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有哪些人的才华和谋略可与诸葛亮匹敌?
三国时期,周瑜周公瑾的才华谋略可以与诸葛亮匹敌,小说《三国演义》中形容周瑜气量小,最终被诸葛亮“三气周瑜”吐血而亡,但《三国演义》是小说,大部分为虚构。真正的周瑜需要参考《三国志》,根据《三国志》记载:周瑜,字公瑾,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这足以见周瑜文艺才华很高超。
另外,周瑜很善于分析政治形势,在曹操率军攻打吴国时,吴国大臣大多要求投降,他们认为打则必败,只有投降才能保全东吴,但周瑜认为:东吴可以战胜曹军,因为曹军长途跋涉,士兵疲惫不堪;而且当时江东之地天气寒冷,战马没有粮草;曹军的士兵大多是北方人,非常不擅长水战,他们远道而来,势必会水土不服生病疾患,战斗力大幅下降;曹操后方有隐患,因为马超、韩遂在关西威胁曹操。周瑜又进一步分析曹军的实际军队力量,他指出曹军不过十五六万,最近受降的刘表新军不过七八万人,总共不超过二十万人,远远不到百万之众;最后他指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国和民心都向东吴,而不向曹操。这就足以见周瑜的智谋高超,和诸葛亮不相伯仲。
最终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使得曹操元气大伤,最终确立了“三分天下”的政治局势,这与周瑜的精心谋划是密不可分的,这也与诸葛亮对刘备所言的“三分天下”的政治格局不谋而合。
而后,鲁肃的才能也可以与诸葛亮相较高下,在《三国演义》,鲁肃不过是一位谨小慎微的谋士,但在正史中,鲁肃出身世家大族,身长体壮,容貌俊美,孔武有力,善射术,为人侠肝义胆,能言善辩,有治国经略之大才。
鲁肃曾被袁术派兵追赶,鲁肃临危不乱,以强弓射穿盾牌,令追兵畏惧遁走;在周瑜困顿时,鲁肃慷慨解囊,赠粮食三千斛,可谓侠肝义胆,急人之需;赤壁之战时,鲁肃和周瑜力主战,最终取得胜利,足见其战略眼光之高超,谋略之强;诸葛亮层“舌战群儒”,但鲁肃面见关羽时,也曾驳斥得关羽哑口无言,默不作声,这就是著名的“单刀赴会”的典故,《三国演义》的“单刀赴会”就是由此改编而成,也正是因为鲁肃的外交努力,使得吴国蜀国联盟不再进一步破裂,以湘水为界限,划分荆州,史称“湘水划界”。
有“卧龙”必然有“凤雏”,庞统也是有大才之人,只是因为在攻打雒县时,被流矢射中,英年早逝,才华未得全部施展,至于《三国演义》中描写他是为了争功劳而被杀,则是小说为了神话诸葛亮而虚构的。
另外典故:“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吕蒙,最终击败蜀国的司马懿,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杨修,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姜维,他们都有经世之才,具体请看正史,篇幅有限,不再赘叙。
谢谢阅读。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百家号/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