底沙3-4星期也不出来这个行为一般会出现于小型和中型的陆寄居蟹身上,较大型的个体也会有挖掘底沙这个动作,但到最后大多会选择在沙上脱壳。
※看到很多初养者觉得它们开始挖沙,便会立即脱壳,其实这个观念想要改一改。开始挖沙,并不代立即脱壳,挖沙是脱壳前一个先兆。上文己有提及「这个动作可以维持多个星期」,很多个体也会在正式脱壳前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前已经开始挖沙。所以挖沙是代表它们将会脱壳,要到它们躲藏在沙里超过一星期不出来,才正式踏进脱壳阶段。在它们出现挖 沙行为的日子,可依平日一样去照顾。
・走近水源(水盆)/ 打翻水盆 / 躲在水盆底附近底沙 ----- 这和它们挖掘底沙有很大关系,因脱壳时需要较高水份,所以它们会 经常进出水盆吸收水份,又会挖掘在水盆下的底沙,做成水盆打翻。
・把身体浸在水盆里 ---- 会不时静待在水盆里,目的是储蓄水份于螺壳内,为脱壳做准备。
・不进食 ---- 它们在脱壳前可以整整一个月不进食(我家的大型短碗在脱壳前有将近2个月没有进食,只是不断掘沙和躲藏起来),虽然不会饥饿而死,但除非个体是躲在沙里或看到已经脱掉旧壳,否侧最好也应该继续摆放食物。
・动作变得不活跃 ---- 经常躲在螺壳。
・经常躲起来 ---- 躲藏在洞穴、水盆底、底沙里、流木下等等。
・呆在角落 ---- 最常看到是呆在水盆旁或饲养缸的角落。
不明显的征兆:
・远离其它个体
・眼睛变得白而蒙目,像白内障 ---- 西方和日本皆有这说法。
・感觉到它们身体甲壳不鲜艳和很干燥。
・会发出一点鱼腥味 ---- 未能确定。
・更换较大的螺壳 ---- 有些个体会在脱壳前先换上较大的螺壳,为的是当它们在脱壳后,便可紧紧地躲在较大螺壳的深处,不易被别人搔扰和感觉较安全。
无法如常般缩进螺壳内 ---- 因为腹部的水袋关系,使它们无法如常缩进螺壳内。
以上提及陆寄居蟹脱壳前的较明显的征兆,其中有以下3点想作一些补充:
・不断重复挖掘底沙
・动作变得不活跃
・经常躲藏起来
不断重复挖掘底沙,但又不活跃和躲藏起来? 看起来这3点好像有些矛盾。在此说声不好意思,因为一直未有详细解释得很清楚。 其实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看。
个人把脱壳分成3个时期,「脱壳潜伏期」,「脱壳准备期」,「脱壳进行」。
(1)「脱壳潜伏期」
个人认为要判断个体是否将要脱壳,一般来说最明显是观察它们有没有重复挖沙这动作。除了刚购回家的个体,因为要适应新的环境而会有一些挖沙的动作外,当个体稳定一来后,其实平日是不会看到它们有挖沙这动作的(有说温度过高和湿度过低时,它们也会挖沙,但如温湿度正常的话,也可排除了这问题)。所以,当陆寄居蟹开始有挖沙这行为时,我把它称为「脱壳潜伏期」,意味着它们 之后便会有脱壳行为。不过这「脱壳潜伏期」倒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跟据我自己记录下来的挖沙情况,从起初挖沙到最后躲藏在沙里脱壳,期间它们重复挖沙、躲藏、返回沙面、又再挖沙、躲藏等这些动作的时间,可以是几天、一星期、甚至一个月时间,有的还会直接一开始便挖沙躲藏起来。
「脱壳潜伏期」期间有些个体还会进食,有些不会进食。另外会发现有些个体起初挖沙后,会停了下来,再隔了一段日子才会挖沙。
简单来说,当看到个体开始有挖沙这动作,便要注意它们会在之后进行脱壳,而这时便不要干扰它们,虽然不知道这段时期会维持多久,但我们还是要待心等待。
危险性 (脱壳失败)
脱壳对陆寄居蟹十分重要,除了它们要藉此来成长之外,脱壳过程中更会对它们做成生命威胁。刚刚脱壳后的陆寄居蟹,已经消耗了相当大的体力,身体因而变得十分虚弱,加上新的外壳还没硬化,仍然维持在柔软的阶段,所以十分容易受伤。
在饲养下,脱壳期间被杀、脚被打断等情况时有发生, 如果饲养密度高,情况更甚。 因为脱壳中或刚脱壳的个体身体仍然是在很柔软的阶段,还未变硬化,所以在没有硬壳的保护下,有可能会被同伴弄断胸足或被侵略而导致死亡。
甲壳还未硬化的陆寄居蟹很多时也会被受侵袭是因为有时其它的陆寄居蟹会 以为被刚脱壳的个体所发出的新鲜气味而吸引,误以为 是鲜鱼的肉,所以其它个体便会攻击身体柔较的陆寄居蟹,有时还会吃它们刚脱下来的旧壳,所以隔离对脱壳的陆寄居蟹相当重要。
另一个风险便是水份,水份(湿气)不足会使它们 不能成功把旧壳脱去, 所以有个体脱壳时,要注意饲养缸内的湿度。
有说90%的陆寄居蟹死亡都是与脱壳有关。 因此,在它们脱壳时,我们要注意湿度的变化,而且要待新脱壳的陆寄居蟹甲壳完全变硬和回复正常回动后才可以把它们放回和其它同伴一起。
另外,大型个体所用的能量很大,所以大型个体脱壳失败而死的可能性比较高,也可说个体越大脱壳时所受的风险也越大。越大的个体在野外生活的时间越长,对新环境的适应力理应会较低,脱壳时所受的压力可能会越大。所以,对陆寄居蟹来说,脱壳是非常高风险的行为。对饲养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让它们安全地渡过,可再参考<脱壳环境>和<脱壳时注意点>。
脱壳环境
陆寄居蟹要脱壳成功,环境因素也相当重要。如果环境设定得好,它们脱壳的成功率便会较高.在这里分享我在小学时的经验, 当时还未懂得饲养陆寄居蟹。在宠物店购买了一只约乒乓球大小的西伯利斯陆寄居蟹,当时宠物店的人只叫我用浅水来饲养,回家后在饲养缸注了些浅水,用一块格仔 板当陆地来饲养。每天只给它吃苹果,因为宠物店的人说只给它们苹果便可。我还记得当时宠物店里的饲养缸布置是在底部铺上绵花,加上一个水盆,这么简单。饲养了几个月后,一天发现它脱壳了,整个旧壳原原本本地脱下来,这时我第一时间是把旧壳拿出来收藏,并没有把旧壳给它。结果它在脱壳后几日便裸体了,跟着离开了。这便是即使环境不好,当它们生理上要成长时,也会有机会脱壳的。问题是脱壳后它们能否继续生存.
1. 过于干燥的沙子→这样寄居蟹挖沙必定困难,而有坍塌活埋的危险。
2. 底部积水过多或过高的情形→这种情形有几个缺点
a. 积水过多,沙底变黑,产生如臭水沟味的可能性将大增。
b. 突然升高的水位可能导致脱皮中的寄居蟹溺毙。
c. 准备脱皮的寄居蟹通常会钻非常深的位置,常常会钻到缸底为止,这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可以观察、掌握到它们脱皮的情形,而不会脱皮失败死了好多天还不知道。但若是缸中积水过多,它们钻到有水的地方就会停止,这样我们就不易知道他们的脱皮情形。
我的作法大致上是"保持沙面上、沙中层湿润,但底部积水一点点"的作法,但要保持这种湿度不是很容易,因为常会有表面已干燥,底部却积水的不平衡现象,我的方法大致为:
1.时常喷水但不用倒水方式→藉由大范围的喷水,让水慢慢的渗入中层,若是用倒水的方式,只是使底部积水严重化,却没有把其它的沙子弄湿润。
2.用铁汤匙搅拌(限陆寄居蟹未钻入沙中时)→就是把缸中的湿底沙挖上来,干表层沙弄到下层,均衡彼此湿度。
3.用滴管将底部积水吸出(限陆寄居蟹未钻入沙中时)
4.从新洗沙(限陆寄居蟹未钻入沙中时)→如果表层与底层的干湿差异太大,我建议是干脆把沙倒出从新洗,然后用洗衣袋(过滤袋)稍为滤干水份(因为是脱皮用,所以可以湿一点),然后在放回隔离缸中,然后务必将沙弄得"紧实"一点,也就是适当的"压沙"或是将缸"抖一抖",这样湿度不但可以保持,较紧密的沙子寄居蟹挖起来也比较不会坍。
2)隔离在底沙上脱壳的个体
这个方法适用于任何情况。有些个体在脱壳前不会出现明显的特征,很难事先把它或其它同伴隔离。当发现饲养缸出现了下图的情况,便是个体在 不知不觉间脱了壳。看到这 情况请尽快把它隔离,虽然说过不好干扰脱壳中的个体,但如果不隔离,后果可能更严重,因为刚脱壳后的柔软身体随时可能会被同伴强行拖出,所以请轻轻的把它和其脱下来的旧壳一起移到隔离缸内,隔离缸的沙不用太厚,但要维持高湿度,再把它放在穴洞内,给它一个较黑暗的环境,让它安心完成余下过程。
3)隔离其它同伴
这个方法适用于饲养2-3只较少个体只数的情况,而且可说是最安全的。当发现要脱壳的个体已经安全地潜入底沙里很久也没有出来时,可以暂时把其余的同伴隔开,虽然已潜入沙里的个体理论上应该是很安全的,但以防万一,还是把同伴稍为隔离好些。当然,隔离缸的布置应和主缸差不多,也要维持适合的温湿度,这样才不会使被隔离的个体感到压力。待脱壳完成的个体从底沙出来和新壳完全变硬后才把同伴放回正式的饲养缸里。
※要同时准备多个不同类型的隔离缸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最重要 是饲养缸里有足够厚度的沙,让它们自然地在饲养缸脱壳。这样的「无为而治」是最好的方法。若饲养了多个体,而脱壳的个体已经钻入底沙里,如果底沙够厚的话便不用太担心,这时则不要作任何行动,让它自行脱壳便可。所以,足够厚度的底沙对脱壳是相当重要的。顺带一提,饲养只数越来,相对地在处理它们脱壳时会变得较麻烦,脱壳风险也变得较大。所以建议不要胡乱大量购入陆寄居蟹来饲养。
旧壳处理
很多饲养者看到陆寄居蟹脱下来的旧壳,会把它拿走甚至弃掉。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的做法,因为陆寄居蟹要 吸收钙质使新壳硬化,所以把旧壳拿走会使它们吸收不到所需钙质,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死亡。 最近更加发现一种现象: 不能把脱下的旧壳完全吃掉, 后果可能......。
※不要把脱下来的旧壳拿走!
陆寄居蟹要使新壳硬化,便要摄食含有钙质的食物。而陆寄居蟹所脱出来的旧壳 正是所需钙质的重要来源。所以它们会吃掉旧壳,摄取平 日不易获取的钙质。个体会把整个旧壳吃掉, 但通常会留下最硬的螯脚和胸足尾节部分没有吃掉。
当看到陆寄居蟹恢复正常的活动, 自动出来行走时,这时才可把 吃剩的旧壳拿走。在它们脱壳成功后数天,我们可以给它们以钙质和蛋白质(肉类、鱼类等等)为中心的食物,使陆寄居蟹回复充足的体力。
如果旧壳不幸地被其它陆寄居蟹吃掉,这时可以给它们煮熟的蛋壳,虾 壳或蟹壳等食物给它补充因失去旧壳而摄食不同的钙质。
脱壳后变化
想知道陆寄居蟹是否已经脱壳,除了可以看看沙里有没有留下来的旧壳外,还可以看看它们脱壳后的变化。
陆寄居蟹在脱壳后,螯脚尖和胸足的爪,会重新长出来,因此会变得很尖锐。体毛也会变得较长和浓密。脱壳不单会使它们长大,而且已失去的断脚也会渐渐重生。
脱壳后的另一个变化便是体色变化。有些个体在脱壳后体色会变得较浅色,有些则会变得较深色。体色变化主要是和它们在脱壳前所进食的食物有关,一般来说,吃含有胡萝卜素较多食物的个体,体色会渐渐变得鲜艳。但体色变化也有可能与气温、湿度和其它环境因素有关,所以陆寄居蟹在每次脱壳后它们的体色也会有些微的变化。而即使同一品种的陆寄居蟹也会因为栖息地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色。
值得一提是在人工饲养下,橙红陆寄居蟹这品种会有脱壳后体色变淡,这个问题暂时还未有真正的解决方法。
为甚么脱壳后身体反而会成长
很多人会觉得陆寄居蟹从旧壳脱出来,理应身体会变小,否则不能从旧壳脱出。
其实刚好相反,它们在脱壳后反而会成长是因为在被称为脱壳前期的准备时,在旧壳下面已准备了新的肌肉。随着脱壳进行 后,新壳还未硬时,它们会急速地将水份吸收,身体膨胀,将新壳撑开,经过一段时间,钙质沉积,所以它们是先把身体缩少,脱出旧壳后再藉水份把柔软的身体撑大,因而得到成长。
裸体后脱壳
有来自台湾的饲养者曾提及过他们的陆寄居蟹(发生在比较大的个体身上)曾试过从螺壳爬出(裸体)后才进行脱壳,原因还不太清楚,有说是因为所背的螺壳太小,或是在脱壳前被同伴夺去螺或将近脱壳之际感到压力。
较详细的情况可以参考以下提供的经验:
1)在这边顺便和网主分享一下我的脱皮经验,我的蟹目前有10只脱过皮,大的约男生手掌大,中的约鼠标大,小的大约像一块橡皮擦大小,小的5只通通都脱过,中的有4只脱过,大的只有一只脱过,但是并不是每只蟹都是在壳里面脱皮,小的目前有一只是裸体才脱皮的,但是他是因为快脱皮前被别只蟹抢壳,导致于它裸体,本来想说他没救了,就把他隔离出来,放多一点水在沙子里,放在阴暗的地方,本来是想说要让他自己进壳里去,结果隔天他就脱皮了,因为她脱皮身体很软弱我不敢碰它,他就裸体在外面呆了两天,我还是依旧持续帮他保持湿润,再过两天,我偷偷的摸它一下,发现他的脚都有变硬了,就把它拿起来,慢慢的诱导他进壳里,等他进壳之后,就开始放面包给他吃,结果竟然奇迹的活下来,我本来想它是特例,但是没想到后来我有两只中型蟹也是裸体脱皮,不过不同的是,他们是自己跑出来的,跑到水杯的附近,我本来以为是环境不良导致于他们生活不适,但是我看他们的腹部都非常的饱满,只是活动力变差了,我就再把他隔离,也是一样放多一点水,隔天也是就脱皮了,我还是不敢动他们,就让他们去吃自己脱下来的皮,我只有持续的喷水,过一个星期后,有一只回去壳内,有另一只还在裸体,我就也是先摸摸看,确定脚变硬了,在把他抓起来,诱导他进壳内,目前三只都活的健康快乐,昨天又有另一只中型蟹也是裸体而出,今天脱皮,我还是用相同的手法再隔离中,不知道网主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形过??
2)关于裸体脱皮的蟹缸布置,我也是都跟平常脱皮的隔离缸一样,就是小小的海苔罐,底部放洗干净的珊瑚砂,每天定时喷水,就是这样子。
只是裸体脱皮的时候我会特别盖上盖子,盖子上有很多很小的洞来透气,一方面是不要有太多明暗的影响,一方面也是不要让水分失散的太快,另一方面是我很怕他们脱皮的时候果蝇去他们的腹部产卵。还有一点就是我会把水加的很多,多到从上往下看可以在沙子颗粒的缝隙间看到满出的水,所以蟹裸体时的腹部,有一小部份是会沾到水的。
脱壳次数与所需时间没有一定的确实数字,所需时间因不同独立个体而异,一般来说小个体约1年脱壳约2~3次,大的个体则1年脱壳约1~2次,以下数据只供参考:
个体大小
(相约大小) 超小型
(波子大小/以下) 小型
(胶水樽盖大小) 中型
(乒乓球大小) 大型
(网球大小)
每年脱壳次数 2-3次 2-3次 1-2次 0-1次
脱壳需时(躲藏) 2星期 1个月 个半月-2个月 2-3个月
细小个体在脱壳后成长幅度会较大,随着身体越来越大,成长的幅度便会越小,不过总括来说,陆寄居蟹整体的成长速度是很慢的。营养不良或脱壳前有断脚要再生,成长幅度也会很小。
脱壳的次数与幅度最终还是要依据环境、温度、食物和年龄等等而定。刚刚饲养的个体,可能会受突然的环境影响,而在短时间首先脱一次壳。当习惯了新的环境后,它们的脱壳时间会变得相隔较长。
脱壳季节:
以下是家中的个体,在2007年的脱壳时间分布(脱壳完成的月份),和躲藏的日子数目。
有很多蟹友也说秋季是脱壳的旺季,但跟据在2007年的纪绿,似乎春节才是旺季。不过我想要有更详细和较准确的资枓,要参考更多的个体脱壳个案,单单5只个体并不能代表陆寄居蟹脱壳的旺季。
※在此下载脱壳记录表为自己的个体作记录
脱壳周期缩短:
陆寄居蟹的脱壳周期也会受突发原因影响而缩短,例如为了使断脚再生而脱壳,螯脚等较大部分在一次脱壳后还未能完全再生时,会在短时间内再重新脱壳。
还有一个情况可能的是当它们搬进较大的螺壳时,为了使身体适合其螺壳大小而在短时间内翻覆进行脱壳,使其身体急剧成长。
以上这样的情况,陆寄居蟹的身体会比平常的脱壳承受更大的负担和压力,发生意外的机会会更高。所以,遇到断脚或搬进大螺壳的个体时,可以多给钙质和蛋白质(肉类、鱼类等等)的食物,为它们可能会紧急脱壳作好准备。
以下是一位台湾蟹友所遇到断脚的陆寄居蟹脱壳周期变快的例子,七个奇怪脱皮间隔期的案例总结
例子1&2: 中小型紫陆一与紫陆二:
1.加速脱皮的可能原因:被打断一只脚与一只螯。
2.脱皮间隔期:7个月→3个月→3个月
例子3: 中型灰白:
1.加速脱皮的可能原因:有三只脚的最末一节被打断。
2.脱皮间隔期:10个月→1个月
例子4: 小型灰白:
1.加速脱皮的可能原因:换较大的壳。
2.脱皮间隔期:.3个月→3个月→1个月
例子5: 小型灰白:
1.加速脱皮的可能原因:重伤,断三只脚与一个大螯。
2.脱皮间隔期:3个月→15天→1个月
例子6: 中型西伯利斯:
1.加速脱皮的可能原因:重伤,四只脚全断。
2.脱皮间隔期:6个月→2个月
例子7: 中型紫陆:
1.加速脱皮的可能原因:前次脱皮不甚成功,被攻击,导致断脚与甲壳严重扭曲。
2.脱皮间隔期:6个月→35天
脱壳前征兆
陆寄居蟹在脱壳前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征兆和动作,有些动作往往会维持多个星期(维持约3-4星期或以上),所以大家要小心观察,每天也要观察着它们的举动。当发现陆寄居蟹有以下征兆时,最好暂时不要拿它们上手 爬行或观察,以免干扰了它们寻找适当的位置预备脱壳。
较明显的征兆:
・不断地重复挖掘底沙(最后藏在沙里不出来) ---- 它们为了找寻一个适当安全的位置,会经常挖掘底沙,躲在沙里三两天或一星期后又会再从沙里钻出来,之后又再重复挖掘底沙和藏起来这个动作(可以重复好几次),最后会躲藏在沙里3-4星期也不出来(出现躲藏在沙里超过一星期不出来这个现象的几可肯定说是将脱壳)。
※躲藏在底沙3-4星期也不出来这个行为一般会出现于小型和中型的陆寄居蟹身上,较大型的个体也会有挖掘底沙这个动作,但到最后大多会选择在沙上脱壳。
※看到很多初养者觉得它们开始挖沙,便会立即脱壳,其实这个观念想要改一改。开始挖沙,并不代立即脱壳,挖沙是脱壳前一个先兆。上文己有提及「这个动作可以维持多个星期」,很多个体也会在正式脱壳前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前已经开始挖沙。所以挖沙是代表它们将会脱壳,要到它们躲藏在沙里超过一星期不出来,才正式踏进脱壳阶段。在它们出现挖 沙行为的日子,可依平日一样去照顾。
・走近水源(水盆)/ 打翻水盆 / 躲在水盆底附近底沙 ----- 这和它们挖掘底沙有很大关系,因脱壳时需要较高水份,所以它们会 经常进出水盆吸收水份,又会挖掘在水盆下的底沙,做成水盆打翻。
・把身体浸在水盆里 ---- 会不时静待在水盆里,目的是储蓄水份于螺壳内,为脱壳做准备。
・不进食 ---- 它们在脱壳前可以整整一个月不进食(我家的大型短碗在脱壳前有将近2个月没有进食,只是不断掘沙和躲藏起来),虽然不会饥饿而死,但除非个体是躲在沙里或看到已经脱掉旧壳,否侧最好也应该继续摆放食物。
・动作变得不活跃 ---- 经常躲在螺壳。
・经常躲起来 ---- 躲藏在洞穴、水盆底、底沙里、流木下等等。
・呆在角落 ---- 最常看到是呆在水盆旁或饲养缸的角落。
不明显的征兆:
・远离其它个体
・眼睛变得白而蒙目,像白内障 ---- 西方和日本皆有这说法。
・感觉到它们身体甲壳不鲜艳和很干燥。
・会发出一点鱼腥味 ---- 未能确定。
・更换较大的螺壳 ---- 有些个体会在脱壳前先换上较大的螺壳,为的是当它们在脱壳后,便可紧紧地躲在较大螺壳的深处,不易被别人搔扰和感觉较安全。
无法如常般缩进螺壳内 ---- 因为腹部的水袋关系,使它们无法如常缩进螺壳内。
以上提及陆寄居蟹脱壳前的较明显的征兆,其中有以下3点想作一些补充:
・不断重复挖掘底沙
・动作变得不活跃
・经常躲藏起来
不断重复挖掘底沙,但又不活跃和躲藏起来? 看起来这3点好像有些矛盾。在此说声不好意思,因为一直未有详细解释得很清楚。 其实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看。
个人把脱壳分成3个时期,「脱壳潜伏期」,「脱壳准备期」,「脱壳进行」。
(1)「脱壳潜伏期」
个人认为要判断个体是否将要脱壳,一般来说最明显是观察它们有没有重复挖沙这动作。除了刚购回家的个体,因为要适应新的环境而会有一些挖沙的动作外,当个体稳定一来后,其实平日是不会看到它们有挖沙这动作的(有说温度过高和湿度过低时,它们也会挖沙,但如温湿度正常的话,也可排除了这问题)。所以,当陆寄居蟹开始有挖沙这行为时,我把它称为「脱壳潜伏期」,意味着它们 之后便会有脱壳行为。不过这「脱壳潜伏期」倒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跟据我自己记录下来的挖沙情况,从起初挖沙到最后躲藏在沙里脱壳,期间它们重复挖沙、躲藏、返回沙面、又再挖沙、躲藏等这些动作的时间,可以是几天、一星期、甚至一个月时间,有的还会直接一开始便挖沙躲藏起来。
「脱壳潜伏期」期间有些个体还会进食,有些不会进食。另外会发现有些个体起初挖沙后,会停了下来,再隔了一段日子才会挖沙。
简单来说,当看到个体开始有挖沙这动作,便要注意它们会在之后进行脱壳,而这时便不要干扰它们,虽然不知道这段时期会维持多久,但我们还是要待心等待。
危险性 (脱壳失败)
脱壳对陆寄居蟹十分重要,除了它们要藉此来成长之外,脱壳过程中更会对它们做成生命威胁。刚刚脱壳后的陆寄居蟹,已经消耗了相当大的体力,身体因而变得十分虚弱,加上新的外壳还没硬化,仍然维持在柔软的阶段,所以十分容易受伤。
在饲养下,脱壳期间被杀、脚被打断等情况时有发生, 如果饲养密度高,情况更甚。 因为脱壳中或刚脱壳的个体身体仍然是在很柔软的阶段,还未变硬化,所以在没有硬壳的保护下,有可能会被同伴弄断胸足或被侵略而导致死亡。
甲壳还未硬化的陆寄居蟹很多时也会被受侵袭是因为有时其它的陆寄居蟹会 以为被刚脱壳的个体所发出的新鲜气味而吸引,误以为 是鲜鱼的肉,所以其它个体便会攻击身体柔较的陆寄居蟹,有时还会吃它们刚脱下来的旧壳,所以隔离对脱壳的陆寄居蟹相当重要。
另一个风险便是水份,水份(湿气)不足会使它们 不能成功把旧壳脱去, 所以有个体脱壳时,要注意饲养缸内的湿度。
有说90%的陆寄居蟹死亡都是与脱壳有关。 因此,在它们脱壳时,我们要注意湿度的变化,而且要待新脱壳的陆寄居蟹甲壳完全变硬和回复正常回动后才可以把它们放回和其它同伴一起。
另外,大型个体所用的能量很大,所以大型个体脱壳失败而死的可能性比较高,也可说个体越大脱壳时所受的风险也越大。越大的个体在野外生活的时间越长,对新环境的适应力理应会较低,脱壳时所受的压力可能会越大。所以,对陆寄居蟹来说,脱壳是非常高风险的行为。对饲养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让它们安全地渡过,可再参考<脱壳环境>和<脱壳时注意点>。
脱壳环境
陆寄居蟹要脱壳成功,环境因素也相当重要。如果环境设定得好,它们脱壳的成功率便会较高.在这里分享我在小学时的经验, 当时还未懂得饲养陆寄居蟹。在宠物店购买了一只约乒乓球大小的西伯利斯陆寄居蟹,当时宠物店的人只叫我用浅水来饲养,回家后在饲养缸注了些浅水,用一块格仔 板当陆地来饲养。每天只给它吃苹果,因为宠物店的人说只给它们苹果便可。我还记得当时宠物店里的饲养缸布置是在底部铺上绵花,加上一个水盆,这么简单。饲养了几个月后,一天发现它脱壳了,整个旧壳原原本本地脱下来,这时我第一时间是把旧壳拿出来收藏,并没有把旧壳给它。结果它在脱壳后几日便裸体了,跟着离开了。这便是即使环境不好,当它们生理上要成长时,也会有机会脱壳的。问题是脱壳后它们能否继续生存.
1. 过于干燥的沙子→这样寄居蟹挖沙必定困难,而有坍塌活埋的危险。
2. 底部积水过多或过高的情形→这种情形有几个缺点
a. 积水过多,沙底变黑,产生如臭水沟味的可能性将大增。
b. 突然升高的水位可能导致脱皮中的寄居蟹溺毙。
c. 准备脱皮的寄居蟹通常会钻非常深的位置,常常会钻到缸底为止,这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可以观察、掌握到它们脱皮的情形,而不会脱皮失败死了好多天还不知道。但若是缸中积水过多,它们钻到有水的地方就会停止,这样我们就不易知道他们的脱皮情形。
我的作法大致上是"保持沙面上、沙中层湿润,但底部积水一点点"的作法,但要保持这种湿度不是很容易,因为常会有表面已干燥,底部却积水的不平衡现象,我的方法大致为:
1.时常喷水但不用倒水方式→藉由大范围的喷水,让水慢慢的渗入中层,若是用倒水的方式,只是使底部积水严重化,却没有把其它的沙子弄湿润。
2.用铁汤匙搅拌(限陆寄居蟹未钻入沙中时)→就是把缸中的湿底沙挖上来,干表层沙弄到下层,均衡彼此湿度。
3.用滴管将底部积水吸出(限陆寄居蟹未钻入沙中时)
4.从新洗沙(限陆寄居蟹未钻入沙中时)→如果表层与底层的干湿差异太大,我建议是干脆把沙倒出从新洗,然后用洗衣袋(过滤袋)稍为滤干水份(因为是脱皮用,所以可以湿一点),然后在放回隔离缸中,然后务必将沙弄得"紧实"一点,也就是适当的"压沙"或是将缸"抖一抖",这样湿度不但可以保持,较紧密的沙子寄居蟹挖起来也比较不会坍。
2)隔离在底沙上脱壳的个体
这个方法适用于任何情况。有些个体在脱壳前不会出现明显的特征,很难事先把它或其它同伴隔离。当发现饲养缸出现了下图的情况,便是个体在 不知不觉间脱了壳。看到这 情况请尽快把它隔离,虽然说过不好干扰脱壳中的个体,但如果不隔离,后果可能更严重,因为刚脱壳后的柔软身体随时可能会被同伴强行拖出,所以请轻轻的把它和其脱下来的旧壳一起移到隔离缸内,隔离缸的沙不用太厚,但要维持高湿度,再把它放在穴洞内,给它一个较黑暗的环境,让它安心完成余下过程。
3)隔离其它同伴
这个方法适用于饲养2-3只较少个体只数的情况,而且可说是最安全的。当发现要脱壳的个体已经安全地潜入底沙里很久也没有出来时,可以暂时把其余的同伴隔开,虽然已潜入沙里的个体理论上应该是很安全的,但以防万一,还是把同伴稍为隔离好些。当然,隔离缸的布置应和主缸差不多,也要维持适合的温湿度,这样才不会使被隔离的个体感到压力。待脱壳完成的个体从底沙出来和新壳完全变硬后才把同伴放回正式的饲养缸里。
※要同时准备多个不同类型的隔离缸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最重要 是饲养缸里有足够厚度的沙,让它们自然地在饲养缸脱壳。这样的「无为而治」是最好的方法。若饲养了多个体,而脱壳的个体已经钻入底沙里,如果底沙够厚的话便不用太担心,这时则不要作任何行动,让它自行脱壳便可。所以,足够厚度的底沙对脱壳是相当重要的。顺带一提,饲养只数越来,相对地在处理它们脱壳时会变得较麻烦,脱壳风险也变得较大。所以建议不要胡乱大量购入陆寄居蟹来饲养。
旧壳处理
很多饲养者看到陆寄居蟹脱下来的旧壳,会把它拿走甚至弃掉。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的做法,因为陆寄居蟹要 吸收钙质使新壳硬化,所以把旧壳拿走会使它们吸收不到所需钙质,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死亡。 最近更加发现一种现象: 不能把脱下的旧壳完全吃掉, 后果可能......。
※不要把脱下来的旧壳拿走!
陆寄居蟹要使新壳硬化,便要摄食含有钙质的食物。而陆寄居蟹所脱出来的旧壳 正是所需钙质的重要来源。所以它们会吃掉旧壳,摄取平 日不易获取的钙质。个体会把整个旧壳吃掉, 但通常会留下最硬的螯脚和胸足尾节部分没有吃掉。
当看到陆寄居蟹恢复正常的活动, 自动出来行走时,这时才可把 吃剩的旧壳拿走。在它们脱壳成功后数天,我们可以给它们以钙质和蛋白质(肉类、鱼类等等)为中心的食物,使陆寄居蟹回复充足的体力。
如果旧壳不幸地被其它陆寄居蟹吃掉,这时可以给它们煮熟的蛋壳,虾 壳或蟹壳等食物给它补充因失去旧壳而摄食不同的钙质。
脱壳后变化
想知道陆寄居蟹是否已经脱壳,除了可以看看沙里有没有留下来的旧壳外,还可以看看它们脱壳后的变化。
陆寄居蟹在脱壳后,螯脚尖和胸足的爪,会重新长出来,因此会变得很尖锐。体毛也会变得较长和浓密。脱壳不单会使它们长大,而且已失去的断脚也会渐渐重生。
脱壳后的另一个变化便是体色变化。有些个体在脱壳后体色会变得较浅色,有些则会变得较深色。体色变化主要是和它们在脱壳前所进食的食物有关,一般来说,吃含有胡萝卜素较多食物的个体,体色会渐渐变得鲜艳。但体色变化也有可能与气温、湿度和其它环境因素有关,所以陆寄居蟹在每次脱壳后它们的体色也会有些微的变化。而即使同一品种的陆寄居蟹也会因为栖息地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色。
值得一提是在人工饲养下,橙红陆寄居蟹这品种会有脱壳后体色变淡,这个问题暂时还未有真正的解决方法。
为甚么脱壳后身体反而会成长
很多人会觉得陆寄居蟹从旧壳脱出来,理应身体会变小,否则不能从旧壳脱出。
其实刚好相反,它们在脱壳后反而会成长是因为在被称为脱壳前期的准备时,在旧壳下面已准备了新的肌肉。随着脱壳进行 后,新壳还未硬时,它们会急速地将水份吸收,身体膨胀,将新壳撑开,经过一段时间,钙质沉积,所以它们是先把身体缩少,脱出旧壳后再藉水份把柔软的身体撑大,因而得到成长。
裸体后脱壳
有来自台湾的饲养者曾提及过他们的陆寄居蟹(发生在比较大的个体身上)曾试过从螺壳爬出(裸体)后才进行脱壳,原因还不太清楚,有说是因为所背的螺壳太小,或是在脱壳前被同伴夺去螺或将近脱壳之际感到压力。
较详细的情况可以参考以下提供的经验:
1)在这边顺便和网主分享一下我的脱皮经验,我的蟹目前有10只脱过皮,大的约男生手掌大,中的约鼠标大,小的大约像一块橡皮擦大小,小的5只通通都脱过,中的有4只脱过,大的只有一只脱过,但是并不是每只蟹都是在壳里面脱皮,小的目前有一只是裸体才脱皮的,但是他是因为快脱皮前被别只蟹抢壳,导致于它裸体,本来想说他没救了,就把他隔离出来,放多一点水在沙子里,放在阴暗的地方,本来是想说要让他自己进壳里去,结果隔天他就脱皮了,因为她脱皮身体很软弱我不敢碰它,他就裸体在外面呆了两天,我还是依旧持续帮他保持湿润,再过两天,我偷偷的摸它一下,发现他的脚都有变硬了,就把它拿起来,慢慢的诱导他进壳里,等他进壳之后,就开始放面包给他吃,结果竟然奇迹的活下来,我本来想它是特例,但是没想到后来我有两只中型蟹也是裸体脱皮,不过不同的是,他们是自己跑出来的,跑到水杯的附近,我本来以为是环境不良导致于他们生活不适,但是我看他们的腹部都非常的饱满,只是活动力变差了,我就再把他隔离,也是一样放多一点水,隔天也是就脱皮了,我还是不敢动他们,就让他们去吃自己脱下来的皮,我只有持续的喷水,过一个星期后,有一只回去壳内,有另一只还在裸体,我就也是先摸摸看,确定脚变硬了,在把他抓起来,诱导他进壳内,目前三只都活的健康快乐,昨天又有另一只中型蟹也是裸体而出,今天脱皮,我还是用相同的手法再隔离中,不知道网主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形过??
2)关于裸体脱皮的蟹缸布置,我也是都跟平常脱皮的隔离缸一样,就是小小的海苔罐,底部放洗干净的珊瑚砂,每天定时喷水,就是这样子。
只是裸体脱皮的时候我会特别盖上盖子,盖子上有很多很小的洞来透气,一方面是不要有太多明暗的影响,一方面也是不要让水分失散的太快,另一方面是我很怕他们脱皮的时候果蝇去他们的腹部产卵。还有一点就是我会把水加的很多,多到从上往下看可以在沙子颗粒的缝隙间看到满出的水,所以蟹裸体时的腹部,有一小部份是会沾到水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