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给孩子多报点补习班,还是让他有个快乐的童年?
当然应该有个快乐的童年,补习班不是不上,而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去培养,而不是督促逼迫,耳提面命。
借郭德纲的一句话:“每一个望子成龙的父母都不是龙。孩子是没跟你计较,你都没有成功凭什么让我成功”。
我国的教育并不成功,才导致民间各种不满意见,不同的声音。因为高分低能,40来岁还一脑子象牙塔里的思维的中国人太多了。
个人的观点是,不可以强迫孩子去学一堆的班。是要家长引导培养,如果你自己丢不愿意去学习,你凭什么逼迫你的孩子学习你都不想学的东西?言传身价才会有用。
就像我给一家孩子教钢琴,他父母说算上我都换了,第5个老师了,一点进步没有,我就说那我前6周不收钱,但要按我的方式来培养他孩子,他们最后同意了。
我前两周上课时间带小男孩儿出去遛弯,聊天,请他吃小吃。后来他接受我了,把我当朋友,跟我说了原因,我一听,把他父母和那些老师都恨疯了心了。
原因是,几个老师就拿着琴谱一弹(记忆中他好像跟我说几个老师都是用的拜厄),之后让他照着练!他不想练,跟父母说一点意思没有不练,父母还要逼着练。我一听我都晕了,要是我爸当年那么教我我也不学啊!
所以,父母不要一味觉得孩子不努力,你怎么不去换位思考?让你听了一段无趣的音乐让你照着练你练吗?孩子会跟你们一样那么功利吗?
之后我根本不教他,到他那就秀近几年好莱坞电影配乐、主题曲,我弹我的也不管他听不听,第六周他扛不住了,主动要求学。我这时候把汤普森拿出来了,他就不那么拒绝这些难听反锁,一遍又一遍的机械训练了。
所以,一切都是以性趣和培养性趣为基本的。否则你督促出来的只是一个僵尸演奏者,毫无感情,因为他根本无法理解
减负可以使学生业精于思、精于实践,它还是推行教育素质的接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在学生压历越来越大了,因此国家提倡教学要做到“减负".减负后,上课期间,教学精讲、精练。学生有了想问题的时间,对所学的知识,课余也可以亲生实践。这,既开拓的思想,又锻炼了能力,还增强的学习兴趣,真可谓是一举三得。还有减负如果一旦实现,将为培养学生创造力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 、“减负”的两种方法
1、从教学上给学生“减负”
我认为“减负”的出路在于备课与上课。教师如果能把精力花在备课上,功夫用在课堂上,课备好、上好,真正做到突出主体,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既教知识、又教学法,对学生的提问能逢山开路、逢水架桥,让学生所学知识当堂消化、过关,让自己逐渐把悬着的那颗心放下来,难道还有必要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吗?
实践证明,老师的课备好、上好了,学生能高效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是最实在的“减负”。当一堂堂精品课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当师生配合默契,教学过程高潮迭起时;当老师的讲述旁征博引,生动形象,让学生听过不忘时,怎能不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们乐于获得知识时,就会极大地挖掘自身潜力,投身于知识的探索之中,乐此不疲,学生又怎么会有精神负担、心理负担的感觉呢?
2、从精神上给学生“减负”
在教育教学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一些教师由于没能解决好观念问题,仍然在走因循守旧老路,仍然在从事低效劳动,课堂上他们居高临下,没有从高高在上的主宰位置上走下来,这类教师讲课仍然是:我说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记。这种索然无味的课,导致的必然是沉闷的教学气氛,或乱哄哄的课堂纪律,对于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来说,听这样的课,那能不走神、开小差、做小动作,每当出现这类情况这类老师就来个“停课”整顿,说这个“笨蛋”,讲那个“朽木不可雕……”面对这样的整顿,面对这样的精神压力,全班学生会有好的心态、好的思维听课吗?种种粗暴的指责,无情的辱骂,对本来心理上就有很大压力的后进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这势必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
现在好多小孩的周末以及寒暑假都会被安排参加各种补习班,很多孩子的假期及课余时间就被剥夺了,不得不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进行辅导。而对于这样的一个结果,可能经常都会搞得让你的孩子特别的累,而且,这样一来,可能并不会对孩子有过多的好处。
我们要知道,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的,违背孩子意愿强制孩子去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和辅导课程,一个是他本身不太愿意,比较抗拒,另一个方面,可能家长为其报的各种补习班的内容,他无法较快的接受,这样会容易让脑子变得有点混乱,甚至影响了脑力的正常发育。
另外,对于孩子来说,家长一味的为他们安排这安排那,孩子很被动,或者长时间下来,只会等着家长来安排生活,自己没有主见,对自己的人生没有规划。在小的时候,每天就需要被逼迫着做很多自己可能觉得难受,不想接受的事情,可能当下只能被动的接受,但是等到孩子逐渐长大之后可能就会开始去抵触这样的行为,甚至变得更加叛逆,也可能会因为父母经常去逼迫他这样做而导致影响了和父母之间的感情。
因此,是否要去为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要考虑孩子的意愿、兴趣,还有就是宜精不宜多,适当将小孩的童年时间归还给他们。
下面,我谈谈我的建议,请大家评价一下:
一,孩子们从出生到走路再到会说话,再到可以基本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个过程细想一下还是很快的!他们在认识这个世界的开始,对于一切的事物都是好奇的,都是有一种探索的欲望在里边的!如果我们给他们提前或者课余报各种班,试问他们对这个社会的理解是什么?他们就会以为这个世界就是整天学习,整天在家和培训班的路上奔波。这样,真的好吗?他们想玩,想各种的玩,想玩各种可以玩的!我们是不是在扼杀孩子的主观活动和主观发现的特性!?这个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我们国家讲九年义务教育,其实是不正确的!我们的孩子从三周岁开始就走在学习的路上了,一直到他们大学毕业,想想,孩子们的前二十二年就有十九年在学校,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度过!我们反过来想下,我们每天上下班,如果二十年让你一直从事一个工作,你会是什么感受呢?可能大多都是被生活所逼,不得不工作,但,又牢骚不断!那孩子们呢?他们只能是被我们所逼,被学校所逼!然而,他们能怎么办,一般都是家长说了算吧应该是!!!??
三,孩子们以后得路还很长,不要在刚开始起步的时候就给他们太多的压力。我们名义上,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是,我们又为了孩子的什么???一个人,我认为,只要在社会中有生活的基本礼仪、有基本的处事风格、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一个安心和谐的家庭,那么这个人就很了不起了!我们在孩子大学毕业后,我们还能给予他们什么?而事实是,我们一直不断的给他们的人生加码再加码,反而忽略了他们的小身板能不能承受的起这样的重!
所以,我还是,不太建议给孩子们报班!他们应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痛快的童年,发现的童年,还有一个成长的童年!给他们以纯真,以本性,只有这样走出来的孩子才是五彩的,才是多样的!大家觉得呢???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家长莫要错过!
2018-07-13 16:46:30 来源:启达教育网
关注
教育孩子是家长一生的事业,但是很多家长却不懂这个道理,认为孩子还小不需要家长陪伴,等孩子懂事的时候再陪孩子就可以了,并且有的家长事业心很重,宁愿忙碌自己的工作,也不愿意抽出十分钟时间陪伴孩子,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用陪伴孩子的时间换来工作的成绩,你认为值得吗?孩子小时候是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时候,也是需要家长呵护陪伴的时候,如果你认为别人可以替代你在孩子心中的位置,那么你错了。亲爱的家长,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莫要错过!
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我们总在说忙忙忙,但是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着我们来弥补,只要稍微有点忽略,孩子的成长变化会很明显。有些毛病一旦养成,会花费很多精力来改正,甚至根本无法纠正。
所以不管挣了多少钱,事业发展有多顺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当,将来老了会后悔。
虽然不需要我们一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但是也绝对不能拿事业繁忙来牺牲孩子。生下他就得负责任啊!
著名的投资家黄晶生说:“幸福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感觉,一种什么感觉呢?幸福是一种追求快乐而又有意义的感觉!”
孩子在年幼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就象河水的源泉,活泼而无拘无束,一旦被导向某一方向,就能转变它的流向。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有用,有的人有所作为,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
人与人之所以不一样,主要是因为在后天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同。在幼年的意识中留下的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都会在未来漫长的一生中发挥重要的影响。
每一个人都不是他自己要出生的,父母使他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来到一个他们自己无法选择的家庭,有了一对永远不能变换的父母。
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的父母是何种层次的人,取决于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受到何种层次的家庭教育。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做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该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孩子好的行为,坏的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