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当仁不让于师”,是什么意思呢?

 我来答
十多个而温柔
2020-10-27 · 十多个而温柔少一个不行
十多个而温柔
采纳数:6 获赞数:242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这句话应该从两方面理解:

一方面,这句话体现了孔子把仁放在至高位置的一贯主张

仁是儒家衡量一切是非与善恶的最高准则,是孔子的一种道德追求,通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这些道德标准,形成一个终极的“大同世界”,造就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和谐友爱、安居乐业、美满幸福的理想社会。而具备仁的人,追求仁的人是勇者、智者,“仁者必有勇“,人人都该去追寻仁,成就仁。因此在任何时候,孔子都把仁放在第一的位置。

孔子和儒家特别强调师道尊严,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学生决不能违背老师,决不能不尊从老师,为师不尊是大逆。但是,在仁面前,师道尊严便退出,便要为仁让路;在仁面前,即便是尊贵无上的老师,也不能谦让,不能无视仁的存在,也要让位于仁。可见,仁在孔子那里是多么的至高无上,地位多么崇高。所以,这句话说的不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其核心其实就是强调仁的地位,仁的至尊,仁的至高无上。

另一方面,这句话又给我们一个启迪,那就是,在真理面前,什么都不重要

仁,如同真理、正义、生命、人类至高利益、伟大的精神、崇高的思想等等,当我们面对这些的时候,其他都可以不重要,都可以退而求其次,舍生取义就是这个意思。面对真理和正义,犹如孔子面对仁,那是至高无上的,雨果说:“坚持真理的人是伟大的。“还有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诗:生命和爱情都宝贵,但是“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和孔子这句话表达的是一个意思。

典故说明:当仁不让于师,语出《论语·卫灵公》。意为在“以仁为己任”而寻求真理的时候,凡是不合乎仁的,必须据理力争,就是有老师在面前,也决不能迁就退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