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对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深化传统文本情感,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度
正所谓“文以载道”,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为了进一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笔者一直致力于以语文教学为载体,给学生搭建一个走进传统文化的平台,并采用“设挖品建”的方法,来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度,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1、设文化课堂情境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维的光辉,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材料.它不同于思想品德的直接以德育为目标,而是一种隐性的德育,即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深邃的思想内涵、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能力,进而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常说的“知书达礼”和“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指传统文化的这种隐性德育功能.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应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创设适合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药进一步重视环境的影响力,要通过内引、外联、与生活的对比三种方式综合运用,为教学创设物理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意.如或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或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巧妙融合,渲染气氛;或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或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资料等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例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诗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杭州的西湖是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她的春天尤其美丽:十里长堤,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
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真正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们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 ,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让学生在苏轼的诗和老舍的文中体会杭州西湖的春意盎然和济南冬天的温情脉脉. 2、挖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是诗文的国度,古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语文教师在传授语言文字的同时,应该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以适当的方式将其中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传递个当代中学生.其实,语文的大部分篇目都洋溢着文化精神气息,值得我们去探索、挖掘.
因此,在教学中,我与学生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初步感悟诗人写这首诗时的心境.学生不但了解了一些作者相关的作品,拓展了知识,更为理解这首诗奠定了正确的情感基调,有利于更深入的理解诗境体会诗情.渐渐的学生喜欢上了古诗词,自觉进行课外阅读,认识了许多著名诗人,积累许多好词佳句,成为他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的学生认识了范仲淹,被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所折服;有的学生认识了李清照,懂得了一个女词人一样可以拥有大丈夫的胸襟;有的学生读懂了李商隐,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同时,我们还一起探究民俗民情,尤其是在八年级下册当中,我们不仅领略了《黄河颂》和《三峡》中的旖旎风光,还在《春酒》、《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中领略到别具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更是致力于从课文注释,阅读提示入手,挖掘有关文化常识;从课文字词句入手,挖掘相关的文化背景、哲理内涵;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著作的特定文化内涵;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从学生的质疑入手,挖掘文化意趣.在教授莫怀戚的《散步》时,我从“分歧”这个情节切入,让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在“走大路”和“走小路”上进行选择,从而深化学生的思考,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伦理道德的理念,以及浓浓亲情中寄寓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这样的互动中,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细致而系统
的认识,从而潜移默化地优化了学生的价值取向. 3、品传统文化意蕴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情并茂,词丰意美的作品,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古代仁人志士的生活情趣,泛着人文色彩的光芒.因此,当我们走进文本,教师就要引导
正所谓“文以载道”,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为了进一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笔者一直致力于以语文教学为载体,给学生搭建一个走进传统文化的平台,并采用“设挖品建”的方法,来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度,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1、设文化课堂情境
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维的光辉,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材料.它不同于思想品德的直接以德育为目标,而是一种隐性的德育,即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深邃的思想内涵、超凡的智慧和创造的能力,进而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表现力、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常说的“知书达礼”和“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指传统文化的这种隐性德育功能.
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应该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创设适合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药进一步重视环境的影响力,要通过内引、外联、与生活的对比三种方式综合运用,为教学创设物理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意.如或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或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巧妙融合,渲染气氛;或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或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资料等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例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诗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杭州的西湖是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她的春天尤其美丽:十里长堤,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漫步湖边,荡舟湖上,令人如在画中游.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
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真正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秋天和冬天最美吗?这就是我们著名的“泉城”济南.老舍在《济南的秋天》一文中写道:“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 ,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在作者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情致.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让学生在苏轼的诗和老舍的文中体会杭州西湖的春意盎然和济南冬天的温情脉脉. 2、挖传统文化内涵
中国是诗文的国度,古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语文教师在传授语言文字的同时,应该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以适当的方式将其中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传递个当代中学生.其实,语文的大部分篇目都洋溢着文化精神气息,值得我们去探索、挖掘.
因此,在教学中,我与学生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初步感悟诗人写这首诗时的心境.学生不但了解了一些作者相关的作品,拓展了知识,更为理解这首诗奠定了正确的情感基调,有利于更深入的理解诗境体会诗情.渐渐的学生喜欢上了古诗词,自觉进行课外阅读,认识了许多著名诗人,积累许多好词佳句,成为他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的学生认识了范仲淹,被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所折服;有的学生认识了李清照,懂得了一个女词人一样可以拥有大丈夫的胸襟;有的学生读懂了李商隐,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同时,我们还一起探究民俗民情,尤其是在八年级下册当中,我们不仅领略了《黄河颂》和《三峡》中的旖旎风光,还在《春酒》、《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中领略到别具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更是致力于从课文注释,阅读提示入手,挖掘有关文化常识;从课文字词句入手,挖掘相关的文化背景、哲理内涵;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著作的特定文化内涵;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从学生的质疑入手,挖掘文化意趣.在教授莫怀戚的《散步》时,我从“分歧”这个情节切入,让学生通过换位思考在“走大路”和“走小路”上进行选择,从而深化学生的思考,挖掘其中蕴含的民族伦理道德的理念,以及浓浓亲情中寄寓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这样的互动中,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细致而系统
的认识,从而潜移默化地优化了学生的价值取向. 3、品传统文化意蕴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情并茂,词丰意美的作品,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古代仁人志士的生活情趣,泛着人文色彩的光芒.因此,当我们走进文本,教师就要引导
汉开
2024-12-11 广告
2024-12-11 广告
艺考生学习文化课,需制定合理计划,平衡专业课与文化课时间。利用碎片时间复习基础知识,如利用课间、睡前等时段记忆公式、单词。课堂上紧跟老师节奏,高效吸收新知识。课后及时整理笔记,归纳总结错题,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保持积极心态,不畏难、不...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开提供
展开全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一是汇集了传统文化各种最基本的知识,既有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知识又有政治、宗教等社会科学知识;二是积淀着丰富的、瑰丽辉煌的文学内容。因此,我们语文教育者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传播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重任。
一、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可以说他们是有待去书写的一张白纸。因而,教师要正确引导他们养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态度,扎扎实实地去阅读、钻研有关传统文化的课文,一点一滴地获取知识,不断积累,提高自己传统文化的素养。
中学课文中有许多地方需要教师去引导和点拨。如“里”字,学生能写也能读,还知道其结构;但是要道出反映什么文化知识却不知道了。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注意“里”字上为田,下为土,本指田土集中的地方。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人们“恃田而食,恃土而居”,故“里”字也就成了人们集中居住之地,因此“里”确实揭示了古代人们的居住与农业生产关系。又如,《孟子》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讲的是古代仁义道德文化,说人要有仁义之心,有仁义之心就能舍生取义。《陈涉世家》不仅写出陈涉志向远大和坎坷的经历,同时还颂扬了中国古代名人的远见卓识。就是今人写的文章里也反映着古代传统文化,如《中国石拱桥》介绍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文化,《苏州园林》侧面揭示中国园林文化建设。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做有心人,正确引导和点拨,随处都可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变单一的传授知识为多样化传播知识和文化,在教学中要时时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从文化的宝库中去撷取自己需要的内容。
比如,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诗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教学时除了让学生背诵本诗外,还要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以及戍守边关将士的艰苦生活和顽强意志,同时还要启发学生去细心体味和仔细分析表达诗人爱国情怀的内容: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关心,诗人对汉时保卫边疆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无比钦敬和歌颂,诗人对边境未宁、国事未安的忧虑与关切,等等。但细心的读者也不难发现:这首诗中个别用词是包含着民族偏见和歧视的,这就是“胡”字。诗中虽用“胡马”可以想见马背上一定是“胡人”,胡指汉族以外属西北部少数民族,并非王昌龄才提出,在先秦就出现了,用“胡”代指西部少数民族,即以华夏为正统,其它为“胡”。可是中国民族史上没有“胡族”。这都是汉人强加的,因而包含对少数民族的轻视和歧视。
三、运用新的视角教育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运用新的视角,找出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并有的放矢地向学生传播。
由于现在的中学生生活优裕、安定又受到父母亲的溺爱,因而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很难有忧患意识,更难有忧国忧民的襟怀。因此,在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岳阳楼记》时就可以教育学生:古人尚且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尚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襟怀,难道我们今人可以只顾享乐、生活在安逸当中吗?如果全国上下均无忧患意识,均没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整个国家将会怎样呢?通过这样给学生讲述,学生自然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得到了重新认识和洗礼。
四、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
传统文化固然有许多有价值的,很值得去传播,去发扬光大。但由于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文化也打上了时代烙印,留下了历史的沉渣。在引导学生去吸取时,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只要对自己有用,大胆拿来。但是,对于那些糟粕,一定要摒弃。
例如,学习《桃花源记》时,必须要指出诗人有追求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即:摆脱尘世依自然,淡泊名利,追求人生的自由。这有利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格。但文中消极遁世、逃避现实的思想又必须批评。
把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丰厚的文化遗产传授给下一代是必需的,它是关系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否能保存的关键,是丰富学生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关键。所以,传播传统文化能提高下一代的文化素质,同时也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一、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可以说他们是有待去书写的一张白纸。因而,教师要正确引导他们养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态度,扎扎实实地去阅读、钻研有关传统文化的课文,一点一滴地获取知识,不断积累,提高自己传统文化的素养。
中学课文中有许多地方需要教师去引导和点拨。如“里”字,学生能写也能读,还知道其结构;但是要道出反映什么文化知识却不知道了。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注意“里”字上为田,下为土,本指田土集中的地方。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人们“恃田而食,恃土而居”,故“里”字也就成了人们集中居住之地,因此“里”确实揭示了古代人们的居住与农业生产关系。又如,《孟子》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讲的是古代仁义道德文化,说人要有仁义之心,有仁义之心就能舍生取义。《陈涉世家》不仅写出陈涉志向远大和坎坷的经历,同时还颂扬了中国古代名人的远见卓识。就是今人写的文章里也反映着古代传统文化,如《中国石拱桥》介绍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文化,《苏州园林》侧面揭示中国园林文化建设。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做有心人,正确引导和点拨,随处都可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变单一的传授知识为多样化传播知识和文化,在教学中要时时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从文化的宝库中去撷取自己需要的内容。
比如,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诗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教学时除了让学生背诵本诗外,还要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以及戍守边关将士的艰苦生活和顽强意志,同时还要启发学生去细心体味和仔细分析表达诗人爱国情怀的内容:诗人对戍边将士的关心,诗人对汉时保卫边疆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无比钦敬和歌颂,诗人对边境未宁、国事未安的忧虑与关切,等等。但细心的读者也不难发现:这首诗中个别用词是包含着民族偏见和歧视的,这就是“胡”字。诗中虽用“胡马”可以想见马背上一定是“胡人”,胡指汉族以外属西北部少数民族,并非王昌龄才提出,在先秦就出现了,用“胡”代指西部少数民族,即以华夏为正统,其它为“胡”。可是中国民族史上没有“胡族”。这都是汉人强加的,因而包含对少数民族的轻视和歧视。
三、运用新的视角教育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运用新的视角,找出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并有的放矢地向学生传播。
由于现在的中学生生活优裕、安定又受到父母亲的溺爱,因而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很难有忧患意识,更难有忧国忧民的襟怀。因此,在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岳阳楼记》时就可以教育学生:古人尚且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尚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襟怀,难道我们今人可以只顾享乐、生活在安逸当中吗?如果全国上下均无忧患意识,均没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整个国家将会怎样呢?通过这样给学生讲述,学生自然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得到了重新认识和洗礼。
四、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
传统文化固然有许多有价值的,很值得去传播,去发扬光大。但由于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文化也打上了时代烙印,留下了历史的沉渣。在引导学生去吸取时,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法。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只要对自己有用,大胆拿来。但是,对于那些糟粕,一定要摒弃。
例如,学习《桃花源记》时,必须要指出诗人有追求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即:摆脱尘世依自然,淡泊名利,追求人生的自由。这有利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格。但文中消极遁世、逃避现实的思想又必须批评。
把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丰厚的文化遗产传授给下一代是必需的,它是关系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否能保存的关键,是丰富学生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关键。所以,传播传统文化能提高下一代的文化素质,同时也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