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 十万火急!!!!!

学之义不明于天下久矣。今之言学者,有新旧之争,有中西之争,有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之争。余正告天下曰: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 学之义不明于天下久矣。今之言学者,有新旧之争,有中西之争,有有用之学与无用之学之争。
余正告天下曰: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凡立此名者,均不学之徒。即学焉,而未尝知学者也。
学之义广矣。古人所谓学,兼知行言之。今专以知言,则学有三大类:曰科学也,史学也,文学也。凡记述事物,而求其原因,定其理法者,谓之科学;求事物变迁之迹,而明其因果者,谓之史学;至出入二者间,而兼有玩物适情之效者,谓之文学。然各科学,有各科学之沿革。而史学又有史学之科学。如刘知几《史通》之类。若夫文学,则有文学之学如《文心雕龙》之类。焉,有文学之史如各史文苑传。
焉。而科学、史学之杰作,亦即文学之杰作。故三者非斠然有疆界,而学术之蕃变,书籍之浩瀚,得以此三者括之焉。
凡事物必尽其真,而道理必求其是,此科学之所有事也。而欲求知识之真,与道理之是者,不可不知事物道理之所以存在之由、与其变迁之故,此史学之所有事也。若夫知识、道理之不能表以议论,而但可表以情感者,与夫不能求诸实地,而但可求诸想象者,此则文学之所有事。古今东西之为学,均不能出此三者。惟一国之民,性质有所毗,境遇有所限,故或长于此学而短于彼学。承学之子,资力有偏颇,岁月有涯涘,故不能不主此学,而从彼学。且于一学之中,又择其一部而从事焉。此不独治一学当如是,自学问之性质言之,亦固宜然。然为一学,无不有待于一切他学,亦无不有造于一切他学。故是丹而非素,主入而奴出,昔之学者或有之,今日之真知学、真为学者,可信其无是也。
王国维
国学丛刊序
哪位高手可以译成英文呀?
展开
沉闷散人
2007-01-08 · TA获得超过4.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50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967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临风待远行2
高粉答主

2020-05-02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8.8万
采纳率:3%
帮助的人:4738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izhaoyitom007
2007-01-08 · TA获得超过33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9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来自哪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无不知无知
2007-01-15 · TA获得超过4.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01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659万
展开全部
学问的含义不被天下人认识很久了。如今谈论学问的,有新学问、旧学问的区分,有中国学问、西方学问的区分,有有用的学问、没用的学问的区分。
我向天下人正告说:学问不分新旧,不分中西,不分有用、无用。凡是打着这些旗号的,都是不懂学问的人。就算学习,也不懂的学习什么。
学问的含义很广。古人所说的学问,包括“知”和“行”。现在专门就“知”而言,则学问有三大类:科学,史学,文学。凡是记述事物,研究原因,论定事物的原理规律的,叫做科学;寻求事物变迁的轨迹,并阐明因果关系,叫做史学;处于科学史学两者之间,并带有玩物逸情的趣味,叫做文学。但是各门科学,有各门科学的沿革。而史学又有史学的科学。如刘知几的《史通》等类。比如文学,则有文学中的科学如《文心雕龙》之类。文学中也有文学的史学,如各史文苑传。科学也有科学的文学,史学学也有史学的文学。而科学、史学的杰作,也就是文学的杰作。所以三者并不是界限分明的,但是学术的演变,书籍的博大,用这三者就能概括了。
凡是研究事物一定要研究真相,追求道理一定要追求真理,这是科学的职责。而如果研究知识的真理,道理的真相,不能不懂得事物、道理之所以存在的缘由、变化的原因,这是史学的职责。那些知识、道理不能用议论表达出来,而只可以用情感表达的,和不能通过实地研究,只能通过想象研究的,这是文学的职责。古今、中外的学问,都不能超出这三者的范围。只是一国的人民,人性有所偏重,境遇有所限制,所以有的擅长这类学问而在另一类学问方面不足。接受教育的小孩,资质有高有低,从事的学问有长有短,所以不能不主攻一类学问,而把另一类学问放在次要位置。而且在一类学问之中,又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来研究。所以不单独研究一门学问应当像这样,就学问的性质而言,也是有道理的。但是作为一门学问,都是建立在一切别的学问的基础上,也都是对别的一切学问有贡献。所以是红色而不是白色,从主要地位深入从次要地位出来,从前的学者或许有,现在真正懂得学问、真正做学问的(人),实在是没有了啊。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