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是圆形的我们都知道,那最早是谁怎样发现的?
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在15世纪以前,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认为地球是扁平的,大地的四周有海洋包围,一旦走到世界的尽头就会掉下去,万劫不复。而哥伦布却认为地球是圆的,以此说服各国为其提供远航支持,带领船队一路向西抵达中国和印度,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但是没人相信他的说法,就连当时的航海第一大国葡萄牙都拒绝了他的请求。直到后来,他成功的游说了西班牙女王,才得到远航所需的物质支持,并于公元1492年10月12日凌晨,率领船队驶进美洲的巴哈马群岛,以此证明了地球根本不是平的,而是圆的。于是,一个历经千年的流言被揭穿,人们从此开始摆脱曾经的愚昧,大航海时代来临。
古人想象中世界的样子
然而这段广泛出现于很多教材和文献之中的励志故事却有一个基本的漏洞,那就是哥伦布并非是发现地圆的第一人,甚至不是相信地圆说的少数人。
早在两千年前的古希腊,当时的科学家就已经通过一些物理现象证明了地球是圆球状的,并且计算了地球的半径为6340km,与现代科学的测量数据6378km仅仅相差0.6%。其实就连哥伦布本人也是在偶尔间读到毕达哥拉斯的一本书,才知道地球是圆的。所以说,并非是哥伦布最早发现地球是圆的。
古希腊的数学家通过两地太阳光的照射角度计算出地球半径
此外,这个故事中提及到的当时世人对地球的看法也并不符合实际。因为地球是圆球形的说法在西方社会从来就没有失传过,到了15世纪,地圆说已经在西方社会传播了千年,几乎已经成为了学术的主流观点,并不存在所谓的当时世人都不相信地球是圆的,都认为航行到世界尽头会掉下去从而万劫不复的情况。而且当时的航海第一大国葡萄牙已经积累了大量地理、数学知识,也根本不存在不相信地球为圆球的说法。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很大程度上可能源于我们现代人总是假象古人对于自然、地理的知识了解和掌握不如自己。这也与科学知识的积累性质有关,因为每一个新发现都给人们提出新的问题,而科学家们将其解答出来,虽然当代大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物理知识超过牛顿、笛卡尔等伟大的先人,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是超越他们的天才。
大航海时代葡萄牙和西班牙从两个方向上开辟了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那么,既然当时人们普遍已经相信地圆说,为何还是无人支持哥伦布的远航计划呢?这其实很简单,因为当时的绝大部分人们并不知道美洲大陆的存在。以葡萄牙航海家、科学家们的准确计算,向西航行到达东方中国和印度的路程远大于向东航行所需的路程。而且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限制远航出行的主要因素在于食物和饮水的补给问题。向东航行可以一直沿着非洲大陆,食物和饮水的补给自然不是问题,但向西航行就不同了,距离遥远且远离大陆,食物和饮水难以获得补给,还未到达东方,就会因为缺粮缺水而亡,故而拒绝了哥伦布的计划。
地圆说随着西学东渐传入中国,坤舆全图便以此为基础绘制
而哥伦布本人则由于计算有误,坚持认为地球的实际尺寸远小于葡萄牙科学家、航海家的计算结果,所以在自己准备充足的前提下,是可以完成跨海航行抵达印度的壮举的。而西班牙女王也是因为相信了哥伦布的说法,才出资支持其远航计划。关于哥伦布为何计算有误,可能和度量单位换算混乱有关,因为阿拉伯里(Arabic miles)和罗马里(Roman miles)的单位长度是不一样的。
正是在错误计算和误打误撞的运气之下,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然而,讽刺的是,直到哥伦布死,他也认为自己到达的就是印度。后来有位名叫亚美利哥的意大利学者,才证实了哥伦布到达之处并非印度,而是新的未知的大陆,这片新大陆便以此为名,称为亚美利加洲,而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本人却与其命名最终遗憾的失之交臂。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