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 我来答
泰然还开心的虎鲸w
2022-07-06 · TA获得超过90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1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4.9万
展开全部
今天接女儿放学回来,老师发微信过来说女儿在幼儿园被一个小男孩踢了肚子,说是那孩子坐在那里突然踢出去,问他也不说为什么,老师说已经跟家长沟通过了,说是那孩子平时在家跟姐姐经常这样打架,家长也说今后要严厉管教他~~

小孩子在幼儿园经常打闹、发生摩擦这是常有的事,也是正常的事,孩子太小,社会经验不足,不懂得如何与同伴相处,这就需要父母和老师共同引导,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当自己的孩子被小朋友打了,我们做家长的第一时间是要冷静,不要责怪老师,不要想着去找对方家长的责任,而是首先询问孩子,关心孩子,了解孩子的想法,女儿放学回来时活蹦乱跳的,都已经忘记了被打的事~~小孩子的世界很简单,我们做父母的要在平时多引导孩子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如果有其他小朋友爱打人,就离他远些,并告诉老师,这是最基本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亲社会行为:

所谓【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它是指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

而反社会行为是指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行为。在儿童中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是攻击性行为。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这些行为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造成人际间的矛盾、冲突,甚至犯罪、伤亡等,是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因此被人类社会所反对和抵制。

今天打人的小男孩属于攻击性行为。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1、生物因素。受激素的作用、遗传基础、气质差异等。父母和其他成人对孩子特别的抚育方式,也决定着孩子自己在交往中采用的具体的行为方式。

2、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同伴和社会文化传统及大众传播媒介等。儿童的亲社会性行为,如分享、谦让、协商、帮助、友爱、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就是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在父母的要求和指导下逐渐形成与发展的。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对儿童与他人包括同伴的交往也有极为明显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儿童成年以后的人际交往态度、行为。

研究指出,婴儿最初的同伴交往行为,几乎都是来自于更早些时候与父母的交往。

3、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儿童对社会性行为的认识和对情境信息的识别等。当儿童认识到“打人给别人带来痛苦和伤心,是不应该的行为”之后,其攻击性行为则会受到一定的抑制。如果儿童在头脑里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利他观念,他们在面临分享或帮助的情境时,会毫不犹豫地提供帮助或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其他儿童。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研究成果表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不是生来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获得的。这种培养教育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   

一、移情 

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当一个人感知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即为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起自己的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

移情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

二是能在更高级的意义上接受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即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处境,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因而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

移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性情绪、情感,也经常被称之为“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因为它会使儿童产生一种内有自觉性,要求自己能使别人快乐、幸福,否则自己会感到不愉快。

移情训练的具体方法有:听故事、引导理解、续编故事、扮演角色等等。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的心理技术。

角色扮演使人们能够亲身体验他人的角色,从而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自不同情景下的内心情感。

实践证明,移情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性情感,它有助于人格的完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二、榜样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学习和形成,主要是通过观察性的学习和模仿达到的。榜样在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儿童置身于社会之中,无论是周围的人们,还是电影、电视、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儿童学习模仿的对象。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儿童多次观看别人的亲社会行为,就有助于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研究表明,成人行为的榜样对儿童的刺激作用远大于言语指导的刺激。

父母、教师是儿童直接模仿学习的榜样。

教育者言行一致才能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行为。

教育者有必要为儿童选择良好的榜样,例如向儿童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电影等。   

三、利用归因原理

儿童对行为原因的归结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

归因理论认为,一个要想把在某种特定场合表现出的习得的助人行为保持下去,需要把助人的观念内化,这是一种自我归因。由于有了自我归因,利他行为才有持久性。

根据国内外文献的介绍,以下三种归因训练方法的效果比较好:

(1)团体发展法。这种方法是以集体讨论的形式进行,小组成员(一般为3-5人)在一起分析讨论行为的原因,并由1名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或管理人员对每个人及整个小组的情况作比较全面的分析,引导小组成员作归因。然后,每个人填写归因量表,要求从一些常见的备择原因中选出与自己行为最有关系的因素,并对几种主要因素所起作用的程度作出评定。教师或管理人员对其归因和评定及时作出反馈,指出归因误差,鼓励比较符合实际的、积极的归因模式。

(2)强化矫正法。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归因训练时,让儿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然后,要求儿童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成功或失败)在归因量表上作出选择。每当儿童作出比较积极的归因时,随即给予鼓励或奖励(即强化),并对那些很少作出这类归因的儿童给予暗示和引导,促使他们形成比较正确的归因倾向。这种归因训练方法比较简便易行,特别适宜于儿童,其中的关键是掌握和灵活运用适当的诱导和奖励方法。

(3)观察学习法。让儿童看几分钟有关归因训练的录像片。片中表现儿童在完成任务后进行归因的情况,完成任务成功和失败的顺序是预先确定的。每当儿童完成任务好时,就给予纪念品奖励并显示绿灯,片中的教师告诉大家:“他做对了,说明他有助人的精神。”当完成任务不好时,不给奖励并显示红灯,说:“他做错了,还应更加努力,才能做对。”训练时,让儿童多次观察录像片,以加强观察学习的效果。在运用观察学习法时,应该使片中儿童的特征(如性别、年龄等)与接受训练的儿童尽可能相似,所从事的任务也应与受训者的实际学习任务相一致,并且难度逐步提高,并在观看录像后,让儿童重复类似的任务。这样能够促使儿童把观察学习的效果,更好地迁移到其日常学习活动中去。

四、表扬、奖励

儿童亲社会行为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需要得到群体的认可。儿童一旦作出了利他

行为,成人和教师要及时强化,如表扬、奖励等,使儿童获得积极反馈,达到逐渐巩固的目的。反之,习得的利他行为可能消退。

恰当地运用表扬、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五、组织游戏活动 

游戏是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最好的方法之一。

游戏中儿童要进行交往,不肯谦让交往就不能继续进行;

进行游戏要配合,合作的能力就得到锻炼;

大家一起游戏,玩具、物品就要求共同分享。

在游戏活动中,儿童起初会发生冲突或出现争执的情况,因此,需要成人和教师给予指导,启发他们去想出各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教育儿童学会谦让、合作、共享等良好行为。

攻击性强的儿童往往缺乏解决交往问题的策略,不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不善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这就需要向儿童提供一些正常交往的策略,通过榜样的示范,并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他们掌握减少人际冲突的策略,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减少攻击性行为。

利用游戏这一有效的手段让儿童反复练习、反复实践,他们就能逐步形成自觉、稳固的亲社会行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