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连朋友圈都不发,过得不好吧?人到中年,不发朋友圈有三种心理
微信在去年曾经公布过一组数据:每天有10.9亿的人打开微信,有7.8亿的人在刷朋友圈,但却只有1.2亿的人发表朋友圈。这就是说,有超过九亿的人已经不再发朋友圈了,其中,中年人居多。
越来越多成熟的人懂得,如果你真的过得好,不只是在朋友圈里看着不错,而是要切切实实地落在生活中。
活在朋友圈里的人,生活未必精彩,从朋友圈里消失的人,生活也未必糟糕。
现在的朋友圈里,有很多人都选择渐渐地退出了,剩下那些每天刷屏的多是广告、营销、微商,微信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工作场合,早已没有了之前的简单和单纯。
最初,朋友圈作为我们表达、展示自己的平台,我们抒发情绪、分享生活、精修照片,甚至发布后还有盯着有没有人点赞留言。
当人到中年,年岁渐长后,我们才渐渐地读懂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与别人而言毫无意义。
于是,朋友圈在中年的交际范围内渐渐没落,人到中年,为什么突然不再想去发朋友圈了,其实多是有以下这三种心理。
中年人的生活真的很简单,围着工作转、围着孩子转、围着老人转、围着锅台转。可这份简单,却需要每个人用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去完成。
于是,朋友圈虽然通过分享能带给人愉悦或是满足感,但对于时间精力都有限的中年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排解方式。
当一个人忙累到极致的时候,他需要的不是朋友圈里的赞叹,而是好好睡一觉,充分休息。
当然没有太多闲暇时光的人,也是懒得发朋友圈的,在他们的眼中发个朋友圈,不仅要构思主题,还要修照片配文字;而另一种比较高级的懒,是懒得和朋友圈里的人攀比、争论。
小时候我们摔倒了,惯性的是先去看看周围有没有人,有人就哭,没有人就自己爬起来;长大后我们摔倒了,首先要做的也同样是看看周围有没有人,有就爬起来,没有才敢哭。
年龄越大,经历越多,越懂得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不易,活着不易。
朋友圈里多的是好奇和窥探,少的是关心和懂得。不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软肋,独自扛过那段辛酸的日子,是成年人留给自己最大的体面。
而语言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你加班到深夜,别人说你假装努力,一定是工作能力不行;你晒出去 旅游 的风景照,别人又会说你没有事业心,去的地方太low;你晒自己的伤心事,别人只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鲁迅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每一个平静的笑容背后,都是咬紧牙关的灵魂,我们努力的生活,不断地逼自己坚强,那些不外露的情绪,那些藏起来的崩溃,终会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成为你人生的底气和勋章。
低调是一种明智的生活态度,生活就是要自己沉下心去体会,没必要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注重隐私不但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对自己及家人的一种保护。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现在的朋友圈并不仅仅是身边实际的亲朋好友,而是增添了很多陌生人,甚至你自己都不记得,他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你的通讯列表里的。
当我们随手发的一个照片,拍下了自家的小区门牌号,或是透露了孩子的相关信息,被有心人盯上,是一件很可怕且不可控的事。
很多时候我们不必要,在无关紧要的人身上浪费时间,真正关心你的人并不只是关注你的朋友圈里发了什么,而是一直陪在你的身边。
朋友圈里的生活其实都是加了一层滤镜的,别被其中的假象蒙蔽了自己,把时间多放在自己和家人身上,不活在虚幻的假象里,才更实际。
人到中年不愿发朋友圈,不是因为我们过得不好,而是我们有更重要、更值得的事情需要去做。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