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要怎么学,成绩才能好?
丘成桐,师从陈省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波纹讲座教授兼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哈佛大学William Casper Graustein讲座教授 、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美籍华人,国际知名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
他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教育再这样发展,至少要倒退20年。
虽然这句话真的很犀利,但是也是个事实,很多人不屑一顾,认为是危言耸听,但是丘成桐却有着自己很独到的见解。
教授认为:我国现代数学过度关注于“考古”,对整个趋势并不是很了解,总是处于一种固步自封的状态。
我们不能否认我国古代数学真的有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当时的数学教育并不完善,导致有很高的上限。但是如果现在数学仍以之前的方式去解决,那么孩子们的数学将很难有大量的进步。
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最好就是从小抓起,先从基础抓起,让孩子不再是一个只会算的数学娃娃。
就像任正非说过的一样:这30年,华为真正的突破是数学、手机系统设备是以数学为中心的。
虽然这句话代指的是他的公司发展,但是依旧可以看出数学的重要性,在如此大环境下,我们要做好的就是孩子的数学启蒙。
关于孩子的数学启蒙,我有这样几个建议:
第一、让数字动起来
我们要把一个个单独的数字,连接起来。让孩子知道,数字不只是纸上的那个黑点儿,而是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
例如:三个苹果就是3,五个糖块儿就是5。
让孩子明白数字不是念出来就可以,还要能认出来。作为一个数学中最基础的一个单位可以随意组合,运用起来活灵活现。
第二、让数学活起来
让数学活过来,让孩子在游戏中去学数学,不要认为数学是一个枯燥或者很累的学科,它也可以很有意思。
其实作为数学启蒙,让数学活起来是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引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这样孩子在未来能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乐趣,而不是只是一个做题的机器。
第三、让生活中充满数学
在数学启蒙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是学了而用不上,其实等于白学。我们在数学启蒙的时候可以学得不多,但是一定能弄懂弄透。从生活实际出发,例如学会怎样算账,其实就是最好的计算启蒙。
关于数学启蒙,我推荐九章算术的《幼儿数学游戏力k2》,这是一本专门针对于2到4岁的一本数学启蒙游戏书。
他通过科学的启蒙方法,生动的情节呈现,既可以挑战经典趣味的数学游戏,还可以边学边玩,将孩子置身于数学的欢乐。
它的作者李建华是我国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主席。这套书一共有四册,数数有多少、边染色,点染色、一笔画过桥。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让孩子体验数学的奇妙。这不光是数学技能也是一个思维的训练,帮助孩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些经典的染色游戏,帮助孩子理解数量。
《幼儿数学游戏力k2》里有20个过桥的小任务,80个自然数序列认识的小任务,让孩子通过数与数的结合,数与形的结合来达到数学的启蒙。
此外,年级大一些的可以选择这个《其实数学很好玩》,这本书是给七至12岁的孩子准备上的,让孩子像爱玩游戏一样的爱上数学是这本书的宗旨。
孩子知道数学不只有加减乘除,其实数学也挺好玩儿的,书中这样生动的图片和文字互相对应,将数学和游戏相结合,使两者既不冲突,又可以碰撞出火花。
让孩子避免于课本或者大家的复习题,不必于反复的进行计算,在一个个设计巧妙趣味强的游戏中进行思考判断和挑战,逐渐地构建数学的逻辑思维。
《其实数学很好玩》中每一册都有100多道数学游戏题中,比如春天种花种树种菜的活动与逻辑推理四则运算的数学方式相结合。
2、书后做练习题。预习完不是目的,有时间可以把例题和课后练习题做了,检查预习情况,如果都会做说明学会了,即使不会还能再听老师讲一遍。
3、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做。做的时候可以把解题过程直接写在题目旁边,比如选择题和填空题,因为解答题有很多空白处可写。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老师讲题时能跟上思路,不容易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