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每一个自律的小孩,背后都有个能“忍”的妈妈?
宝妈们坐在一起时,总会有一个聊不完的话题,那就是小孩,从小孩的教育、饮食、运动,到小孩的各种小毛病,每个妈妈都有一箩筐的话要说,但是在我们经常一起聚的几个宝妈中,唯有小莉显得淡定而又话不多,可偏偏我又知道,她们家的小孩,懂事、乖巧而又特别自律。
我忍不住的问:“你是怎么教育小孩的,看看你家小孩,学习好,听话,做事有条理,还认真,再看看我家小孩……”小莉笑了笑说:“哪有什么好的经验,无非第3个字,忍得住。”
小莉说,小孩刚上学的时候,每天早上总是一副慢吞吞不情愿的样子,她很着急,总是不断的催小孩,但是越催孩子越是不着急,时间长了,她意识到这样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就决定换一种思路,一天,她与小孩商量,从今天起,每天早上只是提醒他,要7:30出门去上学,不然会迟到,而不会再催促他了。
小孩似懂非懂,不过没往心里去,第二天,他还是赖床,刷牙洗脸吃早餐等都是慢吞吞的,看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她依然强压着性子,告诉自己要忍住,不要催小孩,就这样小孩出门是已经快8点了,迟到在所难免了。毫无疑问,小孩在学校也挨了老师的批评。
回家后,小孩也是一脸委屈的怪怨妈妈,说都怪妈妈送我上学迟了,之后的几天,小孩依然我行我素,慢吞吞的,依旧迟到。这样过了几次,小孩突然自觉了很多,每当闹钟响时,就准时起床,也改了以往的那种拖沓习惯,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迟到过。之后,她就把这种方法用到了小孩的很多方面,给了小孩很多的选择权和自由权,反而小孩没有让她失望,在各方面做的越来越好。
教育小孩,父母的角色是引路者,而不是掌舵者,父母要学会忍一忍,看见小孩犯错不去插手,看见小孩慢吞吞不去催促,让小孩多经历几次,多尝试几次,让小孩知道这样做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这样做才有助于小孩的成长,也有助于小孩的改正和让小孩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