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爱我,又有什么难过是那首歌曲的歌词啊?
《有没有》
Turn off the radio
Turn off the lights you know
听见了谁的痛 在空气中
不断跳动 又那么沉重
Turn on your favorite song
Turn off what I did wrong
听见了谁的伤 在窗户旁
安静的想 是什么力量
你 有没有爱过我
有没有想过我
有没有 有没有 也会有一点心动的时候
但是说不出口
有没有 后悔 还是只有我
Turn on the radio
Don’t wanna care anymore
也许没有承诺 比较轻松
也不会有 沉重的枷锁
Turn off your favorite song
Just like there’s nothing wrong
也许时间一久 就会遗忘
就真的当 是误会一场
你 有没有爱过我
有没有想过我
有没有 有没有 也会有一点心动的时候
但是说不出口
有没有 有没有 有没有
有没有
有没有 有没有 有没有
Turn off my radio
2022-06-19
杨千嬅小姐的《处处吻》,成燎原之势翻红。
歌曲调新鲜、歌词带感、编曲还带有一丝迷幻风格,听起来氛围感十足。
《处处吻》收录在杨千嬅2004年发行的专辑《电光幻影》中,由林夕作词、雷颂德作曲,还是Budweiser American Kiss(就是百威啤酒)的广告主题曲。
专辑中对这首歌曲的介绍:《处处吻》节奏轻快,虽算不上十分出色,但胜在感觉新鲜,曲词流畅易记易上口,而 且千嬅也算应付得不俗,能唱出味道与自己的风格,故还算是首吸引的歌曲。
可就是这首16年前,被公认为“质量一般”的歌曲,却诡异的登上了各大音乐门户排行榜。
要知道,这首歌并不是专辑主打,在众多乐评人的眼里,《处处吻》在杨千嬅的众多的粤语经典中也不算特别突出。
甚至我们提起杨千嬅,第一印象不是《处处吻》这首作品,更多的是会想到《勇》《野孩子》《再见二丁目》或者《可惜我是水瓶座》。
可这首歌怎么就突然变成神曲了呢?
《处处吻》节奏轻快、起伏有致,非常适合作为网友们的踩点剪辑素材。
有位up主慧眼识珠,将这首歌作为其混剪视频的bgm,快节奏的音乐,靓丽的歌词配上90年代美到窒息的香港女星,这个美艳的视频在b站收获高达上千万的播放量。
随后,热爱剪辑的网友纷纷效仿,《处处吻》很快在b站火了起来,成为混剪必备bgm之一。
越来越多的人听到了这首曲调上头、又朗朗上口的歌曲,《处处吻》的热度便扩散至各大短视频平台,网红歌手和音乐博主也踊跃翻唱这首歌,还有不少人改编歌词、进行再创作。
众人拾柴火焰高,《处处吻》火得一塌糊涂。
如今打开手机随便刷一刷,就能听到两句熟悉的歌词:你小心,一吻便颠倒众生,一吻便救一个人。
怀揣已久的宝藏歌曲突然火成这个样子,粉丝们的心里却是五味杂陈:
“珍藏的冷门宝贝就这样被短视频毁了,难过......”
“最喜欢的歌手和最爱的歌被更多人知道了,好事啊!”
“粤语歌用普通话唱是个什么操作?”
“千嬅好听的歌明明很多啊,为什么只盯着这一首《处处吻》?”
“为什么火的版本不是原唱!”
看看这些网友留言,是不是很熟悉?
杨千嬅小姐粉丝内心的复杂程度,堪比看着自家宝藏上《歌手》的赵雷粉丝,和看到《乐队的夏天》火了之后的摇滚乐迷。
粤语歌也好,摇滚也好,民谣也好,老歌翻红,总有粉丝会心碎。
有人会问,自己喜欢听的歌不想让它火,这是什么变态心理?
不,不是他们心理阴暗,他们只是不愿意看着自己的珍爱被某些廉价的表演替代。
和之前《成都》爆红一样,《处处吻》火到烂大街之后,越来越多的音乐博主们跟风翻唱,可是大多数的翻唱水准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好的嗓音自然可以当作享受,可有些网红的翻唱态度实在不敢恭维,音色且不提,发音还不标准,那一口塑料、敷衍的粤语,让喜欢原唱的人怎么听得下去?
可就是这些廉价的表演,通常还能获得一片叫好,大行其道。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会为这首歌“伤心”。
这种现象背后的事实是:大家对优质流行音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无论什么年代,优秀的流行音乐都是被大众渴求的。80年代的大录音机,90年代的磁带和音像店,千禧年后的cd和mp3。
短视频正是我们当下流行文化的符号之一,在音乐门户网站排行榜前列的歌曲通常在短视频中也很受欢迎。
很大程度上,短视频中流行的音乐就是当下人们听歌审美的代表,也是当下流行音乐水平的代表。
看到这里,先别生气。我当然知道很多好听的歌曲并不在短视频中流行,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网络神曲的传唱度是当下大多数好的歌曲都难以企及的。
有些短视频中的神曲,虽然只是简单的口水歌,却因为流畅上口传播很快,以至于人人听到前奏,都能跟着哼上两句。
由此,自然而然的形成两个阵营。也就是所谓的大众、和小众。
短视频流行歌虽然受众广,但多数都是缺乏艺术特色的口水歌。有自己独特音乐追求的优秀歌手,创作出了一大批音乐精品,但又不够流行。
这样一来,大众所需的流行音乐,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空缺。
好的流行音乐,真的太匮乏了。
尤其是当下,不玩短视频的瞧不起网络神曲,觉得太俗。爱听网络神曲的又不服不玩短视频的,觉得他们太作。
两个阵营相互拉踩,谁也瞧不上谁,谁也不服谁。
好像好歌就一定不能流行了?流行歌就一定是垃圾?事实不是这样的。
让我们倒回到20年前,那时候还没有“神曲”这一说,如果有的话,那么神曲的代表就是周杰伦。
那时候活跃的歌手和乐团数不胜数,大家的口味被这些人调教的也都算不落俗套。
当时火遍大街小巷的歌,不仅朗朗上口,它起码还有点儿内涵、有点故事、有点思考在里面。
彼时,每一家音像店都是流行音乐潮流的风向标,谁发了新歌就每天单曲循环,我小时候就被巷子口的音像店反复洗脑。
现在回顾世纪初的华语专辑,简直堪称神仙打架。那时候的好歌,真是多到听不过来。
这些歌手的歌曲几乎都是流行音乐风格,传唱度可一点不比现在的网络神曲差。不仅如此,即使过二十年再听,那些歌曲还是一样的动人。成为流行,成为经典,不为过。
再看看现如今的华语乐坛。二十年过去了,华语乐坛的中流砥柱怎么还是这拨人?
我们不是没有引领潮流的新声力量,比如邓紫棋、李荣浩,就是其中的代表。
他们都是近年来非常高产的唱作人了,传唱度也非常之高,甚至也能在短视频中占据一席之地,听到二位的作品,我们会因此嘲讽他们俗吗?
只是这些优秀的力量,还太少,不够满足大众对流行音乐的需求。
因此,一大批音乐水平参差不齐的网红歌手才能势如破竹、占领各大榜单。许多水平尚缺、甚至抄袭拼凑的歌曲,也能获得巨大的流量。
但这些网红作品,显然不足以作为我们流行文化的代表。
我们这个时代,并没有诞生出真正属于我们的流行文化,还在啃老本,这是很可悲的。
华语乐坛类似20年前的黄金年代会再次到来吗?我们没有答案。但是偏见的存在对任何事的发展来说,都是阻碍,对于音乐也是一样。
网络上突然火起来的歌曲并不都是垃圾,比如《起风了》,就是一首整体意境非常棒的歌曲。
而优秀的音乐走向大众,从来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反之,廉价的表演才是可悲的地方。
优秀的音乐值得走进大众的心里。也只有当足够多的优秀音乐走进了大众的心里,我们的珍爱才不会被廉价的表演替代。
我们这个时代应当有属于我们的流行音乐的新的引领者,当这些引领者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之时,我们就不再需要依靠文艺复兴来发展流行文化了。
2022-06-19
杨千嬅小姐的《处处吻》,成燎原之势翻红。
歌曲调新鲜、歌词带感、编曲还带有一丝迷幻风格,听起来氛围感十足。
《处处吻》收录在杨千嬅2004年发行的专辑《电光幻影》中,由林夕作词、雷颂德作曲,还是Budweiser American Kiss(就是百威啤酒)的广告主题曲。
专辑中对这首歌曲的介绍:《处处吻》节奏轻快,虽算不上十分出色,但胜在感觉新鲜,曲词流畅易记易上口,而 且千嬅也算应付得不俗,能唱出味道与自己的风格,故还算是首吸引的歌曲。
可就是这首16年前,被公认为“质量一般”的歌曲,却诡异的登上了各大音乐门户排行榜。
要知道,这首歌并不是专辑主打,在众多乐评人的眼里,《处处吻》在杨千嬅的众多的粤语经典中也不算特别突出。
甚至我们提起杨千嬅,第一印象不是《处处吻》这首作品,更多的是会想到《勇》《野孩子》《再见二丁目》或者《可惜我是水瓶座》。
可这首歌怎么就突然变成神曲了呢?
《处处吻》节奏轻快、起伏有致,非常适合作为网友们的踩点剪辑素材。
有位up主慧眼识珠,将这首歌作为其混剪视频的bgm,快节奏的音乐,靓丽的歌词配上90年代美到窒息的香港女星,这个美艳的视频在b站收获高达上千万的播放量。
随后,热爱剪辑的网友纷纷效仿,《处处吻》很快在b站火了起来,成为混剪必备bgm之一。
越来越多的人听到了这首曲调上头、又朗朗上口的歌曲,《处处吻》的热度便扩散至各大短视频平台,网红歌手和音乐博主也踊跃翻唱这首歌,还有不少人改编歌词、进行再创作。
众人拾柴火焰高,《处处吻》火得一塌糊涂。
如今打开手机随便刷一刷,就能听到两句熟悉的歌词:你小心,一吻便颠倒众生,一吻便救一个人。
怀揣已久的宝藏歌曲突然火成这个样子,粉丝们的心里却是五味杂陈:
“珍藏的冷门宝贝就这样被短视频毁了,难过......”
“最喜欢的歌手和最爱的歌被更多人知道了,好事啊!”
“粤语歌用普通话唱是个什么操作?”
“千嬅好听的歌明明很多啊,为什么只盯着这一首《处处吻》?”
“为什么火的版本不是原唱!”
看看这些网友留言,是不是很熟悉?
杨千嬅小姐粉丝内心的复杂程度,堪比看着自家宝藏上《歌手》的赵雷粉丝,和看到《乐队的夏天》火了之后的摇滚乐迷。
粤语歌也好,摇滚也好,民谣也好,老歌翻红,总有粉丝会心碎。
有人会问,自己喜欢听的歌不想让它火,这是什么变态心理?
不,不是他们心理阴暗,他们只是不愿意看着自己的珍爱被某些廉价的表演替代。
和之前《成都》爆红一样,《处处吻》火到烂大街之后,越来越多的音乐博主们跟风翻唱,可是大多数的翻唱水准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好的嗓音自然可以当作享受,可有些网红的翻唱态度实在不敢恭维,音色且不提,发音还不标准,那一口塑料、敷衍的粤语,让喜欢原唱的人怎么听得下去?
可就是这些廉价的表演,通常还能获得一片叫好,大行其道。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会为这首歌“伤心”。
这种现象背后的事实是:大家对优质流行音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无论什么年代,优秀的流行音乐都是被大众渴求的。80年代的大录音机,90年代的磁带和音像店,千禧年后的cd和mp3。
短视频正是我们当下流行文化的符号之一,在音乐门户网站排行榜前列的歌曲通常在短视频中也很受欢迎。
很大程度上,短视频中流行的音乐就是当下人们听歌审美的代表,也是当下流行音乐水平的代表。
看到这里,先别生气。我当然知道很多好听的歌曲并不在短视频中流行,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网络神曲的传唱度是当下大多数好的歌曲都难以企及的。
有些短视频中的神曲,虽然只是简单的口水歌,却因为流畅上口传播很快,以至于人人听到前奏,都能跟着哼上两句。
由此,自然而然的形成两个阵营。也就是所谓的大众、和小众。
短视频流行歌虽然受众广,但多数都是缺乏艺术特色的口水歌。有自己独特音乐追求的优秀歌手,创作出了一大批音乐精品,但又不够流行。
这样一来,大众所需的流行音乐,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空缺。
好的流行音乐,真的太匮乏了。
尤其是当下,不玩短视频的瞧不起网络神曲,觉得太俗。爱听网络神曲的又不服不玩短视频的,觉得他们太作。
两个阵营相互拉踩,谁也瞧不上谁,谁也不服谁。
好像好歌就一定不能流行了?流行歌就一定是垃圾?事实不是这样的。
让我们倒回到20年前,那时候还没有“神曲”这一说,如果有的话,那么神曲的代表就是周杰伦。
那时候活跃的歌手和乐团数不胜数,大家的口味被这些人调教的也都算不落俗套。
当时火遍大街小巷的歌,不仅朗朗上口,它起码还有点儿内涵、有点故事、有点思考在里面。
彼时,每一家音像店都是流行音乐潮流的风向标,谁发了新歌就每天单曲循环,我小时候就被巷子口的音像店反复洗脑。
现在回顾世纪初的华语专辑,简直堪称神仙打架。那时候的好歌,真是多到听不过来。
这些歌手的歌曲几乎都是流行音乐风格,传唱度可一点不比现在的网络神曲差。不仅如此,即使过二十年再听,那些歌曲还是一样的动人。成为流行,成为经典,不为过。
再看看现如今的华语乐坛。二十年过去了,华语乐坛的中流砥柱怎么还是这拨人?
我们不是没有引领潮流的新声力量,比如邓紫棋、李荣浩,就是其中的代表。
他们都是近年来非常高产的唱作人了,传唱度也非常之高,甚至也能在短视频中占据一席之地,听到二位的作品,我们会因此嘲讽他们俗吗?
只是这些优秀的力量,还太少,不够满足大众对流行音乐的需求。
因此,一大批音乐水平参差不齐的网红歌手才能势如破竹、占领各大榜单。许多水平尚缺、甚至抄袭拼凑的歌曲,也能获得巨大的流量。
但这些网红作品,显然不足以作为我们流行文化的代表。
我们这个时代,并没有诞生出真正属于我们的流行文化,还在啃老本,这是很可悲的。
华语乐坛类似20年前的黄金年代会再次到来吗?我们没有答案。但是偏见的存在对任何事的发展来说,都是阻碍,对于音乐也是一样。
网络上突然火起来的歌曲并不都是垃圾,比如《起风了》,就是一首整体意境非常棒的歌曲。
而优秀的音乐走向大众,从来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反之,廉价的表演才是可悲的地方。
优秀的音乐值得走进大众的心里。也只有当足够多的优秀音乐走进了大众的心里,我们的珍爱才不会被廉价的表演替代。
我们这个时代应当有属于我们的流行音乐的新的引领者,当这些引领者汇聚成了一股强大的潮流之时,我们就不再需要依靠文艺复兴来发展流行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