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经络腧穴理论和刺灸方法指导的一门科学。如果你不懂得中医的思考方式,用现代西医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思考理解中医,就会出现常常追求具体方法,具体穴位,具体针刺深度,具体留针时间,看试这些要求是正常的,其实已经在用逻辑思维思考中医。所以常常会自己不解,为什么学中医很少上来先学方法,而是理论。
中医学强调要“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才能做出治疗的方案。而当疾病的特征性反映不够充分时,可通过辩证先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在通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疾病的本质,从而明确疾病的诊断。
所以学习中医针灸真正的难点不是具体的穴位位置、穴位数量、更不是扎针的安全原则,这些都是基本知识,只要背下去记住即可。难在“辩证论治”的思考。所以学习针灸最终还是要回归经典,回归古法当中去。所以善于学习针灸的人是和老师后面学思维,不是在记具体的每个穴位用法。现在社会上有些人为了满足大众的需要创造些霸道的针法。大开大合,看似效果立竿见影,实则在消耗元气。也不可能在中医之路走得长远。
《中医基础理论》是标准国家教材,其实是用现代语言表达了《内经》、《伤寒论》、《难经》、《诸病源候论》等古法理论。如果你不懂得中医的思考方式,用现代西医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思考理解中医,就会出现常常追求具体方法,具体穴位,具体针刺深度,具体留针时间,看试这些要求是正常的,其实已经在用逻辑思维思考中医。
在现代网络发达的时代,学中医完全可以网上去学呀,去腾讯课堂学习也行啊,有一本针灸入门级的书籍,小白都能看懂的《古法针灸基础专用书》可以看看。以后可以多看看经典古籍。
学习如同钻井,深入了才能见到水,涉及面太广只会妨碍自己进步。佛家修学讲究“戒定慧”,慧从定中来,定从戒中求,如果心定不下来就无法开智慧,戒的目的就是要专注,贪多嚼不烂。着力点越小越容易深入,好比锥子和棒槌。博采众家之长是“开悟”以后的事情,开始就博采众家之长只会妨碍自己开悟。
2.要重视实操,重视传承,多练习,反复体悟
针灸技术知识通过阅读是无法成为高手的,好比通过阅读足球书刊无法成为一流足球运动员一样。中药方脉也许可以通过阅读获得更多帮助,而针灸必须反复动手练习。历史上除了内经以外,详细的,好的针灸著作很少,有许多绝密技术资料都是传儿子不传女儿的内容,很难阅读到,即使见到,如果没有内行人指点也不一定会明了其中的奥妙和意思,这就是传承的重要性。
3.要重视历代针灸大家共同倡导的内容:“得气”或称“气至”
历代针灸医家苦口婆心地反复强调“得气”或叫“气至”是针灸取效的关键所在,这一点我们就要引起重视,不能草率跳过去,当代针灸同行们发明了许多方法,名目繁多,有几家重视了“得气”这个关键内涵?难道古人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都是一文不值的吗?怎么样才能不辜负古人的一片苦心?
4.初学者要重视专家们的共同推荐或强调的内容
初学者很难鉴别真伪,让个小学生去评判音乐家、书法家、画家的作品,能期望得到什么结果?张悟本的绿豆疗法曾经受到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追捧,结果又如何呢?自己病了绿豆也没治好。这里面不会有太多真正的内行人跟风的,人在激动的时候是听不进专家内行人的建言的。如果多数专家也认可推荐就另当别论。
5.要从全方位来判断针灸疗效
针灸有心里暗示、放松、“泛穴“效应,几乎各种针法一开始都会取得一定疗效,但随着治疗的继续进行,各种方法的差别就显现出来了,针灸学会会长主导的科研项目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否则只看短期疗效的话, 西药的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在临床上学生们看老师操作时有多少机会追踪远期疗效?
短期疗效立竿见影,临床演示表演非常轰动,但是长期疗效怎样?是否有治疗的平台期?多久会到达平台期?是否会很快彻底临床治愈而不留尾巴?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