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应用范围继续扩大,效果不断提高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1.石油物探在我国东部油气连续突破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油气勘探运用在松辽坳陷快速发现大庆油田的经验,1961年又成功地在华北的济阳凹陷取得突破,我国在陆相盆地进行油气普查勘探的思路更趋成熟。地质和石油部门对全国各地的大小沉积盆地,分别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开展了重磁和航磁的区域普查和地震电法大剖面;在对盆地进行构造区划和含油气评价后,对有利的二级构造带进行地震构造普查和详查。大体上按照这样的勘探程序,很快地又相继在胜利、大港、下辽河、江汉、陕甘宁、四川和江苏等地区取得一个又一个的突破。由于陆相油气储层岩性的横向变化大,加上地质历史中我国构造运动频繁,断层多,在我国东部所发现的断块型油田上要用光点纪录地震技术将断块油田构造勘查清楚,确实十分困难。物探绘制的油层构造图被形容为犹如“一个摔碎了的盆子,又被踢了一脚”那样的无规律可循。往往油气田找到了,但其规模和储层的变化规律却难以弄清。尽管采取了各种方法,使用极为复杂的观测系统,甚至有的地区试验对油气层的反射同相轴通过手工计算进行空间归位办法,收效也很有限。至于陕北的黄土高原,苏北的多次波发育地区,海上的鸣振区和被高速地层覆盖的沉积岩地区,都是光点地震勘探难以取得地下资料的地区。20世纪70年代初,普遍采用磁带纪录地震仪和多次叠加的数据采集和数字电子计算机资料处理后,地震工作在勘探复杂构造、认识断裂系统、克服多次波干扰、深入古潜山内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由于采用了一整套提高地震勘探分辨率的措施,胜利、大港、华北、下辽河、江汉、四川、陕甘宁等油气区的开发逐步走上正常轨道。渤海湾含油气盆地成为我国除大庆以外的又一个重要油气基地,为我国石油年产量达到一亿吨做出了重大贡献。
2.自力更生发展海洋石油物探
我国海洋油气物探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从渤海和北部湾地区起步,先后开展了系统勘查。除了物探方法本身需要解决的技术和装备问题,海上测量定位是必须首先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初期,只能在近岸地区用六分仪目视定位,在离岸地区则借用低精度的罗兰系统和抛标定位等“土办法”。以后又尝试采用国产无线电定位仪,当时定位的精度较低,难以满足构造详查的要求。1965年7月石油部从法国进口了第一套海上高精度定位系统(TORAN3P系统)后,地震构造详查工作才得以有效地进行。1966年根据石油部六四六厂海洋一大队提供的地震构造图,在渤海海域的歧口17-2构造上钻探,1967年6月试油成功,日产油32.5t,这是我国海上的第一口油井。1974年2月,我国进口的第一条装备有SN-338数字地震仪、高压气枪和包括卫星定位装置的多重导航定位系统的海洋数字地震船从法国抵达广州港,被命名为“滨海501”。在物探工作的基础上,1977年8月石油部南海指挥部在涠西南1号构造上钻探成功,成为我国南海的第一口油气井。
1963年,地质部航空物探大队在北部湾进行了1:100万航磁测量,圈出了面积大于2.8万km2的沉积凹陷,确定了该区含油气良好前景。1975年起,地质系统的南海石油普查工作向珠江口外海域发展,初步的重力、磁法和地震剖面显示了沉积盆地的存在。随后在1976年进行的1:100万航空磁测全面圈定了珠江口大型沉积盆地位置,促进了该地区油气勘探步伐,并很快在珠江口盆地的珠5井和珠7井打出了工业油气流。这项成果为以后引进外资,合作开发南海油气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地质系统在黄海和东海海域的油气物探工作也逐步展开,我国海洋物探工作已经覆盖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各主要海域[7]。
3.煤炭部门开展综合地质勘探会战取得重大成果
煤炭部门实施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相结合的勘探方法,在一系列大型煤炭基地的发现中物探做出了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为了改变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匀状况,尽快改变“北煤南运”的被动局面,煤炭部门和地质部门曾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展了规模巨大的普查找煤活动。由于地震法的技术进步和频率测深方法的逐步完善,使普查勘探隐伏煤田的效果有明显提高,在发现一系列新煤田,如江苏的姚桥、大屯,安徽的潘集、顾桥,内蒙古的伊敏等的过程中物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地震法精度的提高,物探开始被应用于煤田精查这一新领域[8]。
4.金属非金属矿物探取得新成果
“文革”期间,中央要求各省都要有自己的“三线建设”规划。寻找能源、富铁矿和其他战略矿产被列为“三线建设”的重要任务。有12个省(区)建立了省航空磁测队,进行以找富铁为主的普查工作,发现了一批大型铁矿,如安徽大鲍庄、新疆磁海、河北三义庄、吉林老牛沟、河南许昌和湖南江口等。其他如西藏玉龙和多霞松多、云南马厂箐等铜矿床,黑龙江翠宏山、湖南后江桥、甘肃西城的大型铅锌矿床,江西阳储岭、香炉山和湖南曹家坝等钨矿床,江西曾家垅的锡矿床,内蒙古布敦花的钴铜矿床,新疆鲸鱼萨尔托海、甘肃大道尔基、西藏依拉山、罗布沙等铬铁矿床,山东胶东地区的金矿床和河南银洞坡的金矿、破山的银矿床的发现,物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物探应用于金刚石的勘查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在辽宁瓦房店和山东蒙阴发现和确定了六处金伯利岩岩筒[9]。
5.水文、工程物探开创了服务新领域
三年自然灾害以后,党和政府提出各行各业要自觉地把握住“农业为基础”的工作方针。为农业服务的物探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在华北和西北干旱缺水地区物探为解决水文地质问题,特别是水源地普查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如在河北石家庄和蔚县、辽宁盘营等处探明了多处大型水源地,在华北黄淮海地区水资源普查和合理利用方面,在山区及喀斯特地区找水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为缺水城市和重点建设工程寻找水源,成为水文物探的一项经常性任务。工程物探的服务领域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大,物探在重要交通干线的建设和国防工程中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10]。
6.深部地球物理调查有重要进展
我国应用地震方法探测深部地质构造工作,可以追溯到1957年中科院和石油部合作在柴达木盆地和甘肃白银厂进行的深反射剖面和地震测深工作。20世纪60年代应用物探方法研究过水库诱发地震问题。1965年春,河北邢台发生了严重的地震灾害,为了研究地震发生机制和探索地震预报方法,我国开始了有计划的深部地球物理调查工作,其也成为进行地壳结构研究的重要手段。首先是在华北和西南地震多发地区,以后在全国各主要大地构造的关键地段,分别开展了相应的工作。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这项工作备受重视。从开始时使用折射波方法,以接收工业大爆破为主要手段,逐步发展到系统的深反射剖面方法,方法逐步增多,测量手段有很大提高。在此期间,国际上深部物探工作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多种专项计划,如美国的COCORP计划等。1977年中科院沿西藏亚东至纳木错进行了广角反射地震工作,国家地震部门在华北地区进行了系统的深部物探剖面工作。我国深部地球物理调查向世界水平大步跨进[11,12]。
7.物探在区域地质研究中的应用得到重视
物探资料包含着地下地质体和构造的多方面信息,尤其是大范围的区域性物探资料,是研究区域地质构造、了解地层分布的空间变化、了解构造运动历史演变的重要依据。我国的许多重要地质现象,如纵贯我国东部的郯庐大断裂就是根据物探资料发现的。1956年,为了普查石油的需要,全华北平原进行了航空磁测,在1:100万航磁图上明确地发现了一条磁异常带,这一条带在地表没有明显地质标志。经航磁专家解释,认为这是一条被表层覆盖的深部断裂。它的北段穿过山东的郯城,南端则穿过安徽的庐江,呈北北东向延续逾1000km,当时被称为郯庐大断裂(以后的地球物理资料和地质资料表明,这条断裂还可能一直穿过渤海和整个东北平原进入东西伯利亚地区)。随着地质研究工作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这条断裂带的存在,这一断裂带成为研究本地区大地构造的一个重要对象。又如,我国东部各大沉积盆地的地层层序和构造运动的确定,都是根据石油勘探地震反射大剖面的资料。这些剖面提供了明确的地层整合关系和沉积体系的特点,以及它们在整个盆地范围内的空间展布情况;显示盆地边界的地层接触关系,以及其他有关地质构造发展历史过程中重要事件(地壳运动和火成岩活动等)的详细纪录。根据这些资料,我国东部地区的地质发展史得以明确,对了解我国、东亚和东北亚地区的地质构造,也有重要作用。大量实践所证明的物探在研究区域地质构造中的重要作用,使得在进一步全面系统部署区域地球物理调查问题上取得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