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是如何说明货币的本质和起源的?

 我来答
猴子的日常生活c8
高粉答主

2020-11-20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50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1万
展开全部

关于货币起源和本质的理论,在《资本论》第1卷中得到了完整、准确而集中的阐释。马克思首先分析的是商品及其二重性,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由于商品的二重性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而劳动的二重性又是由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正是通过对商品内在矛盾的揭示,说明了这种内在的对立必然发展成为外在的对立。

经过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终确定为货币形式,发展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所以货币的产生,不过是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扩展资料:

相关延伸

马克思关于金银货币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即“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是货币”。历史上充当过货币的商品有很多,而金银最适合固定充当货币的真正原因,正是在于生产货币的私人劳动直接就是社会劳动。

这种属性的内在必然要求便是,充当货币的那种商品,最好是不论产自何人何地,其质量都是无差别和同一的。此外,这种货币交易的高频和普遍性特性,还要求货币最好具有均质无差、耐磨损、便保存、易分割等等特性,而且较小的体积能包含更多的社会劳动(可称为社会劳动密度)。

正是由于对充当货币的商品的特殊属性要求,而在实物商品生产领域中,金银具有其它一般商品所不可比拟的自然属性优势,便使得其更适合充当货币了。

吕忆C1
2020-09-29 · TA获得超过51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9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8.4万
展开全部
马克思在讲到货币起源时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是从商品交换关系中分析货币起源的,并将货币商品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从价值形式的发展要求中揭示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其理论逻辑是:

1.商品交换与价值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物。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用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证明凝结在商品中人类一般劳动的存在。商品交换的依据是商品的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无法相互比较,只有价值具有质的共同性和量的可比性,等价交换便成为一条自然的交换法则。那么,怎样才能知道商品有无价值和价值的大小呢?或者说,商品的价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使用价值以物质形态直接出现,可为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但价值是寓于商品中的抽象劳动,不能通过商品自己表现,而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相对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通过交换,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了。这后一种商品就成了前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形式,它以自身的若干数量证明了与其交换的前一种商品中所含的劳动量。这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简称为价值形式。货币正是在这种由商品交换发展所决定的价值形式的发展中产生的,货币不过是一种高级的价值表现形式而已。
2.价值形式发展与货币产生
(1)简单价值形式中的等价物
人类社会尚未发生大分工以前,商品交换只是偶然现象。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人们不可能经常有剩余产品拿来交换,更谈不上专门为交换而进行生产。但这种偶然的商品交换已经具有了商品价值表现的简单形式,即商品的价值通过另一种商品相对表现出来。它说明商品已经有了等价物,价值不再是完全抽象的,而具有了“物的形式”。作为交换,商品只是满足交换者对不同使用价值的需求,作为等价物,它的意义并不在使用价值方面,而在价值方面。一种商品一旦作为等价物,便具有了如下特征:
第一,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等价物并不能用自身的价值来表现出其他商品的价值,因为它自身的价值也是内在的、不可捉摸的,只能以自身的外在形式即一定量的使用价值来表现。
第二,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等价物也是具体劳动的产物,但它却被用来衡量别的商品所含劳动的质和量,成为抽象劳动的代表。生产等价物的具体劳动,使凝结在与其交换的商品当中的抽象劳动具体化了。
第三,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一种商品主动与等价物交换,其实质是使生产这种商品的私人劳动求得社会的承认,转化为社会劳动。但生产等价物的劳动也是私人劳动,只因为等价物在交换关系中被他人所迫求,具有与别的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这种私人劳动便具有了直接的社会性,成为社会劳动的代表。
等价物的上述特征提醒人们,在商品价值的简单表现形式中已经孕育了货币的胚芽,等价物的特征中蕴藏着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一种发展成熟了的等价物。
(2)扩大的价值形式证明了价值的无差别性,暴露了物物直接交换的缺陷。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分工的出现,商品交换不再是偶然发生的事情,而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有规律的现象。这样,每一种商品不再是偶然地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而是经常地与其他许多种商品相交换;其价值不再是由另一种商品简单地表现,而是由许多种商品来表现;每一种商品的等价物不止有一个,而是有一系列。这种情况说明,商品价值同它借以表现的使用价值的特殊形式没有关系,每一种进入交换的商品都可以充当其他商品的等价物。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在这种扩大了的价值表现形式中得到了证明。这时候,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不再是偶然确定的,而是更加接近于它们内部实际包含的价值量。
尽管如此,商品价值的表现仍然是不充分的,尤其是不统一的。其根本原因在于,这时的商品交换都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商品借以表现自己价值的材料还没有与交换者本人对其使用价值的直接需求分开,因而许多商品事实上并不能充当等价物,使价值表现受到限制。而且,一种商品的等价物,对另一种商品来说很可能不是等价物,因为前者需要它的使用价值,而后者不需要,商品价值没有统一的表现尺度。生产越发展,参加交换的商品越多,就越发暴露出这种价值表现不统一的缺陷;用于交换的商品必须在品种、数量、质量等方面都符合交换双方的需求,且价值量相等,才能实现交换。这给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极大的困难;为了换到所需要的商品,往往需要进行若干次迂回曲折的交易。交换中的这种困难,要求价值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3)一般等价物的出现
当人们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遇到困难时,便开始自发地或本能地在市场上发现一种商品,这种商品进入交换的次数最多,其使用价值是大家都共同需要的,只要将自己的商品先换成这种商品,再换他实际所希望的商品就不成问题了。谁都这样做,谁都把这种商品当作等价物,那么,这种商品实际上就成了所有商品的公共的或一般的等价物了。人们终于摆脱了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在交换中对他们的束缚,使直接的物物交换变成由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
显然,一般等价物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商品,它有两个重要特征:
第一,一般等价物不再是消费的对象,而成了交换的媒介。它说明,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不是人们交换的目的,而是交换的手段。
第二,一般等价物不是用其自然的使用价值,而是用由社会赋予它的使用价值——直接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能力——来表现商品的价值。它说明,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完全可以脱离商品的躯体,采取任意的形式。
(4)货币的产生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解决了直接物物交换的矛盾和困难,使商品交换在一般等价物的媒介作用下获得了新的发展。但这时候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还是不固定的,时而是这种,时而又是那种。这种情况必然阻碍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人们很自然地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如一个民族市场甚至一个国家)将一般等价物统一起来,使其成为长期固定的一般等价物。这种固定化了的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平安银行我知道
优质机构答主

2021-05-13 · 百度认证:平安银行官方账号
平安银行我知道
中国平安诞生于1988年,是集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于一身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作为全球百强企业与全球百强银行,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将为您提供一站式金融产品与服务,让您的生活因平安不一样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关于货币的本质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出 发对其作了最为精炼的表述,认为货币无非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反映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首先货币是商品,它与其他商品 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因此能够在交易中作为一 般等价物为人所接受。
其次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 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即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应答时间:2021-05-1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详情
  • 官方服务
    • 官方网站
    • 智能问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彭梦旋7d2

2022-06-27 · 贡献了超过290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29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1万
展开全部
关于货币起源和本质的理论,在《资本论》第1卷中得到了完整、准确而集中的阐释。马克思首先分析的是商品及其二重性,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由于商品的二重性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而劳动的二重性又是由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正是通过对商品内在矛盾的揭示,说明了这种内在的对立必然发展成为外在的对立。经过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终确定为货币形式,发展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所以货币的产生,不过是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扩展资料:相关延伸马克思关于金银货币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即“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是货币”。历史上充当过货币的商品有很多,而金银最适合固定充当货币的真正原因,正是在于生产货币的私人劳动直接就是社会劳动。这种属性的内在必然要求便是,充当货币的那种商品,最好是不论产自何人何地,其质量都是无差别和同一的。此外,这种货币交易的高频和普遍性特性,还要求货币最好具有均质无差、耐磨损、便保存、易分割等等特性,而且较小的体积能包含更多的社会劳动(可称为社会劳动密度)。正是由于对充当货币的商品的特殊属性要求,而在实物商品生产领域中,金银具有其它一般商品所不可比拟的自然属性优势,便使得其更适合充当货币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結束叾c4

2022-06-26 · 贡献了超过613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613
采纳率:1%
帮助的人:22.7万
展开全部
关于货币起源和本质的理论,在《资本论》第1卷中得到了完整、准确而集中的阐释。马克思首先分析的是商品及其二重性,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由于商品的二重性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而劳动的二重性又是由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正是通过对商品内在矛盾的揭示,说明了这种内在的对立必然发展成为外在的对立。经过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终确定为货币形式,发展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所以货币的产生,不过是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扩展资料:相关延伸马克思关于金银货币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即“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是货币”。历史上充当过货币的商品有很多,而金银最适合固定充当货币的真正原因,正是在于生产货币的私人劳动直接就是社会劳动。这种属性的内在必然要求便是,充当货币的那种商品,最好是不论产自何人何地,其质量都是无差别和同一的。此外,这种货币交易的高频和普遍性特性,还要求货币最好具有均质无差、耐磨损、便保存、易分割等等特性,而且较小的体积能包含更多的社会劳动(可称为社会劳动密度)。正是由于对充当货币的商品的特殊属性要求,而在实物商品生产领域中,金银具有其它一般商品所不可比拟的自然属性优势,便使得其更适合充当货币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