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学校采用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感情表达得自然深厚。
课文想象丰富而奇特,充满儿童情趣,赋予雷云、东风、花朵等人的行为。花儿生长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让我们看到了一群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花孩子。
扩展资料:
鉴赏:
一遍遍品读《花的学校》,你不得不佩服诗人卓越的艺术表现力。诗的语言朴素清新,简洁之中又蕴涵着对孩子浓浓的爱意。整首诗作者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把诗人自己对美好童心的呵护和关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三小节中,雷云、阵雨、东风、竹林、草地上冒出来的花等景物是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所得,作者让雷云拍起手来,让东风吹起口笛,让树枝互相碰触,把我们带到人与自然狂欢的时刻,是作者心与物的融汇,营造出了一个欢乐的氛围。
二、四小节中,诗人又借助一个稚嫩的童音,表达对“地下学校”的厌倦以及家的眷恋。一、三小节的情境的创设使二、四小节的情感表达更加震撼人心,直达心灵深处,我们也禁不住与作者一起呐喊:还儿童一个自由的空间,给儿童一个快乐的童年。
细细想来,诗人其实是以喜写悲,作者从喜处落笔,让我们看到了花儿与风雨同乐的场面,诗人再用这种喜抨击了当时印度社会对儿童心灵受到的桎梏和摧残。喜愈大,悲愈浓,我们的心理逐渐失去平衡,陷入无限的沉思……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花的学校》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赋予花儿人的行为和情感,把其当成孩子来写。诗里着力描绘的是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儿童,诗人致力讴歌的是人类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东西――童真。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写阵雨落下,花在草地上跳舞、狂欢。
第二部分(3-4):写想象中花的学校上课时的情景。
第三部分(5-9):放假时,花孩子们冲出学校,回到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对自然界中的雷云、大树、花朵、充满好奇心,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体会诗歌语言的形象、生动,感受诗人想象的丰富奇妙。
课时目标:
1、认识本文生字,会写“舞”字。
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花孩子校园生活的快乐。
3、学习使用拟声词让表达更加具体生动。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花孩子校园生活的快乐。
教学难点:学习使用拟声词让表达更加具体生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美丽的花朵。认识的可以喊出它们的名字。
2、指名读课题,学生提出质疑。
3、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二、读准词语
1、第一行:互相 衣裳 能够 猜得出 放假
指导读好轻声和多音字。
2、第二行:雷云 阵雨 荒野 口笛
3、第三行:跳舞 狂欢 扬起双臂
教学生字“舞”
三、读好长句,学拟声词:
课文中有一些句子特别长,能读好吗?
(一)句1: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1、读通句子:指名读句子,指导读通顺。
2、读懂句子:你读懂(听懂)了什么?相机指导理解“雷云”,欣赏“口笛”声。
3、感受声音:指名读句子,你仿佛听到什么样的声音?模仿他的声音。
4、配音游戏:师读句子,生配声音(多人合作声音响亮)。不光读出了画面,也读出了声音。
5、总结学法并板书:读通——读懂——配音
(二)句2: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1、这个句子里也有声音,能不能试着用刚才的方法同桌一起学一学这个句子?
2、同桌合作句子。找出一个表示声音的词“簌簌”。
3、师读词,生配音,介绍拟声词并板书。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
4、你会把拟声词送到句中吗?
比较朗读:加了拟声词和不加拟声词的句子,说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用拟声词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到风很大,雷声很响。)
四、想象阅读,体验快乐
1、当雷云轰响阵雨落下时候,当树枝被风吹得摇摇晃晃,树叶簌簌地响的时候,花孩子们在干什么?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2、屏示“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两句。
3、同桌一起把句子读3遍,讨论:你仿佛看到一群怎样的花孩子。
4、指名反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并读好句子,有学生和老师合作完成板书。
总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24个孩子里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花孩子形象,时间关系,咱们交流到这儿。
课间操:花孩子们,咱们一起跑出来,来跳舞吧,来狂欢吧(音乐)
5、为什么你们可以这么快乐地玩耍?不用上课吗?出示句子“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指导学生读好句子并仿说句子,师生合作,配乐诵读诗歌。
6、花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很快乐,让我们通过读的方式,传递快乐!男女生合作读。
小结:在作者的笔下,雷云、东风、树枝、花儿像小朋友一样,会跳舞会奔跑,非常有趣,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要学习运用哦。(板书:拟人)
五、走近作者
1、思考:你喜欢暴风骤雨的天气吗?为什么花孩子却这么快乐?指名猜一猜。
2、相机介绍作者
六、回归整体
总结:通过学习泰戈尔的这篇散文诗《花的孩子》,我们认识了一群快乐的花孩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文,还将会认识一位爱猜想的小朋友!
一、花的学校课文原文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草地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它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它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二、花的学校课文分析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先描写了阵雨落下时,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接着想象关了门做功课的花朵们,雨一来就放假了;然后想象他们穿着各色的衣裳,在雨中冲了出来;最后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画面与画面之间衔接紧密,浑然一体。课文想象丰富而奇特,充满儿童情趣,赋予雷云、东风、花朵等人的行为。花儿生长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让我们看到了一群追求自由,向往自然的花孩子。花的学校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孩子和妈妈之间的感情表达得自然深厚。
三、作者介绍
泰戈尔,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品《飞鸟集》、《新月集》、《吉檀迦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