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张艺谋电影《英雄》?

 我来答
冬一2017
2021-06-06 · TA获得超过187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68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1.8万
展开全部

《英雄》在国内外之大相径庭的评价和口碑。国内的影评人和观众对这部电影多持负面态度,统一的认为这部电影缺少内在精神价值判断,充斥艺术灵魂的空洞,华丽有余而内容不足;而西方媒体和观众却视这部电影为神作,例如我一个画画的美国朋友认为此片是他看过最好的非英语电影,用“无尽的诗意”和“纯粹的艺术想象”去赞誉它。

第一,“武侠”的概念是主观的。没有一个今天的人是真的生活过在一个“武侠”的世界里的,也有没有一个字典或一本教科书来给出“武侠”这一含义的标准解释。所以,人们对于武侠的理解都是基于文学、美术、影视等人为创造的、间接建构的信息,那么,这个“武侠”的概念和观点就是绝对主观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武侠”,一千个“江湖”。张艺谋拍的是一个自己臆想里的“武侠”精神,所以,有人叫好,有人批评,是很正常的。

第二,“武侠”不是张艺谋成长的世界,也不是他骨子里的精神。张艺谋是个典型的“中国式”导演,他的成长环境、审美品位、艺术理念,都是很传统的,中国式的大红大绿,透露着人多、地大、黄土高坡的壮美和豪情。所以,类似于《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传统文化的、乡土环境的、内陆气息的、现实主义的电影题材才是张艺谋根子里的东西。他深有体会,包含情怀,所以这类题材的电影他拿捏得当,立意深刻,饱受好评。较徐克这样的导演而言,《英雄》想表达的武侠世界绝对不是张艺谋的主场,也不是他的专长,所以电影拍得不进油盐滋味,可以理解。

第三,《英雄》是张艺谋的野心之作。不可否认的,张艺谋拍《英雄》是受到了李安的《卧虎藏龙》的影响,他也想拍一个叫西方人大开眼界的视觉奇观,并进军好莱坞,最好能拿个奥斯卡。新千年后的张艺谋,已经凭借《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包括《我的父亲母亲》在国内获得了无数的声誉,已经是国内一线大导演,于是野心放大,想征服国外市场,也是情理之中。这种国内大导演想在国际市场获得认可的心态在后来的冯小刚身上体现的更明显。作为一个卖座但不得奖的导演,冯小刚自己也坦言,《夜宴》算是他进军国外、企图得奖的野心之作,最有趣的是《卧虎藏龙》、《英雄》、《夜宴》有一些一以贯之的元素,例如章子怡的形象,谭盾的电影音乐(这三部电影音乐完成了谭盾自己的“武侠三部曲”)。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应该明确,张艺谋拍《英雄》的主要目的是给外国人看的。他选择了一条自己不擅长走的题材道路,目的是证明自己的视觉艺术控制力,至于结果怎么样,我们细细来看。

就中国电影进程来看,《英雄》毫无疑问是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自此之后,中国电影拉开了商业大片的时代帷幕。砸投资,拼明星,狂宣传,这开始成为一种商业操作的模式。

科视数字投影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2020-06-01 广告
性价比高是我们选择或购买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价格、质量、服务、口碑、是否合适自己的情况等都需要一起考虑。这方面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其实可以找科视数字投影系统(上海)有限公司,科视数字投影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可提供投影显示产品和视觉解...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科视数字投影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提供
匿名用户

2021-06-14
展开全部

《英雄》在国内外之大相径庭的评价和口碑。国内的影评人和观众对这部电影多持负面态度,统一的认为

这部电影缺少内在精神价值判断,充斥艺术灵魂的空洞,华丽有余而内容不足;而西方媒体和观众却视这部电影为神作,例如我一个画画的美国朋友认为此片是他看过最好的非英语电影,用“无尽的诗意”和“纯粹的艺术想象”去赞誉它。

第一,“武侠”的概念是主观的。没有一个今天的人是真的生活过在一个“武侠”的世界里的,也有没有一个字典或一本教科书来给出“武侠”这一含义的标准解释。所以,人们对于武侠的理解都是基于文学、美术、影视等人为创造的、间接建构的信息,那么,这个“武侠”的概念和观点就是绝对主观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武侠”,一千个“江湖”。张艺谋拍的是一个自己臆想里的“武侠”精神,所以,有人叫好,有人批评,是很正常的。

第二,“武侠”不是张艺谋成长的世界,也不是他骨子里的精神。张艺谋是个典型的“中国式”导演,他的成长环境、审美品位、艺术理念,都是很传统的,中国式的大红大绿,透露着人多、地大、黄土高坡的壮美和豪情。所以,类似于《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传统文化的、乡土环境的、内陆气息的、现实主义的电影题材才是张艺谋根子里的东西。他深有体会,包含情怀,所以这类题材的电影他拿捏得当,立意深刻,饱受好评。较徐克这样的导演而言,《英雄》想表达的武侠世界绝对不是张艺谋的主场,也不是他的专长,所以电影拍得不进油盐滋味,可以理解。

第三,《英雄》是张艺谋的野心之作。不可否认的,张艺谋拍《英雄》是受到了李安的《卧虎藏龙》的影响,他也想拍一个叫西方人大开眼界的视觉奇观,并进军好莱坞,最好能拿个奥斯卡。新千年后的张艺谋,已经凭借《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包括《我的父亲母亲》在国内获得了无数的声誉,已经是国内一线大导演,于是野心放大,想征服国外市场,也是情理之中。这种国内大导演想在国际市场获得认可的心态在后来的冯小刚身上体现的更明显。作为一个卖座但不得奖的导演,冯小刚自己也坦言,《夜宴》算是他进军国外、企图得奖的野心之作,最有趣的是《卧虎藏龙》、《英雄》、《夜宴》有一些一以贯之的元素,例如章子怡的形象,谭盾的电影音乐(这三部电影音乐完成了谭盾自己的“武侠三部曲”)。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应该明确,张艺谋拍《英雄》的主要目的是给外国人看的。他选择了一条自己不擅长走的题材道路,目的是证明自己的视觉艺术控制力,至于结果怎么样,我们细细来看。

就中国电影进程来看,《英雄》毫无疑问是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自此之后,中国电影拉开了商业大片的时代帷幕。砸投资,拼明星,狂宣传,这开始成为一种商业操作的模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袋袋浅紫9459

2022-06-24 · 超过9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82
采纳率:32%
帮助的人:18.5万
展开全部
2002年张艺谋的第一部商业大片《英雄》上映,超出预期的演出阵容,浓墨重彩的影像风格,创造神话的票房奇迹,引来的却是国内影评人和普通观众的口诛笔伐。有人说它太神叨、太玄幻、太矫情,煞有介事的讲了三层故事、谈了大音希声,最后不过是给独裁者始皇帝开罪的赞歌,是江郎才尽的张艺谋偷师王家卫、袁和平不成的拙作。17年后回头再看,当年的《英雄》彰显了张艺谋蓬勃的野心,是他想象力与美学造诣的绝唱,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国产经典,是国产商业大片的里程碑。《英雄》的艺术成就,在于大胆运用了张艺谋最拿手的色彩,讲了一个充满中国意境和东方智慧的故事。它漂亮、精致,宏大、细腻、感性、写意,将传统的动作戏与流行的暴力美学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不同以往的时空感受。电影《英雄》是一个将象征手法发挥到极致的作品,与其说它是一部叙事的电影,不如说它更像是一首浪漫而悲凉的长诗。如果,按照诗意的角度去看《英雄》,会别有一番风味。在《英雄》中,张艺谋大胆运用了他早已炉火纯青的色彩,将其升华为意境层面的表达。代表杀戮、欲望的红,代表止戈、平静的蓝,以及代表纯洁、虚无的白,渲染了亦真亦假的三个故事,回忆中的绿色蕴含了希望,大殿中的灰暗象征了绝望。观众们看到的是色彩,却潜意识的接受了某种预设的情绪,当不同的色彩随着人物和剧情而相互践踏、碰撞,一种毋庸多言的情绪宣泄变得深刻内敛、水到渠成。视觉是情绪的艺术,深谙视觉张力的张艺谋在《英雄》里,巧妙的运用了动与静的对比,进而表达出复杂的感情基调。用感情去推进故事,意在引导观众去思索、诘问,最后明示主题。《英雄》里,台词惜字如金,这既贴合了古人的文化与风韵,又让影片给足了留白,目的是引出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东方观念——悟。常人总用悟性形容一个人的领会能力,在《英雄》中,绝世高手无名与残剑,通过一段仅存在于意念中的决斗,悟出了“天下”二字。弹奏古筝的老者,用“武功琴韵虽不相同,但原理相通,都讲求大音希声之境界”的台词,直白的点名了残剑让无名悟出的那个“道”:英雄,要胸怀天下。这正应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东方英雄理念。所以,本片最后,抛弃了儿女情长,闯宫刺秦王的残剑与飞雪,为道义弃剑自杀;抛弃了报仇雪恨,练就了“十步一杀”的无名,选择了为道义慨然赴死。再说个浅显的事实,《英雄》之后,国产片似乎掀起新一轮古装视觉特效大片的狂潮,扎堆上映的伪大片,风头一轮盖过一轮,但真正被记住的却寥寥无几。明面上,是天下攘攘为利往的相互踩踏,实际上,率先寻求自身艺术转型的张艺谋,给跃跃欲试的国内电影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英雄》从筹备、选角、拍摄到最后的宣发,充满了国际化的元素,给出了不同于同期国产电影的商业化套路,这是好莱坞商业片模式的中国化落地,是国产电影产业化运作的成功尝试。为自己转型、也为别人趟路的张艺谋,是名副其实的国内影视产业化第一人,《英雄》也称得上艺术化与商业化结合下,新中国武侠类型片的典范之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上山的人笔笔

2022-06-25 · 贡献了超过786个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786
采纳率:2%
帮助的人:29.6万
展开全部
2002年张艺谋的第一部商业大片《英雄》上映,超出预期的演出阵容,浓墨重彩的影像风格,创造神话的票房奇迹,引来的却是国内影评人和普通观众的口诛笔伐。有人说它太神叨、太玄幻、太矫情,煞有介事的讲了三层故事、谈了大音希声,最后不过是给独裁者始皇帝开罪的赞歌,是江郎才尽的张艺谋偷师王家卫、袁和平不成的拙作。17年后回头再看,当年的《英雄》彰显了张艺谋蓬勃的野心,是他想象力与美学造诣的绝唱,是一部被严重低估的国产经典,是国产商业大片的里程碑。《英雄》的艺术成就,在于大胆运用了张艺谋最拿手的色彩,讲了一个充满中国意境和东方智慧的故事。它漂亮、精致,宏大、细腻、感性、写意,将传统的动作戏与流行的暴力美学相结合,创造出一个不同以往的时空感受。电影《英雄》是一个将象征手法发挥到极致的作品,与其说它是一部叙事的电影,不如说它更像是一首浪漫而悲凉的长诗。如果,按照诗意的角度去看《英雄》,会别有一番风味。在《英雄》中,张艺谋大胆运用了他早已炉火纯青的色彩,将其升华为意境层面的表达。代表杀戮、欲望的红,代表止戈、平静的蓝,以及代表纯洁、虚无的白,渲染了亦真亦假的三个故事,回忆中的绿色蕴含了希望,大殿中的灰暗象征了绝望。观众们看到的是色彩,却潜意识的接受了某种预设的情绪,当不同的色彩随着人物和剧情而相互践踏、碰撞,一种毋庸多言的情绪宣泄变得深刻内敛、水到渠成。视觉是情绪的艺术,深谙视觉张力的张艺谋在《英雄》里,巧妙的运用了动与静的对比,进而表达出复杂的感情基调。用感情去推进故事,意在引导观众去思索、诘问,最后明示主题。《英雄》里,台词惜字如金,这既贴合了古人的文化与风韵,又让影片给足了留白,目的是引出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东方观念——悟。常人总用悟性形容一个人的领会能力,在《英雄》中,绝世高手无名与残剑,通过一段仅存在于意念中的决斗,悟出了“天下”二字。弹奏古筝的老者,用“武功琴韵虽不相同,但原理相通,都讲求大音希声之境界”的台词,直白的点名了残剑让无名悟出的那个“道”:英雄,要胸怀天下。这正应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东方英雄理念。所以,本片最后,抛弃了儿女情长,闯宫刺秦王的残剑与飞雪,为道义弃剑自杀;抛弃了报仇雪恨,练就了“十步一杀”的无名,选择了为道义慨然赴死。再说个浅显的事实,《英雄》之后,国产片似乎掀起新一轮古装视觉特效大片的狂潮,扎堆上映的伪大片,风头一轮盖过一轮,但真正被记住的却寥寥无几。明面上,是天下攘攘为利往的相互踩踏,实际上,率先寻求自身艺术转型的张艺谋,给跃跃欲试的国内电影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英雄》从筹备、选角、拍摄到最后的宣发,充满了国际化的元素,给出了不同于同期国产电影的商业化套路,这是好莱坞商业片模式的中国化落地,是国产电影产业化运作的成功尝试。为自己转型、也为别人趟路的张艺谋,是名副其实的国内影视产业化第一人,《英雄》也称得上艺术化与商业化结合下,新中国武侠类型片的典范之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关振翱3f
高能答主

2021-06-14 · 认真答题,希望能帮到你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8万
采纳率:97%
帮助的人:2164万
展开全部

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应该是画面非常的真实,而且所有的元素使用的非常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动作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