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灵动活泼的少年闰土在长大之后怎么样了?
1921年1月,绍兴下着大雪,天气无比寒冷,一个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人疾步快走,算起来,他已经离开绍兴20年了,记忆里的故乡也早已变了模样,物是人非,无比感慨的他写下了一篇文章,取名为《故乡》。
《故乡》里有那么一段插叙,讲述了作者10来岁时与一位名叫闰土的少年之间的故事,对于这段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后来它被选入了六年级语文教科书,月光下,少年闰土在海边西瓜地里举着钢叉,用力向猹刺过去的画面令人记忆深刻。
两个少年度过了一段无比欢快的时光,在故事的最后,鲁迅写道:“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但从此没有再见面。”给读者们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不谙世事的小学生在学完这篇文章后,通常会想着“以后他俩还会再见面一起玩耍的吧!”
但现实是残酷的,孩子们不会想到闰土吃了一辈子的苦,更不会想到最后他活活穷死了,因为教科书上没有把《故乡》里后来的故事写上去。
时间再次回到1921年,鲁迅回到了故乡绍兴,一方面为了看看故乡,另一方面更是为了见见儿时的玩伴,一天午后,闰土来到了他家。
20多年过去了,闰土早已不复当年模样,那个瘦小却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双眼浑浊、神情麻木、脸色灰黄的人,鲁迅很想和他说点什么,却怎么也张不开口,当他听见闰土毕恭毕敬地叫他“老爷”的时候,他最后的一丝希望破灭了。
闰土,原名章运水(五行缺水),因为绍兴话里闰和运同音,所以鲁迅在小说里把他改成了闰土(五行缺土),了解鲁迅的朋友会知道,他出生在落魄的封建士大夫家庭,所以小时候仍然过着少爷生活,闰土的父亲就是在他家干活的。
有时候父亲太忙,闰土就会替他去鲁迅家干活。一个是无忧无虑的少爷,一个是机灵淳朴的农村少年,鲁迅叫他“阿水”,闰土叫他“迅哥儿”,他们快速成了好朋友,度过了无比美好的时光。
然而后来鲁迅一家落败了,不得以辞退了家中的工人们,其中就包括章闰水一家,后来章闰水的父亲死了,一家的重担全部压在了章闰水身上,他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从早到晚挑土、摇船、做农活儿,一刻不停歇,尽管如此,他还是养不活一家人。
1934年遇到了大旱,章家那6亩薄沙地颗粒无收,逼债的一个一个来到他家,章闰水根本没得选,便卖掉了这点地,成了一贫如洗的穷苦人,只能到处打工、租种土地,生活把他从天真烂漫、活泼的少年变成了埋头干活、沉默不语的庄稼汉。
一生贫穷、饱经磨难的他得了很多病,但他没钱去治,仍然每天起早摸黑干活,想着多给家里挣点钱,50岁的时候,章闰水背上生了一个恶疮,他疼得不得了,因为没钱买药,伤口很快就化脓了,他依旧出去工作,57岁那年,他再也撑不住了,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