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给孩子多报点补习班,还是让他有个快乐的童年?

 我来答
蚀氿说
2019-06-27 · 贡献了超过121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1
采纳率:7%
帮助的人:14.6万
展开全部
如今的补习班和兴趣班品种齐全,名目繁多。究竟应该怎样正确应对这些补习班和兴趣班呢?

首先,对补习班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谓补习班,顾名思义是成绩差的学生某些知识点未掌握,需要通过补习来学会。如果自己的孩子成绩本来就很好,为什么要去补习呢?如果成绩差可以上补习班。如果成绩好,则不要去上补习班,可以选择去上培优班。

其次,如何选择兴趣班呢?首先你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在哪里,有什么特长。要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能包办代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选择与孩子兴趣对路的兴趣班,孩子在学习中才真正感兴趣,才越学越来劲,才越学越有成效。如今的兴趣班可多了,什么音乐、美术、舞蹈、体育、书画,等等。千万不要见一个爱一个,什么都要学。结合什么都学不好,反而累坏了孩子。我看只要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报一个就可以了。

总之,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和特长,来决定孩子究竟上什么班,尽量做到少而精。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欢乐的童年。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风云1958
2019-06-27 · TA获得超过74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85
采纳率:56%
帮助的人:44万
展开全部
现在有一种家长,错误地推崇“快乐教育”,认为应试教育会让孩子的生活被学习填满,没有办法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会让孩子的人生留下遗憾。于是这些家长认为不应该逼孩子努力学习,让孩子在小的时候想玩就玩,学不学习完全看他们的意愿。

一位重点高中的退休校长对这一教育理念进行了反驳,他认为,这些家长对“快乐教育”的真正意义并没有弄清楚,真正的快乐教育是通过家庭教育的陪伴和引导,让孩子发挥想象力、满足求知欲,而不是一味放任孩子,更不是不需要努力学习的童年!

网络上经常会有一些父母说“感觉欠了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这位退休校长却直言“宁可欠孩子一个快乐童年,也别让他有一个卑微未来”,如果家长不能从小对孩子演讲管教,不能督促他们认真学习、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将来孩子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自己创业,都会困难重重,所谓的“快乐童年”反而给孩子带来了一个“卑微未来”。

关于这一观点,生活总真的太多例子了。这位退休校长就给我们讲了一个他身边的故事:他曾经带过一个学生,这个学生的妈妈非常溺爱他,高三那年这个学生说学习压力大,感觉过得非常痛苦,这位妈妈竟然直接把孩子接回家,说“不上大学也没关系,你过得快乐就行”,就这样这个学生没有参加高考,多年以后当年班里的同学都大学毕业了,这个同学还在四处找工作,因为他一没有学历二没有一技之长,最后只能去了一家工厂当学徒,他的妈妈后悔莫及!

虽然我们不提倡填鸭式的教育,不建议家长们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但是这种放任的教育方式更不可取!家长想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没有错,但是更要让孩子知道:不能在应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如果孩子不能通过努力获得一个高学历或者一技之长,长大后只能面临卑微的人生,因为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选择这样的孩子。

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方式有很多,但绝不是让他们在本应努力的你年纪去放纵,绝不是拿未来做赌注!退休校长指出,虽然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很多孩子要面临中高考的压力,但是想要从容应对以后的人生,这是必须去吃的苦,只有跨过了这些难关,才有资格去选择自己的人生,否则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凹凸凸凸凸凸曼
2019-06-27 · TA获得超过234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752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3万
展开全部
回想我们读书的时候,补习班也有,但是很少,周围也几乎没什么人区补课,而现在补课好像成了一种潮流,周围的孩子争先恐后的去参加补习班,而这些补习班大多是剥夺孩子休息和节假日的时间来进行补习,说实话我对这样的补习方式是十分不赞同的。

只要一个孩子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进行巩固,那他的学习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真的没有必要去补习班,不仅剥夺了孩子的休息时间也让家长支付了昂贵的补习费。

对于我的孩子,我不会去给他报补习班,我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不过我还给他报兴趣班,我希望他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兴趣,并且能够让这一兴趣成为自己的闪光点。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天真的,是无邪的,而不应该是每天泡在补习班里,和一堆题、一堆试卷做斗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时间让孩子上补习班,不如多带孩子出去开阔眼界,也许出去看的多了,接受的事物不一样,心境打开了,对他人生都是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风中潇洒love
2019-06-27 · TA获得超过132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51
采纳率:47%
帮助的人:90.9万
展开全部
首先一点可以肯定的,不论父母做法怎样,都是出于爱子之心,只是方法不同。其次,尽管说教育孩子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但是观念不同、方法不同自然教育出来的孩子也是不同的。国人有个习惯,总想把人生定出一个完美标准,参照这个标准大家不遗余力的、不顾实际的逼孩子按照父母看好的标准来生活。归根究底,这种心态既有为孩子好的方面,也有父母的虚荣心在作祟。曾经有篇报道称中国人的幸福感在全世界排名靠后,而且城市里的人幸福感比不上农村里的人。想想也是,如果总是抱持着攀比和不服气的心态看待周围的社会,没有人能幸福得了。毕竟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种难受的心态既不能改变别人的生活,也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最终苦的还是自己。所以,一个人的人生是否幸福,关键是自己的感受,在这个问题上意识决定物质。锦衣玉食包裹着的兴许是些个缟木般的灵魂,茅屋草舍不见得生活就是悲惨的。孩子快乐与否最终还是他自己的体会,父母的快乐并不一定是孩子的快乐。如果一辈子生活在他人的目光里,失去了自我,作为人不是更痛苦吗?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我们没办法啊!孩子不学将来没出息,会怪我们没有尽到责任。没错,人是社会的人,脱离社会是不可能的。我们所处的社会越来越民主、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宽松、越来越张扬个性、越来越多元化。在这样的社会里,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方式是压抑的、独裁的、感性的、灭杀个性的,孩子怎么可能适应与他所受教育相反的社会呢?说到底,是否上众多的兴趣班,是否以自由发展的理念教育孩子都是表面现象,关键是骨子里你的教育理念能否真正适应社会,能否跟得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其实真正该学习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孩子应该多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时间,家长倒是应该从浮躁的名利场抽出点空闲想一想,审视一番自己的生活。丁肇中说过一句话,如果为了得诺贝尔奖而去做科学研究,是不可能得奖的。追名逐利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为了名利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浮躁的,越是攻于心计为名为利,名利越会远离他。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a48ee31

2019-06-27 · 知道合伙人游戏行家
百度网友a48ee31
知道合伙人游戏行家
采纳数:15333 获赞数:97559
1987年毕业于河北林学院,毕业至今一直从事果树技术推广工作。精通北方果树栽培管理。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古今中外,去看看那些名人(娱乐圈除外),看看那些社会精英,都是课外努力的结果。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将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那你就放任他有快乐的童年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