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汉语拼音,古人是如何识字读书的?

 我来答
哆啦逛爱喝猫
2021-07-06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汉字具有6000多年历史,是一种由图形符号组成,十分成熟的、只代表语素的“表意文字”,一些汉字即便不晓得读音,也能依据字体外型和造字方式判别出要传达的含义,有助于增加阅读者对文本的了解力。

“表音文字”恰恰相反,能够依据字母的发音规律与拼读规律,把一些不明白含义的单词拼读出来。

但是,面对汉字,学习者首先要弄明白正确读音,才干更好地学习和控制它,因而,从古到今,如何给汉字标注读音,许多学者不时探究,创造了许多很适用的注音办法。

从汉字注音的开展史来看,在数千年里,汉字总共降生了10多种注音办法,它们在一定水平上协助学习者控制了汉字的读音,有效地推进了汉语文字学的开展,但要说起最高效的汉字注音办法,肯定要数一个世纪以前的“现代汉语拼音”注音法。

下面,逐一来阐明几个主要注音法的优缺陷。

在秦汉之际,汉字从小篆演化成隶书,俗称“隶变”,能够说是汉字发作洗心革面的一次变化。隶变之后的汉字,字形趋于稳定,跟现代汉字在构造上曾经没有几差异,并且利于快速书写,对文化的提高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到东汉中期,著名学者许慎消耗多年精神,编撰了一本中国最早的字典,名曰《说文解字》,在字典里,他提出了中国第一个给汉字标注读音的“读若法”,又叫“读如法”。

“读若法”望文生义就是采取“读音相似”的方式,给一些生僻字停止注音,便当人们阅读它。

比方,《说文解字》里有这样一句话:哙,咽也。从口,会声。或读若快。以“快”字标注了“哙”的读音,假如认识“快”字,也就能明白“哙”的读音。

但是,“读若法”有两个个明显的缺陷:其一,对一些发音只要一个字的读音,比方,给、佛、欻(chua)、嗲、黁……

其二,对一些字只对应一个读音的字,比方,卵、乱、命、死、命、摸……

假如呈现以上两种状况,就无法找到相似的汉字读音给它们停止标注,从而会惹起读音的紊乱,不利于学习。

到东汉末年,一些学者在“读若法”的根底上,发明了“直音法”,相对来说,这是一种明显的进步,最最少根绝了惹起读音紊乱的局部问题。

“直音法”就是采用读音完整相同的另一个汉字,给不认识的汉字停止注音。比方,“涊”字不太常用,许多人不认识,若以常用字“碾”字放在旁边给注音,就能处理这个问题。

但是,“直音法”依然有缺陷,跟“读若法”的缺陷一样,对那些发音只要一个字的读音,或者只对应一个读音的字,还是难以标注出精确读音。

另外,要正确控制“直音法”,要做到每一种读音必需控制一个常用字,才干有效运用直音法,否则,依然会惹起读音上的紊乱。

在“直音法”盛行几十年后,一些学者逐步创造了“反切法”。

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以为,“反切法”是跟音韵学同步产生的,两者都起始于东汉末年,是遭到“梵文拼音字理”的启示后,而发明出来的相当科学的注音办法。

三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孙炎有一本著作《尔雅音义》影响很大,在这本书里,他初次采用“发切法”注音,因而,他被后世学者公以为“反切法”的开创人。

“反切法”降生300多年后,到隋唐时期才逐步完善下来,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汉字注音办法,前后运用1500多年,直到近代才逐步被淘汰,对汉字读音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历朝历代编撰的工具书和字典,比方,隋朝学者陆法言编撰的《切韵》,唐朝学者孙愐编撰的《唐韵》,北宋学者陈彭年、丘雍合著的《广韵》,明朝学者梅膺祚编著的《字汇》,清朝康熙年间学者张玉书、陈廷敬合著的《康熙字典》,不断到清代嘉庆年间著名学者段玉裁所著的《说文解字注》,都采用了“反切法”给汉字注音。

“反切法”就是用两个汉字,把它们的读音一刀切成两半,前一个字取声母,后一个字取韵母和音调,然后,把它们的读音拼在一同,就组成了另一个字的读音。

例如,在《康熙字典》里,“坛,徒干切”。采用了“徒”的声母t,以及“干”的韵母an,两者组合后就构成了tan(坛)的读音。

比起“直音法”,“反切法”愈加科学,学习者只需理解汉字有几个声母和韵母(加音调),就完整能够拼出一切汉字。

但是,“反切法”也有缺陷,最显著缺陷是:面对读音比拟复杂的汉字,这一刀应该切在什么位置,并没有明白规则,一些切法也能切出好几个汉字。比方,徒干切,既能切出“坛”字,又能切出“湍”字,不容易让学习者做出精确判别。

“汉语拼音注音”降生的历史很短,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碰撞后的产物,距今固然只要100余年历史,但影响力十分严重。

特别是1958年2月《汉语拼音计划》公布后,汉字的注音步入了新的里程碑。这套计划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给汉字停止注音,注音后的汉字浅显易懂,对中外学子识读汉字,学习汉语普通话,提升阅读才能和写作才能,对汉语和汉文化的向外传播,都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汉语拼音注音”由于好学易懂,简直没有缺陷,所以,自降生以来,疾速成为汉语注音的主流。一些由汉语拼音标注的汉语词汇由于影响力宏大,以至被收录在拉丁文字典里,进一步扩展了汉语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一个v04
2021-07-06 · TA获得超过202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在古代的时候,他们就是会掌握一些汉字的读音规律最后才会写出一些文字,而且在很早的时候,他们也是有一些中古音来进行区分的,再通过书写的样式进行区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爱吃西瓜的熊
2021-07-06 ·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爱吃西瓜的熊
采纳数:74 获赞数:78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是通过偏旁部首来读书识字的,而且当时的教学过程也是通过面授来认识,所以很多学生几乎都是死记硬背来认识字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陈远红红红
2021-07-06 · 读书不理解等于白读书
陈远红红红
采纳数:402 获赞数:213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古代有一本书的名字叫做韵书,在这些书里边是有发音的,而且古代的注音方式和现代是不一样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山深树隐草萋萋
2021-07-07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古代没有汉语拼音,古人是怎么读汉语的?古人有字典,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到唐韵,宋韵,明之正韵,清之康熙字典。这些字典规范了汉字读音,查正了汉字字意。使现代人读得懂古文,古今汉字同意,古今汉字同音。如“绿”从纟录声读lu。“六”力竹切读lu。“俄”从人我声读wo(五何切)。“洛”从水各(guo)声读luo。“各”古洛切读guo。“梦”莫忠切读mong。“界”古拜切读gai。
“风”从虫凡声读fang。“蟹”胡买切读hai。“楷”从木皆(gai)声,苦骇切读kai。字意呢,大家都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